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抱怨總是很容易的,因為不用出腦子,只要看看現在的情況,說出自己的不滿,發洩完也就結束了,但是對整個事情並沒有實質的幫助。

而身為一名上班族,當然最常聽到的就是對主管的抱怨,如果主管太強勢,員工會認為工作沒有自主性,主管管得太多;如果主管對員工採取放任制度,員工會認為主管根本沒在做事還領薪水。當一名好主管不僅要扛上整個團隊的績效壓力,同時還要顧慮到團隊的情緒,是一項非常需要智慧的職位,那到底要如何拿捏其中的份際呢?

團隊首重溝通


曾經有一個實驗是這樣的,研究者想要考察燈光明亮對作業員績效的影響,因此就把作業區的燈光調的比較明亮,實驗結果非常理想,作業員的效率果然變高了。

研究員又想了,除了燈光之外,工作環境如果變得整潔,工作效率是不是也會變得更好呢?因此就把整個作業區域的環境都整理得非常乾淨,實驗結果也很不錯,作業員的效率都有顯著提升。

但是實驗總是要盡善盡美,測試不同的情況,因此研究員又把燈光調整回之前的亮度或是讓工作環境變得跟以前一樣髒亂,做了一個對照組的實驗,結果顯示就算燈光變暗或是工作環境髒亂,作業員的效率都還是比以前高,這要如何解釋呢?

原來員工效率真正提高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知道有人在關注他們,所以他們會幹的特別起勁,員工注重的是「關注」

所以比起採取放任政策的主管,「關注」團隊成員的主管會更讓員工產生更高的生產力,他們會知道有人在意他們的產出,所以更賣力的工作。

「關注」團隊成員的主管會更讓員工產生更高的生產力

「關注」團隊成員的主管會更讓員工產生更高的生產力

如何正確的關注


沒有人一開始就是老闆的,一定曾經有一位前輩或是主管來帶領你,給你反饋,怎麼樣的反饋可以達到最好的效果呢?

就腦科學的角度來說,人類學習新技能是發生在神經元這個層面的,因為練習一個動作而經常被觸發的神經元最後會被連結再一起,整個網絡長好了,一個技能就在你的大腦之中。

所以如果你的大腦裡面已經有這個迴路,你要是給他加強,不斷訓練,他就會長得很快,傳送速度也變得更快,如果你要無中生有,重新建構一條神經元,就需要花費很大的心力。

所以在工作上,我們需要的是每個人他最強的那個部分,不斷給予反饋,簡單來說就是員工做得好的,你要不斷給他鼓勵,讓他繼續成長,這是有意識的好評。

而且負面的反饋會讓人的心理進入封閉狀態,容易讓人覺得這是對他個人的地位的威脅,所以多鼓勵,他的大腦才會呈現開放狀態。

我們一般人都會有抱怨的天性,看到什麼地方不滿的就急著想要指正,而如果你要當一個好領導,你必須克制自己的這個天性衝動,如果底下員工做得好就要不吝給予鼓勵,而且還要公開鼓勵,這樣的關注就是好關注,會讓員工快速成長。

我自己最近就有覺察的身邊的主管在面對底下員工時會很大方的稱讚他哪個地方做得好,而被稱讚的人因為有受到關注會更加強他的優勢,形成一個正向循環。

正面反饋能形成正向循環

正面反饋能形成正向循環

適才適所


托德•羅斯寫過一本《平均的終結》,裡頭描述我們每一個人其實都是有特長的,你無法用全面性的指標去說一個人到底是好還是壞。舉例來說,有的產品經理對產品的細節很挑惕,有的產品經理很有市場的敏感度,有的產品經理協調各個部門的能力很優秀,你無法用單一項指標去評斷他是不是一個好的產品經理,每個強手的強項分布都不一樣,人才本來就不能用一個模子套上去的。

《平均的終結》

所謂適才適所就是好的地方要讓他更好,不要讓員工把心力都花在補不足的地方,最後變成一個平庸的人,除了在團隊裡面要如此,在產業裡更是要如此。

就我以前在會計師事務所的經驗而言,有些人在這條路上是有點可惜的,他們充滿創意,對生活充滿熱情,非常適合往廣告業或公關業發展,但是因為過去花了很多時間念會計,因此躊躇不前,蹉跎了許多光陰,如果做了一輩子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最後只變得平庸,那還有什麼意思呢?

就像愛因斯坦說的:「假如你讓一條魚爬樹的話,牠會永遠認為自己一事無成。」

《九個工作謊言》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幫我按個讚喔,謝謝!

Facebook : 查思慢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查理的沙龍
82會員
75內容數
因為世界很大、很有趣,更希望用多元思維模型來了解不同的事物。 透過不同的角度,讓我們的生活可以更完整一點~
查理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01
最初階的工作者專注於個人利益,對組織成就無感,而成熟工作者則能從組織及公司利益出發,人的初始設定就是自利,我們要如何擴大自己的格局,成為一位成熟的工作者,則是職場的重要課題。
Thumbnail
2024/08/01
最初階的工作者專注於個人利益,對組織成就無感,而成熟工作者則能從組織及公司利益出發,人的初始設定就是自利,我們要如何擴大自己的格局,成為一位成熟的工作者,則是職場的重要課題。
Thumbnail
2023/05/08
身為一位在台北市拼搏工作者,在物價與房價飛漲之下,深深感受到要在台北市買一間房有多麼不容易,總是想要了解一下台北市的人口真的有那麼多嗎? 各個行政區差異會很大嗎? 因此就查詢了一下台北市的人口統計資料,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台北市的人口現況,也可以作為台北市買房的資料參考。
Thumbnail
2023/05/08
身為一位在台北市拼搏工作者,在物價與房價飛漲之下,深深感受到要在台北市買一間房有多麼不容易,總是想要了解一下台北市的人口真的有那麼多嗎? 各個行政區差異會很大嗎? 因此就查詢了一下台北市的人口統計資料,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台北市的人口現況,也可以作為台北市買房的資料參考。
Thumbnail
2023/05/05
在前幾個晚上,一如既往地要哄著嬰兒入睡,但是左抱右抱、上拍下拍,總是找不到個頻率似的,小孩哭得不停,只得耐著性子持續的哄,聽著他那震耳欲聾的哭聲,心理也產生了厭惡小孩的感覺,甚至想強迫讓他停止哭泣的衝動,當然,我自己也馬上覺察到了心裡的想法,對自己有這種想法驚訝之時,也感嘆每一位父母的難為之處。
Thumbnail
2023/05/05
在前幾個晚上,一如既往地要哄著嬰兒入睡,但是左抱右抱、上拍下拍,總是找不到個頻率似的,小孩哭得不停,只得耐著性子持續的哄,聽著他那震耳欲聾的哭聲,心理也產生了厭惡小孩的感覺,甚至想強迫讓他停止哭泣的衝動,當然,我自己也馬上覺察到了心裡的想法,對自己有這種想法驚訝之時,也感嘆每一位父母的難為之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你主管的工作場域裡,一切由你作主,一切由你控制。
Thumbnail
在你主管的工作場域裡,一切由你作主,一切由你控制。
Thumbnail
每當我們到了一個新環境、新團隊,對於主管、老闆往往都帶著尊敬的心態,並以公司的營運目標為重,曾幾何時會隨著時間一步一步、一點一滴慢慢的轉變為怨懟,通常其來有自,並不會因個人觀點或少數人說了甚麼去影響了大多數人的觀感,而是主管自身的行事風格,決定了同仁的生存應對模式。
Thumbnail
每當我們到了一個新環境、新團隊,對於主管、老闆往往都帶著尊敬的心態,並以公司的營運目標為重,曾幾何時會隨著時間一步一步、一點一滴慢慢的轉變為怨懟,通常其來有自,並不會因個人觀點或少數人說了甚麼去影響了大多數人的觀感,而是主管自身的行事風格,決定了同仁的生存應對模式。
Thumbnail
大家是否在工作上時常覺得自己被壓榨導致加班永無止境?或是覺得主管朝令夕改情緒陰晴不定?甚至連同事之間都勾心鬥角彼此明爭暗鬥?每天早上起床都必須拖到最後一個鬧鐘鈴響才心不甘情不願起床呢? 雖說離開職場已經四年多,但根據之前在職場十四年的經驗還是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個人的心得感想。
Thumbnail
大家是否在工作上時常覺得自己被壓榨導致加班永無止境?或是覺得主管朝令夕改情緒陰晴不定?甚至連同事之間都勾心鬥角彼此明爭暗鬥?每天早上起床都必須拖到最後一個鬧鐘鈴響才心不甘情不願起床呢? 雖說離開職場已經四年多,但根據之前在職場十四年的經驗還是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個人的心得感想。
Thumbnail
完成工作不只有一條路,你的完美,不見得是最完美 達到目標有很多種方式跟方法,不同的過程會有不同的結果,或許,會比你想像中的還要來的好。甚至,有可能比當初成功的結果更好,真的嗎? 其實不一定,因為沒嘗試過,就不會有答案。或許有更好的結果,只是我們未曾達到過,也許以前的成果已足夠,但未來卻不一定能持續
Thumbnail
完成工作不只有一條路,你的完美,不見得是最完美 達到目標有很多種方式跟方法,不同的過程會有不同的結果,或許,會比你想像中的還要來的好。甚至,有可能比當初成功的結果更好,真的嗎? 其實不一定,因為沒嘗試過,就不會有答案。或許有更好的結果,只是我們未曾達到過,也許以前的成果已足夠,但未來卻不一定能持續
Thumbnail
有個部屬必須獨當一面負責某專案,結果,他把內外部顧客都得罪光了,主管常接到客訴電話;案子的重點搞不清楚,沒方法、沒頭緒又看不到成果;找了其他人支援,結果公親變事主,把大家弄得一起累;聽他總是跟別人抱怨自己很忙,卻看他常像無頭蒼蠅一樣來來回回打轉……。 如果你是主管,這樣的部屬應該看過不少, 有
Thumbnail
有個部屬必須獨當一面負責某專案,結果,他把內外部顧客都得罪光了,主管常接到客訴電話;案子的重點搞不清楚,沒方法、沒頭緒又看不到成果;找了其他人支援,結果公親變事主,把大家弄得一起累;聽他總是跟別人抱怨自己很忙,卻看他常像無頭蒼蠅一樣來來回回打轉……。 如果你是主管,這樣的部屬應該看過不少, 有
Thumbnail
一個團隊的特質取向,在主管的身上就可以窺探大概的樣貌,團隊就等於主管的放大版。GOOGLE後就會有很多人告訴你怎麼挑選主管、怎麼分辨主管的好壞,要怎麼去應對各種不同特質的上司,讓自己在職場過得更舒適一點。
Thumbnail
一個團隊的特質取向,在主管的身上就可以窺探大概的樣貌,團隊就等於主管的放大版。GOOGLE後就會有很多人告訴你怎麼挑選主管、怎麼分辨主管的好壞,要怎麼去應對各種不同特質的上司,讓自己在職場過得更舒適一點。
Thumbnail
前不久,一個公司主管在與我談到關於管理者的責任時, 非常肯定的對我說, 「身為管理者必須要走入現場,親力親為才行」 我好奇了,問了他「你會這麼覺得的原因是甚麼?」 他說「執行長就是這樣教我們的,而且我覺得這個很重要, 每個管理者都需要會所有的運作,才能管人啊」
Thumbnail
前不久,一個公司主管在與我談到關於管理者的責任時, 非常肯定的對我說, 「身為管理者必須要走入現場,親力親為才行」 我好奇了,問了他「你會這麼覺得的原因是甚麼?」 他說「執行長就是這樣教我們的,而且我覺得這個很重要, 每個管理者都需要會所有的運作,才能管人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