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B業務人生:懂你的產品

更新於 2020/02/2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B2B世界中,陌生開發難不難? 超級困難。那該怎麼辦? 跟我一樣堅持下去就對了喔。
我目前任職公司,是間走利基市場產品的研發供應商(非常非常利基),在這樣一個到處都被紅色供應鏈佔領的情況下,應該如何殺出重圍呢?
老實說,我不知道世界上是否真有業務必勝心法,因為直到現在,我也還在學習。偶爾還是會有挫折的時候。但首先,你得問問自己,你了不了解你賣的產品/解決方案? 或是你懂不懂這個市場。如果不懂,那連你自己都說服不了自己為何客戶要跟你下單了。如果你只會丟出最低價格,那我想,公司也不需要請你做這份工作,因為比價格低,誰都會。
Miss Sloane(攻敵必救),這部電影中有一部很著名的台詞:” Know your subject, people! Failure to do so may result in loss of a golden opportunity” 要熟知你的專業阿,各位!不然可能會喪失絕佳的機會。
B2B業務其中一個難關就是,當你還是這一個產業的新手時,你的每一個客戶都比你還懂你的產品怎麼用、還有你的競爭對手是誰。所以,唯一一個讓你客戶對你刮目相看的方法就是,當對方提出了一個產品/產業/市場的問題時,你要回答得出來。
不過,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你不可能一夜之間懂所有事情。因此,剛進入這行的你,只能虛心求教,熟悉所有公司的產品,研究市場的趨勢。不懂就真的不要裝懂,有時候客戶反而看你謙虛的態度,還會大方的跟你分享這個產業的資訊呢!
在這分享一個小故事,有一次還是菜鳥的我被臨時指派到澳洲參與一個需要帶一些技術層的會議,但我的主管因行程上有衝突,因此只有我飛去當個人頭代表。結果,當地的客戶看到只有我出現,對我說:「我們等等開會的時候是否要開Skype,讓你的主管一起參與?」表面上客戶只是禮貌性的這樣詢問,但我讀懂他了他真正的意思:”你level可能還不夠,我們等等可能會有你答不出來的問題”。那一次的出差讓我知道,要真正懂你的產品是件多麼重要的事情。
我這邊說的”懂你的產品”,可不是只要懂得如何操作就好。因傻布琳娜任職的公司不是什麼幾千幾萬人大企業,因此我得從前端Pre-sales 到後端After sales,都要徹底熟悉跟摸透。說實話,對我來說做個稱職的B2B業務,就是要成為除了工程師之外最了解產品的人。
因此願不願意在下班時間,自己多花時間學習產品、產業知識就是你與其他業務不同的地方了!我列舉熟悉產品你首先需要的五大點:
#1產品設計的概念
例:產品如何運作、設計的方式、使用什麼芯片解決方案(這點雖對於某些公司來說是機密,但是只要你知道你用的跟競爭對手的不同,你就有機會)…等。
#2 應用場合
總要知道產品/解決方案用在什麼地方吧!
#3與競爭對手比較後產品的優勢與劣勢
《孫子兵法》中提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殆就是危險,不殆意謂「沒有失敗的危險」
#4產品定價跟市場均價差異在哪?
總要知道為何你的產品賣得比其他人還貴吧?
#5你的產品可以幫助解決客戶那些痛點?
我想這個是最重要的一點了,就像買電動鑽的故事一樣,推銷員狂介紹不同款的電動鑽款式,但實際客戶只是要鑽一個5mm的洞。
PS. 因產業別的不同,五大點可能會有所差異。
接續講我剛沒講完的故事,當我客戶問完我是否要同步跟主管skype這個會議時,我禮貌性地笑笑說:「不,不需要。我相信我可以回答你們提出的問題。」事後證明,雖還是有小突槌,但因我有花時間熟悉產品資訊,因此當天會議也順利的結束了,那一次之後,這個客戶也沒再問過我出差開會時主管是否需要同行了。

在傻布琳娜翻身日誌一部分中,我會分享這些年的B2B開發業務人生以及市面上業務書籍中提到的實作辦法實驗,因傻布琳娜自己也還在邊走邊學,所以maybe哪一天你會看到我可能推翻前頭的言論,或是做一些修改喔。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你,也可以跟我一起成長!
    在這裡,分享我的職場人生、自我成長、時事觀察等相關內容給大家。一起翻轉人生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在低谷或是心情不好受挫的時候,應該做些什麼來讓自己盡快走出低潮?
    大家都知道的品牌--可口可樂,為何還要撒大錢去做廣告行銷? 答案可能包含,適度的曝光,人們才會記得這個牌子。或是可口可樂的競爭對手百事可樂可能會打廣告曝光,進而人們會淡忘可口可樂。
    這幾年在歐洲人中間遊走,理出了一些心得,每一國家的人都有自己的專屬標籤,比如說:義大利人很熱情、德國人很精明、法國人很傲嬌。這些算是基本的刻板印象,不過一種米養百種人,歐洲的小麥、馬鈴薯一定也是養了千千萬萬種人。
    除了參展跟實際拜訪,不管你發了多少封email、打了多少通電話給潛在客戶,99.9%是得不到正面的回應的,這種挫敗的感覺真的很難受,一年總是有好幾個時候得經歷這個所謂的"低潮期"。
    人類絕對是種愛比較的動物,當腦波弱的人看到 Instagram上看到那些誰去高檔餐廳吃了一頓、誰又出國玩樂了,怎麼可能不產生比較的心態呢?
    比起名片上面印了多厲害、多了不起的職稱,客戶們更在乎的你是否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面對危機的反應速度。
    人在低谷或是心情不好受挫的時候,應該做些什麼來讓自己盡快走出低潮?
    大家都知道的品牌--可口可樂,為何還要撒大錢去做廣告行銷? 答案可能包含,適度的曝光,人們才會記得這個牌子。或是可口可樂的競爭對手百事可樂可能會打廣告曝光,進而人們會淡忘可口可樂。
    這幾年在歐洲人中間遊走,理出了一些心得,每一國家的人都有自己的專屬標籤,比如說:義大利人很熱情、德國人很精明、法國人很傲嬌。這些算是基本的刻板印象,不過一種米養百種人,歐洲的小麥、馬鈴薯一定也是養了千千萬萬種人。
    除了參展跟實際拜訪,不管你發了多少封email、打了多少通電話給潛在客戶,99.9%是得不到正面的回應的,這種挫敗的感覺真的很難受,一年總是有好幾個時候得經歷這個所謂的"低潮期"。
    人類絕對是種愛比較的動物,當腦波弱的人看到 Instagram上看到那些誰去高檔餐廳吃了一頓、誰又出國玩樂了,怎麼可能不產生比較的心態呢?
    比起名片上面印了多厲害、多了不起的職稱,客戶們更在乎的你是否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面對危機的反應速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在國外,公司買來賣去是很常見的。大多數時候跟我們沒啥關係,但在同一個產業久了,就是會遇到這樣的狀況:原本做得好好的代理商,甚至還是該國的獨家代理商,每年穩定的下訂單不太需要擔心。某天突然通知我整間公司賣給了其他人🌩🌩 這種感覺就好像:你帶著老婆出了城,吃著火鍋還唱著歌,突然就讓麻匪給截了。
    Thumbnail
    【記得動動手,按一下右邊欄位〔追蹤〕&〔讚〕作為小小的鼓勵】 每幾年要開除一定比例墊底的客戶 上個月一篇文章寫到,要每年檢視每個區域、國家,甚至每間代理商的營收,對比國際經濟狀況,對比出那些代理商是真的有正面的貢獻。 如果更細一點的,還要分析該代理商過去銷售的產品品項,進行多方對比找出身為
    Thumbnail
    公司營運營收數字除了重要的總額之外,更需要注重營收來源地區/國家、產品線等資訊。透過這些數據,可以幫助業務主管客觀地分析實際情況,瞭解營收來源是否太集中、效率差異是否過大、業務團隊能否有效推廣每個產品線等。需要集中人力資源在最有利潤的產品線上,而非過多分散精力。
    Thumbnail
    大家的公司有屬於自己的銷售流程圖嗎? 當我們問出這個問題,大概會得到以下幾種答案: 有啊。 什麼是銷售流程? 銷售流程圖,我知道啊,公司以前導過,那個沒用啦。 有喔,存在XXX那哩,你自己去看。 不論得到上述哪一種回答,都代表著問問題的人,並沒有被告知或教導該公司的銷售流程應該怎麼做。
    Thumbnail
    產品若要改版要不要立刻通知代理商 消費性產品,答案是一定要。 如果是工業產品呢? 屏除產品改版,業務忘記被通知的這件事情。 杭特:你們想一想這個問題:「當公司通知目前正在銷售的某產品即將要做設計變更,此時我們要不要立刻告知代理商?」 小米:當然要啊,我們應該讓代理商跟我們的資訊同步 小
    Thumbnail
    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我們都會在腦中記得許久。 很多商業相關文章已經講很多了,說故事的能力就是行銷的能力。聽起來很有道哩,實際上也真的有道理。想瞭解說故事對於行銷的幫助,可以在方格子搜尋說故事,也能看到不少的文章。 難為的地方在於如何隨手講出一個故事? 給我們主題與方向與足夠的時間,先不論故事內容是否
    Thumbnail
    富士軟片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前身:富士全錄)。 我曾經看到一篇短文,內容寫的是Thomas Malnight 經訪問富士的員工:「能不能請問你,你們公司的競爭者是誰?」 富士軟片資訊員工:「我們的競爭者是Google,只不過Google是巨人,而我們現在還是幼稚園的學生。」 心態 眼光 延伸思考:
    Thumbnail
    你知道當業務,客戶不是只有對個人,還有對企業的嗎?
    Thumbnail
    其實這跟前一篇寫的文章【 議價的心理學】有點類似。有興趣的可延伸閱讀。 若有做過進口採購的工作經驗,就會知道歐美的供應商,每年都會固定漲價。而身為代理商的我們並不會因此而不向對方買東西。可是當我們變成供應商之後,我們反而會害怕漲價客戶就跑了,為什麼? 心魔 以下是三個調整價格的好時機:
    Thumbnail
    至於Salesforce這間公司的大名如果不知道這間公司背景的,可以看這裡出自WIKI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B5%9B%E5%AF%8C%E6%97%B6 他有提到打造一個可預測營收的銷售神器,必須要有以下3個關鍵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在國外,公司買來賣去是很常見的。大多數時候跟我們沒啥關係,但在同一個產業久了,就是會遇到這樣的狀況:原本做得好好的代理商,甚至還是該國的獨家代理商,每年穩定的下訂單不太需要擔心。某天突然通知我整間公司賣給了其他人🌩🌩 這種感覺就好像:你帶著老婆出了城,吃著火鍋還唱著歌,突然就讓麻匪給截了。
    Thumbnail
    【記得動動手,按一下右邊欄位〔追蹤〕&〔讚〕作為小小的鼓勵】 每幾年要開除一定比例墊底的客戶 上個月一篇文章寫到,要每年檢視每個區域、國家,甚至每間代理商的營收,對比國際經濟狀況,對比出那些代理商是真的有正面的貢獻。 如果更細一點的,還要分析該代理商過去銷售的產品品項,進行多方對比找出身為
    Thumbnail
    公司營運營收數字除了重要的總額之外,更需要注重營收來源地區/國家、產品線等資訊。透過這些數據,可以幫助業務主管客觀地分析實際情況,瞭解營收來源是否太集中、效率差異是否過大、業務團隊能否有效推廣每個產品線等。需要集中人力資源在最有利潤的產品線上,而非過多分散精力。
    Thumbnail
    大家的公司有屬於自己的銷售流程圖嗎? 當我們問出這個問題,大概會得到以下幾種答案: 有啊。 什麼是銷售流程? 銷售流程圖,我知道啊,公司以前導過,那個沒用啦。 有喔,存在XXX那哩,你自己去看。 不論得到上述哪一種回答,都代表著問問題的人,並沒有被告知或教導該公司的銷售流程應該怎麼做。
    Thumbnail
    產品若要改版要不要立刻通知代理商 消費性產品,答案是一定要。 如果是工業產品呢? 屏除產品改版,業務忘記被通知的這件事情。 杭特:你們想一想這個問題:「當公司通知目前正在銷售的某產品即將要做設計變更,此時我們要不要立刻告知代理商?」 小米:當然要啊,我們應該讓代理商跟我們的資訊同步 小
    Thumbnail
    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我們都會在腦中記得許久。 很多商業相關文章已經講很多了,說故事的能力就是行銷的能力。聽起來很有道哩,實際上也真的有道理。想瞭解說故事對於行銷的幫助,可以在方格子搜尋說故事,也能看到不少的文章。 難為的地方在於如何隨手講出一個故事? 給我們主題與方向與足夠的時間,先不論故事內容是否
    Thumbnail
    富士軟片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前身:富士全錄)。 我曾經看到一篇短文,內容寫的是Thomas Malnight 經訪問富士的員工:「能不能請問你,你們公司的競爭者是誰?」 富士軟片資訊員工:「我們的競爭者是Google,只不過Google是巨人,而我們現在還是幼稚園的學生。」 心態 眼光 延伸思考:
    Thumbnail
    你知道當業務,客戶不是只有對個人,還有對企業的嗎?
    Thumbnail
    其實這跟前一篇寫的文章【 議價的心理學】有點類似。有興趣的可延伸閱讀。 若有做過進口採購的工作經驗,就會知道歐美的供應商,每年都會固定漲價。而身為代理商的我們並不會因此而不向對方買東西。可是當我們變成供應商之後,我們反而會害怕漲價客戶就跑了,為什麼? 心魔 以下是三個調整價格的好時機:
    Thumbnail
    至於Salesforce這間公司的大名如果不知道這間公司背景的,可以看這裡出自WIKI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B5%9B%E5%AF%8C%E6%97%B6 他有提到打造一個可預測營收的銷售神器,必須要有以下3個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