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即使成蛹很久,總會化蝶</p>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一年一度的學校綜藝舞台一如既往是女兒隆重其事的一晚。今年沒當小司儀,但反要準備一條漂亮的裙子:「老師說我獨誦演出時要穿得美美的。」平時我哪有美美的裙子買給這小猴孩?翻了翻衣櫃倒找到一條好友相贈的公主型紗裙。「對!就是這種!」女兒雙眼發光,和她配好鞋襪,準備好晚餐和零食盒就一早送她回校綵排。

一整天沒見她,晚上和媽媽外子入座。外子老是在翻那目錄:「翻甚麼?」「在數一下女兒有哪幾場會出來,我不想錯過任何一個項目。」這二十四孝爸爸依舊把所有會議推掉把公幹行程改到明天就是為了這晚做最忠實的「粉絲」。沒好氣理他,專心看表演。突然他失儀大叫:「我女兒拿獎學金啊……」話音未落我趕緊打斷他:沒!可!能!然後他遞那晚會日程我看。我看也不看就問旁邊高材生媽媽:「你仔有獎學金嗎?」「哪有?」「不!我女說他數學很好像台電腦。」「就只得數學好而已,其他一般,沒聽說過有獎拿。」我轉過頭看外子:「人家數學天才都沒有,哪輪到你女?」只見老公手指一指,幾位得主中確實有女兒名字。再細看,我失笑:「老公!是『演藝獎』獎學金,不是讀書那種啦!」但他顯然被那獎迷魂了,渴望立刻見到那前世情人在台上的風采。

朗誦經年,小女有幸今年奪冠。只見她穿着那條美美的紗裙從後台行出來,淡定的完成那大半年前背得滾瓜爛熟的英詩,看在我這個朗誦白痴眼內其實真心不明白比賽準則是啥。其實看單人項目比較悶,我反而對中國舞、武術、體操和樂團等的大型演出更投入,而且每每見到女兒在校好友們的落力演出。看着人家翩翩起舞,我告訴外子這些都是女兒很想加入的團體。「她也太貪心吧?哪有時間學齊一套?」他笑笑說。說實話她已很忙碌地學這學那,雖說全都是她所選所喜,但也弄得我這老媽疲於奔命。

女兒在往綵排時告訴我她會很緊張怕忘詞,我安慰她只要專心就好。那篇短詩我倒轉都背誦如流,詩詞簡直像魔咒般在那幾個月每晚不停在我耳邊嗡嗡叫,也真難為教導她的班主任。

獨誦以外,合唱團和集誦等都是女兒最愛。好不容易等到頒發獎項,只見她小小人兒在獎項贊助人及校長手上接過大大的獎盃,我這笨媽才猛然醒覺:「哦,怪不得早兩天她告訴我因為朗誦,將會得到一隻很大的獎盃。」外子瞟了我一眼、好像怪我沒通告,很「辦事不力」似的。但女兒傻呼呼的,根本不理銜頭眼中只有笨重的大獎盃。

老老實實這等學校一年一度綜藝演出雖然弄得老師們半死不活,孩子倒是興奮莫名。家長們心態各異:孩子沒參與演出的當然樂得放假;孩子有演出的一是非常緊張(如外子);一是「俾面派對」支持出席一下(如我)。我認為孩子還小,表演藝術像學校主任所言「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這班幾歲的小人兒哪有幾個長過十載?還不是嘻嘻哈哈土風舞一番娛樂家長的大滙演吧?但來到第三年,只見女兒一年比一年落力演出,而且不用再由我記掛她的日程,這年她自己回校聽briefing,記下綵排先後次序和各項集合時間地點,我才開始佩服老師們的功夫。

「媽,我演出前一天要留校至四時半,你可別早了來校接我;綵排那天我是先回校再到會場的,學校有安排交通,但我得先準備好兩套衣服替換;妝有義工媽媽給我化;頭髮我短的該不用弄但得準備髮飾;鞋襪亦要襯好;而且得準備我晚餐吃的,不然他們訂飯盒時我不知避得開敏感食物與否……還有外套,後台很冷,我該穿哪件?」我看看她那記事小本子,忍不住指着那一排火柴人:「這是甚麼?」女兒笑了笑:「集誦隊……字太複雜我乾脆畫畫嘛!」然後又發現她寫錯別字。「女呀,當一個專業的表演者,還得要識字啊!」我差點沒被氣壞。

raw-image

取笑歸取笑,我還是由衷欣賞整班小人兒的責任心。表演完結前校長上台,以為照例寒暄幾句,怎又得賺人熱淚語重心長:

「每一個孩子都像蝴蝶一樣漂亮,只是牠們都有自己的步伐。有些幼蟲時期特長;有些成了蛹很久沒有丁點動靜。總之我們耐心等待,有朝一日孩子們總會化蝶飛舞,在其專長快樂盡力地做好。這就如今晚舞台上的每一位,孩子都盡力演出擔綱好自己角色,但願他們長大成人後,仍然對工作和生活保持這股熱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eresa Ho的沙龍
60會員
166內容數
本來以為一邊當媽一邊學做媽,怎知反過來被女兒每天調教的是小女子。所謂親子,原來是互動而非從上而下的教養。拋棄八股的君臣父子兄弟等包袱,原來當媽所得更教我驚喜萬分。有孩子的人,是上天多賜重活一趟的機會。把握這機會把點滴記下來,提醒自己無論當媽當爸當甚麼,最重要其實是當好一個人。
Teresa H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23
你可以覺得這只是小事一樁,但我告訴你這非事實。現實生活就是如此,人從四面八方而來,大家匯在一起各有背景,當中只要有一個人破壞制度,即使那破壞只是很小的一點,後果也可以很嚇人。
Thumbnail
2024/07/23
你可以覺得這只是小事一樁,但我告訴你這非事實。現實生活就是如此,人從四面八方而來,大家匯在一起各有背景,當中只要有一個人破壞制度,即使那破壞只是很小的一點,後果也可以很嚇人。
Thumbnail
2024/06/23
「she’s my rock you know?」成長期的我一直被祖母寵着,遇上甚麼不快,只要往祖母家跑:好吃的吃一大頓;不快的吐盡苦水;悶悶的往書櫃上拿起書看個夠;要學習時就跟着祖母有的沒的學着或編織或折紙或烹飪……
Thumbnail
2024/06/23
「she’s my rock you know?」成長期的我一直被祖母寵着,遇上甚麼不快,只要往祖母家跑:好吃的吃一大頓;不快的吐盡苦水;悶悶的往書櫃上拿起書看個夠;要學習時就跟着祖母有的沒的學着或編織或折紙或烹飪……
Thumbnail
2024/06/20
討論父母與子女之間責任和寬容的文章。
Thumbnail
2024/06/20
討論父母與子女之間責任和寬容的文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有夠好運🍀🍀🍀 Kuma要來分享之前入手的好物🎁 以及輕鬆讓自己平時可以加薪的好方法👍 🎞️創作者必備這神助攻好物 身為Youtuber影音創作者(如果還不認識我的朋友😆歡迎去訂閱我的YT:熊星人Kuma), 影片素材檔案多到爆炸是日常💥 以前出門旅拍,
Thumbnail
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有夠好運🍀🍀🍀 Kuma要來分享之前入手的好物🎁 以及輕鬆讓自己平時可以加薪的好方法👍 🎞️創作者必備這神助攻好物 身為Youtuber影音創作者(如果還不認識我的朋友😆歡迎去訂閱我的YT:熊星人Kuma), 影片素材檔案多到爆炸是日常💥 以前出門旅拍,
Thumbnail
豐富但難以招架的一天 昨天真是一個豐富異常!令人幾乎快招架不住的一天…… 前一天星期五花市的採買搭配~ 在擁有專業花藝背景的家長協助下,我們出借到美美的花藝教室,讓我們可以更加便利的操作,編織畢業花環~ 而昨天,星期六🌟就是彩虹屋🌈正式的畢業典禮了🎉🎉🎉 三年下來,看著每個孩子的
Thumbnail
豐富但難以招架的一天 昨天真是一個豐富異常!令人幾乎快招架不住的一天…… 前一天星期五花市的採買搭配~ 在擁有專業花藝背景的家長協助下,我們出借到美美的花藝教室,讓我們可以更加便利的操作,編織畢業花環~ 而昨天,星期六🌟就是彩虹屋🌈正式的畢業典禮了🎉🎉🎉 三年下來,看著每個孩子的
Thumbnail
小蓁很活潑,對世間萬物都充滿好奇心.....
Thumbnail
小蓁很活潑,對世間萬物都充滿好奇心.....
Thumbnail
生活中,孩子閃現的光芒,沒有預定時間可循。得要靠父母時時打開感知能力,去感知光,捕捉閃亮。感知孩子的美善,如同為其美善幼苗澆灌。我想,所謂的栽培孩子,應當加入這樣的面貌。
Thumbnail
生活中,孩子閃現的光芒,沒有預定時間可循。得要靠父母時時打開感知能力,去感知光,捕捉閃亮。感知孩子的美善,如同為其美善幼苗澆灌。我想,所謂的栽培孩子,應當加入這樣的面貌。
Thumbnail
我們的創造力,永遠無法凌駕於生命,但它是實境的,有著無從馴良的野。 在排練舞蹈時,一位挺著下個月即將臨盆孕肚的新手母親加入,與我們一起,即興的將身體撐開舞動,雙腿邁開躍步、互相給付力量、在地上翻轉爬行,她的孕肚結實突出,像一個從身體長出的滿月。
Thumbnail
我們的創造力,永遠無法凌駕於生命,但它是實境的,有著無從馴良的野。 在排練舞蹈時,一位挺著下個月即將臨盆孕肚的新手母親加入,與我們一起,即興的將身體撐開舞動,雙腿邁開躍步、互相給付力量、在地上翻轉爬行,她的孕肚結實突出,像一個從身體長出的滿月。
Thumbnail
飛來飛去的蝴蝶,停在任何牠感興趣的東西上,不帶有任何目的,一切只為了玩。小小的蝴蝶無畏地探索大大的世界,自由自在,開心盡興,因為蝴蝶本來就應該這樣呀!親子共讀後可以一起到公園看看蝴蝶,也可以順便在收集落葉、果實或樹枝等自然素材回家共同創作,畢竟小孩本來就應該盡情欣賞把玩美麗植物的呀!
Thumbnail
飛來飛去的蝴蝶,停在任何牠感興趣的東西上,不帶有任何目的,一切只為了玩。小小的蝴蝶無畏地探索大大的世界,自由自在,開心盡興,因為蝴蝶本來就應該這樣呀!親子共讀後可以一起到公園看看蝴蝶,也可以順便在收集落葉、果實或樹枝等自然素材回家共同創作,畢竟小孩本來就應該盡情欣賞把玩美麗植物的呀!
Thumbnail
因為鮮少被餵養「讚美」而有的內在小孩,在嘗試肯定孩子時,有了長大的機會。
Thumbnail
因為鮮少被餵養「讚美」而有的內在小孩,在嘗試肯定孩子時,有了長大的機會。
Thumbnail
《女兒房》是演員鄧九雲的文字作品,她訪談了十二位女兒、加以重寫成故事,又找來四位演員以小劇場呈現。女兒的人生碎片、父女情感的吉光片羽,所有的故事經過一次次言語、解讀、文字和身體的編排詮釋之後,已經不再是個人私密的兒女經驗;每個觀者都能被那些獨白、對話碰觸到一部分的自己,看見父母親的身影。
Thumbnail
《女兒房》是演員鄧九雲的文字作品,她訪談了十二位女兒、加以重寫成故事,又找來四位演員以小劇場呈現。女兒的人生碎片、父女情感的吉光片羽,所有的故事經過一次次言語、解讀、文字和身體的編排詮釋之後,已經不再是個人私密的兒女經驗;每個觀者都能被那些獨白、對話碰觸到一部分的自己,看見父母親的身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