戴天晴:「我以為我長大就不會痛了,可是,其實那個傷痕一直都沒有好,要承認自己沒有走出來真的很難,可是我還是不想要被小時候的陰影綁住,我只要想到當年被遺棄,我的心就很像破了一個洞,我會覺得,是不是我不夠好,所以才會被丟掉,雖然我爸爸真的對我很好,可是心裡那個洞,都沒有被補起來。所以,我決定,要自己找答案,要好好面對我自己,我要告訴我自己,戴天晴,你很好,不是你的錯,是她的問題,你是值得好好被人家好好愛著的。你不用想辦法去迎合大家,不用擔心大家不喜歡你,你可以好好做你自己。」
--「一千個晚安」第15集
第15集中後的這段天晴對寬姊的剖白,我至少重看了幾十遍,看到台詞都會背了,還是一樣心疼與不捨,不只是心疼天晴,也是心疼曾經在親情裡受過傷的自己。
「一千個晚安」是一部以親情為主軸的台劇,女主角戴天晴4歲的時候,媽媽將她留在火車站,留了一張紙條,希望站長收養她。善良的戴站長為了安撫小天晴,每天帶她去跟大樹說晚安,編了一個說完一千個晚安,媽媽就會回來的故事。
而男主角程諾,父親是資產雄厚的企業家,家庭看似富裕完整,然而,程諾除了自小承受父母龐大的期待與壓力,與母親的情緒勒索外,還在15歲時,親眼目睹父親外遇。後來出國念書的他,為了逃避家庭給他的壓力,十餘年的國外留學生涯中不願回家。在國外孤單寂寞迷惑時,還好有青少年時期因機緣巧合偶遇的戴站長,不斷給他鼓勵,給了他很多的正能量。
家,是一個人的根,是一個人性格養成最重要的地方,然而,無論家庭的外貌是否健全,有多少的人,是在父母無意中不是很恰當的對待下,掙扎著長大的;有多少的人,即使家庭完整健全,卻是在父母無意中的比較與情緒勒索下,為了迎合父母與周遭的期待,長成一個不像自己、不是自己喜歡的那個自己?
家庭造成的傷,影響可能是終生。我有一個女性朋友,在她小學時,母親離家改嫁之後便不曾再探視過她,成年後,母親想再認她,被她嚴峻的拒絕。朋友早已年逾半百,但至今只要談起母親,仍是滿溢的恨與怨。
我在一個很普通的家庭長大,均僅小學畢業的父母,靠著勤懇的工作,讓我與弟弟、妹妹一路衣食無缺的念到大學畢業,我雖然念的是學費昂貴的私立大學,但就學期間不曾申請過學貸,所有的學雜生活費都是父母供給。我現在身為兩個孩子的媽,比較能理解我的父母,在不是很富裕的經濟狀況下,要把三個孩子拉拔到大學畢業,有多麼的不容易。然而,在我當媽之前的十幾年,我也對父母充滿怨懟,這個怨懟,來自從小到大不停的比較,與手足間的比較、與同學間的比較、與鄰居間的比較,無所不在的比較。
我在各方面都非常慢熱,雖然沒有遇到波折就順利念到大學畢業,但一路走來,學業成績卻一點都不優秀,國中時期的成績,甚至很穩定的在我們這個升學班裡墊底,這三年是我生命裡第一個夢靨。那時的鄰里關係緊密,鄰居之間的感情都還不錯,家戶之間頻繁互通有無,同學多住附近,國中時期,我的世界只有家裡跟學校,但在升學與成績至上的聯考壓力下,從學校到家裡,從家裡到學校,我所有的世界裡,所有的人,給我的都是鄙視的眼光。
所以,每次看到「一千個晚安」中第15集的這段,我都很想跟天晴說,親愛的天晴,你的感覺,我懂,你是被母親遺棄,所以懷疑自己不夠好,而我則是直面父母親歧視的眼光,直接聽著父母親對我說:「你為什麼那麼沒用!樓下的誰誰誰,還有隔壁的誰誰誰都前幾名,為什麼只有你一天到晚讓我們丟臉!」我無法了解被親生父母遺棄的痛苦,但我懂那個自我懷疑的感受,我懂那個不斷的想要討好周遭師長親友的卑微感。
這種自卑感,會一直默默地跟著,平時或許察覺不到它的存在,但在生命的重要時刻,它的影響力卻往往會大到,讓你走上一條你不是那麼想要走的路,比方說,大學選填志願的時候、就業抉擇的時候,甚至是選擇伴侶的時候......那個想要討好周遭人、想要告訴周遭人我還不差的聲音,往往就會凌駕一切,讓你聽不到內心真正的聲音。
我很幸運,生命中曾經出現過一個像程諾一樣的人,願意聆聽、開導我,帶著我一步一步一點一點找回自信與生命的價值,更在當媽媽之後,切身的體會到為人父母先天的侷限,也因此理解,我的父母雖不完美,但他們已經傾盡全力給了我們他們最好的一切。然而,我的朋友就沒有這樣的好運,早已達知天命年紀的她,到現在仍對她的母親,甚至是這個世界,充滿惶恐不安與憤怒。
天晴是幸運的,她的生母為她選擇了戴站長撫養她,儘管帶著被遺棄的傷,在戴站長陽光般的引導下,她仍能順著自己的天性,長成善良、溫柔的大人;程諾也是幸運的,雖然帶著破碎的心,孤身在國外十幾年,但迷茫的時刻,還能有溫暖、智慧的戴站長為他解憂。程諾與天晴還很幸運的遇到了彼此,互相陪伴、開解,一步步各自療癒了自己家庭裡受的傷,看著程諾與天晴隨著劇情進展展現的痛苦、掙扎、沉澱、思考,在他們彼此之間互相陪伴與開導的過程中,我也同樣在反思、反省自己的生命歷程,這段心靈療癒的旅程不只屬於程諾與天晴,同時也屬於我,我想,也屬於每個曾經在親情中受過傷的人。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