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王丹:幸福比苦難更容易被看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雖然幸福和苦難聽起來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生活狀態,但其實就感受而言,並沒有統一的標準可以去界定何為幸福,何為苦難。對每一個具體的個人來說,他們都有各自屬於自己的、獨特的對於幸福或是苦難的定義,而這些定義,往往就是一種感受。

套用一句唯心主義哲學著名的話:

幸福只有當你覺得幸福的時候,它才存在;同樣,苦難也只有當你覺得苦難的時候,它才存在。

幸福可以很簡單,在苦難中亦然

一切,其實都是感受的結果。

王安憶在我眼中,王安憶是中國當代數一數二的傑出作家。她的傑出,就在於她可以細膩地描寫出這樣虛無飄渺的感受,但是卻又扎實地成長在人心中的東西,例如她的著名的短篇小說〈蚌埠〉。

她寫的是插隊的知青生活,其中有一段是寫到她從插隊所在的貧窮的農村小村莊去省城合肥開會,途中經過蚌埠。

去過安徽的人都知道,蚌埠是一個中型城市,熱鬧但並不繁華,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典型的三線城市。這樣的城市,在「文革」期間,可以想像一定是灰暗破敗的,事實上也確實是。但是王安憶回憶了自己住進蚌埠一家普通的招待所的感受,那是我看過的最平淡而又深刻的內心描寫。她寫晚上回到房間上床關燈,準備睡覺:

有燈光透過棉布窗簾映進房間,這種微明的夜晚也是熟悉的。半醒之中,心裡浮起一個明晰的思想,那就是,這世界依然有著正常的生活,一種不是享樂卻也絕不受苦的生活。我們這些被拋在動盪的世事裡,不知何始,不知何終的孩子們,就是在蚌埠,這個中轉的城市,度過了一個溫存的夜晚。

偉大的文學家,就是可以用筆,大到寫出一個時代,小到寫出人性的細微之處。這一段描寫,就已經具有這樣的書寫格局。為什麼這麼說呢?了解「文革」歷史的人都知道,其實那是一個極為殘酷的時代,生活中按理說不可能有什麼「幸福」可言。就是在〈蚌埠〉中的主人公,其實也是從上海那樣的大城市,下放到窮鄉僻壤,吃盡了苦頭的人。

按理說,這樣的人,他們體會到的,應當是無窮無盡的苦難。可是生活不是這麼簡單,在王安憶的筆下,僅僅是一個比農村環境好一些的城市,一個能有乾淨的床單的房間,就已經是回到「正常的生活」。而僅僅能回到「正常的生活」,就令人感到如此的「溫存」。這種溫存的感受,就是某種程度上的幸福感。王安憶在小說中乾淨俐落地總結為:

「幸福生活很簡單,就是洗一個熱水澡。」

反抗者追求理想的實現,不是一時的感受

再沒有什麼,比這樣的內心刻畫更能幫助我們理解歷史和社會的了。

通過這樣的描寫,我們可以看到,人的反抗心理,其實是很難形成的,因為不管是多麼動盪的社會,總也會有安靜的一個角落,在那樣的角落,因為有著跟動盪的外面的世界的對比,你可以很容易在苦難中找到幸福。其實,那不是真正的幸福,那是你感受到的幸福。

但是對很多人來說,能有這樣的感受就足夠讓他們留戀和滿足的了,如果因為反抗,連這樣的感受也失去了,他們會覺得得不償失。

所以,反抗,通常不是因為幸福或者苦難這樣的感受形成的,因為你總是能找到幸福。真正的反抗者,一定還是那些內心中有精神世界意義上的理想的人。他們無所謂幸福還是苦難,他們追求的,是一種超越感覺的東西,這個東西那就是理性。

理性會幫助這些人領悟到,很多幸福,其實不是幸福,那只是一種感受而已,真的幸福,不能建立在感受上,而是要建立在實實在在的,可以恆久存在的基礎上。於是,那個基礎,而不是「幸福」,才是反抗者追求的目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琴心剑胆-avatar-img
2019/09/05
不好意思,我真的以为您早已经死去了.
Emma Wang-avatar-img
2019/09/04
很多东西讲给人听也未必懂,是多么孤独。某个人可以是我不眠不休的理由。
Frank lai-avatar-img
2019/08/28
是呀,大家都看到王丹現在的幸福,看不到ㄌ六四犧牲者的苦難。我想王丹也看不到……
avatar-img
王丹的沙龍
389會員
247內容數
作為一個寫作者,「王丹隨筆」這個空間,能夠讓我書寫的內容不被媒體的意識形態或流量給綁架,不需為了追求點擊而譁眾取寵,真正深入書寫出更多有價值的內容給每位讀者。除此之外,我希望在這裡不是單純的「我寫你看」,能有更多機會與讀者們互動,接受讀者的要求,批評。(當然,表揚也可以XD)
王丹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6/24
各位讀者朋友,尤其是各位付費訂閱的朋友:我要帶著萬分的歉意,跟各位說一聲「感謝,再見」,因為,我在方格子的專欄,到今天,就是最後一期了。
Thumbnail
2020/06/24
各位讀者朋友,尤其是各位付費訂閱的朋友:我要帶著萬分的歉意,跟各位說一聲「感謝,再見」,因為,我在方格子的專欄,到今天,就是最後一期了。
Thumbnail
2020/06/17
現在在美國,討論BLM運動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政治正確,支持方大聲疾呼,成為主流聲音。但是,另一股被稱為「沉默的大多數」(silent majority)的力量也在醞釀。
Thumbnail
2020/06/17
現在在美國,討論BLM運動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政治正確,支持方大聲疾呼,成為主流聲音。但是,另一股被稱為「沉默的大多數」(silent majority)的力量也在醞釀。
Thumbnail
2020/06/10
上一篇介紹了一本書:2015年在香港大風出版社出版的《傳說中的何維凌手稿》,提到書中觸及到了中國1989年「六四」鎮壓中的一件秘辛。作者何維凌之所以能夠有資格在當年那驚心動魄的政治局勢中,扮演在共產黨與學生之間的斡旋的角色,主要原因就是,他是中國當時的最高統治者鄧小平的長子鄧樸方的同班同學。
Thumbnail
2020/06/10
上一篇介紹了一本書:2015年在香港大風出版社出版的《傳說中的何維凌手稿》,提到書中觸及到了中國1989年「六四」鎮壓中的一件秘辛。作者何維凌之所以能夠有資格在當年那驚心動魄的政治局勢中,扮演在共產黨與學生之間的斡旋的角色,主要原因就是,他是中國當時的最高統治者鄧小平的長子鄧樸方的同班同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以一位哲學家和年輕人對話的形式探討阿德勒心理學,強調人生是我們自己選擇的,主張改變思維角度以獲得幸福。文章內容包括決定論&目的論、課題分離、獲得勇氣、接納自我等主題,說明改變思維勇於追求幸福的重要性。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以一位哲學家和年輕人對話的形式探討阿德勒心理學,強調人生是我們自己選擇的,主張改變思維角度以獲得幸福。文章內容包括決定論&目的論、課題分離、獲得勇氣、接納自我等主題,說明改變思維勇於追求幸福的重要性。
Thumbnail
追求幸福是人們想做的事情,因為幸福能帶給人們愉悅感,由於幸福的定義很主觀,我們該怎麼去理解屬於自己的幸福是什麼?
Thumbnail
追求幸福是人們想做的事情,因為幸福能帶給人們愉悅感,由於幸福的定義很主觀,我們該怎麼去理解屬於自己的幸福是什麼?
Thumbnail
會寫下這篇文章是源自於幾個月前被古賀史健和岸見一郎詮釋的阿德勒心理學:「被討厭的勇氣」所感動,書中主要為年輕人因為覺得自己很不幸,偶然間看到哲學家提出 : 「人人都可以獲得幸福,世界很簡單」的理念,從而感到忿忿不平,前往尋找哲學家理論所展開的故事。 讀書的過程就像品嚐一個檸檬千層塔,書中的每個篇章
Thumbnail
會寫下這篇文章是源自於幾個月前被古賀史健和岸見一郎詮釋的阿德勒心理學:「被討厭的勇氣」所感動,書中主要為年輕人因為覺得自己很不幸,偶然間看到哲學家提出 : 「人人都可以獲得幸福,世界很簡單」的理念,從而感到忿忿不平,前往尋找哲學家理論所展開的故事。 讀書的過程就像品嚐一個檸檬千層塔,書中的每個篇章
Thumbnail
製造快樂的第一步,是走進痛苦。 這話千萬別被叔本華聽到。他在《人生智慧箴言》主張, 人不應專注於快樂,而是要盡量避免痛苦。更指出「約束造就幸福」,表示一個人若見識越廣,其操心、願望與恐懼也隨之增加;而一個人若見聞越少,則越幸福。 當然,趨樂避苦是人性之一,但逃避不應被作為幸福學格言。安慰時我們
Thumbnail
製造快樂的第一步,是走進痛苦。 這話千萬別被叔本華聽到。他在《人生智慧箴言》主張, 人不應專注於快樂,而是要盡量避免痛苦。更指出「約束造就幸福」,表示一個人若見識越廣,其操心、願望與恐懼也隨之增加;而一個人若見聞越少,則越幸福。 當然,趨樂避苦是人性之一,但逃避不應被作為幸福學格言。安慰時我們
Thumbnail
不快樂一部份是由於社會制度,一部份是由於個人心理,後者是本書裡想談的。作者集中在一般不受著外界苦難的人身上,提出治療日常煩悶的方法。
Thumbnail
不快樂一部份是由於社會制度,一部份是由於個人心理,後者是本書裡想談的。作者集中在一般不受著外界苦難的人身上,提出治療日常煩悶的方法。
Thumbnail
電影「終極追殺令」裡瑪蒂達問:「人生總是這麼苦,還是只有童年如此?」       萊昂:「總是這樣。」   很多年前,作家張愛玲接受某個採訪時曾說:「人生是在追求一種滿足,雖然往往是樂不抵苦的!」   我不太清楚張愛玲說這話的背景,但是卻讓我想到鹿橋所著未央歌書中女主角藺燕梅的話:「人生實在甜
Thumbnail
電影「終極追殺令」裡瑪蒂達問:「人生總是這麼苦,還是只有童年如此?」       萊昂:「總是這樣。」   很多年前,作家張愛玲接受某個採訪時曾說:「人生是在追求一種滿足,雖然往往是樂不抵苦的!」   我不太清楚張愛玲說這話的背景,但是卻讓我想到鹿橋所著未央歌書中女主角藺燕梅的話:「人生實在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