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誰扼殺了企業的轉型和創新?/程天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在過去30多年的專業經理人職業生涯當中,有非常多的機會接觸到台灣企業創業成功的老闆們;而又由於我在美國跨國企業服務30年,因此對於東西方企業文化的差異,感受特別深刻。

東西方文化的不同,在對孩子的教育上最能體現;西方人用引導、啟發的方式來教育,東方人則相信「嚴師底下出高徒,棒頭底下出孝子」,打打駡罵最有效。

管理 vs. 教導、責備 vs. 羞辱

在我剛加入某本土企業集團時,有位高階主管跟我說:「這裡的管理模式很簡單,總結一個字,就是『譙』!」
其實不只這個集團,許多台灣知名企業都採用這個管理模式;規模越大、越成功的企業,「教導」的方式越嚴格,甚至達到了「嚴苛」的地步。
我在這裡特別採用「教導」這個詞,而不用「管理」,是因為「管理」兩個字中至少還有個「理」字;教導則著重在「教」。至於有沒有效果,似乎也就沒有人太在乎了。
台灣有這麼多的企業,當然模式也有差別,但是差別並不大;差別只在於有的用國語、有的用台語、有的用英文,但重點都是「譙」。
其實說真的,我並不全然反對「嚴師」或「棒頭」的管理模式,但有些企業似乎搞不清楚「責備」與「羞辱」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很多老闆甚至把它們直接畫上了等號。
重視管理的企業,通常對做不好的屬下只會「責備」;而採用教導模式的企業,無論同仁做得好或不好都一視同仁:只要是不合己意的,逮到機會就會「羞辱」一番。

為什麼有些老闆喜歡羞辱屬下?

先前我在「價值觀」和「企業文化」這兩個題目上寫了不少文章,目的就是要引出分析東西方企業文化差異的論述;例如2017年10月7日在本站發表的〈東西方文化衝突的根源:平等與不平等〉、以及2017年10月9日的〈東西方的文化差異: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這兩篇。
可惜的是,商周出版在編纂我的第二本書《程天縱的管理力》時,雖然挑選了大部分關於價值觀和企業文化的文章,唯獨漏掉了上面這精彩的兩篇。
請各位點開這兩篇文章的連結參考一下;閱讀完之後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台灣企業偏好用「教導」和「羞辱」的方式來對待屬下和員工。
因為台灣傳統企業的文化,仍然受到東方傳統文化的影響;而東方社會的穩定和發展,本來就是建立在階級不平等的架構上。同樣的,東方企業的治理基礎和架構,也是建立在階級不平等的基礎上。
終於熬成婆的媳婦,往往比婆婆更兇狠。
但是,台灣在戒嚴、探親、民主選舉之後,快速的引進西方的價值觀和文化;而網路和社群的發展,更加速了東西方兩種文化在台灣的衝突,導致兩極化、對立、矛盾、抗爭的現象比比皆是。
有些台灣企業至今奉行採用的,仍然這種教導和羞辱並行的管理模式;然而隨著時間和科技的發展,它一定會被淘汰。我只是擔心,這些企業是否會隨之滅亡?而且會不會在滅亡的時候,仍然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誰扼殺了轉型?

今天不論是產官學研,各界都在討論高科技對於傳統產業的衝擊;在行動互聯網、雲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高科技浪潮一波又一波的衝擊下,傳統產業似乎奄奄一息。
於是產業界的老闆們爭相參加各種EMBA、商學院、論壇,希望能夠從少數成功轉型的案例中,找到自己企業的救命仙丹;可惜的是失敗者眾,得益者寡。
在看到或是親自輔導過許多傳統產業轉型的案例後,我發覺失敗原因並不在於他們沒有引進這些時髦的高科技、或是轉成新的商業模式,而是在於:
企業治理模式沒有改變。
他們仍然依循著教導、羞辱的方式,並且以階級不平等的組織架構文化為主體,期待高科技的新瓶能夠繼續裝著不平等文化的舊酒。
我也親眼見證了許多企業高喊著要「轉型成為科技公司」、「轉型成為新零售公司」、「升級為人工智慧」、「加上互聯網」等等口號,透過招聘、挖角、併購,引進了一隊隊的高科技人才。
但是在舊有治理文化不變:教導、羞辱、不尊重專業的情況下,新進人才轉了一圈以後紛紛求去,而僥倖留下來的這些人才也被同化成奴才,轉型何以畢竟其功?

誰扼殺了創新?

或許大家在網路上都看到過「不敢吃香蕉的猴子」,或是叫做「五猴實驗」的故事:
研究人員擬定一項實驗設計,這個實驗的基本元素包括:五隻猴子,一個大型鐵籠子,籠子中間設有可以掛置香蕉的掛勾,掛勾上設有可以啟動強力水柱的感應裝置,以及猴子喜愛的香蕉。

其中,有些元素是固定不變的,包括籠子、掛勾、以及香蕉;其他的部分則是可變的,也就是可以由研究人員控制的設置條件,包括5隻猴子的組成與變動、強力水柱是否啟動噴射。

這樣的組合,讓研究人員可以透過改變這些元素的條件,做為觀察社會個體與群體的互動、個體習慣的養成、群體傳統的形成、以及權力關係如何形成與延續作用等問題。(來源:〈
習慣與變遷:5隻猴子的故事〉)
後來,雖然有人揭發了這個流傳20幾年的故事和實驗,事實上是有人編撰出來的;但仍有其他實驗證實了「恐懼制約」的現象確實存在。
東方式的「教導」和「羞辱」,就是一種不打折扣的「恐懼制約」。再加上「從眾行為」的社會現象,在企業內就形成了「文化」;讓新加入群體的人在受到「恐懼制約」之後,要不是選擇「離開」,就是選擇「從眾」。

結論

無論是傳統產業或是成熟期產業,想要擁抱高科技、降低高科技的衝擊,都必須引進新的團隊、採用新的科技和模式,以求轉型或升級;但如果不思在企業文化上做根本的改變,即使有再多的投資和努力,最終還是會以失敗收場。
要改變企業文化,就必須從企業老闆的思維和行為開始改變;如同我過去提到過的:企業最大的敵人,通常不是外部的競爭對手、也不是高科技,而是老闆自己。
如果企業仍然奉行「教導」和「羞辱」的管理模式,終究會被時代的潮流所淘汰,不要歸咎於競爭對手和高科技。
當你扼殺了一個人的自尊,也就扼殺了他的熱情與創意。


本文已獲作者授權並經本站重新編輯,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本站文章提供付費授權轉載或出版,請參閱授權說明、或來信 ask@tuna.to 洽詢。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喜愛」圖像、也歡迎分享到社群網站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K會員
2.0K內容數
為您送上頂尖作者的最新管理與科技產業思維。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曾經擔任Burberry執行長,目前在Apple負責零售的主管Angela Ahrendts即將在四月離職。外界認為,Ahrendts是為將Apple產品設定「精品化」,導致價格過高而滯銷負責。然而,價格只是表面,重點是整個產品策略面的思考。
筆者在離開Apple之後,和Steve Sakoman共同創辦了Be公司。Be一開始時的產品概念是很棒的,至少我們覺得是這樣;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選錯合作夥伴可能會毀了公司。
「我只想做這個、我只會做這個、我只適合做這個」,這些框架會把你框住,你永遠不知道自己錯過了哪些機會。雖然職場上也可能有別人幫你架設的天花板,但你幫自己設的天花板和別人給你的天花板,其實互為因果。
人們買的不是你想賣的產品,而是你的產品可以帶給他們的感覺。如果你能為顧客帶來歸屬感、聯想力、安心、地位、或是任何一種人們最渴望的情緒,那麼方向就對了;至於你賣的東西,都只是通往這些滿足感的途徑。
在運動場上,決定勝敗的不是天賦,而是追求冠軍的決心。企業經營也是如此:企業的成功不是因為他們擁有多好的資源或條件,而是堅持贏的思維。
創業成功的老闆大多是孤獨的。對外面對所有困境、對內則是公司的支柱,必須有泰山崩於前而不動搖的自信;但久而久之,這種自信難免成為「求才若渴又關門打狗」的問題來源。此時,企業主應該認清情勢、敞開心胸,因為答案往往就在組織中,根本不假外求。
曾經擔任Burberry執行長,目前在Apple負責零售的主管Angela Ahrendts即將在四月離職。外界認為,Ahrendts是為將Apple產品設定「精品化」,導致價格過高而滯銷負責。然而,價格只是表面,重點是整個產品策略面的思考。
筆者在離開Apple之後,和Steve Sakoman共同創辦了Be公司。Be一開始時的產品概念是很棒的,至少我們覺得是這樣;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選錯合作夥伴可能會毀了公司。
「我只想做這個、我只會做這個、我只適合做這個」,這些框架會把你框住,你永遠不知道自己錯過了哪些機會。雖然職場上也可能有別人幫你架設的天花板,但你幫自己設的天花板和別人給你的天花板,其實互為因果。
人們買的不是你想賣的產品,而是你的產品可以帶給他們的感覺。如果你能為顧客帶來歸屬感、聯想力、安心、地位、或是任何一種人們最渴望的情緒,那麼方向就對了;至於你賣的東西,都只是通往這些滿足感的途徑。
在運動場上,決定勝敗的不是天賦,而是追求冠軍的決心。企業經營也是如此:企業的成功不是因為他們擁有多好的資源或條件,而是堅持贏的思維。
創業成功的老闆大多是孤獨的。對外面對所有困境、對內則是公司的支柱,必須有泰山崩於前而不動搖的自信;但久而久之,這種自信難免成為「求才若渴又關門打狗」的問題來源。此時,企業主應該認清情勢、敞開心胸,因為答案往往就在組織中,根本不假外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Podcast 生死思辨 EP40|龍德上師:「十大應誅」殺無赦的十惡怨敵|「財色」害人斷魂,應當調伏對治!▸前往收聽:https://bit.ly/3OIfE1G 密宗的誓言(金剛三昧耶戒)包括金剛乘十四根本大戒及八種支分戒。
Thumbnail
教育體系標準化教學的標準答案思維,容易扼殺孩子的創意,家長該如何協助? 從專案管理、殘局思維觀點來看創意教育,探討該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Thumbnail
有雷。覆盤電影每個迷惑觀眾的時刻,討論若拋棄以受害者為工具的因果報應理論,我們該如何看待善的理由和惡的後果?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Thumbnail
大學生在學習時專注力的重要性,以及需要防範的十大惡習。包括吃太飽、吃太油、通知跳、座位不舒服、含糖飲料、任務管理不佳、音樂選擇不當、同儕幹擾、社群媒體中毒等。建議大學生調整生活習慣,培養專注力,提高學習效率。
東方文化的主體是中國傳統文化,其博大精深,關注人和社會的和諧,被認為是未來的文化和發展方向。 本書試圖從這個視野下,探尋如何將前人的智慧,對應到當代企業的治理和領導中。 全書分為五部分,基於《貞觀政要》,從企業的本質、公司治理要義、人才的選用、獎懲以及繼承人等五個方面進行論述。 傳統文化用的主
Thumbnail
據瞭解王品企業 非常操,絕對不是輕鬆的工作,但是經營者用比較另類,反向思考的模式,打破 傳統管理學理論,以儒家思想,正面,健康的模式,打造王品美食集團;其中企業管理的必遵法則 亦不含糊,值得一提的是,以員工為本,並重視員工的健康與家庭,然侯在求工作上的表現,難怪 有人拿之與電子業爆肝卻得到裁員
Thumbnail
什麼是企業文化? 下個概念定義不難,但是可以具象化又簡單可行,也不是那麼的簡單。 大部份的定義是,由一個組織或一群人所共同擁有的價值觀和信念,以及企業本身獨特的處事方式。 一個組織或一群人背後總有”辣個人”,就是董事長,所以企業文化=董事長。一言一行都影響組織。 慣文化 事業單位違反勞基
Thumbnail
🎧Podcast 生死思辨 EP40|龍德上師:「十大應誅」殺無赦的十惡怨敵|「財色」害人斷魂,應當調伏對治!▸前往收聽:https://bit.ly/3OIfE1G 密宗的誓言(金剛三昧耶戒)包括金剛乘十四根本大戒及八種支分戒。
Thumbnail
教育體系標準化教學的標準答案思維,容易扼殺孩子的創意,家長該如何協助? 從專案管理、殘局思維觀點來看創意教育,探討該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Thumbnail
有雷。覆盤電影每個迷惑觀眾的時刻,討論若拋棄以受害者為工具的因果報應理論,我們該如何看待善的理由和惡的後果?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Thumbnail
大學生在學習時專注力的重要性,以及需要防範的十大惡習。包括吃太飽、吃太油、通知跳、座位不舒服、含糖飲料、任務管理不佳、音樂選擇不當、同儕幹擾、社群媒體中毒等。建議大學生調整生活習慣,培養專注力,提高學習效率。
東方文化的主體是中國傳統文化,其博大精深,關注人和社會的和諧,被認為是未來的文化和發展方向。 本書試圖從這個視野下,探尋如何將前人的智慧,對應到當代企業的治理和領導中。 全書分為五部分,基於《貞觀政要》,從企業的本質、公司治理要義、人才的選用、獎懲以及繼承人等五個方面進行論述。 傳統文化用的主
Thumbnail
據瞭解王品企業 非常操,絕對不是輕鬆的工作,但是經營者用比較另類,反向思考的模式,打破 傳統管理學理論,以儒家思想,正面,健康的模式,打造王品美食集團;其中企業管理的必遵法則 亦不含糊,值得一提的是,以員工為本,並重視員工的健康與家庭,然侯在求工作上的表現,難怪 有人拿之與電子業爆肝卻得到裁員
Thumbnail
什麼是企業文化? 下個概念定義不難,但是可以具象化又簡單可行,也不是那麼的簡單。 大部份的定義是,由一個組織或一群人所共同擁有的價值觀和信念,以及企業本身獨特的處事方式。 一個組織或一群人背後總有”辣個人”,就是董事長,所以企業文化=董事長。一言一行都影響組織。 慣文化 事業單位違反勞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