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減少我們工作時間,提高效率? |每天最重要的2小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一天兩小時,完成最重要的事。

1.辨識

日常事務

我們平常生活中會習慣開啟自動模式,例如:通勤、吃飯、洗澡,雖然可以減少大腦能量的消耗,但經常浪費大量的時間,一回首時間就已經過去了。

辨識關鍵

想要提高效率,首先是要學會辨識重要的事情,並且規劃每天2個小時專注、有自主意識的行動。

創造高效

想要達到高效率,可以提前一天規劃三件最重要的事,並覺察自己最有精力的2個小時,創造出每天高效率。


2.管理

心智能量

每天每件事都會引發我們的情緒、消耗我們的精神,每個人一天能使用的心智能量有限,當我們產生疲勞感時,大腦執行功能、精神專注會逐漸消蝕。
一大早心智能量最高時,優先完成最重要的事(先吃掉那隻青蛙);將雜事、簡單的例行工作區分在心智能量較低時一起處理。
可以用緩慢深呼吸、小睡十分鐘、開懷大笑讓自己的心智能量恢復。

身體能量

想要每天有精神前提是要有健康有活力的身體,其中可以專注於運動、飲食。
適量的運動,333法則除了可以提高身體機能,更可以增加我們的正面情緒。
飲食的部分,基於營養均衡,再加上不過度攝取外,適量的蛋白質可以提升專注力、碳水化合物可以提升短期記憶力。


3.調整

自我專注

用意志力保持專注是不能持久的,大腦天生就是需要快速切換來確保我們生存。
靜坐冥想、專注呼吸是有助於鍛鍊那腦提升專注力、意志力,並減緩壓力的好方法。
適當的讓大腦分心、漫遊,坐著讓思想奔放,進入發散的思考模式會增創意、創造力。

周圍環境

在工作環境中,隔離各種干擾源,例如:噪音、影像等等,環境干擾會讓我們效力下降,安靜是有益的工作環境。
最好也隔離訊息,讓我們專注工作時間不會被打斷,需要從新進入心流的狀態。
此外,工作環境最好固定,不僅不用花時間席官習環境,也更容易培養長期儀式感。
辨識對生命中重要的事,管理我們身心靈的能量,調整內外讓專注上癮


還在學習寫文章,如果看完覺得還不錯可以收藏、按心、追蹤, 或者有任何可以改善的懇請留言,非常感謝。


Ref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85549
https://yunji813.medium.com/%E8%AE%80%E6%9B%B8%E5%BF%83%E5%BE%97-%E6%AF%8F%E5%A4%A9%E6%9C%80%E9%87%8D%E8%A6%81%E7%9A%842%E5%B0%8F%E6%99%82-5c4458655467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90的沙龍
90會員
188內容數
從走入職場工作,到規劃退休,自由安排人生的旅程。
90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1/03
找人不找方法!成事在人的力量! 人因夢想而偉大,夢想因人而實現! 你能變更好,都跟人有關,找對的人,做對的事。 擺脫我要如何實現目標,而是誰能幫我實現目標。 1.掌握時間的自由 時間自由,不僅是有充足時間做自己的事,還包括把時間花在高品質的活動上。 豐盛心態 保持豐盛心態,好的
Thumbnail
2024/01/03
找人不找方法!成事在人的力量! 人因夢想而偉大,夢想因人而實現! 你能變更好,都跟人有關,找對的人,做對的事。 擺脫我要如何實現目標,而是誰能幫我實現目標。 1.掌握時間的自由 時間自由,不僅是有充足時間做自己的事,還包括把時間花在高品質的活動上。 豐盛心態 保持豐盛心態,好的
Thumbnail
2023/12/22
1.內在 健康:找到可以做一輩子的運動 養成運動習慣,就是永久的健康保險。 美麗 = 找到一輩子的運動 + 讓人感覺良好。 運動,是陪伴身體的夥伴,找到屬於自己的運動規律。 運動,幫助我們排除負面思考,保持獲利,集中注意力,提升自信心,精神換發,永遠的健康保險。 爬山、健行、散步。
Thumbnail
2023/12/22
1.內在 健康:找到可以做一輩子的運動 養成運動習慣,就是永久的健康保險。 美麗 = 找到一輩子的運動 + 讓人感覺良好。 運動,是陪伴身體的夥伴,找到屬於自己的運動規律。 運動,幫助我們排除負面思考,保持獲利,集中注意力,提升自信心,精神換發,永遠的健康保險。 爬山、健行、散步。
Thumbnail
2023/12/20
1.決策的困境 決策偏差 人們多數決定,都是靠反射思維, 並且無法精確,偏好用比較原則, 加上資訊是不完整、不透明的,導致決策結果不良。 擁抱不確定性 結果論,犯了後見之明偏誤, 事後諸葛,把決策品質與結果相提並論, 即使是對的選擇,結果可能不好, 思考承認不確定性,需要擁抱運
Thumbnail
2023/12/20
1.決策的困境 決策偏差 人們多數決定,都是靠反射思維, 並且無法精確,偏好用比較原則, 加上資訊是不完整、不透明的,導致決策結果不良。 擁抱不確定性 結果論,犯了後見之明偏誤, 事後諸葛,把決策品質與結果相提並論, 即使是對的選擇,結果可能不好, 思考承認不確定性,需要擁抱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一天兩小時,完成最重要的事。 1.辨識 日常事務 我們平常生活中會習慣開啟自動模式,例如:通勤、吃飯、洗澡,雖然可以減少大腦能量的消耗,但經常浪費大量的時間,一回首時間就已經過去了。 辨識關鍵 想要提高效率,首先是要學會辨識重要的事情,並且規劃每天2個小時專注、有自主意識的行動。 創
Thumbnail
一天兩小時,完成最重要的事。 1.辨識 日常事務 我們平常生活中會習慣開啟自動模式,例如:通勤、吃飯、洗澡,雖然可以減少大腦能量的消耗,但經常浪費大量的時間,一回首時間就已經過去了。 辨識關鍵 想要提高效率,首先是要學會辨識重要的事情,並且規劃每天2個小時專注、有自主意識的行動。 創
Thumbnail
適合新手了解時間管理基礎概念,如何有意識地掌握時間安排。 透過作者整理的 5 大策略:在日常事務中,辨識每個決定點、管理心智能量,善用好情緒和壞情緒、停止對抗分心,學會放自己一馬、掌握運動飲食和環境,打造一個適合自己的高效率環境!
Thumbnail
適合新手了解時間管理基礎概念,如何有意識地掌握時間安排。 透過作者整理的 5 大策略:在日常事務中,辨識每個決定點、管理心智能量,善用好情緒和壞情緒、停止對抗分心,學會放自己一馬、掌握運動飲食和環境,打造一個適合自己的高效率環境!
Thumbnail
★結合神經科學和心理學的研究,引據十數項研究成果與大量文獻結論,提出5種有效策略,配合人體生理系統的最適運作狀態,我們每天至少都能創造出2小時的高效率心智狀態。
Thumbnail
★結合神經科學和心理學的研究,引據十數項研究成果與大量文獻結論,提出5種有效策略,配合人體生理系統的最適運作狀態,我們每天至少都能創造出2小時的高效率心智狀態。
Thumbnail
📷 閱讀筆記【24小時全為己用】第三章 繼續03 6種可提升行動力,高效運用時間的方法: 1. 利用科學原理,瞬間提升行動力 大腦特性在玩遊戲時,會想要追求破關,把事務性工作,用計時器、當作在玩限時挑戰遊戲,大腦會充滿幹勁。 設定計時器時,要記得兩個準則: 2. 寫出「好想實現」的待辦清單
Thumbnail
📷 閱讀筆記【24小時全為己用】第三章 繼續03 6種可提升行動力,高效運用時間的方法: 1. 利用科學原理,瞬間提升行動力 大腦特性在玩遊戲時,會想要追求破關,把事務性工作,用計時器、當作在玩限時挑戰遊戲,大腦會充滿幹勁。 設定計時器時,要記得兩個準則: 2. 寫出「好想實現」的待辦清單
Thumbnail
你也有這個習慣嗎?在展開忙碌的一天前,先拿起紙筆寫下今天的待辦事項。 曾經讀到一些管理大師的文章教我們:將待辦清單依重要的程度排序,從第一件開始做。如果沒有全部做完,至少你已經完成了最重要的事情了!
Thumbnail
你也有這個習慣嗎?在展開忙碌的一天前,先拿起紙筆寫下今天的待辦事項。 曾經讀到一些管理大師的文章教我們:將待辦清單依重要的程度排序,從第一件開始做。如果沒有全部做完,至少你已經完成了最重要的事情了!
Thumbnail
時間就是金錢,你的時間花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 每人一天都有24小時,這是造物主最公平的禮物,然而,為何有人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有人卻時間多到喊無聊呢?我覺得時間分配跟目標有關,在生活中規劃很多目標的人,時間怎樣都不夠用,善用大腦5個特性,成為時間管理達人!
Thumbnail
時間就是金錢,你的時間花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 每人一天都有24小時,這是造物主最公平的禮物,然而,為何有人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有人卻時間多到喊無聊呢?我覺得時間分配跟目標有關,在生活中規劃很多目標的人,時間怎樣都不夠用,善用大腦5個特性,成為時間管理達人!
Thumbnail
這本書主張配合人體的生理系統,創造適當的狀態與條件,產生每天展現高成效的(至少)兩個小時,完成真正重要的事。
Thumbnail
這本書主張配合人體的生理系統,創造適當的狀態與條件,產生每天展現高成效的(至少)兩個小時,完成真正重要的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