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患可以自己要求移除餵食器嗎?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弟弟之前中風昏迷,在急救時醫生有幫他插管救回,可是在弟弟清醫後,他老婆就把他送往安養中心,現在可自己呼吸沒插管可是管子還留在氣管處,還沒取出,之前醫生說可自主呼吸後可將管子移除,想問:
弟弟目前都意識都清醒,可以用比的來表示,我們要將他之前的插管的管子移除,讓他可以自己進食(自己可以從嘴邊用吸管吸食),不用再灌流質營養品,他老婆堅決不同意,請問什麼法律依據讓病人自己決定把管子移除。

一、這是個「病患自主權」的問題
  1. 「病患自主權」白話來講,就是病患、家屬還是醫師,誰可以決定醫療方式?在很早以前,可能是醫師。
  2. 您看過2003年的日劇《白色巨塔》嗎?以前的臺灣醫生也像戲劇中的外科醫師財前五郎一樣,可以充滿自信的對醫療方法作決定。如果您弟弟活在那個時代,能不能移除插管,恐怕只有醫師才可以決定了。
  3. 後來有了「病患自主權」這個話題,源於美國的侵權行為法「暴行理論」(battery),在臺灣更多是在談「人性尊嚴」,其中就有包含「請求為一定醫療之作為」的權利。
  4. 但這裡出現了一個問題,這裡的「病患自主權」,到底是病患的權利,還是家屬的權利?這其實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在臺灣常見的醫療場景,如果病患臥病在床,家屬往往才是主要照顧者,更是醫療糾紛的主要發動者。尤其是在病患的決定能力還不夠清晰,外觀難以判斷的狀況下,這個問題相當棘手。

二、法律上的醫師告知義務,和患者或家屬同意權是怎麼規定的?誰的同意更有效?

  1. 相較於臺灣早期,現在的醫病關係比較緊張,醫師在診治前都會告知患者及家屬相關的醫療知識,例如病情、治療方針、處置、用藥、預後情形及可能之不良反應。甚至醫療機關(例如:醫院)在實施手術或侵入性檢查或治療時,原則上都必須向病人或其法定代理人配偶、親屬或關係人說明,並經其同意,簽具同意書。
  2. 上述的規定在《醫師法》(第12-1條)和《醫療法》(第63條第64條),如果細看法條,我們可以發現,同意權(也包含說「不同意」的權力)其實不一定只屬於病人,而是病人「或」法定代理人、配偶、親屬或關係人。
  3. 如果從醫院或醫師的視角,在患者本人沒辦法清楚表達的狀況下,如果只談法律,有時候配偶的簽名,比本人還有效。
  4. 畢竟患者臥病在床又沒有什麼表達能力,醫院有了配偶的簽名同意,患者不一定會來告;但只有患者的簽名同意(甚至只是用比的來表示,沒辦法簽名),而沒拿到其他親屬或配偶的簽名同意,法律風險是更高的。
  5. 簡言之,如果我是醫院或醫師。儘管明知患者意識清醒(但沒辦法清楚表達意思)表示要移除插管,配偶卻堅決不同意,可能我就不敢只聽患者的意思配合拔管。
  6. 當然法定代理人、配偶、親屬或關係人在《醫療法》的順序沒有高低,但即使親屬同意了也簽字,配偶卻堅決不同意,對醫院或醫師同樣有訴訟風險啊。

三、2019年通過了《病人自主權利法》,醫病雙方都有更多法律依據處理「拔管」問題

  1. 在實務的醫療糾紛中,您的問題可能算單純的,更常見的「拔管」問題是重症患者在什麼時候可以決定放棄治療自然死亡。
  2. 到了2019年,臺灣出現了《病人自主權利法》保障病患的善終權益。
  3. 以前,雖然病患在意識清醒時可以要求醫師當自己走到生命盡頭,不要再做無用的救治,徒增痛苦,希望自己有尊嚴的走。但病患這種要求對醫生而言不具意義。
  4. 醫生可能當下說好,但當病患進入插管或須靠接呼吸器維持生命時,決定要不要拔管或要不要再做無效的搶救,決定權仍在病患家屬。
  5. 換句話說,醫師必須得到病患家屬的同意並簽下書面同意書時,醫師才會拔管或不再做延長生命的醫療措施,因為死人不會告人,只有活人的家屬才會,醫師當然是聽活人的。而《病人自主權利法》就在解決這個問題。
  6. 因為《病人自主權利法》可能沒辦法處理您發問的狀況,所以就講到這裡。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延伸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55會員
    115內容數
    這裡的故事,淺顯、白話、正確。希望有趣。 就是大人看得懂,而且可以跟小孩分享的。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大明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為什麼有「勞工董事」?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創作者要怎麼好好休息 + 避免工作過量?《黑貓創作報#4》午安,最近累不累? 這篇不是虛假的關心。而是《黑貓創作報》發行以來可能最重要的一篇。 是的,我們這篇講怎麼補充能量,也就是怎麼休息。
    Thumbnail
    avatar
    黑貓老師
    2024-06-29
    防曬產品係數測試報告彙整(2024年)從2014年起,自己對於市售防曬產品的效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為當時候發現不少產品的防曬係數其實標示是有問題的,像是原本應該是人體測試的SPF與PA數值,實際上沒有做,只用機器測試的數據來充當,但這兩者卻有很大的差異。像是防曬係數其實有強度、廣度與平均度三個面向需要一起判斷,但多數廠商並沒有完整標示
    Thumbnail
    avatar
    邱品齊皮膚科醫師
    2023-04-27
    同頻才能同行,可以接受和自己性格迥然不同的人,最主要要有共鳴著名的作家林徽因也是我的崇拜的對象,曾經在她的著作中寫道:人與人之間,若靈魂不能共振,交流不能同頻,僅僅只是淺淺的遇見,終究會成爲陌路,各自天涯,而那些氣息相同,靈魂相似的人,即使紛飛天涯,終有一天也會不約而見,一路同行。
    Thumbnail
    avatar
    芷汐你好
    2021-09-13
    妳好煩,可不可以自己玩?從小,我就很崇拜我的小阿姨。 在媽媽他們那輩物質還不是很豐饒的年代裡,她是最小的一個女兒,哥哥姊姊們的照顧下受到良好的教育,也發展出了多元的興趣,繪畫、陶土、鋼琴樣樣都會,我小時候最喜歡她了。 在我小的時候,媽媽一個月會帶我回外婆家兩三次,那時小阿姨還沒有出嫁,忘了那時我和她確切的年齡,她約莫快30
    avatar
    泛泛的自我療癒記事本
    2021-07-29
    疫情間要讓小小孩去學校嗎?(II)-重視自己的感受,可以做出更合適的決定理性的評估幫助我們有依據的去區分已經做到的及尚未做到的部分,尚未做到的就待核對、了解及溝通。而在核對、了解、溝通的過程中,不少人會出現負向的感受,而負向感受會讓我們在做決策時容易趨避當下令人煩惱的事,也就是說,家長可能因為經驗跟感覺不好而很快地做一個決定...
    Thumbnail
    avatar
    陳維均諮商心理師
    2021-07-17
    金英夏《我有破壞自己的權利》:為了追求生命的獨特,人是否可以追求死亡?如果說在《進擊的巨人》裡我們談論的是他人的死亡在我們心中激起的東西,那麼在金英夏的《我有破壞自己的權利》中,我們要談論的,剛好要反過來,是我們對自身死亡的想像反過來在我們身上產生的東西。那種被死亡的想像所激起的事物就如同虛構的渴望一樣, E
    Thumbnail
    avatar
    藍玉雍
    2021-04-17
    你可以不愛全世界 但你一定要愛自己|騙得了別人 但騙不了自己假裝開心、假裝熱情、假裝善良,做到這些之後,很多人就會覺得你很可靠、覺得你很值得信任。
    avatar
    小金魚
    2020-05-07
    《L-O-V-E》24:你要自己大喊不可以小莎如同石化一般,僵直在急診床邊,從頭到腳冷汗如同潑了桶冰水,讓她直發抖。趁著放榜成績還沒公布的空檔,她不想聯絡之之跟緹娜,但男友喬治王連同喬治媽那邊瘋狂的壓力,已經思考僵化的她,無法反抗。
    Thumbnail
    avatar
    小劉醫師
    2019-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