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與白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漢字文化可以約略區分為兩種文化,一種是「文言文文化」,一種是「白話文文化」。這兩種文化時而互相排斥、涇渭分明,時而互相聯手、緊密連繫,就像人腦通常區分為右腦和左腦一樣,各有不同的擅長能力和價值取向,有時看似獨立運作、有時又能協同合作。

可以說,文言文通常是以帶有文字意象的言詞來表示的文章,是講究空間關係的藝術式文案;白話文通常是用十分淺顯明白的會話來敘述的文章,是講究時間程序的科學式文案。文言文貴在精闢、感覺、玩味與印象;白話文貴在普及、理解、邏輯和詮釋。換句話說,其實現代詩詞不一定就是白話文,因爲凡是詩體之類的文章大多不是很講究理則或邏輯的,而現代詩詞未必一定比古詩詞容易理解,只是使用的字詞比較現代化和口語話罷了。

從古代文學學術的六經「詩、書、禮、易、樂、春秋」 來看,抒情喻意頌歎的「詩歌」 其實就是文章與文言文的起始,此後纔發展出故事傳說講述、道法經綸理論、翻譯釋義解惑、娛樂戲謔寓言、歷史經驗記載等等不同的文字功能。自古文言文的長期使用,也顯示古人在用字遣詞上非常謹慎、講究精準。可以說,在文言文的世界中,文字如棋子、下筆如下棋。

在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漢字文化因為受到西方大眾文學和現代科技進步的衝擊影響,許多人意識到文言文的艱深難懂和獨立於日常會話的特性對於科學和知識的普及造成很大的阻礙,於是掀起了一波「白話文運動」的風潮,終於逐漸擺脫文言文的桎梏,形成現代白話文的濫觴。

然而,文言文真的死掉了嗎?文言文真的沒有用嗎?

當我們在使用成語或諺語、當我們為一首意境深遠的詩詞感動不已、當我們被一個點出內容的新聞標題吸引目光、當我們為一句撞擊人心的廣告詞拍案叫絕、 當我們因政治策術的簡練口號興奮麻木、當我們為四兩撥千金的巧言妙語而忘卻糾葛煩憂......有時候那裡面就存在著文言文的影子。

所以,文言文真的死掉了嗎?文言文真的沒有用嗎?

答案可能是:文言文不但沒有死掉,它還融入了白話文中,以廣告宣傳或關鍵字眼等等的形式,變成ㄧ種文采奪目、提神醒腦、叩人心弦的文案元素,也是輔助賺錢的商業利器呢!

raw-image
avatar-img
羅聖爾的沙龍 / LS. Salon / LSSL
76會員
1.3K內容數
LS. Salon / Rooms: 1.文字的堂奧與空間 Subtle Space of Texts 2.夢的原理 The Elements of Dream 3.易的故事 The Story of I.E. 4.橋接文字 Bridge Words 5.一籮筐詩詞 ALOPAL 6.爾爾藝廊 22Gallery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婦人之仁」與一般的「仁」有不一樣的地方嗎?…… 這個問題縈繞在筆者腦海中有一段時間,不時又冒出來困擾著筆者的邏輯頭腦。現在網路資料的蒐集非常方便,於是筆者纔有此機會再度試著去探討一下,古書記載的「婦人之仁」究竟是什麼意思 …… 《新序·善謀下》記載「項王見人恭謹,言語呴呴,人疾病,涕泣分食飲
「男有分,女有歸」這句話應是說「男人有份的事情,女人也擁有權利」纔對,因爲其中的「歸」字可能是約略形聲 democratism 或 democracy (Latin 寫爲 democratia) 中的 cra 這部份,和「權」、「權利」的概念相關。……
1、「奇」字有八個筆畫,但八是偶數不是奇數。 2、「偶」字有十一個筆畫,但十一是奇數不是偶數。
「婦人之仁」與一般的「仁」有不一樣的地方嗎?…… 這個問題縈繞在筆者腦海中有一段時間,不時又冒出來困擾著筆者的邏輯頭腦。現在網路資料的蒐集非常方便,於是筆者纔有此機會再度試著去探討一下,古書記載的「婦人之仁」究竟是什麼意思 …… 《新序·善謀下》記載「項王見人恭謹,言語呴呴,人疾病,涕泣分食飲
「男有分,女有歸」這句話應是說「男人有份的事情,女人也擁有權利」纔對,因爲其中的「歸」字可能是約略形聲 democratism 或 democracy (Latin 寫爲 democratia) 中的 cra 這部份,和「權」、「權利」的概念相關。……
1、「奇」字有八個筆畫,但八是偶數不是奇數。 2、「偶」字有十一個筆畫,但十一是奇數不是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