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學過程大家應該都有讀過「文言文」,對許多人來說可能是最頭痛的課業之一,是否要「減少」或「廢除」文言文教材也時不時出現在新聞中,常引發臺灣各界廣泛討論~~
為何古人會廣泛使用文言文這種體裁?
是因為當時對話的方式嗎?
抑或是有其他原因?
古人不用文言文說話?!
筆者曾有朋友刻意模仿文言文說話,卻令我感到非常不順暢。事實上,這並非現代人「接觸」太少文言文,而是文言文本身用詞即生澀,古人智商也沒有比現代人高,故對話其實多以白話文溝通,只不過是用詞和現代有部分差別。
平常不講,寫作時為什麼又使用文言文?
21世紀的今天,科技發達,有打字軟體,有語音輸入,有便宜的紙張可以寫字。若搭時光機回到千年前的中國,要記載文字,起初只能刻在竹簡上,速度慢又非常不便。即使紙張較普及後,也不如當代隨手可得,加上沒有打字機,書寫費時費力費錢,只得精簡用詞。
另外一個因素,是古代東亞各地為了「筆談」。
先秦,時人就是直接用字記錄自己的話。當時各國語言有所不同,有些國家的語言甚至不屬於漢語族(如:楚國),相當多元且複雜,但各國交流頻繁,如何溝通成為大問題......
語言在每個人成長環境中不斷改變及使用,往往幾十、幾百年就會產生鉅變,漢字則是表記文字,用詞需要獲得共識及普及的時間漫長,變化少,古人也發現了這件事,導致「我手寫我口」的情形愈來愈罕見。
此外,中國國勢愈趨強盛,陸續征服江南等大片土地,但國土幅員遼闊,各地都有各自的語言,即使同樣屬漢語族,仍無法口語溝通,「我手寫我口」固然不可行,精簡且獲得社會共識的「文言文」因此異軍突起,成為朝廷到民間文學的得力助手。
中國各朝的「官方語言」也不盡相同,如漢代為上古漢語中原音、唐代是中古漢語長安音,兩者無論聲調或韻腳、發音皆截然不同。我們說華語,也聽不懂漢唐古人說的官話,但是卻能讀懂李白的詩,可見文言文比語言變化小很多。
西晉末年永嘉之亂,大量操北方雅言的士大夫進入華南(如:八姓入閩),使當地原生語發生變化,南方諸語紛紛發展出可以讀文言文的「讀書音」。
華語有字,台語、客語沒漢字可表示?
漢語族的語言,理應都可使用漢字書寫記錄,因此「華語有字、台語和客語沒有」純屬謬論,因為它們各自都有保留古漢語的一些特徵,如:台語有些字發音類似華語,其實那是「讀書音」,台語兩大系統(另一為白話音)之一,保留眾多唐代的漢語發音。它們也都有許多固有詞、外來語難以漢字表示。
早期不屬漢語族的越語、韓語、日語也都曾以全漢字書寫。
會讓讀者誤以為台語、客語等無字的漢語族語言,它們的漢字實際上只是「未普及」或者「尚未取得學術界共識」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