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軍閥:中國歷史上最有文化的軍人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粗魯蠻橫至今是人們心目中北洋軍閥的形像。但我要說,北洋軍閥是中國歷史上最有文化的軍人。可能大多數人不相信,那我們就來擺事實講道理。

吳佩孚,人稱「秀才將軍」,最具有代表性。幼年曾入私塾讀書。熟讀四書五經。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吳佩孚高中山東登州府丙申科第三名秀才,後投筆從軍。著有《春秋正議釋證釋》和《易箴》等書。

著名軍閥閻錫山早年也曾入讀私塾,後考入山西武備學堂學軍。1903年被官費保送到日本留學,入日本士官學校。閻錫山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這也是其主政山西時取得不俗政績的重要原因。晚年退居臺灣著有《三百年的中國》一書。

徐樹錚,北洋軍閥皖系名將。早年考中秀才,16歲考入長沙時務學堂,曾師從梁啟超、譚嗣同。1905年至1910年東渡日本學習軍事。後加入北洋軍。1919年出征外蒙迫使外蒙古撤銷自治並坐鎮經營。徐樹錚文武雙全,才華橫溢,著有闡述他政治思想的《建國銓真》及文學作品《視昔軒文稿》《兜香閣詩集》《碧夢庵詞》等。

據百度百科,北洋軍閥65名上將中,44人曾入讀軍校受過正規的軍事教育或短期軍事培訓;文人從軍者7人;出身行伍者僅限8人;起於草莽者僅4人;另有2名世襲貴族。那44名讀過軍校的上將,早年也大多讀過幾年私塾。

raw-image

縱而觀之,相對而言北洋軍隊的軍官受有較好的教育,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北洋軍閥,以及同時期的其他地方軍閥,比如雲南的蔡諤、廣東的陳炯明,比之以前和以後的軍人,文化素養都要高。他們大多文武雙全,武能征戰,文能理政,是明末清初,是他們那個時代的社會精英。

我們再來看看,產生這一特殊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基本上,自秦以來,中國的社會精英就不習武從軍了,而專意學文。這是與政治制度的轉型相適應的。秦之前,是分封制,貴族是社會精英。而貴族擁有高度的自治權,既需要懂內政,還需要征伐禦敵,因而需要文武雙修。而秦之後,是郡縣制。皇帝就不需要反而忌憚文武雙全的人才了。天資聰穎者學文成為官僚型精英與天資平平者習武成為軍隊將領,對於鞏固皇權最為適宜。文武徹底分離,只是偶爾有文官跨界統兵的情形,如明朝的袁崇煥,清朝的曾國藩等。武官居跨界搞政務的就更少了。而隨著隋朝建立起科舉制,就將這樣的人才篩選偏好制度化了,繼爾實施了千餘年。這樣,軍隊將領的文化素養普遍就很低,軍隊中產生不了社會精英。

但到了清末,清廷實施新政,於1905年,廢除了科舉,這就打亂了讀書人的職業規劃。通過科舉考試入仕途的通道沒有了。其實,前幾年的「戊戍變法」對科舉制度的改革就已經對讀書人的職業規劃產生影響了。像蔡鍔,考中秀才後,就轉而進入新式學堂,後又考入日本東京陸軍士官學校。他那時,科舉尚未廢除。另一方面,當時新軍編練正好進入高潮,需要大量軍官,薪俸又高。加之,「軍事救國」思想對熱血青年的影響,不少天資聰穎者的讀書人就選擇入讀各式軍校,掀起了一股秀才從軍熱。

這就與以往的情形有所不同。以往是優秀分子概不從軍,軍隊無從產生社會精英。而北洋時期,軍隊中則不乏社會精英,這也正是北洋時期軍人當政的主要原因。

這種現象曇花一現。再往後,讀書人又不投軍了。可能是因為隨著西方技術的引進與制度轉型,讀書人的職業發展管道拓寬了,出現了許多適合知識份子從事的職業,如記者、教師、翻譯、工程師、企業家和金融家,而這些就能滿足他們的需求了。另一方面權力又重新趨於集中。我感覺,整體上黃埔軍人就不如北洋軍閥優秀。如果說北洋軍閥屬於優等生,那黃埔軍人則屬於二等生。當然共產黨的軍人又要等而下之。共產黨的軍隊將領多出身不識字的農民。雖然共產黨也吸收了許多優秀的知識份子,但他們多從事政治、政務和宣傳工作,很少去帶兵打仗。

中國的軍隊產生不了社會精英,這種傳統有好的一方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好的一面是軍隊始終是工具,不會有自己的政治主張,不會出現軍人政府。這個傳統正是共產黨「党指揮槍」的組織原則能順利推行的堅實基礎。這與土耳其、埃及等國家的軍隊就非常不同。這些國家的軍官團體是社會精英,有自己的政治主張,一不合意就會出現軍人干政的現象。不好的一面就是軍隊素質先天不足,肯定會影響軍隊的戰鬥力。那麼,軍隊中不乏精英同時又沒有自己的政治主張而始終聽命于文人政府,可不可能呢?貌似像英美這樣成熟的民主國家實現了這一點。

2016年7月26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江上小堂的沙龍
99會員
334內容數
從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多維度對中國社會透視研判。
江上小堂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2/03
鴉片戰爭將中國拖進了全球體系,使得中國喪失了部分主權。這使中國人認識到「落後就要挨打」。英國人船堅炮利,中國人的土槍土炮根本不堪一擊,這就是中國人對於失敗的最初反應,將鴉片戰爭的失敗歸結於武器的落後。其實,物質軍事手段的落後只是非常次要的部分原因,關鍵的原因在於中央帝國的國民缺乏自我組織與自我管理的
Thumbnail
2020/02/03
鴉片戰爭將中國拖進了全球體系,使得中國喪失了部分主權。這使中國人認識到「落後就要挨打」。英國人船堅炮利,中國人的土槍土炮根本不堪一擊,這就是中國人對於失敗的最初反應,將鴉片戰爭的失敗歸結於武器的落後。其實,物質軍事手段的落後只是非常次要的部分原因,關鍵的原因在於中央帝國的國民缺乏自我組織與自我管理的
Thumbnail
2020/01/30
在我的同事與親友中,我發現有一種類型的人,他們多生於50年代左右,與共和國年歲相仿;他們不喜歡與厭惡聽到批評政府與揭露當前社會或過往歷史中醜惡面的聲音,以避免他們勉強維持的美好幻景被無情的擊碎,而失去生活的意義與精神支柱。我將這類人稱之為「幸福兒童」。 「幸福兒童」,他們的童年及少年時代沐浴在初生
Thumbnail
2020/01/30
在我的同事與親友中,我發現有一種類型的人,他們多生於50年代左右,與共和國年歲相仿;他們不喜歡與厭惡聽到批評政府與揭露當前社會或過往歷史中醜惡面的聲音,以避免他們勉強維持的美好幻景被無情的擊碎,而失去生活的意義與精神支柱。我將這類人稱之為「幸福兒童」。 「幸福兒童」,他們的童年及少年時代沐浴在初生
Thumbnail
2019/05/20
至今為止,「五四」運動已經過89年了。然而,現在我們中國人面對未來卻仍然感到非常困惑與焦慮,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混亂,而未來卻是非常模糊的。我們的內心,充滿了不安定與恐懼,我們的生命暗淡而無意義。在這樣一種情形下,在西元2008年這個時點上,我們回望「五四」,我們應該再次要問,「五四」究竟是一場什麼樣
Thumbnail
2019/05/20
至今為止,「五四」運動已經過89年了。然而,現在我們中國人面對未來卻仍然感到非常困惑與焦慮,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混亂,而未來卻是非常模糊的。我們的內心,充滿了不安定與恐懼,我們的生命暗淡而無意義。在這樣一種情形下,在西元2008年這個時點上,我們回望「五四」,我們應該再次要問,「五四」究竟是一場什麼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民初會這麼混亂的基底其實跟這些軍閥有很大的關係。軍閥是以武裝為後盾,割據一方的勢力。 民初時的割據軍閥以北洋軍閥為主,在袁世凱死後,分裂有奉系、皖系、直系等多個系統,較有名的有在袁世凱去世後掌權的皖系段祺瑞,日後東北的控制者奉系張作霖、張學良等...
Thumbnail
民初會這麼混亂的基底其實跟這些軍閥有很大的關係。軍閥是以武裝為後盾,割據一方的勢力。 民初時的割據軍閥以北洋軍閥為主,在袁世凱死後,分裂有奉系、皖系、直系等多個系統,較有名的有在袁世凱去世後掌權的皖系段祺瑞,日後東北的控制者奉系張作霖、張學良等...
Thumbnail
10年後,時任宰相的公孫弘,上書請為博士設弟子。 這個看似非常平常的上書,但卻影響了後世上千年。 博士並不是現在的最高級別學歷,而是秦漢時期的皇帝顧問。 他們並沒有決策權和行政權,常常列席禦前會議,就是一幫提意見的。 不過這幫提意見的卻很有發言權和影響力,畢竟總在皇上身邊嘚嘚,誰知道哪句話稀裏糊塗就
Thumbnail
10年後,時任宰相的公孫弘,上書請為博士設弟子。 這個看似非常平常的上書,但卻影響了後世上千年。 博士並不是現在的最高級別學歷,而是秦漢時期的皇帝顧問。 他們並沒有決策權和行政權,常常列席禦前會議,就是一幫提意見的。 不過這幫提意見的卻很有發言權和影響力,畢竟總在皇上身邊嘚嘚,誰知道哪句話稀裏糊塗就
Thumbnail
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 朱門歌舞爭新態,綠綺塵埃拂舊弦。常恨聞名不相識,相逢罇酒曷留連?
Thumbnail
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 朱門歌舞爭新態,綠綺塵埃拂舊弦。常恨聞名不相識,相逢罇酒曷留連?
Thumbnail
從奴才,到人才。 自清末滿清帝國的結束。中華民國的開始,許多來自西方的思想進入社會階層。是那一代革命份子他們的出身能夠接觸到西方文化、因為船運、航空交通的開始,能有東西方往來,這樣的環境使然。而其中不少知識份子的確是到西方受了教育。
Thumbnail
從奴才,到人才。 自清末滿清帝國的結束。中華民國的開始,許多來自西方的思想進入社會階層。是那一代革命份子他們的出身能夠接觸到西方文化、因為船運、航空交通的開始,能有東西方往來,這樣的環境使然。而其中不少知識份子的確是到西方受了教育。
Thumbnail
蘇秦張儀這兩個人,基本上是走到哪一國,哪一國就把相印奉上。 先討論一件事:其實在春秋戰國,各國的第一實權者,並非都是相國。雖然我讀得不多,也知道秦為大良造、楚為令尹。 相本身做為動詞,主察看輔佐之意。 我在懷疑的是,國君之相,很可能僅僅是類似漢代幕府參軍的職務。
Thumbnail
蘇秦張儀這兩個人,基本上是走到哪一國,哪一國就把相印奉上。 先討論一件事:其實在春秋戰國,各國的第一實權者,並非都是相國。雖然我讀得不多,也知道秦為大良造、楚為令尹。 相本身做為動詞,主察看輔佐之意。 我在懷疑的是,國君之相,很可能僅僅是類似漢代幕府參軍的職務。
Thumbnail
據說,張儀這個人生而比脇,也就是肋骨長成一片,胸部不像一般人一樣凹凹凸凸的。在他之前只有一個人生此異相。 晉文公,禮義廉姬重耳是也。 據說,張儀跟蘇秦,都是鬼谷子的徒弟。這兩個傢伙,應該都是肄業生。人家孫臏龐涓一出山,馬上就大富大貴跟著來。蘇秦張儀卻是遊走各國,鐵板踢到爽免錢…
Thumbnail
據說,張儀這個人生而比脇,也就是肋骨長成一片,胸部不像一般人一樣凹凹凸凸的。在他之前只有一個人生此異相。 晉文公,禮義廉姬重耳是也。 據說,張儀跟蘇秦,都是鬼谷子的徒弟。這兩個傢伙,應該都是肄業生。人家孫臏龐涓一出山,馬上就大富大貴跟著來。蘇秦張儀卻是遊走各國,鐵板踢到爽免錢…
Thumbnail
邱允文 崇文尚武搜尋結果網頁搜尋結果邱允文吉林四平師範大學兩岸交流合作| 方格子邱允文 崇文尚武 領異標新【崇文】1.谓崇尚文学。《魏书·高祖纪下》:“国家虽崇文以怀九服,修武以宁八荒,然於习武之方,犹为未尽。” 唐李暠《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诗:“偃武 尧 风接,崇文 汉 道恢。”2.
Thumbnail
邱允文 崇文尚武搜尋結果網頁搜尋結果邱允文吉林四平師範大學兩岸交流合作| 方格子邱允文 崇文尚武 領異標新【崇文】1.谓崇尚文学。《魏书·高祖纪下》:“国家虽崇文以怀九服,修武以宁八荒,然於习武之方,犹为未尽。” 唐李暠《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诗:“偃武 尧 风接,崇文 汉 道恢。”2.
Thumbnail
只有資產階級軍官才有軍事技術,無產階級士兵和無產階級知識份子政委都沒有軍事技術。 所以就形成了這種照資產階級軍隊來說是極其荒謬的結構,這支軍隊內部相互殘殺的願望比他們打敵人的願望還要強得多。 如果打了敗仗的話,他們誰槍斃誰是說不準的事情。 但是無論如何,主要是因為布爾什維克掌握了聖彼德堡和莫斯科的核
Thumbnail
只有資產階級軍官才有軍事技術,無產階級士兵和無產階級知識份子政委都沒有軍事技術。 所以就形成了這種照資產階級軍隊來說是極其荒謬的結構,這支軍隊內部相互殘殺的願望比他們打敵人的願望還要強得多。 如果打了敗仗的話,他們誰槍斃誰是說不準的事情。 但是無論如何,主要是因為布爾什維克掌握了聖彼德堡和莫斯科的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