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的流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他想著:如果時間可以重新來過,回到某個「分歧的開端」之前,他是不是還會願意選擇成為現在的自己,成為一個懷疑者?

除了無法背對自己以外,他幾乎是背對著所有的事物,整個人深埋在懷疑的空氣之中,生活不像是生活。

因為,懷疑無法滿足懷疑本身。

他任由懷疑帶領他前行的結果,便是使他越來越遠離著那一種知足的、幸福的生活的可能性,也失去了某種原是最簡單、最無奇的依憑和保護。如果失去這些,人的生存會是一件難以忍受的事情。

在缺少刻意的反省和指明的情形之下,人們不會察覺這一項事實:許許多多不經思索就加以採行的知識、習俗、權威、規則、價值或信念,就潛藏在人的一種單純心願裡面:「想過一個正常而幸福的生活。」

上述的那些知識、常規等,本身就構成了我們日常生活的全部背景;一個人必須先接受日常生活,這個人才能存在。生存在日常中的人因此很難意識到這如同自然環境一般、其實卻是經由各種力量、慣性所建構起來的社會空間,它包圍著我們,孕育了如何適應生活的各種知識及規則。

甚至,依據某種更激進的說法,這些外在的無意識構成物才是人的真正主體,真正的主宰者;亦即,是日常生活接受了我們。

作為一個懷疑者的他,他失去的正是這個人所賴以生存的背景、整個生活的人造土壤。

當一個人開始進行思考的時候,這種作用就把人從某種由「人群所組成」的背景之中抽離出一個獨立、完整、自主的個體,他的形貌、輪廓從群體的灰濛團塊中浮現,變得清晰,清晰地就好像是一個擁有主體性的人。

於是,一切就變得稀薄。

他居住在一個大城市,每天都有數不清的人與他差肩而過(包含那些來自網路纜線另一端的人們),也常常需要做一些生活上必要的交談,但他卻感覺自己總像是隔著一個遙遠的距離在觀看著這一切。

後來,他恍然明白:是啊,這就是流放了。

流放是剝奪一個人的社會關係,他行動、說話的對象,這是這個古老刑罰的目的,讓人在社會的、同時也是世界的邊緣之外,仍然能夠說話,但卻是獨自地說話。

雖然我們已經處在一個過度擁擠的時代,人類所規劃的藍圖幾乎延伸到了所有地方(無論它們是處於被開發或是被保護的情形),但是執行流放刑罰並非就變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事,反而相形愈加容易。如同前面指出的,流放的意義是在於把一個人驅逐出某個社會空間的聯結網絡,物理距離上的隔離不是它的主要目的。

他不清楚,是周遭的他們把他流放了,還是他把他們都流放了;這個疑問同時也是在問:究竟是誰才是錯的?究竟是誰才應當受到責罰?

這個凝視的距離帶有空間的陌生隔閡,也帶有歷史的蒼老情態。

其實,他的思考一開始只是天真地想要尋找、了解許多事物的法則,認識這個吸引著他去認識的美好的世界,他高貴的目標是要面向這個在他眼前綿延展開的廣闊世界;當然,他也願意面向那些世世代代生活於其中的許多人們。

然而隨著思考的深入,抵達存在的領域,如今的他卻選擇成為了一個背對著世界的人,懷疑著可以懷疑的一切,打從心底對於那些不堪入目、聽聞的醜陋事物,感到憎惡、憤怒、不解和哀傷,也對於自己無可否認的身分(身為人群的一份子和同類)而感到羞恥和自責。

──人身上最偉大的東西在於他是一座橋梁而不是一個目的;人身上可愛的東西正在於他是一種過渡和一種沒落。──[1]

在懷疑者和流放者的盟友─尼采的話語中,他發現了某種東西,就在世界的邊緣之外,甚至比它更要遙遠;那個地方的一切都稀薄,一切又都滿溢;生活這個容器、人這個容器,都無法容納得下。

太陽墜落了,懷疑者背對著城市、港口,獨自在沒有星星的夜裡乘上船,航往前方的幽黑大海,他手裡微弱的一盞燈光只能足夠在黑暗與孤獨的探索前行中,照亮自己的臉。

在另一個方向,既使是在黑暗的夜間,城市被電力技術所照明,亮晃、奪目、慷慨,彷彿是另一個新的太陽,從城市的地底下升起。


[1] 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引自舒志峰、單正平,《康德與尼采美學之比較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p.27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吳凱瑟-avatar-img
2018/04/17
你有讀完尼采的這個著作嗎 感覺還不錯 但都是論述覺得可以用其他方式呈現
avatar-img
伊恩的沙龍
71會員
52內容數
我認為建立在書寫和閱讀的生活實踐,其實很接近無政府主義式的自由,是在文學中尋找批判和希望的火光。
伊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09/26
男人若是讀起經過芭芭拉‧沃克改寫的《醜女與野獸(Feminist Fairy Tale)》,我們會從字裡行間不斷感到某種不適,類似像坐在一張水平有些歪斜的椅子上閱讀,男人不知道為什麽,卻暗暗地說不上來總有哪邊不對勁。
Thumbnail
2019/09/26
男人若是讀起經過芭芭拉‧沃克改寫的《醜女與野獸(Feminist Fairy Tale)》,我們會從字裡行間不斷感到某種不適,類似像坐在一張水平有些歪斜的椅子上閱讀,男人不知道為什麽,卻暗暗地說不上來總有哪邊不對勁。
Thumbnail
2019/09/15
在城市裡,我們雖然抬起頭仍看得見月亮,它還是懸掛在被高高低低的大樓遮擋、切割的夜空,但四處架設的都市人工照明光線讓我們已不明白月光是為何物了。
Thumbnail
2019/09/15
在城市裡,我們雖然抬起頭仍看得見月亮,它還是懸掛在被高高低低的大樓遮擋、切割的夜空,但四處架設的都市人工照明光線讓我們已不明白月光是為何物了。
Thumbnail
2019/09/05
女詩人雖然不斷言明,說:「我不是你的」,我就是我,但到了最後,黑暗終歸戰勝了光明,愛情戰勝了理智──我,終於迷失了,甘願臣服在巨大的力量之下,哪怕這股力量可能帶來徹底毀滅的結局。
Thumbnail
2019/09/05
女詩人雖然不斷言明,說:「我不是你的」,我就是我,但到了最後,黑暗終歸戰勝了光明,愛情戰勝了理智──我,終於迷失了,甘願臣服在巨大的力量之下,哪怕這股力量可能帶來徹底毀滅的結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續上篇) 📍真相 為了削減自己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馬上患得患失地瀏覽著104各種工作,向大家證明我自己不奇怪。 但這只不過是為了填補擔心自己與別人不同而造成的背離感, 過度臆測別人的種種眼光,卻再跳入另一個深淵。 以為找到的新工作是抱住了一塊浮木,卻以麻木收場。我在社會上載浮
Thumbnail
(續上篇) 📍真相 為了削減自己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馬上患得患失地瀏覽著104各種工作,向大家證明我自己不奇怪。 但這只不過是為了填補擔心自己與別人不同而造成的背離感, 過度臆測別人的種種眼光,卻再跳入另一個深淵。 以為找到的新工作是抱住了一塊浮木,卻以麻木收場。我在社會上載浮
Thumbnail
上一次掏心掏肺的自我對話,是什麼時候了呢?
Thumbnail
上一次掏心掏肺的自我對話,是什麼時候了呢?
Thumbnail
最近有幾位朋友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問題,來找我聊聊。他們的緊繃、不知所措、害怕與恐懼,我都很熟悉那些情緒,畢竟我也曾以為活在那個世界,認為是別人造成了某些問題,需要我積極地來處理。
Thumbnail
最近有幾位朋友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問題,來找我聊聊。他們的緊繃、不知所措、害怕與恐懼,我都很熟悉那些情緒,畢竟我也曾以為活在那個世界,認為是別人造成了某些問題,需要我積極地來處理。
Thumbnail
    不曉得你是不是有感覺自己帶著一副面具在嘗試融入人群的時候?在現今無數觀點教你如何脫出人群、成為自己和享受孤獨的時候,19世紀的阿德勒以人天生是一種社會存在物的觀點去著作出這本《走初孤獨》,他在書中說:「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Thumbnail
    不曉得你是不是有感覺自己帶著一副面具在嘗試融入人群的時候?在現今無數觀點教你如何脫出人群、成為自己和享受孤獨的時候,19世紀的阿德勒以人天生是一種社會存在物的觀點去著作出這本《走初孤獨》,他在書中說:「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Thumbnail
小時候被拒絕久了,長大後就不再是一種單一事件,而是童年陰影再次浮現。唯有理解創傷如何出現,並且有意識的做出轉變,才能出自於自願的愛人或是被愛。」 我過去面對創傷,都是在壓抑與逃避的過程中度過,傷口仍舊還在,這次有意識且平靜的看待我的情緒化,不批判也不強化,明白沒有人是受害者與加害者。
Thumbnail
小時候被拒絕久了,長大後就不再是一種單一事件,而是童年陰影再次浮現。唯有理解創傷如何出現,並且有意識的做出轉變,才能出自於自願的愛人或是被愛。」 我過去面對創傷,都是在壓抑與逃避的過程中度過,傷口仍舊還在,這次有意識且平靜的看待我的情緒化,不批判也不強化,明白沒有人是受害者與加害者。
Thumbnail
整個人類都被下載了低頻恐懼 仇恨對立分離和猜忌懷疑程式   親愛的, 你很生氣、憤怒、惱怒。為什麼你的生活有著任何的限制?你不是一個有著新自由的新存在嗎?可能看似就像你從監獄釋放卻被在家軟禁了起來,因為確實,你的3D生活是某種監獄。在3D,你不被允許完全做自己。所以你經常質疑自己的行為或想法。不
Thumbnail
整個人類都被下載了低頻恐懼 仇恨對立分離和猜忌懷疑程式   親愛的, 你很生氣、憤怒、惱怒。為什麼你的生活有著任何的限制?你不是一個有著新自由的新存在嗎?可能看似就像你從監獄釋放卻被在家軟禁了起來,因為確實,你的3D生活是某種監獄。在3D,你不被允許完全做自己。所以你經常質疑自己的行為或想法。不
Thumbnail
◆ 逆向辯證 《喜樂流放者》一書作者侯士庭是加拿大維真學院的院長,將本書分為三部分:「向基督教信仰提出回應」、「挑戰我們的文化」、「堅持所信」。真正的基督教,將 「可能之事」轉為「真實」。作者所使用的逆向辯證,不單是要明白信仰,也要在各個日常人際關係的變化中,將信仰活出來。 基督徒的生命是辯證式的
Thumbnail
◆ 逆向辯證 《喜樂流放者》一書作者侯士庭是加拿大維真學院的院長,將本書分為三部分:「向基督教信仰提出回應」、「挑戰我們的文化」、「堅持所信」。真正的基督教,將 「可能之事」轉為「真實」。作者所使用的逆向辯證,不單是要明白信仰,也要在各個日常人際關係的變化中,將信仰活出來。 基督徒的生命是辯證式的
Thumbnail
揭露黑暗,才能見識純粹的光明      (尼采肖像) 截自維基 當你聽到尼采時,你會想到什麼呢? 上帝已死? 權力意志?永恆重現? 抑或是少年得志,中年抑鬱,晚年淒涼的哲學家? 我想到的是,來不及將自己的智慧實踐的偉大思想家。 他,察覺到了,身邊的人,嘴巴離不開上帝,其實誠心早已不再,在宣揚 宗教
Thumbnail
揭露黑暗,才能見識純粹的光明      (尼采肖像) 截自維基 當你聽到尼采時,你會想到什麼呢? 上帝已死? 權力意志?永恆重現? 抑或是少年得志,中年抑鬱,晚年淒涼的哲學家? 我想到的是,來不及將自己的智慧實踐的偉大思想家。 他,察覺到了,身邊的人,嘴巴離不開上帝,其實誠心早已不再,在宣揚 宗教
Thumbnail
請讀者優先閱讀2018年5月之後的文章。因為這個專題有新版和舊版之別,之前的名稱是「假如你是對的而他們錯了?」
Thumbnail
請讀者優先閱讀2018年5月之後的文章。因為這個專題有新版和舊版之別,之前的名稱是「假如你是對的而他們錯了?」
Thumbnail
流放是剝奪一個人的社會關係,他行動、說話的對象,這是這個古老刑罰的目的,讓人在社會的、同時也是世界的邊緣之外,仍然能夠說話,但卻是獨自地說話。
Thumbnail
流放是剝奪一個人的社會關係,他行動、說話的對象,這是這個古老刑罰的目的,讓人在社會的、同時也是世界的邊緣之外,仍然能夠說話,但卻是獨自地說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