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扭開水龍頭,可曾想過這流出的水中,最高最遠的源頭是來自何處?當我們問孩子喝的水從哪裡出來的,答案除了水龍頭之外,聰明一點的或許也只會回答說「XX水庫」。進步的科技使我們與大自然愈來愈疏離,我們不知喝的水從哪裡來,當然也看不到灌溉與維持我們生命的河流。
自古以來,為了取用水的方便,人類大多在溪流附近群居,形成村莊與城鎮。因此,所有古老文明總是依著河流形成。人們要出城進城,離開家鄉或進入另一個城鎮,感覺是非常鮮明的,因為我們必須渡河或過橋。
可是隨著都市文明的興起,馬路愈來愈大,橋也愈來愈寬,甚至橋與馬路都分不清了;而且我們的橋幾乎已變成車輛專屬,不再適合行人使用。車輛走在橋上,往往看不到河流,這些年更是變本加厲,沿著河道興建的快速道路一層疊一層,為了安全,河岸全築滿高高的堤防;至此,河流就從人們生活中消失了!
現代人要親近河流,已經變得愈來愈困難了。Photo source : pexels
每當我仰望一顆巨大的老樹時,心中總會充滿莫名的感動,想到那麼悠久且堅勒的生命,以及庇蔭了多少的生物在此綿延,就會對老樹充滿感激之情。美國著名詩人惠特曼(Walt Whitman)就曾經這麼寫:「老樹本身就是地球的殿堂,無須人為的修飾,老樹就是廟宇。」
也有一位作家說:「世人所遺棄的角落,常常是上帝的意旨盛行之處。」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我們為上帝保留的空間實在太有限了。因此,在社區公園或街頭巷尾保留下的老樹,就更顯得珍貴了。很多人以為,台灣是一個島,四面環海,所以我們是海洋民族。其實,台灣應該算是一座從海面上浮起的山,除了60%、70%的面積都是山林地之外,絕大部份的民眾住家都是與山為伴,所以我們更可以說是山的子民。
也因為地形、緯度及季風氣候的關係,台灣溫熱多雨,非常適合樹木生長,再加上海拔高度落差非常大,以及位於陸地與海洋的交界,所以台灣的樹木種類非常多。除了來自大陸北方、南洋各群島,同時也有寒帶的樹木,以及屬於熱帶赤道地區的樹種。住在台灣的這麼小小的島嶼,就像在逛座大型的樹木博物館一樣紛繽有趣。
樹木提供我們果實木材使用,森林穩定氣候清淨空氣,吸收二氧化碳,產生氧氣,防止土石流,山洪爆發;一方面使人類免於水災,一方面也使我們免於乾旱之苦。一棵樹木等於一個小小的生態系統,有許多藤蔓、蕨類與蕈類都依賴著樹存活,還有數不盡的微生物、昆蟲、鳥類與哺乳類也都棲息在樹上。我們可以說,森林是生物多樣性的根源,也是人類生存的命脈。
大樹是台灣土地與生命真正的守護者。Photo source : pixnio
同時,大樹自古以來就和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老樹也像是時光機一樣,讓我們回到往日時光。許多社區或我們的老家旁邊,都還有著令人懷念的老樹。一棵樹代表著一個小小的生態系,從高高的樹冠、樹幹到土壤裏延伸面積廣大的樹根,有成千上萬的物種依靠著樹而生存。社區裡一棵生長了五百年的大樹,代表著這片土地,這個環境,這小小的生態系在五百年裡都沒有任何改變。大樹是台灣土地與生命真正的守護者。
可惜的是,現代人忙碌的為生活奔走,為了方便開車以及停車,往往把樹毫不留情地砍了,少數剩下的樹木也被水泥建築給包圍住。我們在街上來來往往,卻常視而不見。在社區裡留下一棵老樹,就有機會讓人重新感受到人與大自然之間的互動關係,真的是非常珍貴的遺產。
一個地方會不會形成我們精神上的故鄉,很大一部份來自於日常生活的環境是否充滿了與自然生命的互動。因此,都市裡的老樹,不僅對生活品質有助益,也可以凝聚愛鄉土的情懷。
封面圖片來源:pixnio
編輯:熊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