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開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本篇文章由實驗學校學生廢物丁丁寫下。

懶人包:https://goo.gl/8RqG1E
raw-image

2018─8──┐

這是一個只想記錄自己的不客觀日子

去年的這個時候,我正在某個獨立書店抱著重生一樣的心情倒數著我的「開學日」。

為了迎接這個「開學日」我也做了很多現在想起來會心一笑的事情。


一、休學


我把高中休學手續辦好了,在寒假的前三天。

把單子填好,我彷彿鬆了一口氣,但這並不是一時興起。

國二的時候我就和國文老師吵過架,她是一個教學資歷年長的老師,然而,我們並沒有教學相長,更像是單方面灌食我,即便我不想也會被逼迫進食的那種。也因此思考教育的本質是什麼,真的是我們坐在教室裡,翻開課本抄下考試重點然後做習題嗎?

並不想以偏概全,但個人經驗遇到絕大部分如此。

國三時,曾考慮去一個報考體制外的實驗學校,那時他們才剛開始辦學。我是半個會考得利者,基測的話也大概是私立高職吧。但後來我上了高中,那是一間在我心中的前三志願,校風自由,老師年齡普遍偏低。家人說:「說不定高中的制度更有彈性,你就能適應」。

入學了,我成為標準小高一。

其實我在團體生活上適應良好,但我心裡還是不自在。到現在我還是不知道自己到底算不算讀書的料。那時在課綱裡我要補修的比通過的還多,而我因為想要畢業還特別去找校規的畢業標準,大概同年級裡我最熟那本學生守則了吧!那時我是這樣想的,如果人可以靠吃素不吃葷維生,可以靠其他方式補充他需要的營養,那為什麼我在學習上要什麼都要會才能被認可?對於這樣的不適感我向了輔導室尋求解答。

在這我一定要依照經驗說明,不是心理有病或行為才會進輔導室,輔導室還包含生涯規劃。

我想起了曾經我有個很想去的實驗學校,甚至還記得他們那年面試的日子北部下了不小的雨,我媽跟我說:「幸好你沒去,不然要變成落湯雞」。

在寒假前他們又開始了第二年的招生。想著如果我真的不試一次看看的話,要這樣渾渾噩噩在考試卷裡過日子嗎?我告訴了家裡的家長,這一次讓我休學去試看看,如果不成,我再回學校重讀高一,考個好大學,我寧願耗費一個半年,也不願後悔一輩子,我是這樣想的。

我把那所想報考的學校報名表與自己的一分鐘自我介紹交出去,迎來了沒有開學的寒假。


二、兩份不適合的...


聽起來好像很振作,休學之後準備去尋找人生意義。

這麼想的人們錯了,我一路頹廢到新年過完,直到快要228連假前找到了一份打工,那是一家日式輕食店,我從國中一路吃到高中,從原本小小的店擴大到成為網路推薦的打卡名店,餐點也從只有冰品到有輕食,收到打工通知的時候是真的超級興奮,總覺得要努力做到最好,但事實上我好像不那麼符合他們的需求,在前台的時候不是那麼的有笑容,收拾東西的時候速度也很慢,但也覺得那個時候只是自己還不上手而已。

帶我的前輩跟老闆都很年輕人很好,伙食上也不會管我們用什麼東西吃,但或許是人這麼好,所以他沒有用簡訊告訴我資遣的消息,而是選擇有溫度的的電話。

其實我也才大概工作半個月,聽到消息的前一刻,我還在和家人分享工作的趣事,感覺就像在熱戀期的時後被分手,偏偏還安慰你沒有不好,只是或許彼此不適合,如此委婉的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讓人討厭。

於是我又繼續頹廢,像失戀一樣,只是沒有茶不思飯不想,反而吃更多了。在這樣的日子裡,我並沒有去閱讀或做任何精進自己的事,每天吃飽睡、睡飽吃,無所事事。

然後我又戀愛了,和一間活蝦料理店。

對方很缺人手,在朋友介紹下我也就打了將近兩個月的工作,大概是彼此將就吧!資方將就著我可以上平日早班,我將就著餐廳早上客源不多,只需要稍微打理開店,像是把菜色的裝飾配料跟客人要用的醬料準備好,用滿滿類似洗衣粉加水擦每個桌子。

可是我再也提不起任何幹勁,日復一日,等著下班時間。

但不代表我完全沒有學到東西,雖然離開到現在我都沒有用到。像是知道要如何應對客人的問題、端菜時的撇步,以及如何按照客人的需求安排動線。

我待不下去了,在那樣的日子裡,覺得很累,感覺很像草莓族,但我也不想否認,對於自己提不起勁的事,我是個草莓族。

也許是自己幸運吧,並不是因為家庭經濟需要的必要理由而打工,只是純粹的家長不希望我每天無所事事如此糜爛,但在這世界上,並不是所有人都像我如此幸福。

這像流水帳的文其實佔了我將近三個月,很難想像,難道這些日子裡沒有什麼值得讓我說的事情嗎?

真的還好,真的。

其實很多人現在也是,他們往後的日子也可能如此,有的人進入了自己喜歡的工作但並沒有長久,有的人因為將就反而待了一輩子。

來自廢物丁丁的ig

來自廢物丁丁的ig


三、獨立書店


於是我又過著廢物一樣的日子,少了上學這件事,我真切地覺得自己像啃老族,沒有貢獻的吃家裡用家裡。

大概是五月的時候我發現有家桃園的獨立二手書店在徵人。其實一開始想過要找這類型的工讀,自己私心想在喜歡的地方打工,但是連鎖書店(例如誠X、金X堂)都要求要有專科或大學資歷。

因為是書店,僅僅是這個理由,卻讓我沸騰。

面試前我記得店長要求拍自己的書櫃,那段期間也為了知道和我同年齡的人閱讀頃向,做了書單問卷湊了將近一百人填寫,或許數字好像不是很多,但我的交友圈大概不到雙手的數量啊!

後來我順利的去了書店打工,店長是個博學多聞的人,名字簡稱銀快,他有的時候會來書店,有的時候會去跑他的行程。我應該是他歷屆雇用年齡最小的人,為此我感到相當自豪。

有的時候一整天下來並不會有任何人進來駐留,我就在那用電腦播著自己喜歡的旋律看著自己喜歡的書。銀快擔心我年紀太小,有一次就說「如果有人來搶劫,你就先跑」。

那裏氣氛帶著一股溫馨,總會讓我覺得像家,每天幫書本隨意換位置是一件讓人非常開心的事,在這裡不用太拘束,你想怎麼擺放都可以,但相對的當客人來找書的時候你就要憑著對這的熟悉程度了。有一次意外地遇到一個的中年阿姨,問我有沒有李敖全集,印象中明明有,卻始終找不到,還因此緊張兮兮問銀快,幸好那天他來救我,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要去中國探望友人,受人之託,但是在連鎖書店找不到,甚至還是店員推薦過來的。如果因為我那次疏忽,豈不是讓對方又期待落空?

書店都是人工記帳,最大的樂趣是可以看前面的實習店長任職期間都寫了什麼,其中有一個叫做盤子,最讓我受用的是他寫的書店相關守則,例如在那個巷子垃圾車會先路過要等他回轉再丟垃圾,又例如隔壁的商店阿姨人很好,有的時候會幫我們收包裹。

這裡也常常在週末辦活動,但我都休假日。

客人來的目的跟時間也不穩定,有的是為了找銀快,有的是特地慕名而來,有的時候陰天人卻意外的多,要打烊的時候卻突然一擁而進。

最忙的時候是大概月初的時候,因為銀快有一項業務是選書師,往往都在這個時候為他們挑選書籍並寄送,但我並不是特別清楚,只知道他看了客戶的書櫃後依照對方需求選書,而我負責寫地址與寄書,至今還沒有被客訴過,我一直覺得那是一件很厲害的事,到底是要多少洞察人心的細膩才能如此。而銀快說,他的功能是可以靠著你的閱讀書目看出你是怎樣的人,難怪徵人時需要我的書櫃。


正當我以為日子大概會如此直到開學的時候,他出現了。


四、書店/黃浩


世界就是那麼小,緣份總是如此突如其來,就像當你發現老闆當過熟人的房客,新來的夥伴是你閨蜜社團的指導學長。

黃浩是個很奇葩的人。喜歡貓,可是買不起罐頭當貓奴。暑假的時候就出現來當義工,但更像我的保母。總是能跟銀快聊一推我不懂的事情。

在書店的日子,他帶我聽現在的焦安溥、濁水溪公社、萬能青年旅社.....等很多人會說文青會聽的歌,但是我在他身上找不到任何文謅謅的氣息,靦腆的臉卻總是說著一堆垃圾話。

他很喜歡任明信跟吳明益,那個時候任明信出了《別人》,他總是能用他的魅力洗腦客人帶走這本書,不知不覺的把它賣到接近無庫存,這是我一直無法做到的事,主動去向陌生的人推薦。同一時間我一直很喜歡一本詩集叫《1993》,但它本身在書店就已經停賣了,銀快宣布停賣的時候它的詢問度還是很高。

因為住在高雄,黃浩還很認真的想去那時候任明信所在三餘書店打工,但他本身也很喜歡那啦。

他喜歡拍攝,最近的嗜好是拿定焦鏡拍人像或活動。去年某一天書店斷電,我坐在外面納涼,他就默默的把我拍進去了,不知道為什麼那張照片裡的我很胖,銀快說那張照片讓人誤以為在東南亞。

raw-image

暑假的時候,銀快想讓書店有一些新意,他發動了當時很紅的「斷捨離」活動,讓許多人把用不到的文具、信封寄到書店,大概是店長有什麼計畫吧?黃浩有強迫症的把他們整理得井井有條,有的時候會看到很多年代感的東西或是留有字跡的明信片,大家超級響應這個活動,讓銀快在短時間內不得不宣布停收。

後來收到體制外學校的開學日期,為了準備開學日前我準備結束在書店實習的日子,這時候,桃園的in89影城開了。銀快在那時候收到了邀請函,他跟我放著黃浩去參加了開幕式,影城放了楊德昌的《一一》,差不多的時間桃園電影節正好坐著楊德昌的電影專題,而那場電影我認識了謝老闆。

書店讓我學習到更多事情,甚至他成為了我這休學期間最重要的回憶。

後來我跟黃浩都差不多要從書店畢業的時候,黃浩把我跟他盧了很久的《天橋上的魔術師》直接送我,還以為以後他在高雄會很少見面,才沒有,大概半個月前他才和我跟我閨蜜一起在頂樓放仙女棒。


五、開學半年的偽振作


從書店畢業了一陣子後,就開學了。

這是一間體制外的學校,剛進來的我們很興奮,每個人的眼神都充滿了滿滿的熱情。

豐富的選課讓你猶豫不決,這樣的蜜月期對我沒有持續太久,因為很快就感覺到一點點空虛,到現在也不是能那麼完整的表達,或許是些微失望,或許是發現一些事情跟自己想得不一樣,有的課程在當下感覺像外面的速成班,但事實是不太可能,現在回去思考為什麽,可能是那個時候希望自己可以快一點學到東西以彌補自己的不安,那份可以從以往學校用考試成績表示自己有吸收到東西的不安。

現在其實想不太起來剛入學的前半年到底做了什麼,去雜學校幫學校攤位、參加白晝之夜和學校集體帶去南投生活兩天一夜,其中我和另外兩個人在天臺看星星睡覺,還有參加學校的冬季電影營隊,不然就是放假的時候跟謝老闆在桃園吃喝玩樂。

有的跟學校有關,有的則無,但讓我印象深刻的全部無關「正規學習內容」,多半是自己和同學做的傻事,你問我到半來在學校做了什麼,慘了,我竟然想跟你說生活和交朋友。

參加雜學校的時候我負責介紹,但是啊~當大家總問我出路了時候,我一邊用著官方的說法告訴他們我們有升學、就業的管道的同時一邊嘆氣,每多說一分,心裡的底氣就又少了那麼一點。

我以後到底要做什麼?我可以不升學嗎?這個環境下,我如果就這樣就業能找到一份養得起自己的工作嗎?

其實我到現在還是不知道,這樣過了一年,我卻不一定能給你堅定的答案。

我們都知道工作只要找一定有,但你不見得願意。

我想要的未來到底需要什麼我也在想。

現在我問我,我大概也只能回答一半不到吧。

然後我就這樣把上半年忽悠了。


六、實習


新的一年新希望,那是已經離我休學的日子一年了,放寒假前學校跟公視影展有合作實習的名額。我也就抱著一絲希望去報名了。

徵求的組別分別有:行政票務組、宣傳行銷組、節目組、外賓接待組。

我報名的是行政票務組。面試的時候他們都要我們放輕鬆,但其實我很緊張,即便有三次面試經驗了,我還是不知所措,當對方問我會不會什麼文書軟體的時候我很擔心不符合對方的要求,我一五一十的吿訴他我會用到什麼程度,我怕説了會,卻被以為是運用自如,爐火純青,又怕說了不會,就被刷下去了。

但我想,倘若我不是學生,應該早就被刷下去了。

實習開始的日子我都在公館跟葫州兩邊跑,有實習的時候一天通勤時間要將近四小時,到現在我也不能確定算不算多,畢竟我還沒做過其他的實習。因為是兒童影展,有時候也會聽到宣傳行銷組的人討論要相關的周邊活動要如何進行才能引起他們參與的興趣,或是要如何回覆家長關切的問題,才能消去他們的憂慮。

影展的哥哥姊姊人很好,帶我的人叫白喝,他的文件處理很強,人也很有耐心,會一一告訴我要如何跑公文,即便這些我根本沒有做到,或許是他抱著能多教多少是多少的心態的吧。

有的人也會怕我餓問我要不要吃點心,在那裡感覺也很自在,像在書店一樣。也許是我真的沒有什麼用,白喝給我做文書處理的時候偶爾還要應付我的問題。

因為是行政票務組的,活動期間也會在現場,一切都很順利進行,正當我又快結束實習時,票務分錯了,而且是有懸殊的分配錯誤。三個有機會驗證錯誤的時機都錯過了,一是我蓋章的時候,二是拿給對方的時候,三是對方驗票的時候。離開場只剩五分鐘,卻出現這種錯誤,令人感到自責,幸好後來有找到對方換回來,而白喝當下的臨場反應很快,他立馬與對方談座位的對調,方便團體觀影完離場後的分配。

這份實習讓我學習到,平時就該訓練自己的臨場反應,以及未來入職場相關職位需要熟練的技能,讓我在第一現場知道是在前置期跟現場如何運作的。也讓我更認清自己的短處。


七、被抓去的自學生日常展之八月後記


就在今年五月左右,上學好日子裡有一個朋友找上我,問我願不願意去這次他們與政大一同舉行的實驗教育論壇。

時間上並不成問題,當天我也去了,一切都還可以,實驗教育論壇是兩天的活動,但對我這次的參與經驗卻是兩天一夜的交友活動,意外的在這次遇到許多不同地方的交流對象,當晚我們有住宿的人就聚集在其中一間間房聊天。

他們多半來自台中,但也因為認識他們讓我對自學有很大的不同認知。

和我不同的是,我是實驗教育機構的學生,並不用像自學生要在教育局規定的日期下申請計畫與提交成果。而是跟著機構的步調走,依照學校自己定的招生計畫、時程,想申請的人只要在時程內跟隨學校計畫作申請即可。

再深入的聊天之後我才發現有些人的家庭並不富裕,而我的既定印象卻停留在至少中產家庭的程度,我也不能明白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刻板印象?是不是因為提倡自學的先鋒者他們多半有這樣的背景與來歷再加上雜誌上多半訪問的自學對象大部分都有這樣背景,導致我以偏概全;這點我不曉得,但我確定我不是唯一這樣誤認的人,因為我第二天就遇到和我有一樣印象的對象來問我。

在這樣的交談活動中我遇到了很多還抱不同動機的人,有的是家長,有的是站在教育前線的教職員,遇到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人,他讀過三間不同級別的大學,也對教育有不同認知。

我記得他說了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現在大學的資源真的很多,只是很多學生都不去運用,我以前也是這樣,可是當我認知到學校有多少資源時,我甚至想留級。」

其實我們捫心自問,現在的大學生有多少人知道自己為什麽要讀大學嗎?他們是真的有學習動機,還是因為環境。

我在八月寫著這樣的個人生活文章,這段時間有個很多人討論的影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而在這之前也有人討論的書籍《情緒勒索》。

沒有來由的,總想讓求好心切的家長過目一下。

這是廢物丁丁參與自學生日常展中〈年輪計畫〉的照片

這是廢物丁丁參與自學生日常展中〈年輪計畫〉的照片


八月了,我又要開學了,這樣一年多的回顧,我突然覺得自己老好快。

我從小高一變成休學生,再變成體制外小高一。

這些時間裡我遇到很多年齡比我還小卻比我更有能力的同學,也遇到很多同年齡知識更淵博的朋友。

我自己覺得除了自由選擇學習的東西以外也包含風險,例如考試、學歷、大環境的認知。

但現在正在慢慢改善(應該啦

自學生或是體制外並不是真的代表什麼,不等於我們比別人更加獨特或優秀所以自學,可能是像我一樣幸運獲得家長的支持,也可能比你多了一點對生活的感觸所以離開學校,因材施教,有的人也不見得適合自學或體制外。

最後,祝我開學快樂


延伸閱讀:
書店老闆近日的活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上學好日子的沙龍
145會員
53內容數
由於自學生們不再是少年,,但還是個人(呼應了「先是個人,才是個自學生」?不過很多處境是由於「是個自學生,才是個人」),想想那就將上學好日子當作倉庫,將偶爾寫的劇評文章放到這裡收著,有朝一日有可能在窮途末路之時轉型成藝文工作室吧。備註:倉庫意不在回應「自學生長大後在幹嘛」這類問題,儘管也是事實所以無關回應或不回應,但。。
2021/12/19
拾穗與百川是清、交的特殊選才,他們分別被錄取了,也去讀了,後來辦休學。其中一人已經復學,另一人還沒(且正打算要)復學。究竟這兩人是想從大學與大學之外得到什麼呢?他們一個以前是高中自學生,一個以前是公立高中學生。
Thumbnail
2021/12/19
拾穗與百川是清、交的特殊選才,他們分別被錄取了,也去讀了,後來辦休學。其中一人已經復學,另一人還沒(且正打算要)復學。究竟這兩人是想從大學與大學之外得到什麼呢?他們一個以前是高中自學生,一個以前是公立高中學生。
Thumbnail
2021/12/19
拾穗與百川是清、交的特殊選才,他們分別被錄取了,也去讀了,後來辦休學。其中一人已經復學,另一人還沒(且正打算要)復學。究竟這兩人是想從大學與大學之外得到什麼呢?他們一個以前是高中自學生,一個以前是公立高中學生。
Thumbnail
2021/12/19
拾穗與百川是清、交的特殊選才,他們分別被錄取了,也去讀了,後來辦休學。其中一人已經復學,另一人還沒(且正打算要)復學。究竟這兩人是想從大學與大學之外得到什麼呢?他們一個以前是高中自學生,一個以前是公立高中學生。
Thumbnail
2021/12/19
「從特殊選才去研究所,會有問題嗎?」這個疑問在大學特殊選才的QA中出現過幾次(彷彿大家在決定念大學的時刻也決定要去念研究所了),儘管這個疑問不是這次【專訪】的主軸,但剛好有機會便抓了兩個「從特殊選才去研究所」的人來訪問,看看他們的人生有多少問題。
Thumbnail
2021/12/19
「從特殊選才去研究所,會有問題嗎?」這個疑問在大學特殊選才的QA中出現過幾次(彷彿大家在決定念大學的時刻也決定要去念研究所了),儘管這個疑問不是這次【專訪】的主軸,但剛好有機會便抓了兩個「從特殊選才去研究所」的人來訪問,看看他們的人生有多少問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整天課表比上班累;同學安分;低調當高年級大學生;
Thumbnail
整天課表比上班累;同學安分;低調當高年級大學生;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或許不論成人或小孩,生命的成長都是依循相似的模式:遇到問題 → 尋找解方/評估資源 → 做出決策 → 付諸行動。很多事情只能在短時間內思考、決定後就採取行動。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成長。就和旅行一樣,沒有課綱可參考,沒有教案可以寫,遇到挑戰只能直接面對。就這樣一步步從做中學,從錯中學。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Thumbnail
如果學習是一場單純的化學反應,那孩子和書本(學習資源)是反應物,成功吸收內化知識的孩子是產物,而老師是影響反應速率的變因,是溫度、是壓力、是催化劑……。最終孩子會走向自己的路,老師會參與下一場化學反應。我正在準備越過活化能。
Thumbnail
如果學習是一場單純的化學反應,那孩子和書本(學習資源)是反應物,成功吸收內化知識的孩子是產物,而老師是影響反應速率的變因,是溫度、是壓力、是催化劑……。最終孩子會走向自己的路,老師會參與下一場化學反應。我正在準備越過活化能。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Thumbnail
有了摩托車之後,不再有地區性的設限。而工作的選擇性也多廣泛了點。 雖只有國中畢業學歷的我,但感恩父母給了我算聰慧的頭腦,感恩自己不想因學歷緣故,而鞭策自己精進求知、改變自己素質、提升能力的心態。 於是我的求職路線延伸到離家20到30分鐘的路程。 自從家鄉員林到台中跟著媽媽住約有半年吧!台中我也大致熟
Thumbnail
那種普通就是,每個人心裡想的事好像都挺單純的,學生想要成績好,老師也想要學生成績好。共同目標都差不多。好像生活就是這樣,世界就是這樣。對於生活,也不覺得有什麼好,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好,從來沒有想過有其他的可能性,日復一日,太陽一樣必定會升起,人一樣必定要上班。
Thumbnail
那種普通就是,每個人心裡想的事好像都挺單純的,學生想要成績好,老師也想要學生成績好。共同目標都差不多。好像生活就是這樣,世界就是這樣。對於生活,也不覺得有什麼好,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好,從來沒有想過有其他的可能性,日復一日,太陽一樣必定會升起,人一樣必定要上班。
Thumbnail
時間回到高中時期,我的高中是讀建教合作班餐飲科。也就是三個月在外實習三個月在學校,也是從這時候開始我沒有所謂的寒暑假。我的高中寒暑假都必須在學校上課。 當時如果要進入建教合作班,需要先去學校與學校合作的餐廳面試。如果面試成功也代表著正式進入到學校就讀,就不需要再參加考試那時候的考高中是叫做基測。而
Thumbnail
時間回到高中時期,我的高中是讀建教合作班餐飲科。也就是三個月在外實習三個月在學校,也是從這時候開始我沒有所謂的寒暑假。我的高中寒暑假都必須在學校上課。 當時如果要進入建教合作班,需要先去學校與學校合作的餐廳面試。如果面試成功也代表著正式進入到學校就讀,就不需要再參加考試那時候的考高中是叫做基測。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