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事要到淡水,所以半夜從台南出發,坐客運到台北去。平常是到台北轉運站,但是因為這一次的目的地是淡水,所以在啓聰學校下車。就在下車處的不遠處,一幅熟悉的美景就出現在眼前了。 這是一條小街道,穿過去走十分鐘就是捷運站,在這早上七時人來人往中,路旁疏落地有不少攤販在擺賣。小小的路,化身便民的早上流動菜市場。 攤販沒有租用店面,都是在還沒有營業的店舖面前席地而坐,手推車上蔬果魚肉簡單佈置,就能提供服務。有的賣水果,有的賣菜蔬,也有賣各類魚穫海產…短短百米的小巷,就能應付居民簡單所需。 路邊攤販可能為了方便移動,都以簡便為主。就像這一攤售賣雞肉的攤販,早就把處理好的雞放入塑膠袋,東部現殺放山母雞200元一隻,台東的放山雞即要價230元。算一算才港幣70元左右,以香港的物價來說真的很便宜。即使是台北的物價來看,也沒有特別貴!但山長水遠從台東運來的雞,為甚麼可以賣那麼便宜?是因為省下店面的租金嗎? 有的攤販更輕鬆,開一台小貨車停在路邊,揭開門簾就可以擺賣!像這一台小貨車掛滿了豬肉,來買肉的街坊說要甚麼部位,肉販就切出所需的份量。一個早上努力工作,時間到了就把小貨車的門簾放下,開車離去。 這些在香港都難以想像! 老香港的城區之中,例如油麻地、旺角、深水埗、北角等地,當然也有露天的街市,但是這些露天街市都是由政府劃出空間,設有固定小販區。這些固定小販區租金要多少?因為是便民設施,據說政府沒有收取租金,只收取牌照費。從新聞中得知,這些牌照費每年大約500-5000港元,即是台幣1800至18000左右。中環最早的露天街市,已經於幾年前因都市重建之名而拆清,當年有的攤商除了會租用政府劃出的格子外,更會租用後面的店面,前台與後台,為不同的客群服務。 我們家以前住元朗錦田,是一個比較偏遠的城鎮(大概就是鶯歌之於台北吧),每天都有穿得傳統樸素的農婦,帶着自己的農產在路邊擺賣。在香港極為嚴格的城市管理中,其實是難以容許的,但是這是一地的風俗與習慣,也是老人家的收入與打發時間的娛樂,所以捉小販隊避開不巡查這一兩條街就算了! 台北與香港的路邊攤販有何不同?我想就是那種自由與自律的感覺吧。台北的移動攤販或許是跟店家有租用店前空間,但輕鬆移動,也有默契要清理乾淨…正因為這般自律,才能帶來這容得下擺攤的空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