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總是難以預料(from ELEPHANT’S TEA PARTY, ROBUR TEA ROOM, 24 MARCH 1939, BY SAM HOOD)
讀書會的成員最近各自忙於工作、進修、生活,隨著冬天來臨,四周瀰漫尋歡作樂的氣息,各種活動,聚會,似乎告訴大家可以暫時放下煩憂,出去玩樂。這種氛圍讓我開始思考一個問題…
我想帶給讀書會的是什麼?
不久前和一位同樣是心理師的朋友聊天,她說到一句很簡單但我很有印象的話─「生活是大於諮商的。」
我們每天做的各種事情、決定,可能絕大多數都跟諮商無關,有時候就只是單純的感覺想要而已;從服役到工作這兩年,自己最大的成長就是找到規律穩定自己身心的方式,不管是心理還是生理的;並且跨出自己的舒適圈,實際弄了一個讀書會;雖然一開始是以諮商心理為主軸,但漸漸地諮商心理學在整個過程只是個媒介,重心還是在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主軸,透過書帶出各自關注的焦點,並在回饋與交流中獲得認可、接納和新的想法,然後再回到生活之中去實踐。
我跟讀書會成員討論未來的走向,有成員提到說「或許可以不一定要看書,因為我們的生活就像是一本書。」在當下我腦海中浮現一句話─「但我們都匆匆地翻過,沒有仔細閱讀。」
也許是時候好好閱讀自己了
想起我們在早期也嘗試過一兩次不用書的討論,大家帶來的就是生活:不論是工作太累,考試緊張、與家人的衝突,同事之間日常的抱怨,在那個時候我們都真實地處在當下。我的角色既是參與者,也是觀察者,跟諮商團體領導訓練不同的是我並不會去介入,反而是站在平等的角色,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能力去調整好自己,支持對方;或許當時我已經把諮商先放在一旁,就只是跟大家一起處在此時此刻,與大家同在。
當學習到一定的程度之後,發現有時候知識反而會困住自己,認為好像只有自己的想法才是想法。然而當自己暫時拋下所學的一切,單純從「心」出發時更能夠處在當下,看見他人的需求。
結果是當初一起同在的夥伴,現在都會回來,我問他們為什麼會想要回來這個讀書會,她們說像是「這裡很放鬆」,或「不會給我壓力、評價」;反而不是我的理論取向或學派。
Carl Rogers﹝註1﹞說治療師光是呈現真誠的態度就具有療效,只是在那當下我才真正搞懂原來是這樣子。
最近這種感覺似曾相似,讀書會走到一個十字路口,暫時不曉得會向哪去,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有點茫然,但我一樣相信大家,決定先從成員的需求去了解、探索,或許「生活就像是一本書」的概念不錯,可以從這裡出發。
我理想中的讀書會可以是每個人可以發揮、分享的地方,而不是受限於書本的內容。台灣學生在求學的過程中比較沒有機會發聲,我們太習慣聽別人的聲音,忘記自己的。我們都會覺得自己的不夠好、不值得被聽見,因為太常聽別人這麼說而相信對方說的話,或當有話想說準備開口時,抬頭看到大人嚴肅的表情,感到卻步。於是我們學習記下黃河長江的位置,計算著複雜的公式,在教室乖乖坐著,思緒卻早已飄離當下,期待著未來會更好。這樣的模式或許無形地在讀書會中重現。
我們過度期待到達隧道的另一頭,於是漸漸地脫離當下,被未來所控制。
關於讀書會,我想我可以做點不一樣的事,或許你可以跟我一起思考的是:
- 如果你是一本書,書名會是什麼? 封面會長甚麼樣子?
- 會有哪些主題?
- 內容是薄的、厚的? 會有人幫你寫推薦序嗎?
- 第一章的內容會是什麼?
寫下這些部分,跟你信任的朋友(不會澆你冷水,會專心聽你說話的那種)一起分享、回饋,或許能在真誠地回饋交流中發展出自己的樣貌,就像Rogers說的─人要健康的成長只是需要適當的養分。
備註:
1.Rogers: Carl Ranson Rogers,20世紀美國心理學家,人本主義的創始者之一。首創非指導性治療,又稱案主中心治療,強調人具備自我調整以恢復心理健康的能力(引自維基)。在求學時期堪稱0負評的學派,大家都說很重要,但怎麼做其實自己一直沒有搞懂,只知道要真誠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