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找UX/UI工作的經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Q1: 如何申請在國外申請到這個職位呢?(以我自己的觀點,覺得很多外國公司都非常注重術業有專攻,因此注重文憑、學歷、經驗。)

我的大學念的是國際觀光管理,碩士念的是服務設計,現在的工作是在半導體產業擔任UX/UI Designer。如果妳問我是否認同妳的觀點,我認同,因為理論上是合理的。但是根據我個人的經驗,我覺得外國公司注重的術業有專攻,不全然是文憑和學歷,更多的是妳個人能夠為公司解決什麼問題,達到公司策略上那一些的目標及替公司領導同事學習新的技能和知識。我個人很注重學習和分享,因為設計介面往往需要團隊的協助,若是妳能夠替同事設計有趣又有效的工作坊來引導團隊的合作能力,我認為不只是幫助到整個團隊也能培養妳個人的領導能力。

Q2: 可以稍微分享一下設計師一天的行程是什麼嗎?(過去看了一些設計者分享工作的一天,都屬於非常彈性自由,但又時常需要與團隊做討論與研究,所以非常好奇此塊)

我上班的第一件事情,是先看今天有哪一些會議和快速過濾E-mail看看有沒有需要及時協助的Task。忙季的時候有時候整天會有3-5個會議,平時2-3個會議算是常態。再來,我會打開我的notion快速過濾手上案子的進度,安排當天能需要完能的項目。

我個人有一套自己的設計流程和工具。對我來說,流程基本上是不變的,然而工具會根據專案的目標和需求而改變。有時間時,我會研究我沒用過的工具來增加應對不同UX問題的應變能力。我認為我的工作是非常彈性也很有趣的,我也很享受我的工作。我的工作內容其實是偏向解決Usability 和 Design Problems,所以我有一半的時間是做研究,一半的時間是做設計。

至於團隊討論和研究其實算是很彈性,我們很常開會/1對1討論/玩遊戲,大多數的活動都是跟專案有關,有時候我會直接跟同事坐在一起做Design Pairing。

Q3: 你認為你目前的公司認為這職位最重要的任務是什麼?以及該具備哪些要素?(個人特質、能力)(許多公司對 UI/UX Designer 的定義都有所不同,有些是要 lead all team,但有些可能會負責倒 PM 等事務。)

我認為最重要的任務是把需要完成的專案完成,並且提供客觀的數據(質性和量化)來佐證專案的Success Rate。根據我的經驗,專案在最初期的時候必須要定義好目標和Data Metric,設計流程必須完整,最後就是能在Deadline前完成。基本上就是專案必須有邏輯,有設計,有效率。

我的工作內容其實有設計,有研究,也有管理。我的手上目前有6的案子,所以我想管理專案的能力是基本,再來因為我是唯一的UX/UI Designer所以我必須領導所有UX的專案。所以我算是需要負責Project Management和 Lead UX projects。

Q4:在工作過程中,真的有辦法邊學邊做嗎?(許多公司要求立即產出的效果,但是有時候這種事很難說,設計思考執行後,實際的雛形成敗就會影響到公司,如何去面對工作壓力與能力上進修的問題。)

妳的能力必須要滿足工作上當下的需求,但是工作的需求只會越來越多,所以我一直都在不斷學習更多與UXUI相關的技能和知識。我其實常常覺得我會的不夠多,所以我有時間也會在網上閱讀文章,聽UX Podcast,我也計畫在十月參加UX Conference來建立一些人脈和學習更多UXUI的Best Practices。

Q5:你在目前公司中,遇到的最大問題、挫折是什麼呢?

一個人的UX Team其實有時候挺挫折的,因為時間和資源有限,所以有時候妳知道妳能做得更好更多,但是時間和資源上不允許的。所以最大的問題對我來說就是時間不夠,因為我們團隊在改善的是公司的官方網站(B2B),我們的網站不只是以行銷為目的,更多的是能提供我們的Tier one 的Tier two客戶來解決他們購買產品前後,所需要的工具和資料。所以我們的網站需要改善的工具和介面很多,也因此一個人的UX Team其實滿吃力的。

Q6:如何給想要在海外找 UI/UX 設計職位的人建議呢?

我覺得做自己很重要,因為我們也是再找一個每一天要花八小時工作的環境,我們也在找一個能夠帶領我們的Mentor,更重要的是跟妳一起共事的團隊願不願意溝通。相信自己能做到很重要,相信自己會被需要也很重要。

要謹記就算妳經驗比別人多,也不代表妳的會的比較多。海外其實是很競爭的,妳要學得比別人快,做得比別人好,想得比別人多。在海外生存,這是很基本的。

Q7:在台灣是否也有機會能承接外國公司的專案嗎?(像是負責市場研究的部分)

這方面我就比較不是那麼了解,但就我個人的想法,我覺得機會肯定是有的,我會根據我自己有興趣的產業或是產品來研究,然後直接寫E-mail給有興趣的公司,慢慢地建立與公司的合作關係。建立關係的時間可能會比想像中的久,所以可能要多花一點心思在了解如何快速地發掘與不同公司的合作機會。


最後感謝Natalie寫信來問我問題,希望我的經驗能夠幫助到更多對UXUI有興趣的網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ei的沙龍
2會員
1內容數
以為在英國的一年會改變我的一生,但萬萬沒想到真正改變我一生的,是英國畢業後的那年,那年的我結婚,申請綠卡,失業,低潮,最後我找到了自己,並帶著些許的不安全感和信念找回了小時候的夢想-美國夢,而我從來沒想過它會實現。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如果今天獲得新的工作機會時,如何評估這份工作適合自己?是否就是心儀的Dream Job?本文匯整了筆者個人經驗,整理了五大檢核指南,提供給求職者參考
Thumbnail
如果今天獲得新的工作機會時,如何評估這份工作適合自己?是否就是心儀的Dream Job?本文匯整了筆者個人經驗,整理了五大檢核指南,提供給求職者參考
Thumbnail
個人認為設計人員的個性(耐操、嚐鮮)及自身設計屬性(擅長造形、想點子、結構、CMF等等)。總是要求人及求職兩方面契合才是職場生涯的基本美好狀態。 我的第一個工作是台灣老字號的工業設計公司,主管到學校求人,請我老師推薦,因此我有幸畢業前就面試通過;敲定了一畢業就去任職。
Thumbnail
個人認為設計人員的個性(耐操、嚐鮮)及自身設計屬性(擅長造形、想點子、結構、CMF等等)。總是要求人及求職兩方面契合才是職場生涯的基本美好狀態。 我的第一個工作是台灣老字號的工業設計公司,主管到學校求人,請我老師推薦,因此我有幸畢業前就面試通過;敲定了一畢業就去任職。
Thumbnail
設計與管理兩領域,該走上設計管理職嗎? 我曾在設計公司、中小企業、日商及荷商受雇擔任工業設計師的工作,也曾自己開過工作室;在這領域也努力斯混近27年了,在近10年前被挖角到目前台商裏的創意單位任職;一位聊得來的年輕設計同仁問我一些困惑問題。我想或許我可以記錄下來想法供有相似狀況的同仁參考。
Thumbnail
設計與管理兩領域,該走上設計管理職嗎? 我曾在設計公司、中小企業、日商及荷商受雇擔任工業設計師的工作,也曾自己開過工作室;在這領域也努力斯混近27年了,在近10年前被挖角到目前台商裏的創意單位任職;一位聊得來的年輕設計同仁問我一些困惑問題。我想或許我可以記錄下來想法供有相似狀況的同仁參考。
Thumbnail
這是英國設計委員會的雙鑽流程,將設計思考流程分為四個時期: 探索/研究:對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理解(發散) 定義/合成:定義核心專註點(收斂) 開發/構思:找到潛在的解決方法(發散) 交付/實現:得到最終結果(收斂) 以下所列的五個事項也可以勉強用上述法則做歸類 1.清點資源 2.找出興趣
Thumbnail
這是英國設計委員會的雙鑽流程,將設計思考流程分為四個時期: 探索/研究:對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理解(發散) 定義/合成:定義核心專註點(收斂) 開發/構思:找到潛在的解決方法(發散) 交付/實現:得到最終結果(收斂) 以下所列的五個事項也可以勉強用上述法則做歸類 1.清點資源 2.找出興趣
Thumbnail
面試新人目標在維持平衡在誠實與維護公司形象確實表達公司的優點、缺點給面試者是很重要的! 站在同為“求職者”的角度,我是願意提供“實際情況”給有可能的應徵者知道,畢竟告知得越透明,越能協助應徵者明白自己的期望工作環境與現實的落差!
Thumbnail
面試新人目標在維持平衡在誠實與維護公司形象確實表達公司的優點、缺點給面試者是很重要的! 站在同為“求職者”的角度,我是願意提供“實際情況”給有可能的應徵者知道,畢竟告知得越透明,越能協助應徵者明白自己的期望工作環境與現實的落差!
Thumbnail
不管你是社會新鮮人,抑或是上班族準備想轉職,都不免經歷一段找不到方向的階段。還記得邊境我剛從碩士班畢業,第一次開始找工作時,心裡是無數的徬徨,雖然就讀的專業是商品設計,但在實際面試產品設計相關職缺後,卻遭到打槍而卻步。後來經歷過兩次轉職,都是跟所學專業性質差異很大的工作,但卻非常順利的運用了所學知識
Thumbnail
不管你是社會新鮮人,抑或是上班族準備想轉職,都不免經歷一段找不到方向的階段。還記得邊境我剛從碩士班畢業,第一次開始找工作時,心裡是無數的徬徨,雖然就讀的專業是商品設計,但在實際面試產品設計相關職缺後,卻遭到打槍而卻步。後來經歷過兩次轉職,都是跟所學專業性質差異很大的工作,但卻非常順利的運用了所學知識
Thumbnail
我相信如果有去聽業界設計師談職場或工作的相關講座,大家都會提到工作不單純只是在做”設計”這件事,不論創立設計工作室或是在品牌端in house都一樣,而不同產業和公司規模不同會觸碰到的事情也不盡相同,我能分享的也只有我經歷過的部分。
Thumbnail
我相信如果有去聽業界設計師談職場或工作的相關講座,大家都會提到工作不單純只是在做”設計”這件事,不論創立設計工作室或是在品牌端in house都一樣,而不同產業和公司規模不同會觸碰到的事情也不盡相同,我能分享的也只有我經歷過的部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