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金庸筆下的明教禱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倚天屠龍記》又在電視播放。談到《倚天》,不得不提「明教」。
根據《佛祖統紀》記載:「吃菜事魔,三山尤熾,為首者紫冠寬衫,婦人黑觀白服,謂之明教。」「吃菜」就是食素的意思,明教教徒相信,吃素可以淨化人的靈魂。「魔」通「摩」,即摩尼,明教源自波斯,公元三世紀中葉由先知摩尼所創立。
由於信徒行為有違平常人,加上供奉外國人為神明,明教在中國的名聲並不佳,淪為秘密宗教組織。
在金庸筆下,明教更有一篇簡短的禱文:
「焚我殘軀,熊熊聖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為善除惡,唯光明故。喜樂悲愁,皆歸塵土。憐我世人,憂患實多!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六大派圍攻光明頂時,明教中人戰至最後一刻,生命危在旦夕之際,一同誦念此禱文,那份決志殉教的虔敬,教人動容。
「殘軀」與「聖火」相對,突顯出「聖火」的高貴。
為成就「聖火」的持續高貴、永不熄滅,不惜「焚我殘軀」,這是犧牲小我以完成大我,犧牲個人以成就大群的宗教精神。
值得留意是「殘軀」一詞的使用。普通人不會叫自己的身體為「殘軀」,如此叫法,反映明教中人都是可憐人,飽受過人生種種摧折磨難,身心俱痛,故云「殘軀」。
既然飽受人生種種摧折磨難,「生亦何歡」來得合適。生無可戀,死就沒什麼大不了,所以說「死亦何苦」。
不過,生死可看輕,有一樣東西不可看輕,即「為善除惡」,帶領世界走向光明。
「喜樂悲愁」繫於生死,生死不是什麼一回事,「喜樂悲愁」自然也無需太在意,隨著人入土為安,還有什麼「喜樂悲愁」可言呢?
反而天下蒼生的嚎哭哀號,不會因某人之死而終結,某人已死,無法再拯救天下蒼生,獨留下天下蒼生繼續受苦受難,焉能不悲?反覆吟詠「憐我世人,憂患實多!」,其實是一種感慨、悲愁的宣洩。
禱文透示出來的明教形象,有點像儒家,有點像墨家,也有點像基督教,卻怎樣看都不似是「魔教」。
若論魔,峨嵋派滅絕師太不問情由要把天下妖邪滅個清光,迫周芷若發毒誓:「小女子周芷若對天盟誓,日後我若對魔教教主張無忌這淫徒心存愛慕,倘若和他結成夫婦,我親身父母死在地下,屍骨不得安穩;我師父滅絕師太必成厲鬼,令我一生日夜不安,我若和他生下兒女,男子代代為奴,女子世世為娼。」誰及得上她?
明教與朱元璋有否關係,吳唅在<明教與大明帝國>推論韓山童本為明教徒,「明王出世」說出自摩尼教經典《大小明王出世經》,為大明國號的本源。然而,也有學者不認同,提出異議。
朱元璋得國後,大力禁止民間宗教傳播,明教從此式微。小說中,張無忌被朱元璋迫逼,離開明教,與趙敏退隱江湖。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主要闡述及析論歷史、哲學,兼及文學、通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魯迅對民主並不感興趣,視其為「多數人的暴政」。在<文化偏至論>,他說: 「一梭格拉第也,而眾希臘人鴆之,一耶穌基督也,而眾猶太人磔之,後世論者,孰不云謬?顧其時則從眾志耳。」 「必借眾以凌寡,托言眾治,壓制乃尤烈於暴君。」 「嗚呼,古之臨民者,一獨夫也;由今之道,且頓變而為千萬無賴之尤,民不堪命矣,
看過電影《狂舞派》多遍,最近一次看,尤其刺激我對「青春」的思考。「青春」是什麼一回事?「青春」就是年輕,抑或另有內涵? 一般人對「青春」的理解,似乎離不開年歲。年紀輕彷彿是「青春」的同義詞。因為年輕,所以有時間揮霍,敢於追夢。因為年輕,所以有美貌炫耀,敢於裝酷鬥美。因為年輕,所以好與人競爭,不願輸給
「對於港獨分子被判入獄,我們是樂觀其成的,證明香港公義得到伸張......」 仲文實在看不下去,關掉電視,在面書留連。KOL X 和 KOL Y 在罵戰,接著是雙方支持者相互謾罵。作為曾經多次撰文支持抗爭的人,仲文感到很疲倦,也很絕望。 他的目光慢慢注意到一個消失的頭像。他在搜尋欄上打上熟悉的英文字
假如生存是成就人生一切意義價值的先決條件,那麼死亡便標誌著人再也無法成就更多的人生意義價值。如果人自覺一生並無太多意義價值想成就,死亡對他來說不算是一件大事。然而,人尚有許多意義價值想成就,想買車買樓,娶妻生子,看著兒女長大,死亡就教人擔憂、恐懼,長生不死、延年益壽一類荒誕思想應運而生。 希臘哲學家
還有兩天 (4 月 25 日) 就是荃灣中心百佳結業的日子。結業告示有「感謝 22 年來的支持」,屈指一算,原來百佳是在 1997 年開業。我在荃灣中心住了接近三十一年,由出生住到現在,看著百佳開業,今天看著它結業,委實百般滋味在心頭。 百佳原本位於前往街市街的 95 號小巴站旁,隔鄰是美心快餐店。
越讀徐志摩的《偶然》,越覺得他是對著林徽因寫的。 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 將我比喻為「天空裡的一片雲」,雲在天空中飄浮,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卻擺脫不了風的左右。此暗示作者為一浪子,卻是一暗鬱的浪子,深感無法擺脫命運。 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波心」暗示「你」是一湖泊或地上一灘水。湖泊也好,地上一灘水也
魯迅對民主並不感興趣,視其為「多數人的暴政」。在<文化偏至論>,他說: 「一梭格拉第也,而眾希臘人鴆之,一耶穌基督也,而眾猶太人磔之,後世論者,孰不云謬?顧其時則從眾志耳。」 「必借眾以凌寡,托言眾治,壓制乃尤烈於暴君。」 「嗚呼,古之臨民者,一獨夫也;由今之道,且頓變而為千萬無賴之尤,民不堪命矣,
看過電影《狂舞派》多遍,最近一次看,尤其刺激我對「青春」的思考。「青春」是什麼一回事?「青春」就是年輕,抑或另有內涵? 一般人對「青春」的理解,似乎離不開年歲。年紀輕彷彿是「青春」的同義詞。因為年輕,所以有時間揮霍,敢於追夢。因為年輕,所以有美貌炫耀,敢於裝酷鬥美。因為年輕,所以好與人競爭,不願輸給
「對於港獨分子被判入獄,我們是樂觀其成的,證明香港公義得到伸張......」 仲文實在看不下去,關掉電視,在面書留連。KOL X 和 KOL Y 在罵戰,接著是雙方支持者相互謾罵。作為曾經多次撰文支持抗爭的人,仲文感到很疲倦,也很絕望。 他的目光慢慢注意到一個消失的頭像。他在搜尋欄上打上熟悉的英文字
假如生存是成就人生一切意義價值的先決條件,那麼死亡便標誌著人再也無法成就更多的人生意義價值。如果人自覺一生並無太多意義價值想成就,死亡對他來說不算是一件大事。然而,人尚有許多意義價值想成就,想買車買樓,娶妻生子,看著兒女長大,死亡就教人擔憂、恐懼,長生不死、延年益壽一類荒誕思想應運而生。 希臘哲學家
還有兩天 (4 月 25 日) 就是荃灣中心百佳結業的日子。結業告示有「感謝 22 年來的支持」,屈指一算,原來百佳是在 1997 年開業。我在荃灣中心住了接近三十一年,由出生住到現在,看著百佳開業,今天看著它結業,委實百般滋味在心頭。 百佳原本位於前往街市街的 95 號小巴站旁,隔鄰是美心快餐店。
越讀徐志摩的《偶然》,越覺得他是對著林徽因寫的。 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 將我比喻為「天空裡的一片雲」,雲在天空中飄浮,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卻擺脫不了風的左右。此暗示作者為一浪子,卻是一暗鬱的浪子,深感無法擺脫命運。 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波心」暗示「你」是一湖泊或地上一灘水。湖泊也好,地上一灘水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巫者(薩滿)的修行方式與傳統宗教的差異。巫者不抗拒生活中的誘惑,並且相信一切出現的原因;他們能在艱苦環境中保持道德標準,並尋找真理的折射。相對於宗教的禁忌,巫者的修行更具彈性和包容性,文章中也提及愛爾蘭詩人葉慈對於基督教與玄學祕術的雙重信仰,展現不同修行方式之間的共通性。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在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觀音山 7月27日至9月1日期間,於海內外各地舉辦「中元普度盂蘭盆法會」,敬邀登記贊普,冥陽兩利。佛門的普度真義為「一切皆度」,無論有形無形,佛法的超勝功德力平等普及於一切,見聞者皆能離苦得樂。如何登記?量身打造您的普度方案!
Thumbnail
看著眼前的情形,我驚愕地差點說不出話來,眼前貪婪如同惡鬼的身影,不僅貪婪的食用著祭祀的飯菜,還一點一滴吸吮著同屬此間祖厝的氣運。為何神明旁觀,僅能在其他方面加緊護佑? 看著巨大的身體,不禁讓我感到一絲恐懼,神主牌位中的人那麼少,該不會,被這位已經變異化惡的祖先給……吃、了、吧! 我看著其他躲在角
思考星雲:原生佛法的果就是成佛,次生佛法的果是什麼?魔仔思考:就是成為一個最好的人和佛一起生活。思考星雲:人不是應該在人道嗎?怎麼可能和佛一起生活?小柔思考:就因為佛有人之光影。思考星雲:讓我來寫下這一段的佛法新思考:魔仔有佛之光影確執著做人! 思考星雲:你想殺人,用次生佛法?殺掉千千萬萬的佛弟子
魔仔說:舊時報佛法的高峰來了嗎?在當代的有誰?是在台灣。我只說一個好了,就是老淨空。他不像我研究魔慈系統,也沒有說過妙慈夢想的慈悲,不知他有說過覺悟者的良心嗎?就是佛慈。他說的就是原生佛法,我寫的次生佛法要把這些文字帶向高峰,因為我覺得這就是妙性人的慈悲,簡稱妙慈。 老淨空從魔仔心裡出來了,是阿彌
Thumbnail
○2024龍年,台灣宮廟有【搶頭香】迷信活動,民眾將香枝亂丟,這實是對神明大大的不恭敬! 神明降禍都來不及,何來保佑吉祥? 人人應學習正確的宗教祭祀禮儀與觀念,就是敬畏神明,如在眼前,肅穆心態,端正身行。同時學習正信的宗教供奉祭祀意義,才不會忙碌半天,誤認為神明保佑,結果卻是造惡得罪神明而不自知!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巫者(薩滿)的修行方式與傳統宗教的差異。巫者不抗拒生活中的誘惑,並且相信一切出現的原因;他們能在艱苦環境中保持道德標準,並尋找真理的折射。相對於宗教的禁忌,巫者的修行更具彈性和包容性,文章中也提及愛爾蘭詩人葉慈對於基督教與玄學祕術的雙重信仰,展現不同修行方式之間的共通性。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在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觀音山 7月27日至9月1日期間,於海內外各地舉辦「中元普度盂蘭盆法會」,敬邀登記贊普,冥陽兩利。佛門的普度真義為「一切皆度」,無論有形無形,佛法的超勝功德力平等普及於一切,見聞者皆能離苦得樂。如何登記?量身打造您的普度方案!
Thumbnail
看著眼前的情形,我驚愕地差點說不出話來,眼前貪婪如同惡鬼的身影,不僅貪婪的食用著祭祀的飯菜,還一點一滴吸吮著同屬此間祖厝的氣運。為何神明旁觀,僅能在其他方面加緊護佑? 看著巨大的身體,不禁讓我感到一絲恐懼,神主牌位中的人那麼少,該不會,被這位已經變異化惡的祖先給……吃、了、吧! 我看著其他躲在角
思考星雲:原生佛法的果就是成佛,次生佛法的果是什麼?魔仔思考:就是成為一個最好的人和佛一起生活。思考星雲:人不是應該在人道嗎?怎麼可能和佛一起生活?小柔思考:就因為佛有人之光影。思考星雲:讓我來寫下這一段的佛法新思考:魔仔有佛之光影確執著做人! 思考星雲:你想殺人,用次生佛法?殺掉千千萬萬的佛弟子
魔仔說:舊時報佛法的高峰來了嗎?在當代的有誰?是在台灣。我只說一個好了,就是老淨空。他不像我研究魔慈系統,也沒有說過妙慈夢想的慈悲,不知他有說過覺悟者的良心嗎?就是佛慈。他說的就是原生佛法,我寫的次生佛法要把這些文字帶向高峰,因為我覺得這就是妙性人的慈悲,簡稱妙慈。 老淨空從魔仔心裡出來了,是阿彌
Thumbnail
○2024龍年,台灣宮廟有【搶頭香】迷信活動,民眾將香枝亂丟,這實是對神明大大的不恭敬! 神明降禍都來不及,何來保佑吉祥? 人人應學習正確的宗教祭祀禮儀與觀念,就是敬畏神明,如在眼前,肅穆心態,端正身行。同時學習正信的宗教供奉祭祀意義,才不會忙碌半天,誤認為神明保佑,結果卻是造惡得罪神明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