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對未來極度悲觀的人,是無法成為菁英的!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艾兒莎以前曾提到自己是個樂觀主義的人,但常常有朋友說,可是有時候看你的言語論談中,還是會有抱怨與黑暗面呀!我才驚覺,原來,這些長期無法樂觀的人,是因為,根本上就沒有理解樂觀與悲觀的本質。

這就是為什麼,你很受心靈雞湯圖文、正向空洞的喊話、激勵人心的字眼這麼著迷,常常去按讚、追蹤甚至分享,但直到現在,還是沒讓自己「著實養成」正向樂觀的性格。

raw-image

簡單來說,檢視一個人(或自己)是否為真正樂觀的人,並非從日常論談與言行舉止來觀察(雖然有一點相關但跟我後面要提到的檢視方向,比例相對很小)。因為真正樂觀的人,不管當前困境為何,看待未來還是充滿希望的,因此他們總會看得遠、看的角度高又廣,因為看見未來的可能性,因為願意持續做有價值的事情,讓未來的自己受益,而非著眼於當下。

但悲觀主義的人,根本上對自己和未來缺乏信心,懷疑價值觀,更不用說看未來的方式,就算看到了,還是會以負面與遲疑的觀感去看待,所以大多數的他們,都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態度。例如,月光族持續砸錢購買小確幸,把未來的金流借到現在超額使用的卡債族等等。

當你比較屬於後者這類的隱性悲觀者,其實是非常可怕的。因為,在享受小確幸的當下,透過自我麻醉與陶醉,常常誤以為,這是一種該有的休息,或認為自己是樂觀者,但在遇到每個關鍵性的人生抉擇中,卻會做出悲觀者常做的行為模式,好比選擇對未來的自己不利的舉動。

時間拉長後,才會發現,自己沒有進步、自己相對資源弱勢,沒有深度的去理解、運用資源,即便自主性的報名再多的課程或者講座,沒有吸收,根本上沒有學習,其實也就只是人有出席活動,但心靈缺席,最後都僅僅變成是耗費時間跟金錢的行為。

長期循環後,對自己的負面觀感與情緒,都會拉扯到踐踏自信的結果。再來,就是一連串的惡性循環,導致永久性的生活浩劫。

raw-image

悲觀,來自不切實際的樂觀

那到底為什麼有些人注定就會悲觀、產生悲觀主義? 說起來真的很諷刺,悲觀主義,其實就是來自不切實際的樂觀!

艾兒莎猜這時候你們一定又會疑惑了,不是才說樂觀的人才會看得遠,怎麼又說樂觀會導致悲觀呢?

這裡並不是說樂觀會造成悲觀,而是

「太過不切實際的樂觀」就會產生悲觀

過份樂觀或者過份自信、過於高估一切處境的人,往往會造成自身理想和現實生活的差距,進而因為種種落差所帶來的情緒失落,導致悲觀想法,對自己沒有自信,進而變成悲觀主義者。

艾兒莎看書看到一個社會學實驗的例子,實驗人員給受測試的人一個不複雜的機械模型,問他們拆開後如果沒有說明書,是否能安裝回原樣,並且給這件事情的難度評分。這個試驗中,大多數的人都覺得這不是難度很高的事情,認為自己可以裝回去。

但最終只有少部分的人能完成裝回任務。

實驗結束後,實驗人員讓完成任務的人和未完成任務的人,重新給這項任務的難度評分,沒有完成任務的人在動手前和動手後的難度分數,差異非常大,他們在動手前給的難度分數很低,動手後給的難度分數非常高。而那些動手前就給這任務的難度分數很高的人,無論最終是否完成任務,動手後給的難度分數,和動手前都是一致。

這實驗告訴我們,如果太高估自己能力,一旦發現了自身和現實的差異,無法完成自我期望,就會產生悲觀情緒,而對事物「看法」與「行為」有很大的逆轉。這個過程,就會改變自己詮釋客觀事物的方式,甚至嚴格說起來,算是種「扭曲」了。

但要是一開始沒有高估自己能力,無論是否有完成任務,都不會產生太大的情緒逆轉,甚至提升自信,產生「這麼難的事情我也可以完成!」,未來心裡就會有個評斷自我能力的比例尺,更不會在失敗後產生悲觀的情緒、自卑的情節。

raw-image

抱怨,來自毫不自覺的悲觀

許多人會認為自己是國立一流大學畢業,有專業外語能力,但發現自己出社會後,辛苦工作多年仍然無法買房買車,覺得社會辜負了他們。這也是一種,自身和現實生活的差距,所造成的悲觀情緒。

艾兒莎要說

社會沒有辜負任何人,沒有欠你什麼

國立一流大學畢業,專業外語能力,表示你的確很努力,但不代表這就應該得到什麼,因為這樣的人真的太多了。

每一年的大學考試,每一年的公務員考試,我們都能保證大學考試第一名的人生活一定是幸福美滿嗎?公務員考試第一名的人,在職業生涯中一定是一路順遂嗎?會導致這樣的推論,是因為我們把人生想得太單純了,單純到認為只要認真念書,人生就能得到幸福美滿。

也因此這類的人,真的踏進複雜的社會中,才會發現自己曾經不切實際的樂觀,和整個社會的運作是格格不入的,最後什麼都沒有得到,只得到一個很會埋怨一切的自己。

事實上,多與成功人士認識,就不難發現,人愈往上進步,愈會發現自己的不足、與被自己侷限的能力,也可以理解現在的諸多成功,除了是努力本質之外,更多的是帶有幸運與人脈的積累。

因此他們容易不再會對自己有不切實際的樂觀、不會有幻想的奢望,更不會悲觀,或者受到一些打擊就惶惶恐恐,以為世界塌了下來,而是會很樂觀積極的面對許多挑戰,甚至不停突破與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真切遠離悲觀的自己:成長心態 vs 定位心態

最後,是一個最實際的方法,將自己徹底的變成樂觀的人。即是調整自己的心態為「成長心態」,而不是「定位心態」,就能讓自己不被悲觀左右,而會樂觀做事。

成長心態的人認為「自己沒成功的時候,永遠有進步的空間」,因此會透過努力與學習迎頭追趕。但定位心態的人會認為現在的沒成功狀態,即是一種否定,而他們總會對自己說「成功就是因為自身的天賦」,對於現在沒成功的自己充滿了痛苦,認為這樣沒成功的現在,即暴露了自己弱點。

於是有人乾脆放棄、有人乾脆自欺。

但這跟心理學理論一樣,為什麼我們稱讚人的時候,要稱讚並肯定他們的努力,而不是其聰明。因為稱讚別人聰明的話,在他們失敗時,就會質疑自己的聰明才智,會越不敢選擇難度高的任務、害怕出醜、害怕再次跌落失敗,害怕失敗後,得接受不聰明且這麼難看的自己。

反之,稱讚他人努力之時,對方會愈來愈選擇有挑戰性、高成長的任務,即使沒有成功,只會歸因於自己可能不夠努力,知道自己還是有空間可以成長的,因為逼自己更加努力這件事,像是自己能有自主權的奔往未來,而不像聰明的天賦或智商那樣,好像天生已被迫成定局的概念,那些選擇更加努力的人,往往都可以愈挫愈勇。

艾兒莎還要強調最後一點,很多悲觀主義的人看待這個時代,就會產生科技太進步、人人都衝好快、成名的很快、錢賺的好大等等,但其實,這個時代的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受益,不管想要做什麼,千萬別認為太晚了,時間太少。

其實真正的算下來,一點也不會晚,因為只要你是從現在這個當下開始,時間就一定足夠。就拿存錢做比方,每年願意存10萬元,年利率8%,連續存30年,總共存300萬,但事實上,過了30年後,全部的錢是1200萬。但這世界上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會願意這樣做?

答案是:只有樂觀的人會這樣做。

因為只有他們對未來保持正向樂觀,且相信未來市值得這樣做投資,所以才會持續這樣做。艾兒莎以前看過一個故事,1894年時,就有英國有人預言,因為生活與糧食持續的好轉,社會進步與安穩等加速成長,在人口如此成長的狀況,未來會需要更多更多的馬車運輸,那些英國人就深信那個預言,在30多年後,也就是1930年時,整個倫敦必定會被馬糞淹沒。好多人都好恐慌,因為邏輯上,那樣的預言一點都沒錯,但最後呢?

倫敦並沒有被馬糞淹沒,因為後來發明了汽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艾兒莎的跳級人生
1.4K會員
269內容數
我很努力很努力的,想要用盡一切方式,邀請大家一起成長。成長到到那個前所未見的世界,體驗前所未聞的故事,實現前所未有的價值。這些出走後的世界,不只也美麗與震撼,也有殘忍不堪的現實。或許不會有純粹的正面或喜悅,但這段闖蕩,終將帶給我們的是無價又無可取代的資產。而生命到最後,比的就是資產不是嗎?
2018/11/01
你覺得資源或機會太少嗎?我們應該更加認識金錢,不是只有靠省錢、到處犧牲,才可以累積財富,反之更可以靠花費、運用更多的錢,得到更多的資產:比別人「更會借錢」,就是菁英的成功關鍵!
Thumbnail
2018/11/01
你覺得資源或機會太少嗎?我們應該更加認識金錢,不是只有靠省錢、到處犧牲,才可以累積財富,反之更可以靠花費、運用更多的錢,得到更多的資產:比別人「更會借錢」,就是菁英的成功關鍵!
Thumbnail
2018/10/05
現在的年輕人總想著,相對於老一輩,我們實在沒錢沒資源。當年領22K的我,更是痛苦算著,什麼時候主管才會離職,輪到我「升值」。可我怎麼算,都覺得不太對勁——因為比我資深,且工作已經多年的前輩,怎麼薪水也
Thumbnail
2018/10/05
現在的年輕人總想著,相對於老一輩,我們實在沒錢沒資源。當年領22K的我,更是痛苦算著,什麼時候主管才會離職,輪到我「升值」。可我怎麼算,都覺得不太對勁——因為比我資深,且工作已經多年的前輩,怎麼薪水也
Thumbnail
2018/08/30
當然,在初入職場時,很多事情不會這麼如意,也不會如此簡單達成目標。這時候,你要盡量先擬定所有情況、想清楚、問有經驗的前輩也可以,準備好之後再告訴老闆。最好定一個死線,你何時交結果,有可能有哪些狀況,貼心讓他知道至少A方案失敗,還有B方案等著上路。做到比機器人更晉級,就是智能機器人。
Thumbnail
2018/08/30
當然,在初入職場時,很多事情不會這麼如意,也不會如此簡單達成目標。這時候,你要盡量先擬定所有情況、想清楚、問有經驗的前輩也可以,準備好之後再告訴老闆。最好定一個死線,你何時交結果,有可能有哪些狀況,貼心讓他知道至少A方案失敗,還有B方案等著上路。做到比機器人更晉級,就是智能機器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想在蝦皮雙11買到最划算?這篇文章將分享作者精選的蝦皮高CP值商品,包含HERAN禾聯冷氣、HITACHI日立冰箱、DJI無線麥克風、FUJIFILM拍立得,並提供蝦皮雙11優惠券領取教學、省錢技巧,以及蝦皮分潤計畫介紹,讓你買得開心、省得多!
Thumbnail
想在蝦皮雙11買到最划算?這篇文章將分享作者精選的蝦皮高CP值商品,包含HERAN禾聯冷氣、HITACHI日立冰箱、DJI無線麥克風、FUJIFILM拍立得,並提供蝦皮雙11優惠券領取教學、省錢技巧,以及蝦皮分潤計畫介紹,讓你買得開心、省得多!
Thumbnail
2025 蝦皮 1111 購物節又來了!分享三大必買原因:全站 $0 起免運、多重優惠疊加、便利取貨。 此外,推薦兩款高 CP 值的即食拉麵(無印良品即食迷你拉麵、維力迷你麵野菜拉麵),並分享如何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放大效益,開心購物之餘還能獲得額外收益!
Thumbnail
2025 蝦皮 1111 購物節又來了!分享三大必買原因:全站 $0 起免運、多重優惠疊加、便利取貨。 此外,推薦兩款高 CP 值的即食拉麵(無印良品即食迷你拉麵、維力迷你麵野菜拉麵),並分享如何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放大效益,開心購物之餘還能獲得額外收益!
Thumbnail
最近的英國研究這麼說。不過,天性樂觀的人別緊張,這些數字並沒有太明顯的差別,也不過就是接受調查的個案多,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吧。
Thumbnail
最近的英國研究這麼說。不過,天性樂觀的人別緊張,這些數字並沒有太明顯的差別,也不過就是接受調查的個案多,有「統計上的顯著差異」吧。
Thumbnail
曾經覺得關於「活在當下」四個字,其實應該是非常樂觀的,但剛剛腦中一轉,才覺得是樂觀主義裡的悲觀,因為明天也許不會今天那麼快樂了,明天也不會更好,所以好好活在當下,玩樂現在。 而悲觀主義者,多為累積未來的一切事物,在現今選擇放棄玩樂,而努力為著某一天的明天,帶著「明天會更好」這樣的想像努力、生活,
Thumbnail
曾經覺得關於「活在當下」四個字,其實應該是非常樂觀的,但剛剛腦中一轉,才覺得是樂觀主義裡的悲觀,因為明天也許不會今天那麼快樂了,明天也不會更好,所以好好活在當下,玩樂現在。 而悲觀主義者,多為累積未來的一切事物,在現今選擇放棄玩樂,而努力為著某一天的明天,帶著「明天會更好」這樣的想像努力、生活,
Thumbnail
在一場人資主管為主的面談中,「請問職涯中最有成就感的事?」或是「請問職涯中最有挫折感的事?」這樣的問題並不少見,基本上很像是一類問題,是關於事情的一體兩面。突破了最具挫折感的事情,通常也是最有成就感的,就像是波谷往上直達波峰,或是股市跌深反彈直衝高點,稱之為真實人生,一體兩面相互依存。 樂觀是我~
Thumbnail
在一場人資主管為主的面談中,「請問職涯中最有成就感的事?」或是「請問職涯中最有挫折感的事?」這樣的問題並不少見,基本上很像是一類問題,是關於事情的一體兩面。突破了最具挫折感的事情,通常也是最有成就感的,就像是波谷往上直達波峰,或是股市跌深反彈直衝高點,稱之為真實人生,一體兩面相互依存。 樂觀是我~
Thumbnail
沒有相當程度的孤獨是不可能有內心的平和。 叔本華是著名的悲觀主義者,他的生活卻並非完全隱遁,並且有些自私。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形上學和美學影響了哲學、藝術和心理學等諸多方面。而他對孤獨的解析,一直為後人津津樂道。正謂見人、見己、見心。  你是悲觀者嗎? 悲觀主義者對事物的感受,不僅僅取決於事物本身,
Thumbnail
沒有相當程度的孤獨是不可能有內心的平和。 叔本華是著名的悲觀主義者,他的生活卻並非完全隱遁,並且有些自私。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形上學和美學影響了哲學、藝術和心理學等諸多方面。而他對孤獨的解析,一直為後人津津樂道。正謂見人、見己、見心。  你是悲觀者嗎? 悲觀主義者對事物的感受,不僅僅取決於事物本身,
Thumbnail
聽過許多父母對小孩的期許,大多是希望孩子保持正向樂觀,乍聽之下好像沒有什麼錯,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面對挫折時對人生依然保有希望,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不被打敗,但是當期望與結果有相當程度的落差時,又有幾位大人能夠適應挫折,重新站起來呢?可以理解這個社會之所以強調「正向」,是因為……
Thumbnail
聽過許多父母對小孩的期許,大多是希望孩子保持正向樂觀,乍聽之下好像沒有什麼錯,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面對挫折時對人生依然保有希望,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不被打敗,但是當期望與結果有相當程度的落差時,又有幾位大人能夠適應挫折,重新站起來呢?可以理解這個社會之所以強調「正向」,是因為……
Thumbnail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多人說你太悲觀、想太多? 於是你開始練習「樂觀」的看待每一件事情,有事沒事就在網路上搜尋一些心靈雞湯,補充正面能量,不停說服自己事情只會往好的方向發展,要自己別擔心。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反而使自己更加焦慮,就是沒辦法控制自己往「壞」的結果去想。 每次看到那些「樂
Thumbnail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多人說你太悲觀、想太多? 於是你開始練習「樂觀」的看待每一件事情,有事沒事就在網路上搜尋一些心靈雞湯,補充正面能量,不停說服自己事情只會往好的方向發展,要自己別擔心。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反而使自己更加焦慮,就是沒辦法控制自己往「壞」的結果去想。 每次看到那些「樂
Thumbnail
這幾天在思考一件事,有自信、沒自信,與悲觀、樂觀有關係嗎?是相同的東西嗎?還是是不同的呢?想了想,得到一點心得,寫來與大家分享。 我認為,樂觀、悲觀,指的是看事情的「習慣」角度、態度,這個「習慣」是被鑲在你原廠設定的機台上面,雖然我稱這為「習慣」,但若想像成「特質」會更明確,但我不會想稱「悲觀、樂
Thumbnail
這幾天在思考一件事,有自信、沒自信,與悲觀、樂觀有關係嗎?是相同的東西嗎?還是是不同的呢?想了想,得到一點心得,寫來與大家分享。 我認為,樂觀、悲觀,指的是看事情的「習慣」角度、態度,這個「習慣」是被鑲在你原廠設定的機台上面,雖然我稱這為「習慣」,但若想像成「特質」會更明確,但我不會想稱「悲觀、樂
Thumbnail
古早的人類因為物資缺乏,日日要擔心飢餓與生命安全問題,因此可能過上充滿危機感的焦慮生活,可是現代因為科技的發展與發達,我們再也不用擔心吃飽問題,甚至我們擁有的已經遠比我們須要的滿足還要多更多,照理說,我們應該過的很滿足很快樂,可是,為何現在人大部份卻還是過的很不快樂呢? 這是一個很有趣值得探討的
Thumbnail
古早的人類因為物資缺乏,日日要擔心飢餓與生命安全問題,因此可能過上充滿危機感的焦慮生活,可是現代因為科技的發展與發達,我們再也不用擔心吃飽問題,甚至我們擁有的已經遠比我們須要的滿足還要多更多,照理說,我們應該過的很滿足很快樂,可是,為何現在人大部份卻還是過的很不快樂呢? 這是一個很有趣值得探討的
Thumbnail
艾兒莎以前曾提到自己是個樂觀主義的人,但常常有朋友說,可是有時候看你的言語論談中,還是會有抱怨與黑暗面呀!我才驚覺,原來,這些長期無法樂觀的人,是因為,根本上就沒有理解樂觀與悲觀的本質。 這就是為什麼
Thumbnail
艾兒莎以前曾提到自己是個樂觀主義的人,但常常有朋友說,可是有時候看你的言語論談中,還是會有抱怨與黑暗面呀!我才驚覺,原來,這些長期無法樂觀的人,是因為,根本上就沒有理解樂觀與悲觀的本質。 這就是為什麼
Thumbnail
我樂觀,所以我不用練習就可以習慣地把時間看得長遠;也會知道「剛起步的痛苦與挫敗」,是為了之後的事業或是人生打造基礎,可以站在更高的起點,或是練習「忍耐」與「堅毅」,進而發展整個人生。
Thumbnail
我樂觀,所以我不用練習就可以習慣地把時間看得長遠;也會知道「剛起步的痛苦與挫敗」,是為了之後的事業或是人生打造基礎,可以站在更高的起點,或是練習「忍耐」與「堅毅」,進而發展整個人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