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習慣養成,讓生活和工作變得更有效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你是否常覺得要做的事情太多,時間根本不夠用?經常忙碌了一整天,在辦公室處理無數個 郵件和無止境的會議;在家中照顧孩子/家人,還要整理、準備三餐,還有各種代辦事項、家庭活動安排。直到晚上睡覺的時刻,才能真正的休息得以緩解。

我要和你分享【2個習慣養成,讓生活和工作變得更有效率】,這個tips不僅適用於在職父母們或家庭全職媽咪,當然上班族或專業人士(醫生、工程師…)任何人都可以參考。

收聽音頻,讓Ci說給你聽。iTunes收聽 |Android收聽|Youtube收聽

傳統的基本觀念重點:停止浪費時間,讓自己變得更有效率

在生活各種面向,當事情多到難以招架時,通常我們會做出兩種反應;第一種:持續下去絕不中斷休息,像是熬夜、強迫自己在當天產生的效率最大化。第二種:企圖用更大量的時間投入處理,像是將超時作業、加班成為常態。

為了提高效率,我過去也曾困在第一種反應做法,當時的自己在心理狀態上經歷了很大的低潮,試著閱讀心理學書籍,最後卻是在神經科學的文章,意外看到人體心智運作的分析,才在其中得到了啟示,因此我想用自己非專業但樸實簡單易懂的文字,以及個人心得分享給有需要的朋友們。

raw-image

效率真正的關鍵是在於:配合自己身體的生理和心理

說到效率,我們終究只是個人,無法像電腦/機器人一樣,可以利用不間斷的運作加上更多時間的投入,我們人在處理各種事情上,體力和腦力無法像電腦/機器人常態維持一致性的高效能輸出。

若真想要生活上更有效率,真正的關鍵是在於配合自己身體的生理和心理,像是理解身心狀況,包含情緒狀態,這都能影響我們效率產出,能不能把事情做好。其實了解身心和情緒管理就是【意識能量】的察覺,接下來我會詳細解釋2個習慣養成的方式,以及實用的做法技巧,幫助你可以有效的落實,讓我們展開每新的一天都能擁有好狀態。

raw-image

習慣養成1.清楚維持自己的意識,再下決定

先別忽略思考,在開始著手進行例行事或工作時,先列出今天預計完成或執行的項目,有意識的列出與檢視這些事項。

其實我們每天都會有片段時刻,可以有機會選擇該如呵運用時間,舉裡來說:安頓/整理完家,或在辦公室結束和同事的對話甚至一通電話,你可以有意識的選擇接下來要做的事,千萬別因為熟悉例行工作而不去思考,匆匆略過這些時刻,你很有可能節省3-5分鐘的時間,卻讓自己開始做不對的事情。

免於瞎忙一場,善用短暫時刻給自己3-5分鐘有意識思考的做法

#想一想甚麼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結束告一段落,這就是個絕佳用來思考的時刻。你可以事前就先列出所有預計的要執行的事項或工作,在這可以思考的短暫時刻,檢視一下要採取哪個行動。最重的就是,千萬別急著做你哪中浮現沒經過思考的下一件事。

#和當下掛念/ 自動意識下想做或一直掛念的事,保持一段距離。我在這裡所指的距離有「暫時離開現場」和「抽身讓心理保持距離」,例如若你按照常例,當在整理完家事後,眼看著離中午準備午餐還有一點時間,因此你就立刻先外出採買或處理帳單的事,快閃完成,你甚至會暗示自己這麼做是最有效率的,因為在這個空檔做這些事,今天下午原本外出的時段就能改成待在家。所以就這麼投入突如其來的安排,但時間飛逝,一轉眼你很有可能仍無法在預定時間回到家中處理午餐,並帶著慌亂的心情,趕快結束採買或帳單處理,而且回到家中,你很有可能仍舊處於心煩意亂的狀態。

如果試著先退一步讓自己從匆忙中抽身,和當下浮現或掛念的事保持一段距離,和自己說:我已經安排好今天的工作,現在可以花一點時間選擇要翻翻書、聽聽音樂、和寶寶玩,對我而言這些是最重要的事,因為做了這些事可以讓我的心情放鬆,保持愉快持續到下午。思考過後,你會讓自己輕鬆一些,讓身心大腦恢復精力繼續後面的工作。

#善用突如其來的干擾。在日常生活中就算再怎麼精心安排與規劃,干擾是無可避免的。無法避免突然的電話要接、寶寶在家中的小插曲、掛號信要收,在辦公室的話就會有突如其來的電子郵件要回、會議要開、突然同事出現討教或討論問題;這些干擾我們不知道會在何時出現,但可以確定的是,這些事會出現在一天當中的可能性很大,而這些干擾正是一個可以用來意識思考的時間點。

當一個干擾突然出現時,我們往往會自動反應,讓無意識的狀態下自動引導自己去做下一件事,我們應該要有意識的策略性去思考做出選擇,減少不理想的行為反應,才不會導致浪費時間。

事先計劃好「如果被干擾時,我可以做某件事」,而不是「我不要做….」。

通常告訴自己不要做哪些行為的反向計劃幾乎不會成功,我們可以將常出現的干擾列出來後,計劃當這個時刻出現時,自己可以採取的動作或安排,光是列出來思考和計劃,你就能提高成功實踐的可能性。

#別急著立刻做下一件事。你在完成一件事情時,別想可以馬上做哪件事比較容易,而是告訴自己「拉回意識,現在是一個可以意識思考的時刻」,讓自己暫停一下,起身離開結束事情的現場,喝杯水或咖啡。

有關決定,只要掌握一個重點: 當天甚麼事最重要?當你可以退出一步思考、休息片刻,你會更容易看清或想起當天的重要工作。
raw-image

習慣養成2.辨識與善用情緒,管理好自己的意識能量

不少專家在談效率時都建議,管理時間最好的方法,就是聚焦在第一優先的項目。身為媽媽的我曾同時在家全職照顧過寶貝加上創業,收掉公司後加入其他公司成為的雇員,在工作家庭都得兼顧的體悟下,這個建議有60%正確,相信多數人也認同這個做法,但它忽視了一個要素,這是我從神經科學文章所看到的「意識能量」,它是驅動我們行動表現的power

我們在做的每件事都會消耗意識能量,甚至是產生意識疲勞或者引發情緒,每個人一天能分配的時間和意識能量是有限的,我們可以策略性的在適當的意識能量來處理合適的事情。

管理意識能量有三個重點觀念

#自我控制的同時也會消耗我們的自制力。大腦部分的運作,是在指揮和修正我們的思考、感覺和行動,例如控制情緒、壓抑購買東西的衝動,又或者當寶寶半夜哭鬧時,我們就會克制別在賴床,大腦整天都在處理數個自制行為和事務。當我們在產生自制的行為時,其實自制力也會同樣的被消耗,所以對上班族來說在經歷幾小時工作、大腦運 轉過後,通常都會難以抗拒下午茶的甜點或手搖杯。

#集中精神處理重要的事。千萬別在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工作前,安排突如其來非重要和認為簡單的項目,我們應該要做的是將意識能量集中在最好的狀態,為接下來的事情/工作進行準備。

#善用情緒的影響力。正面情緒永遠是意識能量的養分,愉悅的心情能夠助於發揮創意、格局放大、不再這麼拘泥,甚至可以迅速精準的做出決定。如果你希望學會輕鬆看待不重要的事物,保持好心情就能有所幫助囉,例如透過一些行為、活動,像是幫助需要幫忙的人,實際的做出行為,就能夠有效幫助你產生正面情緒,又或者回想過去曾帶給你正面情緒的事,也能夠幫助自己產生正能量喔!

至於負面的力量,例如:憤怒的力量,也是可以有效的被利用,我在這裡會更傾向管理和運用情緒,而不是激發憤怒負面的想法。我們都聽過激將法,若要激勵人接受挑戰時,除了鼓勵之外,最好的方式就是激將法,激發人接受挑戰證明自己

悲傷的力量,能夠讓我們在做決策時保持中立、公平、更審慎的思考該如何做。悲傷的情緒也可以使我們更傾向努力讓傳達訊息 更具有說服力。因此當你需要深思熟慮時,悲傷的情緒也是有可能幫助到你的。

多數會產生意識疲勞的事情這幾項:

  • 數個小時做同一件事,長時間維持一個姿勢 沒有走動。
  • 沒意識下的查看手機、進行社交聊天、追劇、看電視。
  • 檢查修正錯誤。
  • 思考安排事情和工作內容。
  • 追趕任何的截止期限,像是設計、文案、赴約一場快遲到的會面/約會。

但我們又很難100%完全躲過意識消耗,與其要求100%完美表現,我會建議不如有策略性選擇事情。

raw-image

透過事先察覺自己可能的情緒,安排後面的事情與工作

例如你知道即將在不久的之後有一場很嚴肅的會議或計劃需要執行,但近期因為例行或手頭邊目前的事情或工作,讓你長時間心煩氣躁,這時候你可以留出片刻時間想想做了甚麼事,或在甚麼樣的情境會令你心情好,例如和朋友見面喝杯咖啡,能夠讓你放鬆愉悅,那麼你就在接下來嚴肅會議和計劃執行之前,安排時間和朋友們碰面喝杯咖啡吧!

愉悅的心情可以讓你發揮創意,提高正面能量,更有利於展開後面嚴肅的會議或計劃準備呢!

學會接受自己沒這麼完美,你會變得更好

我們時間和意識能量終究有限,最重要的應該是好好選擇在擁有顛峰狀態的時刻做對的事,而不是企圖做完所有事,搞得自己精疲力盡之外,每件事都做的草率、平淡無奇。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刻意的選擇放掉一些事,不僅能夠提升效率,也能幫助自己辨識出寧可不做的選擇。

我建議當你開始嘗試這個方式管理,可以試著在一件事情完成後 所出現的片段時刻,不妨自由繼續下一件事情,然後在告一段落後回過頭來檢視。(文章底下附上意識能量檢視表提供輔助你。)

記得,當你需要處理最重要的事情時,策略性的排開其他事,管理好自己的意識能量,幫助自己擅用每天有限的時間,將效能最大化處理各種事務。

raw-image

收聽音頻,讓Ci說給你聽。iTunes收聽 |Android收聽|Youtube收聽


我是【CiCi哲學教養&生活實驗室創辦人-CiCi 喜歡我的文章或覺得這個內容實用嗎?歡迎click愛心或留言,讓我能夠有動力繼續和大家分享,讓我們一起在教養的路上變得更好,謝謝你!

在育兒路上,讓我們一起發現全新的自己與新生命的無限可能!
FB 粉專CiCi哲學教養&生活實驗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iCi哲學教養實驗家的沙龍
1會員
2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一天兩小時,完成最重要的事。 1.辨識 日常事務 我們平常生活中會習慣開啟自動模式,例如:通勤、吃飯、洗澡,雖然可以減少大腦能量的消耗,但經常浪費大量的時間,一回首時間就已經過去了。 辨識關鍵 想要提高效率,首先是要學會辨識重要的事情,並且規劃每天2個小時專注、有自主意識的行動。 創
Thumbnail
一天兩小時,完成最重要的事。 1.辨識 日常事務 我們平常生活中會習慣開啟自動模式,例如:通勤、吃飯、洗澡,雖然可以減少大腦能量的消耗,但經常浪費大量的時間,一回首時間就已經過去了。 辨識關鍵 想要提高效率,首先是要學會辨識重要的事情,並且規劃每天2個小時專注、有自主意識的行動。 創
Thumbnail
你是否也懊惱,為什麼自己無法妥善的善用時間,明明希望自己下班後可以將時間花在學習上,可是到了當天又覺得沒有動力了。你一定也有過心想著再滑十分鐘手機就開始念書,但結果莫名其妙就超過十二點,時間就這樣不見了! 然而,朋友中總是有些人能夠工作如期完成、準時下班,甚至還有時間安排休假,好像從沒見過他們忙碌狼
Thumbnail
你是否也懊惱,為什麼自己無法妥善的善用時間,明明希望自己下班後可以將時間花在學習上,可是到了當天又覺得沒有動力了。你一定也有過心想著再滑十分鐘手機就開始念書,但結果莫名其妙就超過十二點,時間就這樣不見了! 然而,朋友中總是有些人能夠工作如期完成、準時下班,甚至還有時間安排休假,好像從沒見過他們忙碌狼
Thumbnail
如果每天都做著同一件事,那我,有往想要的生活前進嗎? 不論在工作時,或是在家育兒,偶而我也會想起這個問題。現在是否在正確的軌道上?沒有前進的話,好像會有些焦慮感。 不知道正在看文章的你,是否過類似的感受呢? (延伸閱讀:年底囉~來場年度規劃吧!https://reurl.cc/Rj9389)
Thumbnail
如果每天都做著同一件事,那我,有往想要的生活前進嗎? 不論在工作時,或是在家育兒,偶而我也會想起這個問題。現在是否在正確的軌道上?沒有前進的話,好像會有些焦慮感。 不知道正在看文章的你,是否過類似的感受呢? (延伸閱讀:年底囉~來場年度規劃吧!https://reurl.cc/Rj9389)
Thumbnail
很多人都有不同的夢想和目標,也有很多想要做的事情。但無奈地,這個殘酷的社會把大多數人都困住,忙碌的工作和瑣事已經佔據了我們生活大部分的時間。不知你有沒有一種感覺,就是每天都幾乎是做重複的事?
Thumbnail
很多人都有不同的夢想和目標,也有很多想要做的事情。但無奈地,這個殘酷的社會把大多數人都困住,忙碌的工作和瑣事已經佔據了我們生活大部分的時間。不知你有沒有一種感覺,就是每天都幾乎是做重複的事?
Thumbnail
你也有這個習慣嗎?在展開忙碌的一天前,先拿起紙筆寫下今天的待辦事項。 曾經讀到一些管理大師的文章教我們:將待辦清單依重要的程度排序,從第一件開始做。如果沒有全部做完,至少你已經完成了最重要的事情了!
Thumbnail
你也有這個習慣嗎?在展開忙碌的一天前,先拿起紙筆寫下今天的待辦事項。 曾經讀到一些管理大師的文章教我們:將待辦清單依重要的程度排序,從第一件開始做。如果沒有全部做完,至少你已經完成了最重要的事情了!
Thumbnail
時間就是金錢,你的時間花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 每人一天都有24小時,這是造物主最公平的禮物,然而,為何有人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有人卻時間多到喊無聊呢?我覺得時間分配跟目標有關,在生活中規劃很多目標的人,時間怎樣都不夠用,善用大腦5個特性,成為時間管理達人!
Thumbnail
時間就是金錢,你的時間花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 每人一天都有24小時,這是造物主最公平的禮物,然而,為何有人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有人卻時間多到喊無聊呢?我覺得時間分配跟目標有關,在生活中規劃很多目標的人,時間怎樣都不夠用,善用大腦5個特性,成為時間管理達人!
Thumbnail
真正的時間管理並不是時間管理本身,而是“大腦思維的升級和人生活法的拓寬”,這樣才能把時間管理活學活用起來。我曾經在提高時間管理率和變得自律的路上,一波三折。我現在的好習慣與方法,得益於學過不少時間管理課程後,總結提煉出了一套適合自己的方法。現在我把我日常的時間管理方法毫不保留的分享給你。
Thumbnail
真正的時間管理並不是時間管理本身,而是“大腦思維的升級和人生活法的拓寬”,這樣才能把時間管理活學活用起來。我曾經在提高時間管理率和變得自律的路上,一波三折。我現在的好習慣與方法,得益於學過不少時間管理課程後,總結提煉出了一套適合自己的方法。現在我把我日常的時間管理方法毫不保留的分享給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