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真的是一個問題嗎?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在學生時期的我,除了做家事之外,幾乎是一個從不拖延的人。我是一個喜歡事情先預想好,喜歡事情在大方向計劃之中的人,卻不喜歡安排細節。那為什麼做家事是我唯一會拖延的事情呢?

對於我不會拖延的事情,我把它定義成「我的事情」與他人無關,沒有人可以替我完成。對於我會拖延的事情(家事)則是我把它定義成「不是我的事情,是我被『逼著』去『幫忙』做的事情」而且這件事情不一定要我去做才能完成的。對我來說,家事是媽媽的事情,我只是一個「為了不被寵壞」而被叫去做事的角色。在家裡,我從來也沒學習到「家事也是我的事情」這件事,因為媽媽總是會把事情都做好,然後剩下如果她做不完,或希望有人分攤,才會分出去希望我跟爸爸來「幫忙」做。所以在家裡,我跟爸爸一直都是家事的拖延者,甚至爸爸連家事都不做。

所以如果希望有一個會做家事的伴侶,一定要讓彼此都有意識「家事」也是屬於對方自己要承擔責任跟不做的後果的事。他們才會知道自己要放心力在裡頭。

到了出社會之後,我有一樣的問題,我不拖延的事情只有工作,其他所有跟工作無關的事情我都會非常懶得去做,拖到不能再拖,甚至擺爛。所以我的房間雖然不至於太髒(因為我對髒亂的忍受力並沒有非常大),但並不像是有整理過那般舒適。即使隔一段時間整理過,一下子又變亂了。

好景不常,雖然對於「正事」我總是不拖延,但一但這些「正事」不再提供我成就感跟目標感之後,我對於工作也就開始拖延。因為我失去了「做它的理由」。而我發現我會去拖延的所有事情,都只是來自於我沒有找到「做它的理由」罷了。

對於那些可以讓我放鬆、娛樂的事情,我從來就不拖延,因為那些事情,我一直都很清楚「想去做它的理由」。即使那些事情可能很麻煩。例如出國的安排,明明很花時間、很麻煩,我卻不會拖延,因為我明確知道自己想做它的理由。但如果我沒有找到做一件事情的理由,即使它再不麻煩、事情再小我也不會去做。而這個「做它的理由」必須是「自願的」而非「被逼迫的」。是自己真心「想」去做,而不是「不得不做,不然會...」的理由。

對於我不去清理的環境,它就像我一直不想去面對的個人問題一樣,一直不斷地堆積在那裡。直到我無法忍受時,才去勉勉強強去清理他們一下,但因為使內心(或真實環境)髒亂的根源並沒有解除,所以一下又亂了。拿亞瑟上課舉過的一個很好的例子,當電腦文件印出來有錯字時,我們要做的事情應該是把電腦軟體上的字給改過來,而不是一直拿立可白去塗文件上的那個字。不然我們印出來的東西還是一直會是錯的。所以才會每次整理好一下就亂了。

經過了失戀(又是一個失戀文之後的醒悟的轉變文XD)我領悟了很多事,看事情有更高的高度,因此以前所煩惱的事情幾乎都消失了,讓我驚訝的是,解決以前那些麻煩的解決方法是如此簡單,但我卻從來沒發現過。就拿整理這件事來說好了,我這次整理家裡,令我驚訝的是我竟然花比較少的力氣(至少是我心裡覺得沒有很費力,但在旁人看起來可能並沒有那麼簡單),就把家裡整理乾淨,而且是比以前任何一次整理都還乾淨。只是因為我把「要怎麼整理以後才可以繼續維持乾淨?」跟「用不到的東西就丟了吧!」的這個邏輯帶進整理的過程裡而已。

過去我的房間可能整理完三天就開始亂了,這次已經經過7天,仍然跟剛整理的時候差不多。我發現的是我「養成」了一個「用完東西立即放回去」的好習慣。說養成也不是真的很正確,更精確的說法是,我找到了一個「想把東西用完立即放回去」的理由。最讓我驚訝的是,這麼簡單的、只會花一兩秒的動作,我以前竟然「覺得麻煩」。反而要堆積了好多東西之後才又花一大筆時間去整理,而且還整理得很隨便很差。

就像我上一篇關於《關於家裡整潔的體悟》那篇文章說的,我並不是「想乾淨」而是「想逃避髒亂」,反而越來越亂。當我「想把整潔帶進家裡」加上「我想要利用做家事的時間感覺心靈的清潔」,把這件事從「不喜歡」變成「喜歡」。從「我必須做的事」變成「我想做的事」我就願意花那一兩秒去把用完的東西馬上放回去、好好放置物品、看到髒污馬上清除、掛好衣服、馬上去收衣服、洗碗。每天就花那麼一點點時間在家事上面。這樣不僅我隨時看環境都覺得心情很好,也不用一次花很多力氣跟時間去清理堆積起來的髒亂。

我知道這可以持續下去,原因是這對我來說並不是逼自己「養成」一個新的習慣,而是「捨棄」舊的模式,而丟掉的東西就是丟掉了。

所以拖延真的是一個問題嗎?還是只是我們沒有找到做它的理由?如果我們用後者的方式來解釋拖延的情形,那麼一切都很正常了,就像我們不會對著想吃自己不想吃的東西流口水一樣正常。那為什麼我們不喜歡那件事情呢?或許是因為我們沒弄清楚自己到底做那件事情是為了什麼而做,這個理由到底符不符合我們內心所真正需要的東西呢?我想要人生不再拖延的最終極的方法,就是找到自己真正想生活的方式,選擇自己真心想選的選擇,而不是被他人、社會所逼迫影響的道路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任性救贖》
34.0K會員
472內容數
以前是文飛(Dana),而她已經不在了。 現在就只是嬋娜。
《任性救贖》的其他內容
2021/01/15
感謝各位這兩年對於這個專案的支持,我在這邊想要跟大家說這個專案將不再更新。但我也不會刪除這個專案,免費的部分還是會維持免費,而付費的部分則會維持單月訂閱的原價,用這個原價讓大家取得這個專案的永久閱讀權限。
Thumbnail
2021/01/15
感謝各位這兩年對於這個專案的支持,我在這邊想要跟大家說這個專案將不再更新。但我也不會刪除這個專案,免費的部分還是會維持免費,而付費的部分則會維持單月訂閱的原價,用這個原價讓大家取得這個專案的永久閱讀權限。
Thumbnail
2020/12/28
《問》 1. 發現自己沒有覺得自己很值得被愛,或者只值得怎樣的對待後,要怎做,才能改變自己的信念? 如果跟對方說,自己喜歡對方,但不喜歡他的對待方式,然後去尋找更適合自己的關係,能讓自己往相信自己值得被愛的信念前進嗎? 2. 對方說他前女友幾乎都是有內涵或優秀類型的,希望我能找到自己的路(是關係
Thumbnail
2020/12/28
《問》 1. 發現自己沒有覺得自己很值得被愛,或者只值得怎樣的對待後,要怎做,才能改變自己的信念? 如果跟對方說,自己喜歡對方,但不喜歡他的對待方式,然後去尋找更適合自己的關係,能讓自己往相信自己值得被愛的信念前進嗎? 2. 對方說他前女友幾乎都是有內涵或優秀類型的,希望我能找到自己的路(是關係
Thumbnail
2020/11/30
愚人。 愚人從2018/9/11就一直在我心頭上了。當時因為跟前男友分手的關係,我發現我關於控制的核心議題。而我一直都知道我的課題是要讓自己漸漸可以活得像個愚人一樣。愚人是一個任何事情實體化之前的那種充滿動能的能量體,因為這世界上一切的組成都是能量,我們能夠把它想像成一件事情要顯化之前的那種充滿各
Thumbnail
2020/11/30
愚人。 愚人從2018/9/11就一直在我心頭上了。當時因為跟前男友分手的關係,我發現我關於控制的核心議題。而我一直都知道我的課題是要讓自己漸漸可以活得像個愚人一樣。愚人是一個任何事情實體化之前的那種充滿動能的能量體,因為這世界上一切的組成都是能量,我們能夠把它想像成一件事情要顯化之前的那種充滿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過去,如果要完成一件有點難度的事情時,會用「一鼓作氣」來自我激勵一下,讓行動力可以開始啟動,好將事情一口氣完成。看起來「一鼓作氣」是個展開行動的很好方式。但是,事情的難度,會拉高了這種做事方式的挑戰,往往造成行動還沒開始,人就開始預期未來的困境會很多,並對此感到無比的疲憊。這個的感覺,反而讓
Thumbnail
    過去,如果要完成一件有點難度的事情時,會用「一鼓作氣」來自我激勵一下,讓行動力可以開始啟動,好將事情一口氣完成。看起來「一鼓作氣」是個展開行動的很好方式。但是,事情的難度,會拉高了這種做事方式的挑戰,往往造成行動還沒開始,人就開始預期未來的困境會很多,並對此感到無比的疲憊。這個的感覺,反而讓
Thumbnail
拖延的核心是情緒,而不是效率。拖延和心情不好,有直接的關係。 可以說,我們決定是否做一件事情,常常取決於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依據理性思考,所以我們要把重點放在安撫情緒上。
Thumbnail
拖延的核心是情緒,而不是效率。拖延和心情不好,有直接的關係。 可以說,我們決定是否做一件事情,常常取決於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依據理性思考,所以我們要把重點放在安撫情緒上。
Thumbnail
我養成習慣的方法不是把21天作爲目標,而是持續每天提醒自己,直到被動變成主動爲止!這些習慣會隨著不斷的重複,變成自然而然的行爲,就不再把它看作是一個負擔。習慣養成三部曲:目標、執行、復盤,文章内有詳細解釋。培養良好習慣,真的不難!
Thumbnail
我養成習慣的方法不是把21天作爲目標,而是持續每天提醒自己,直到被動變成主動爲止!這些習慣會隨著不斷的重複,變成自然而然的行爲,就不再把它看作是一個負擔。習慣養成三部曲:目標、執行、復盤,文章内有詳細解釋。培養良好習慣,真的不難!
Thumbnail
拖延,是我三大缺點之一。另外兩個是恐懼失敗,跟完美主義。 最近在想,是否能訓練自己養成清除代辦事項的習慣? 我滿喜歡列清單的(但會不會做是另一件事)。當我真的有把條列都完成時,成就感也特別高。
Thumbnail
拖延,是我三大缺點之一。另外兩個是恐懼失敗,跟完美主義。 最近在想,是否能訓練自己養成清除代辦事項的習慣? 我滿喜歡列清單的(但會不會做是另一件事)。當我真的有把條列都完成時,成就感也特別高。
Thumbnail
這幾年掉入了斷捨離的坑。閱讀了坊間幾乎每本相關主題書籍,重看了數十遍日劇《我的家空無一物》。養成了習慣,卻也發現了副作用。
Thumbnail
這幾年掉入了斷捨離的坑。閱讀了坊間幾乎每本相關主題書籍,重看了數十遍日劇《我的家空無一物》。養成了習慣,卻也發現了副作用。
Thumbnail
我知道我總是一拖再拖,也知道我自己其實應該去做什麼,但我就是做不到。我沒有足夠的動機、身邊總有很多的瑣事困擾著我、我找不到完美的時機去做、我還有沒達到最好的狀態,我知道我總是有著很多聽起來像藉口的理由。
Thumbnail
我知道我總是一拖再拖,也知道我自己其實應該去做什麼,但我就是做不到。我沒有足夠的動機、身邊總有很多的瑣事困擾著我、我找不到完美的時機去做、我還有沒達到最好的狀態,我知道我總是有著很多聽起來像藉口的理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