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新政專訪:談談科技與農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說起阿龜微氣候,是去年我受邀擔任政大新創pitch競賽時,就注意到的團隊,當時他們以農業氣候大數據為主題,有著成熟的技術以及已投入商用的經驗,讓人很印象深刻 ;除此之外,也受過國內各家著名雜誌報導。
而嘉義「旺萊山」鳳梨園,也是嘉義「打貓合作社」的陳映延理事,長期以來對於如何精進生產高品質的鳳梨一直投注心力,上回我們協同日本相關生鮮集團的業者拜會時,談到到農業大數據的阿龜團隊,陳理事當下就很興奮的表示他知道這個團隊,也希望能有機會和阿龜交流及討論合作的可能性。
近日,終於讓阿龜的吳君孝執行長、林泰佑共同創辦人,與合作社的陳映延理事,以及農委會台南改良場的黃士晃研究員,就導入新技術,提升鳳梨品質加強外銷競爭力當面討論。
其實在來旺萊山之前,阿龜團隊透露,他們原本沒和陳映延理事接觸過,但由於長期投入在改善鳳梨栽植技術領域上,所以事先向其他鳳梨農友做了功課,才發現陳映延理事在鳳梨農友圈裡無人不曉,無論是栽種面積(合作社206公頃、陳理事自家30估公頃)、品種(西瓜鳳梨、牛奶鳳梨、金鑽鳳梨、土鳳梨...),再到產量及品質,都是業界的領先群,讓他們很期待這次的會面。
會面之後,雙方很快的開始進行了大量的技術性討論。
阿龜的執行長說,過去很多農民都是用形容詞、記憶、經驗去做農業行為,而這些許的誤差,可能就能讓產值降低。透過儀器,完整的數據化,這些數據都是金礦。
陳映延理事說到,中國的大豆在同樣的耕地面積標準之下,產量就是輸美國25%,撇開氣候土壤因素,就是因為美國的耕耘機本身就有感測器監控,知道土地哪個部分缺肥、缺水,這些事情讓他一直都很想嘗試透過完整的軟硬結合、IOT,去監測自己的鳳梨田。
阿龜團隊是透過自製的田間感測器,可蒐集及監控田地的氣候數據,除了能讓農民因應天氣變化即時反應處理外,經過長時間的數據累積,也可獲得該田地區域的氣候大數據,藉以建構氣候預測模型,能提供農友更為精確的農務建議,以及穩定作物品質。
去年阿龜團隊在高雄大樹與綠冠農場合作,成功的提升了他們有機鳳梨的品質及價格,還打入了外銷的供應鏈,這些,都是實務的經驗,由汗水化成的成果。
陳映延理事則提到,他很早就想導入更加科學化的管理機制,也嘗試使用了不同的監測系統,來讓鳳梨產量與品質能更加穩定。但先前使用的儀器,能夠蒐集的數據有限,而且損壞率偏高,所以還沒發揮足夠成效。阿龜很快的也就這些技術面的問題,提出他們的解決方案,以及目前的商用經驗讓陳理事參考。阿龜團隊說,歐美的硬體設備,多適合溫帶,沒有針對台灣熱帶、多雨、多蟲的部分進行特製,所以導致很多田間的感應器,變成螞蟻的「豪宅」,或者直接滲水故障。

最後大家直接到鳳梨田實地考察,阿龜團隊也直接現場說明如果導入微氣候監控機制後,到時應該如何設置儀器及完工後的型態。
阿龜團隊到鳳梨田討論感測器安置地方 圖片:作者所有
像這樣能實際促成新創團隊與在地產業的結合,讓農產業有機會進一步升級,實在令人開心。
這幾年,常常有盛產時候價飆跌落、農損時候暴漲的狀況,還有許多農民搶種,到最後血本無歸,透過完整的IOT監測系統,儲存大量的數據之後,我們更能夠知道,將來量會多少,甚至A等、B等、C等、裂果的百分比會多少,這對農業政策的制定,將會更加精細。
這雖然只是第一步(又或者是第二步),不過也是未來農業新政願景的開端。
希望未來雲嘉南的農業,不只是鳳梨,還有許多在地的好作物,都能夠透過更優秀的新技術運用,讓農業升級不只是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在質與量上都能有感提升。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p>和我一起,從全世界的公共議題中發現共通問題,運用大格局,找到正確的解方。</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整個世代的小兒麻痺患者,現在也都到了55-70歲的中高齡,過去勇壯的身體不再,慢慢形成「二度身障」問題..
要什麼樣的社區,就需要怎麼樣去營照。 營照需要社區的共識,需要由下而上、全方位的心力去做。
與陳志瑜醫師聊聊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艱辛。第三集。 WHA 每年都要開會,但很多會員國今年剛開完,就開始在準備明年的議題,而這些議題很多都是與商業利益結合。 比方說長照,日本可以向國際社會表達要推動國際長期照護加值的意願,以這個名義,免費提供醫療、公衛服務,之後再去拓展市場。
與陳志瑜醫師聊聊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艱辛。第二集。 WHA 每年都要開會,但很多會員國今年剛開完,就開始在準備明年的議題,而這些議題很多都是與商業利益結合。 比方說長照,日本可以向國際社會表達要推動國際長期照護加值的意願,以這個名義,免費提供醫療、公衛服務,之後再去拓展市場。
與陳志瑜醫師聊聊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艱辛。 WHA 每年都要開會,但很多會員國今年剛開完,就開始在準備明年的議題,而這些議題很多都是與商業利益結合。 比方說長照,日本可以向國際社會表達要推動國際長期照護加值的意願,以這個名義,免費提供醫療、公衛服務,之後再去拓展市場。
愛不能發電,肺也不能發電,恨更不能發電,我不懂講這個意義為何。 但風能可以發電,潮汐可以發電,太陽能可以發電,生質能可以發電,地熱可以發電
一整個世代的小兒麻痺患者,現在也都到了55-70歲的中高齡,過去勇壯的身體不再,慢慢形成「二度身障」問題..
要什麼樣的社區,就需要怎麼樣去營照。 營照需要社區的共識,需要由下而上、全方位的心力去做。
與陳志瑜醫師聊聊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艱辛。第三集。 WHA 每年都要開會,但很多會員國今年剛開完,就開始在準備明年的議題,而這些議題很多都是與商業利益結合。 比方說長照,日本可以向國際社會表達要推動國際長期照護加值的意願,以這個名義,免費提供醫療、公衛服務,之後再去拓展市場。
與陳志瑜醫師聊聊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艱辛。第二集。 WHA 每年都要開會,但很多會員國今年剛開完,就開始在準備明年的議題,而這些議題很多都是與商業利益結合。 比方說長照,日本可以向國際社會表達要推動國際長期照護加值的意願,以這個名義,免費提供醫療、公衛服務,之後再去拓展市場。
與陳志瑜醫師聊聊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艱辛。 WHA 每年都要開會,但很多會員國今年剛開完,就開始在準備明年的議題,而這些議題很多都是與商業利益結合。 比方說長照,日本可以向國際社會表達要推動國際長期照護加值的意願,以這個名義,免費提供醫療、公衛服務,之後再去拓展市場。
愛不能發電,肺也不能發電,恨更不能發電,我不懂講這個意義為何。 但風能可以發電,潮汐可以發電,太陽能可以發電,生質能可以發電,地熱可以發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要品嚐到這些珍貴的鳳梨,真是難得的機會!🫢
Thumbnail
很多基因的研究,常常會有「意外之喜」:一開始本來想研究一件事,但是卻發現除了這一件事之外,還有另一件看起來無關的事也受到影響。 最近有人研究水稻的稻瘟病抗性基因,就發現了這樣的事情。
Thumbnail
陳炤堅先生,為農識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憑藉10多年的資訊業界經驗,在因緣際會下,承接政府推動臺灣發展智慧農業的任務,輔導農民朋友們開啟農業數位轉型契機,透過運用臺灣資通訊技術與資源,推動臺灣農業電子化、自動化的蓬勃應用,更成功轉型與國際接軌,讓世界看見臺灣!
Thumbnail
1.氣候變遷的影響: 高溫和乾旱直接影響作物生長週期和收成品質 極端氣候事件(如乾旱、豪雨、颱風)頻率增加 具體例子:鳳梨提早轉黃、芒果果實變小、荔枝產量減少 2.農業調適策略: 選育耐熱、耐旱品種 推廣節水灌溉技術 發展設施農業(如溫室、網室) 推動農作物保險
Thumbnail
跟同事閒聊得知,他在種甘蔗製糖:竹間草堂赤糖製研所。
Thumbnail
函漾股份有公司創辦人陳詣函和郭甫鋒,兩位研究生畢業後卻捲起袖子,走入農地開始當起農夫。當農夫不是看到農業背後的金錢利益,更多的是兩人在商管背後,看到農業和環境議題之間的牽絆,從地到食到人再到地球,函漾不只是感性的綠色思維更要理性的企業化管理。
Thumbnail
經營無藥無肥的果園需要長時間維護,但破壞總是瞬間,陳佩雲老師在東山的1.8甲山坡地果園已10年,她多年栽培的果園,跨區連結了臺南、嘉義的農們永續共同管理的小農經營。為我們加油,一起穩健的維護這片果園。
Thumbnail
佩雲老師過世後,1.8甲的東山果園由幾位農家院子畢業的專業農夫們承接耕作,延續了照顧土地的精神。協力勇氣拋開了管理的遲疑,果園在幾位農人的共同協助下開啟了新的生機。
Thumbnail
Revery來到了慧軒農場,訪談了農場主人吳仁格。 慧軒農場主要種植玉米以及蒜頭。當天我們參觀高大綠油油的玉米田,而吳仁格先生帶領我們三位及夥伴注意攝影團隊們,一起走到田中央裡,共同來感受這大片玉米田園。 提及到為何吳仁格先生要返鄉務農的原因,是因為家中有土地和資源。 原先是在台塑集團(雲林麥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要品嚐到這些珍貴的鳳梨,真是難得的機會!🫢
Thumbnail
很多基因的研究,常常會有「意外之喜」:一開始本來想研究一件事,但是卻發現除了這一件事之外,還有另一件看起來無關的事也受到影響。 最近有人研究水稻的稻瘟病抗性基因,就發現了這樣的事情。
Thumbnail
陳炤堅先生,為農識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憑藉10多年的資訊業界經驗,在因緣際會下,承接政府推動臺灣發展智慧農業的任務,輔導農民朋友們開啟農業數位轉型契機,透過運用臺灣資通訊技術與資源,推動臺灣農業電子化、自動化的蓬勃應用,更成功轉型與國際接軌,讓世界看見臺灣!
Thumbnail
1.氣候變遷的影響: 高溫和乾旱直接影響作物生長週期和收成品質 極端氣候事件(如乾旱、豪雨、颱風)頻率增加 具體例子:鳳梨提早轉黃、芒果果實變小、荔枝產量減少 2.農業調適策略: 選育耐熱、耐旱品種 推廣節水灌溉技術 發展設施農業(如溫室、網室) 推動農作物保險
Thumbnail
跟同事閒聊得知,他在種甘蔗製糖:竹間草堂赤糖製研所。
Thumbnail
函漾股份有公司創辦人陳詣函和郭甫鋒,兩位研究生畢業後卻捲起袖子,走入農地開始當起農夫。當農夫不是看到農業背後的金錢利益,更多的是兩人在商管背後,看到農業和環境議題之間的牽絆,從地到食到人再到地球,函漾不只是感性的綠色思維更要理性的企業化管理。
Thumbnail
經營無藥無肥的果園需要長時間維護,但破壞總是瞬間,陳佩雲老師在東山的1.8甲山坡地果園已10年,她多年栽培的果園,跨區連結了臺南、嘉義的農們永續共同管理的小農經營。為我們加油,一起穩健的維護這片果園。
Thumbnail
佩雲老師過世後,1.8甲的東山果園由幾位農家院子畢業的專業農夫們承接耕作,延續了照顧土地的精神。協力勇氣拋開了管理的遲疑,果園在幾位農人的共同協助下開啟了新的生機。
Thumbnail
Revery來到了慧軒農場,訪談了農場主人吳仁格。 慧軒農場主要種植玉米以及蒜頭。當天我們參觀高大綠油油的玉米田,而吳仁格先生帶領我們三位及夥伴注意攝影團隊們,一起走到田中央裡,共同來感受這大片玉米田園。 提及到為何吳仁格先生要返鄉務農的原因,是因為家中有土地和資源。 原先是在台塑集團(雲林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