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直地走向讓你焦慮的地方

2019/01/2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週末,大學好友來借住一晚。
  他分享一個在工作上的爭論─當時其實一切都搞定了,糾結已解,雖然對方不情願地同意,但接下來只要默默地離開那間辦公室就沒事了。「就算了吧。」他心裡是這樣想的,然而他轉向對方,開口說出真正想說的話,並主導了接下來的情勢,告訴對方該怎麼做。
  統整過後,他說出一句很有意思的話─「當面臨某些時刻就是這種決定,去定義你這個人。」我猜想他的決定是取決於一種責任感、正義感他心中的那把尺在他心中高於規定、社會禮俗甚至文化。當時他做出這個決定,需要面對不確定、焦慮,可怕的後果和代價;但幸好結果是理想的,他的堅持獲得大家的認同,更實踐了他內在的那把尺
  這讓我回想近期的聚會,定義我的會是什麼時候?不用思考太久,都是我對這個團體最真誠的當下。
  我卻隨即開始擔心向社團表達我的真誠,更貼近來說,我對我的需求不夠認可、對自己不夠真誠。於是我持續觀察、紀錄自己的感受,留意到這感受持續地出現(代表它具有一定的意義)後,就做了一個決定─打算在下次聚會中再次真誠。
有時候很想忽略那些細小的感覺

聚會當天

  我從當初為什麼想要成立這個社團開始分享(當時還只是讀書會)。
(中間…略)
  我談到自己逐漸對某位成員有好感,這感覺甚至多過我對這個社團的喜歡,會想要私下跟她有互動或交集。在這之前,我們都是透過社團,或是社團的共同活動,我內在的「完美」讓我始終保持著距離,如今當我對她有感覺的時候,這讓我感到不安。
  「這樣是恰當的嗎?」、「會不會讓大家感到不舒服?」這是我當下浮現的想法。
  於是,直球對決(之後一個成員給的回饋)。我講出我對她的好感,對彼此關係的期待,同時講出我對這社團的重視,想要對大家保持真誠;從去年初就開始建立起的默契和信任關係,促使我們可以包容緊張,面對面地討論,我邊分享自己的情緒,邊討論近日的整理和反思,像是─「這個喜歡會不會是填補上一段感情的空缺?」、「她對我的感受會不會只是一種投射?」、「我喜歡的是她,還是她『接住』我的感覺?」或許你會覺得,喜歡何必花這麼多力氣討論;喜歡就是喜歡,有分那麼多種嗎?

但我們的相識過程太特別

  一年前,我們從彼此分享書的看法開始,生活變化、互相個人的看法,漸漸地我會述說自己的脆弱,她會告訴我她的;在這些過程,我感覺到被大家「接住」,產生一種心理的親密感,與人靠近的真實感受─一種被愛的感覺;我知道這是大家一起形塑出來的氛圍,代表這個社團真的有運作起來;直到我發現對她的喜歡開始增長,特別喜歡她,漸漸發現這種喜歡獨立於我對這個社團的喜愛。這感覺不在我當初的預期之內,就是隨著日子流逝,悄悄從水面中浮現出影子。
  我試著相信這個社團,也相信我的感受,更為我的感覺負起責任─至少能說出來。
為自己的感覺發聲是很不容易的事
  這讓我連結到大學好友的分享,讓我產生一個想法:
在人生的某些轉捩點,我們都可以選擇簡單、輕鬆的選項,假裝沒有掙扎,低著頭繼續過生活;然而我們選擇面向那條充滿焦慮的路,因為相信另一頭有重視的價值或信念,必須直直地走過那些焦慮才可能到達。﹝備註1﹞
  所以我選擇說出來。

聚會的尾聲

  她對我也有好感,或許是更多的喜歡,還說今天的討論讓她肚子有點痛(我想代表好的意義);其實我已經做好心理準備,她可能會離開這個聚會,我都可以接受,對這個社團的愛已經可以包容這點;然後,她說了一句我意想不到的話─以前聽到別人表示喜歡她都會逃開,但這次,她沒有。
  我們認定彼此都是值得更進一步認識的朋友,相同的是這個社團還是會延續,不同的是我們開始會表達對彼此的喜歡。
  我不曉得之後會如何,但我想先從這裡開始
備註:
1.The Matrix Neo vs Mr. Smith (Subway Fight) (引自 Iconic Clips):關於實踐心中的價值,我想到最貼切的畫面:當Neo在地下鐵面向出口那一刻,本能地想要逃離,卻轉身面對讓人害怕的agent Smith,相信自己的使命,既使過程狼狽、被打擊,還是持續往前;然而agent Smith就像我們不願碰觸的情緒,總是不斷地找上門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陳語禮
陳語禮
諮商心理師。期望用貼近生活的方式去說諮商心理學,帶著焦慮和害怕去做想做的事,像是在這裡寫寫東西。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