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失業率之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我對政府公布的數據沒信心

我對政府所公布的官方統計數據,向來沒什麼信心,這原因很簡單,政府的數據向來有美化施政的功能,數字是冷冰冰的,當然不會騙人,如果相信表面的數字,卻不去探究數字背後的成因與結構,有時候,我們會被數字所誤導。

譬如說,這次我想談的「失業率」。其實我在2018.06.16就約略談過,但當時的文章重點不是談失業率,只是在證明,當年並不是最好的「經濟情況」。當天晚上,經濟部就發新聞稿澄清(當天風傳媒兩篇評論,所以並沒有特別針對是我寫的這篇!)

時隔不到一年,《經濟日報》在4月24日提出一篇報導,卻引起我的好奇心,失業率真的這麼低嗎?在文中有一點提到「既然就業人數增幅趨緩,為何失業率還能不斷下降?」報導預留了兩個伏筆,第一,「海漂族」赴海外討生活,第二,就業人數增幅趨緩。但文中並未就失業率為何這麼低,提出數據上的說明,只在文末說明主計總處正為此開辦專案調查,今年9月底將會公布結果。

按直覺,假定失業人口不變的話,勞動力降低,照理失業率應該變高才對;另外,海漂族,算不算隱藏的失業人口?如果是的話,失業率應該攀升才對!

以上,都是「系統一」直覺的假設,不靠譜,必須靠數據來支持,或者,直覺根本就是錯的。《經濟日報》這篇報導的遺憾之處,就是沒把數據攤出來,有就讓我有「可乘之機」,到勞動部把數據翻出來重新檢視。

重新解釋「失業率」之謎?

於是,我今天在ETtoday發表了一篇「魔術般的『歷史新低』失業率」的新聞評論。因為媒體主筆專欄礙於版面的限制,只能點到為止,在陳述上可能有跳TONE的問題,只好在自己的版面上,將分析的邏輯講清楚一點。

首先,我們要先把失業率的定義搞清楚。失業率指失業者占勞動力之百分比,計算方法如下:全年平均失業人口/全年平均勞動力× 100,其中,勞動力指年滿15歲以上可以工作之民間人口;失業人口指無工作、隨時可以工作、正在尋找工作或已找工作在等待結果,尚包括等待恢復工作者及找到職業而未開始工作亦無報酬者。

勞動力係指在資料標準週內,年滿15歲,具有工作能力及工作意願在工作或正在找工作的人口。包括就業者及失業者。勞動力可分為具有現役軍人身份的武裝勞動力及不具軍人身份的民間勞動力。我國勞動力調查(現稱人力資源調查),係以統計民間勞動力為主。勞動力與人口學所稱的經濟活動人口為同義詞,而狹義的勞動力概指民間勞動力而言。

勞動力指的是年滿15歲,具有工作能力及工作意願在工作或正在找工作的人口,且是抽樣數據。意思是說,不是實際數據。當然,如果統計抽樣沒有偏誤的話,抽樣數據基本是沒有太大的問題。

只不過,勞動力的統計因為是抽樣的,而非實際統計值,並沒有把海外就業的「海漂族」扣除。於是乎,我合理懷疑,勞動部的失業率統計的分母項「勞動力」,實質上並沒有那麼高。因為過去計算失業率時一直以來並未考慮單純境內的失業率,也就是把逐年增加的「海漂族」忽略了!

實際上,若「海漂族」回歸臺灣就業市場,勞動力的抽樣不會被扭曲,但這群人,會不會變成失業人口?因為無法證明他們是找不到工作而外移就業,但同樣也無法證明他們回歸就業市場後會排擠其他人的就業機會。所以,也只能懷疑,「海漂族」若回歸臺灣就業市場,部分很可能會推高失業率,這部分並沒有數字可以證明。

底下這張圖是歷年來的失業率統計圖,失業率的高點是「金融海嘯」期間的2009年,不多說,大家都知道,當年放無薪假的人與失業者真的很多,而2018年的3.71%,看起來真是自2001年以來的最低。

但是,沒有解開謎點!
raw-image

謎點在這!

前述說過,「海漂族」並未在臺灣境內的勞動力扣除,根據主計總處發佈的資料,勞動部所計算的失業率,分子項的勞動力,其實是「虛增」的,在計算實質的境內失業率時,若把海外工作人口扣除(自2009年開始約66.2萬人,到2017年約73.6萬人),則實質的失業率自2000年後,根本都是在4%以上,且不存在所謂的18年新低或者是19年新低的政績了!

所以,我重新繪製下面這張統計圖,雖然調整後的失業率亦是逐年降低,但卻在4%以上(主計總處的資料沒有2009年以前「海漂族」的統計值)。

下圖是依據主計總處調查的海外工作人口扣除後的失業率比較,失業率自2009年以後皆在4%以上,這當中與原始的失業率差異在0.24%至0.34%之間。

意思是,海外工作的「海漂族」,對失業率降低的貢獻,至少在0.24%以上!
raw-image

萬一,「海漂族」都回歸臺灣的就業市場,全部計算在失業率,失業率恐怕會提高更多。

另一個謎點在這

按勞動部的統計,勞動力是有按5歲年齡組分的,很可惜,這個分類統計並沒有性別,但在性別統計中,可以發現,女性族群的勞動力是逐年提升的。

raw-image

從上面這個表中,可以得到一個驚人的事實,34歲以下的勞動力是逐年減少的,這印證出生率降低的事實,但勞動力的淨增加卻是由壯年與老年人口所填補!

失業率降低真是政績,該慶幸嗎?

失業率降低,真的不是該慶幸的政績。

從勞動部與主計總處的官方統計數字重新抽絲剝繭後,得到兩個我們必須憂心的問題。第一,因產業結構無法調整,海外就業人口處增加,直接降低了失業率;第二,中老年勞動力因經濟壓力,老而不退不敢退的事實,也直接降低了失業率!

老而不退,不能退,不敢退,真該慶幸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怡克納米斯的臥底經濟學觀察誌
133會員
176內容數
這是一個以通俗經濟角度寫作的垂直自媒體,以臥底的角度探討社會經濟問題與現象,歡迎訂閱。
2022/12/11
這一次,我將和AI機器人談《巷子口經濟學》中的一篇「一杯咖啡的價格」,比較中性的經濟分析,看看AI機器人會如何反應?首先,我請AI機器人扮演怡克納米斯的角色回話,它竟然接受,且以的怡克納米斯角色和我對話。
Thumbnail
2022/12/11
這一次,我將和AI機器人談《巷子口經濟學》中的一篇「一杯咖啡的價格」,比較中性的經濟分析,看看AI機器人會如何反應?首先,我請AI機器人扮演怡克納米斯的角色回話,它竟然接受,且以的怡克納米斯角色和我對話。
Thumbnail
2021/12/18
最近物價的漲幅想必大家都有感,連我們家附近的臭豆腐攤一盒五塊豆腐50元,在12月1日起調漲為55元,漲幅10%。但為何主計總處公布的外食費指數年增率,這麼的令人無感?
Thumbnail
2021/12/18
最近物價的漲幅想必大家都有感,連我們家附近的臭豆腐攤一盒五塊豆腐50元,在12月1日起調漲為55元,漲幅10%。但為何主計總處公布的外食費指數年增率,這麼的令人無感?
Thumbnail
2021/11/13
經濟部此舉的「抗漲專區」與《呂氏春秋》講的「掩耳盜鐘」,不就有異曲同工之妙,不是嗎?以為成立個「抗漲專區」,要業者把一些看起來沒有漲價的商品集中銷售,官員先麻痺自己的物價感覺,然後老百姓就會慶幸原來物價沒有上漲,過去的耽驚受怕,原來只是一些人傳遞的假消息,讓大家「杞人憂天」罷了!
Thumbnail
2021/11/13
經濟部此舉的「抗漲專區」與《呂氏春秋》講的「掩耳盜鐘」,不就有異曲同工之妙,不是嗎?以為成立個「抗漲專區」,要業者把一些看起來沒有漲價的商品集中銷售,官員先麻痺自己的物價感覺,然後老百姓就會慶幸原來物價沒有上漲,過去的耽驚受怕,原來只是一些人傳遞的假消息,讓大家「杞人憂天」罷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好消息,那就是台灣5月的失業率降至3.46%,創下近23年單月最低的紀錄。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成果,也反映了台灣經濟的韌性和內需服務業的活力。 根據主計總處的統計,今年1~5月服務業就業人數年增7.7萬,其中住宿餐飲業、藝術休閒娛樂等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都有明顯的復甦。這說明了台
Thumbnail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好消息,那就是台灣5月的失業率降至3.46%,創下近23年單月最低的紀錄。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成果,也反映了台灣經濟的韌性和內需服務業的活力。 根據主計總處的統計,今年1~5月服務業就業人數年增7.7萬,其中住宿餐飲業、藝術休閒娛樂等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都有明顯的復甦。這說明了台
Thumbnail
幾個月前,人類學徒回了一趟香港取材,見見好幾年沒見的銀行老朋友時,寫了一篇文章,當中挖了一個坑給自己,說要跟讀者們聊聊關於全球缺工現象的探索原因。 回來荒島沒多久就遇上了矽谷銀行與瑞信的暴雷事件一直拖著拖著,拖到賞味期都快過了,再不寫可能美國經濟就直接進入衰退,也沒有缺工啥問題好寫了。 那我們
Thumbnail
幾個月前,人類學徒回了一趟香港取材,見見好幾年沒見的銀行老朋友時,寫了一篇文章,當中挖了一個坑給自己,說要跟讀者們聊聊關於全球缺工現象的探索原因。 回來荒島沒多久就遇上了矽谷銀行與瑞信的暴雷事件一直拖著拖著,拖到賞味期都快過了,再不寫可能美國經濟就直接進入衰退,也沒有缺工啥問題好寫了。 那我們
Thumbnail
本文分享重點: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低薪定義(低於薪資中位數三分之二)。 110年全台有超過405萬人,約有一半員工平均月薪資低於4.2萬元。 104人力銀行調查近兩年求職會員,發現今年全體63個產業的平均月薪約為4.3萬。低薪產業高達三分之二。 產業K型發展拉大薪資M型化結構。 經濟成長
Thumbnail
本文分享重點: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低薪定義(低於薪資中位數三分之二)。 110年全台有超過405萬人,約有一半員工平均月薪資低於4.2萬元。 104人力銀行調查近兩年求職會員,發現今年全體63個產業的平均月薪約為4.3萬。低薪產業高達三分之二。 產業K型發展拉大薪資M型化結構。 經濟成長
Thumbnail
隨著國內COVID-19疫情趨緩,7月2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終於將持續2個多月的三級警戒調降為二級。在各項社會活動有條件迎向復甦的時刻,日前主計處公布今年6月失業率為4.8%,創下10年來新高,因疫情而放無薪假與減班的人數也大幅增加,而防疫期間的種種限制更使得服務業受到極大衝擊。
Thumbnail
隨著國內COVID-19疫情趨緩,7月2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終於將持續2個多月的三級警戒調降為二級。在各項社會活動有條件迎向復甦的時刻,日前主計處公布今年6月失業率為4.8%,創下10年來新高,因疫情而放無薪假與減班的人數也大幅增加,而防疫期間的種種限制更使得服務業受到極大衝擊。
Thumbnail
透過人口結構的數據分析,佔得績優地區的先機。從政府公開的人口數據計算各縣市的外來工作人口,搶先得知未來的房價趨勢。就業與工作人口是房價最強健的支撐面,受到少子化與人口減少的影響最小。各縣市的移入或是移出的工作人口資料更能窺得政府公開統計資料背後所隱含的意義,進而對各地區的特性有深入的瞭解與認知。
Thumbnail
透過人口結構的數據分析,佔得績優地區的先機。從政府公開的人口數據計算各縣市的外來工作人口,搶先得知未來的房價趨勢。就業與工作人口是房價最強健的支撐面,受到少子化與人口減少的影響最小。各縣市的移入或是移出的工作人口資料更能窺得政府公開統計資料背後所隱含的意義,進而對各地區的特性有深入的瞭解與認知。
Thumbnail
香港失業率創下了十六年來的新高,政府統計處公佈,2020年10月至12月的失業率為6.6%,失業人數增至24萬5千多人,非常可怕的一個數字,而且可能只是一個開始,因為保就業計劃在上年年底才剛剛結束,真正的影響並未正式反映出來。 政府當然會把第4波疫情當作是失業率創新高的原因,比起之前沙士時期,可能
Thumbnail
香港失業率創下了十六年來的新高,政府統計處公佈,2020年10月至12月的失業率為6.6%,失業人數增至24萬5千多人,非常可怕的一個數字,而且可能只是一個開始,因為保就業計劃在上年年底才剛剛結束,真正的影響並未正式反映出來。 政府當然會把第4波疫情當作是失業率創新高的原因,比起之前沙士時期,可能
Thumbnail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歐洲在2020年三月迎來第一波疫情,邊境封鎖,宵禁封城,所有經濟活動瞬間斷了鏈,景氣瞬間結凍,德國身為歐洲就業市場的模範生也逃不過這次景氣的下滑,從2020年9月的德國就業報告中,看到慘澹就業市場是如何的改變,接踵而來的問題是:我們看到盡頭了嗎? 
Thumbnail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歐洲在2020年三月迎來第一波疫情,邊境封鎖,宵禁封城,所有經濟活動瞬間斷了鏈,景氣瞬間結凍,德國身為歐洲就業市場的模範生也逃不過這次景氣的下滑,從2020年9月的德國就業報告中,看到慘澹就業市場是如何的改變,接踵而來的問題是:我們看到盡頭了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