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下不是沒選擇:從筆記簿寫下想渴望什麼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踏入三十年頭已有三年多,對於每件事情愈來愈深刻的感受:就是懼怕與自由之間的拉鋸。當一件事情側重於安全的話,情況就像怕外出覓食被禽獸咬死而留在家中的心態:不是早晚會餓死,就是有野獸找上門。把死亡延後,卻不是延長了生命,因為每天都捱日子,想等好日子。

從恐懼中看到自由

如果有想到這點,我想就算是有了自由的意識。之前看過一齣印度電影《打死不離歌星夢》(Secret Superstar),女主角Insia追尋歌手夢想時,受父親大力阻撓:必須遵從父親指示,嫁給一個有錢的人,不能參加歌唱比賽,否則她跟她母親會遭受暴力對待,結他和電腦都會被他破壞而不能再用。按上述的說法,順從父親應該比較安全,生活方面不用愁三餐不繼之可能性,但卻仍與死無異,因為不但沒自由,而且也不知那個男人會對自己怎樣。所以,她倆決定離開父親的威權。或許你說,本來女主角的男性朋友和片中的人氣歌手出力相助,然而沒有「自由的渴望」和「順從可犧牲自由」的意識,就算外界有多少幫助也是徒然。

既然最終都死,不如不要因恐懼而妨礙了自己的自由。與其因恐懼而不敢輕舉妄動,倒不如按自己的意思做。

自由來自個人的渴望和信念

1955年,一名巴士司機要求黑人乘客Rosa Parks讓座予白人乘客,在被羞辱和被捕之間,她選了後者

I only knew that, as I was being arrested, that it was the very last time that I would ever ride in humiliation of this kind.

選擇屈辱的確不用冒被捕的風險,但意味著往後都要繼續承受,甚至不排除情況愈來愈嚴重。從上述句子分析,Rosa Parks應該都不想被捕,但她更清楚她需要的是黑人跟白人都要受到平等的對待。

知道自己要什麼,並且對自己想做的事有強烈的渴望,把這渴望作為人生的希望而活。固然不可能讓恐懼完全消失,我想Rosa Parks也不是沒害怕,但認為人權最重要;Insia也不可能不當父親的暴力和威嚇是怎麼一回事,但做歌手的夢想對她很重要。什麼為自己來說最重要,即使成本很高、成效不大、危險也認為應該要、或想達成,這是社會比較少鼓勵人們去思考的問題。

我寫這篇文章是因為這幾年意識到,小心翼翼或許真的避過不少衝突或災難,人生尚算一帆風順。但總有些事情卻難以避免,也得要學習應對。我不像昂山素姫可以freedom from fear,但愈來愈明白,甚至近年開始走出舒適圈,讓我開始感受到跨越恐懼的自由。恐懼是很正常不過的、且不能像手機能關掉的「推播通知」,所以就有人會「化恐懼為行動」,光是情緒上的擔心只會延續恐懼,行動才有能轉危為機。

從筆記開始寫起

這幾天為了有條理完成事情,把要做的事通通都寫進筆記本,以「待辦」的形式要求自己完成。但效果不彰,太多要做的事,然後又有壓力,竟然又沿用想迫自己的做法。很接近軍訓的思維,對我來說只會導致拖延和自我命令間的拉鋸。

於是,把要做的事情分類,為每個分類定一個題目,原來這題目,就解釋了自己為了什麼而做。不是為做而做,而是反映我對要做的事之重要性和渴望達成的程度。

那麼也可倒過來想:

  • 我有什麼願望?
  • 同時我有什麼憂慮?

這兩大問題基本上可以帶出具體的行動,否則再深入問「為什麼」:

  • 為什麼我有此強烈的渴望?我期望從自己(甚至他人)身上出現什麼的景象?
  • 為什麼我會比較擔心?是純粹的情緒,還是真的基於事實?如果真的發生,我會如何應對?

最後由上述問題中想出具體行動讓自己完成,或許有些人看了認為是SMART訂立目標的思維。可惜的是,沒有很多人能說出目標可以是什麼,我認為至少要是自己很想做的事,即使不算(或是公司業務範圍),至少要與自己在紙上分析須達到這目標的原因:與自己的關係有多大,這樣才能說服並推動自己實行。沒有很強烈的渴望或信念,一件事出現拖延、遺忘甚至放棄的機會都很高。

明白到恐懼最可怕是它可以主宰我們的生活,扼殺各種可能性和希望,我們不能避險也不能完全沒懼怕的情緒,但可以選擇回應恐懼的方式。最重要的是,恐懼其實不會阻礙我們做想做的事的機會,我還是可以有自主權,可以為自己負責。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vin Cheng的沙龍
134會員
29內容數
Alvin Che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8/03
運動能帶來身心健康和自信,並不是因為身體好才能做更多體能活動。運動不是苦差,一開始可以很辛苦,甚至遇上勞傷,但持續下去會習慣,會覺得是休息,體適能會不斷強化。所以本來運動量不多、體弱多病、年紀大的人,其實也可以養成運動習慣改善身體不同方面的問題。
Thumbnail
2021/08/03
運動能帶來身心健康和自信,並不是因為身體好才能做更多體能活動。運動不是苦差,一開始可以很辛苦,甚至遇上勞傷,但持續下去會習慣,會覺得是休息,體適能會不斷強化。所以本來運動量不多、體弱多病、年紀大的人,其實也可以養成運動習慣改善身體不同方面的問題。
Thumbnail
2021/07/28
若遇上下雨天,你會跑步還是索性不跑步?又或這樣說,若今天有半小時不下雨,但你希望跑一小時(即10公里),你還會不會跑步?第二個情況是:如果整天24小時都下個不停,你又會怎樣做?
Thumbnail
2021/07/28
若遇上下雨天,你會跑步還是索性不跑步?又或這樣說,若今天有半小時不下雨,但你希望跑一小時(即10公里),你還會不會跑步?第二個情況是:如果整天24小時都下個不停,你又會怎樣做?
Thumbnail
2021/07/26
世界本來在變,而且變化愈來愈快,愈來愈不確定。看著未知的未來,充斥著無力、失望與不知如何走下去。這是因為我們試圖等候外來的安穩和希望,卻不知兩者早在我們身邊。
Thumbnail
2021/07/26
世界本來在變,而且變化愈來愈快,愈來愈不確定。看著未知的未來,充斥著無力、失望與不知如何走下去。這是因為我們試圖等候外來的安穩和希望,卻不知兩者早在我們身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你總感覺無法掌控自己的人生嗎? 有想做的事情卻害怕跟隨自己內心的聲音嗎? 因為一場惡夢,讓我想通了以上這兩件事,怎麼破解面對生活的無力感和恐懼,從小事做起就可以了...
Thumbnail
你總感覺無法掌控自己的人生嗎? 有想做的事情卻害怕跟隨自己內心的聲音嗎? 因為一場惡夢,讓我想通了以上這兩件事,怎麼破解面對生活的無力感和恐懼,從小事做起就可以了...
Thumbnail
翻開那時日記,遍布荊棘的痛苦散落滿地,我總細細書寫,赤腳踏過玻璃碎片,無法掙扎只能前進,任憑傷口猖狂留下痕跡,無法掙扎只能前進,任憑傷口猖狂留下痕跡,不斷喊話要自己堅強起來的心酸。
Thumbnail
翻開那時日記,遍布荊棘的痛苦散落滿地,我總細細書寫,赤腳踏過玻璃碎片,無法掙扎只能前進,任憑傷口猖狂留下痕跡,無法掙扎只能前進,任憑傷口猖狂留下痕跡,不斷喊話要自己堅強起來的心酸。
Thumbnail
在民主自由的台灣,沒有人規定你非得從事什麼工作不可,不再有限制,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每個人都可以做自己,無限可能的成功與卓越,在這個時代父母師長不斷地告訴你「沒問題的,你一定可以的!」 是的,已經沒有一個必須打倒的權威,沒有了敵人,外在的威迫轉變成自我剝削的強迫症,我們努力工作已不再是為了生存的必
Thumbnail
在民主自由的台灣,沒有人規定你非得從事什麼工作不可,不再有限制,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每個人都可以做自己,無限可能的成功與卓越,在這個時代父母師長不斷地告訴你「沒問題的,你一定可以的!」 是的,已經沒有一個必須打倒的權威,沒有了敵人,外在的威迫轉變成自我剝削的強迫症,我們努力工作已不再是為了生存的必
Thumbnail
其實在寫上一篇文章時,心裡還是沒有底的,與過去一年來一樣,因此看到有位讀者回覆:「向神明祈願,是對自己的發誓。」,心裡不禁感嘆,對呀,一再的發誓,卻依舊沒有行動。 直到爸爸一通電話打來,對我下了最後通牒,他說:「如果今年還是沒下定決心要去,以後就不要再想這個可能性了。不然你要一輩子活在幻想裡嗎?」聽
Thumbnail
其實在寫上一篇文章時,心裡還是沒有底的,與過去一年來一樣,因此看到有位讀者回覆:「向神明祈願,是對自己的發誓。」,心裡不禁感嘆,對呀,一再的發誓,卻依舊沒有行動。 直到爸爸一通電話打來,對我下了最後通牒,他說:「如果今年還是沒下定決心要去,以後就不要再想這個可能性了。不然你要一輩子活在幻想裡嗎?」聽
Thumbnail
非常深的體悟發生在環遊世界途中,在南美洲,或許是身心的緊繃讓我意識到──我所有的決定都是為了趨吉避凶。
Thumbnail
非常深的體悟發生在環遊世界途中,在南美洲,或許是身心的緊繃讓我意識到──我所有的決定都是為了趨吉避凶。
Thumbnail
我知道我依然還是會面對這些內心的衝突,我知道我依然還是會有恐懼,在衝突過後,在恐懼過後,認清楚每一個階段每一個過程,都有其必然的意義和目的,然後,再一次重新和自己和好,擁抱那一個脆弱不安的自己。當了媽後的無所畏懼,是來自孩子們給的勇氣。
Thumbnail
我知道我依然還是會面對這些內心的衝突,我知道我依然還是會有恐懼,在衝突過後,在恐懼過後,認清楚每一個階段每一個過程,都有其必然的意義和目的,然後,再一次重新和自己和好,擁抱那一個脆弱不安的自己。當了媽後的無所畏懼,是來自孩子們給的勇氣。
Thumbnail
小時候的我勇敢無懼,非常喜歡自由,也享受那樣的人生;長大後卻有點害怕自由,我多麼希望有人能牽著我的手陪我走一段路,而不是在起點就放手讓我自己走。
Thumbnail
小時候的我勇敢無懼,非常喜歡自由,也享受那樣的人生;長大後卻有點害怕自由,我多麼希望有人能牽著我的手陪我走一段路,而不是在起點就放手讓我自己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