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閱讀,所為何事?讀《在名為人生的旅途,做個夢想的逃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為什麼推薦你閱讀本文:
對於教育者而言,比起一直說下一代不閱讀,或許更該思考的是:「我們會讀什麼?」
本書,也推薦給活得非常努力的每一個你。

前言:有點搞笑的開始

「叮咚」學生的ig訊息跳了出來。
「老師,你最近有看一本新書嗎?是網紅出的散文寫真集!」散文?寫真集?這兩個聽起來如此跳Tone的元素放在一起⋯⋯這,會有人買嗎?
「會啊!而且書店的有封膜,要買回家才能看喔!」順手,同學把自己跟明信片(首刷書贈品)的合照傳了過來。
不方便放學生的照片,只好放老師在辦公室的模仿照,還請見諒
「欸欸,老師你知道他是誰嗎!就是那個有拍MV的網紅呀!」
嗯我知道,我跟那首MV的歌手同名,有很多人傳給我,(謝謝各位。)
---我是分隔線---
其實,因爲工作關係,最近的我比較常看知識/教育為主的內容,很少看散文。但這麼一位平常不怎麼愛看書的孩子都熱情推薦了,於是在休假日的時候,我到誠品買了這本書——也才發現,這本書的名字實在有點長,找書還得先把書名記下來(不知道説表哥的新書,店員會不會知道?)。
《在名為人生的旅途,做個夢想的逃兵》
比較ㄎㄧㄤ的部分就到這。以下是老師閱讀完這本書,《在名為人生的旅途,做個夢想的逃兵》的認真感動,也相信這份感動能使你重拾閱讀。

閱讀的意義:知識與休憩

(接下來這段與本書無關,可以選擇跳過)
在這個世代,尤其對於我的學生們來說,十幾歲的他們大多不再讀課本外的文字作品了。在我求學的年代,同學手中或許還拿著金庸,上課偷偷傳閱著——但誠如臺灣動漫推廣協會蘇微希理事長,在一場演講所提到的:對現在的孩子而言,金庸明顯只剩下電玩遊戲的意義。
他們與閱讀的距離,好遠好遠。
怎麼樣的作品才能使孩子願意放下手邊的娛樂?又或著,更該問的是自己:有什麼理由能讓我們自己閱讀呢?
你呢?最近什麼時候讀書了呢?
我們閱讀紙本書的目的,大抵有兩個向度:
有些是為了獲得知識、有些則是純粹為了自己喜歡、樂趣。
課本等工具書是前者最好的例子,後者譬如圖文書、漫畫都是。對於平常不閱讀書籍的孩子,或許並不是為了知識層面的需要,然而我相信:若有一本書,譬如《在名為人生的旅途,做個夢想的逃兵》,分享作者自己不同生命階段,在情感、工作、生活的誤區,那麼,這個平常不閱讀的孩子,想必能在這本書裡獲得更多吧!
辦公室攝影

閱讀生命:用文字相聚的光芒閃耀

我碰巧在「左道」關門的那天聽說這家咖啡廳,也才從社群媒體(Instagram)認識「國民表哥」周信佐。
周信佐是誰?

台北東區咖啡廳的老闆、知名圖文作家的表哥、當紅 YOUTUBER的前經紀人、市長候選人的新媒體操作顧問、新聞採訪的打工達人、知名設計雜誌編輯、全台電影院聯播廣告的模特兒⋯⋯
林林總總各式顯赫的頭銜職稱,經歷過近百份工作的他,在這標榜斜槓生存的青年世代,似乎反映了一種社會期待的成功典範──年少有為、夢想先驅、人生勝利組。
然而,在另一端滑著手機Instagram的我們,從沒想過「光鮮亮麗」的背後,是怎麼樣的努力?
開咖啡廳,其實是兩個待業的失意人,隨口而出的念頭。
「⋯⋯我們苦熬了三年。而後為了償還創業初期貸款的資金,將店託付給店長,我出門上班去了。」(本書P.49)信佐的文字雖是輕描淡寫地帶過,但在一個同樣有創業經驗的人看來,這又是多麼的沉重。名為散文集的本書,大量使用第一人稱(我)紀錄著生活的氛圍與溫度。我們會從序開始,走進四段,包含「 無法言語的日子」、「 做個夢想的逃兵」、「情緒飽和」、「錯過的時間與錯過的你」等作者對自己人生的真實回顧,有些段落也以短篇小說的方式,在虛與實之間,淬煉出作者想告訴讀者的話。
記下這一切,只是希望我未來仍然記得,能用更溫柔的方式去陪伴生病的朋友們。
— — 突然讓我想到那些年,在情感低潮時,碰巧遇見肆壹的文字。
如果說,肆壹在書本裡,是用一種良師亦友的角色告訴你/妳在感情關係裡的現在、過去與未來;那信佐就是用鄰家表哥的口吻,笑著說:這個痛我也很痛,但沒關係,有我在這陪你。
這樣的溫柔與溫度,或許正是孩子閱讀本書的理由吧?
取自作者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ipomark/

結語:透過閱讀,打開不同的人生想像

「我不休息就只能做到這樣了,休息了還得了?」破三萬八千Instagram追蹤人數的他,在網紅/網帥背後,是怎麼樣子的?
必須說,關於人生,老師非常喜歡本書結語的其中一段,關於「神農氏」的譬喻。歷史上也就這麼一位神農氏嚐盡百草,那麼只有一次人生,無法嚐盡酸甜苦辣的我們,又該靠什麼選擇人生呢?或許,靠的便是閱讀吧。
從淡淡深深淺淺重重的經歷,我想無論是什麼年紀的朋友,都能在這本書裡找到共鳴,以及人生前進的方向與能量。非常推薦大家閱讀。
那麼,我們下篇評論見囉。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讓你有收穫,請為這篇文章按下愛心,讓我為你寫出更多這樣的文章。
★如果你希望穩定收看我的後續作品,請追蹤本寫作專題
★若有希望老師關心的教育議題、影視作品、或是娛樂體驗,歡迎留言或與我聯繫委託。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3會員
173內容數
我相信:「學習」才不是一件無聊的事,只是你缺少好的「素材」、「管道」、以及「觀點」! 在【家安老師的娛樂評論室】,陪你一起從電影、商業閱讀、以及生活日常學習之前在教室裡沒搞懂的點點滴滴。 在放課後的時間裡,一起學習新知吧—— 同學,上課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家安老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怎麼樣說服小朋友「做家事很重要」呢?用體驗的吧!
不說教的教養理論真的很少見,本篇做到了,更把焦點放回了我們大人本身。
比起過往世代,個人能扮演的「角色」越發多元且複雜——但是,我們真能兼顧、駕馭迥然不同,譬如王子與街頭老鼠的形象嗎?
穿不一樣的衣服,就能偽裝成不同人嗎? 其實,還是有點道理的。
當「雜學」已成為一張同溫層標籤,青年們需要的新能量在這嗎?
史塔克在《鋼鐵人2》曾說:「我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傳承。我們該替未來世代留下什麼。」 那麼他在《復4》留下了什麼呢?
怎麼樣說服小朋友「做家事很重要」呢?用體驗的吧!
不說教的教養理論真的很少見,本篇做到了,更把焦點放回了我們大人本身。
比起過往世代,個人能扮演的「角色」越發多元且複雜——但是,我們真能兼顧、駕馭迥然不同,譬如王子與街頭老鼠的形象嗎?
穿不一樣的衣服,就能偽裝成不同人嗎? 其實,還是有點道理的。
當「雜學」已成為一張同溫層標籤,青年們需要的新能量在這嗎?
史塔克在《鋼鐵人2》曾說:「我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傳承。我們該替未來世代留下什麼。」 那麼他在《復4》留下了什麼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本書使用插畫搭配文字,看起來目標客群是中小學學生,其實也適合思考人生方向的大人,或是對於未來工作迷途的大人。全文討論了工作與幸福的關係,以及探索自己的興趣和夢想,獨立思考的重要性等主題。
Thumbnail
《我們為什麼要閱讀?》並不是一本可以照表抄課的工具書,也不是一本無來由推崇閱讀有多美好的傳教書。相反的,它是一本能夠激發讀者思考閱讀本質、發掘自己和閱讀之間的關係的作品,適合已經有閱讀習慣的讀者,與內心的自我對話來反思閱讀之於自己的意義。
「讀書基本的紀錄是:書籍情報+感想,接著進一步擴充。」 這一句話,節錄於日本作者倉下忠憲[1]的著書, 《ロギング仕事術: 課題に気づく、タスクが片づく、成果が上がる 》[2]的第133頁。 這樣一想,我讀書作紀錄的方式習慣一直在變化。 我是在高中開始時,大量開始看書的。
Thumbnail
雖然這本書主要是寫給還在學的學生或社會新鮮人看的,但是工作多年後閱讀這本書,也會有不一樣的體會。這本書並非呆版的說教,而是用可愛的漫畫與插圖構成,說明工作與讀書的意義。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一本適合青少年與成年人一起閱讀的書籍,以漫畫與插畫圖文書的形式交叉排版,引出不同分章,一段段討論工作的不同話題。 此外,書中收集了各種真實的職場人士心聲,分享不同的工作觀點與態度,並針對當代工作趨勢進行了分析。
Thumbnail
你想從書中獲得什麼?讀過上萬本書的閱讀狂人千田琢哉,從他海量的閱讀經驗裡告訴我們,幫助我們面對未來人生難題的所有提示,全都已經被這個世界上的某個人寫進書裡了。為了與命定之書相遇,我們要持續閱讀,從閱讀裡找到扭轉人生的契機。為此,千田琢哉教人從閱讀培養8大能力,解決面臨職場、人際以及未來規劃種種難題。
Thumbnail
就這樣迎來最後一堂課,在課程的尾聲,我推薦了高三同學們:《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這本書,書中所談的讀書與工作的原因,是我會很希望自己在年輕時早點知道的內容。
Thumbnail
書名: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 作者:池上彰   從結論來說,預習人生將要面對的問題,找到屬於你自己的答案。   最有印象的地方是第3章,從「喜歡」的事物找到工作方向。 這裡給我的啟發就是—如果喜歡某個領域,而想要從事最直接想到的職業時,不訪也找相關聯的工作,增加自己的選擇。
Thumbnail
懂這麼多道理,為什麼卻過不好這一生? 這是一個大哉問! 在台灣,小時候讀書就是為了考試,希望透過考一個好學校,改變命運。 這對於60年代出生的長輩或許是,但對於80後的我,好像沒有什麼感覺,就算我已經讀到了台灣第一學府。 這是思維的錯誤,讓學歷變成待罪羔羊 但事實是
Thumbnail
閱讀就像是在尋寶,因為「幫助你面對未來人生當中,未知難題的所有提示,全都已經被這個世界上的某個人,寫進書裡了。」 ​ 《去書店買個好人生》的作者 千田琢哉,原本是個只看漫畫的問題學生。偶然因為迷上商業書,決定在大學期間,挑戰讀完一萬本書。透過閱讀,奠定了他日後開展財富自由的人生基礎。後來,不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本書使用插畫搭配文字,看起來目標客群是中小學學生,其實也適合思考人生方向的大人,或是對於未來工作迷途的大人。全文討論了工作與幸福的關係,以及探索自己的興趣和夢想,獨立思考的重要性等主題。
Thumbnail
《我們為什麼要閱讀?》並不是一本可以照表抄課的工具書,也不是一本無來由推崇閱讀有多美好的傳教書。相反的,它是一本能夠激發讀者思考閱讀本質、發掘自己和閱讀之間的關係的作品,適合已經有閱讀習慣的讀者,與內心的自我對話來反思閱讀之於自己的意義。
「讀書基本的紀錄是:書籍情報+感想,接著進一步擴充。」 這一句話,節錄於日本作者倉下忠憲[1]的著書, 《ロギング仕事術: 課題に気づく、タスクが片づく、成果が上がる 》[2]的第133頁。 這樣一想,我讀書作紀錄的方式習慣一直在變化。 我是在高中開始時,大量開始看書的。
Thumbnail
雖然這本書主要是寫給還在學的學生或社會新鮮人看的,但是工作多年後閱讀這本書,也會有不一樣的體會。這本書並非呆版的說教,而是用可愛的漫畫與插圖構成,說明工作與讀書的意義。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一本適合青少年與成年人一起閱讀的書籍,以漫畫與插畫圖文書的形式交叉排版,引出不同分章,一段段討論工作的不同話題。 此外,書中收集了各種真實的職場人士心聲,分享不同的工作觀點與態度,並針對當代工作趨勢進行了分析。
Thumbnail
你想從書中獲得什麼?讀過上萬本書的閱讀狂人千田琢哉,從他海量的閱讀經驗裡告訴我們,幫助我們面對未來人生難題的所有提示,全都已經被這個世界上的某個人寫進書裡了。為了與命定之書相遇,我們要持續閱讀,從閱讀裡找到扭轉人生的契機。為此,千田琢哉教人從閱讀培養8大能力,解決面臨職場、人際以及未來規劃種種難題。
Thumbnail
就這樣迎來最後一堂課,在課程的尾聲,我推薦了高三同學們:《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這本書,書中所談的讀書與工作的原因,是我會很希望自己在年輕時早點知道的內容。
Thumbnail
書名: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 作者:池上彰   從結論來說,預習人生將要面對的問題,找到屬於你自己的答案。   最有印象的地方是第3章,從「喜歡」的事物找到工作方向。 這裡給我的啟發就是—如果喜歡某個領域,而想要從事最直接想到的職業時,不訪也找相關聯的工作,增加自己的選擇。
Thumbnail
懂這麼多道理,為什麼卻過不好這一生? 這是一個大哉問! 在台灣,小時候讀書就是為了考試,希望透過考一個好學校,改變命運。 這對於60年代出生的長輩或許是,但對於80後的我,好像沒有什麼感覺,就算我已經讀到了台灣第一學府。 這是思維的錯誤,讓學歷變成待罪羔羊 但事實是
Thumbnail
閱讀就像是在尋寶,因為「幫助你面對未來人生當中,未知難題的所有提示,全都已經被這個世界上的某個人,寫進書裡了。」 ​ 《去書店買個好人生》的作者 千田琢哉,原本是個只看漫畫的問題學生。偶然因為迷上商業書,決定在大學期間,挑戰讀完一萬本書。透過閱讀,奠定了他日後開展財富自由的人生基礎。後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