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走山路,成為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但在山上走久了就會知道,心裡的空間被打開,就會有更多的物事住進來,有時自己不小心走進自己內心裡面,整個人就會變成一座山。」(頁243)

也許大家還記得在2017年4月底一個引起台灣社會關注的新聞,一對台灣情侶在尼泊爾登山時遭遇大雪,受困於山間,失蹤47天後有一人獲救,另一人則不幸去世。去世的那位是劉宸君,也就是本書的作者。事件發生後到現在的2年間,劉宸君的好友收集宸君的筆記、電腦檔案、記在碎紙上的文字、信件、投稿作品等等,並與出版社合作討論編輯成書,於是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

可以這麼說,這是一本因死亡而誕生的作品。如果不是因為宸君的「死」,這本書不會出現,或至少不會長成現在這個樣子。書中的內容包含了宸君在死前的最後一段日子,在山洞中寫下的文字,在那尚不知道能不能獲救,絕望與希望對峙的時刻,那裡離死亡那麼靠近、無不是死亡的氣息,卻絕對是屬於「生」者的。在那樣的時刻,劉宸君仍然持續寫作,我猜想,寫作就是為了給別人看的,在那樣的時刻,不因為書寫下的文字可能永不見天日而不寫,而是為了使書寫下的內容能被看見而寫,這是劉宸君對抗死亡的方式,對抗孤寂與絕望的方式。也是劉宸君「活著」的方式。

因此,這是一本銘記著死亡的書,也是一本保存了最後一口氣的「新生」之書。它證明了死亡不是虛無,生命會以另一種形式活下去。

raw-image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一直想起荷索的紀錄片《灰熊人》,這部片紀錄了動物保育人士提姆崔德威爾(Tim Treadwell)每年都到阿拉斯加的卡特邁國家公園與灰熊相處的情形。提姆會自行攜帶攝影機拍下他與灰熊互動的情形,他自己是導演,也是演員。直到那一天,提姆跟他的女友遭到灰熊攻擊,被生吞下肚。當時的攝影機開著,雖然鏡頭蓋沒有打開,卻清楚的錄下了數分鐘的聲音片段,從活著到死亡。

這本書跟那部電影,都牽涉到人跟大自然之間的關係,兩者如何共存,介入會不會就是一種傷害。而大自然是如此無情,在跟大自然的相處過程中,提姆感受到了自然的友善及和諧,但當同樣的素材交到荷索手中,荷索卻看到大自然毫不仁慈、殘酷的一面。劉宸君之於山,有點像提姆之於灰熊,當劉宸君走向山,提姆接近灰熊,面對他們的是巨大而神祕的「牆」,要跨越這道牆,必須要把身體也交出去,這有時候意味著死亡。成為山是有代價的,那代價許多時候不是人所能負擔的。

【註】

本文標題〈走山路,成為山〉來自書中其中一篇文章的篇名。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蔡翔宇的沙龍
36會員
107內容數
電影是什麼? 電影的記憶、電影的未來、電影的空間、電影的啟示、電影的事件、電影的真實、電影的謊言、電影的模樣、電影的愛與死 看電影的人是一獨特的物種
蔡翔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9/27
本書的第一章叫做「愛是一門藝術嗎?」從書名就看得出來,作者佛洛姆的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佛洛姆繼續闡述愛為藝術的意義,就像其他任何形式的藝術一樣,想要精通就必須了解其理論,再花大量的時間練習與實踐。這意味著,愛並不是與生俱來的才華,人必須經由培養,才得以具備愛人的能力。
Thumbnail
2021/09/27
本書的第一章叫做「愛是一門藝術嗎?」從書名就看得出來,作者佛洛姆的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佛洛姆繼續闡述愛為藝術的意義,就像其他任何形式的藝術一樣,想要精通就必須了解其理論,再花大量的時間練習與實踐。這意味著,愛並不是與生俱來的才華,人必須經由培養,才得以具備愛人的能力。
Thumbnail
2021/09/08
小說以鋼琴作為貫穿全篇的重要意象,既以琴喻情,也以琴喻肉身。鋼琴既是發出樂聲的工具、文明藝術的象徵,也是承載使用者記憶的器皿;而一台遭到遺棄或是破損的鋼琴,原來更像是一位遭到背叛而掙扎求生的人。
Thumbnail
2021/09/08
小說以鋼琴作為貫穿全篇的重要意象,既以琴喻情,也以琴喻肉身。鋼琴既是發出樂聲的工具、文明藝術的象徵,也是承載使用者記憶的器皿;而一台遭到遺棄或是破損的鋼琴,原來更像是一位遭到背叛而掙扎求生的人。
Thumbnail
2021/06/02
參加了木馬文化舉辦的試讀活動,搶先閱讀了6月2號出版的《我的奮鬥2:戀愛中的男人》的部分內容,作者卡爾・奧韋・克瑙斯高是挪威的知名作家——不只獲獎成果豐碩,暢銷程度更是不同凡響。本書是他的半自傳小說《我的奮鬥》六冊中的其中一冊,以愛情為主題,描寫他跟第二任妻子琳達從相識熱戀到結婚生子的過程。
Thumbnail
2021/06/02
參加了木馬文化舉辦的試讀活動,搶先閱讀了6月2號出版的《我的奮鬥2:戀愛中的男人》的部分內容,作者卡爾・奧韋・克瑙斯高是挪威的知名作家——不只獲獎成果豐碩,暢銷程度更是不同凡響。本書是他的半自傳小說《我的奮鬥》六冊中的其中一冊,以愛情為主題,描寫他跟第二任妻子琳達從相識熱戀到結婚生子的過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自從搬到山上之後,每每從喧囂的都市離開,順著回家的路線前進,兩旁的店家越來越稀少,漸漸的被群山包圍,在道路的盡頭轉彎上山,映入眼簾的就是整片的樹林與山坡,兩旁的樹木順著蜿蜒的山路屹立著,無論出門或回家的路上,總有一段路被大自然包圍著,時不時還會有雲霧繚繞在樹林之間的夢幻感,隨著季節的變換,樹木的身體
Thumbnail
自從搬到山上之後,每每從喧囂的都市離開,順著回家的路線前進,兩旁的店家越來越稀少,漸漸的被群山包圍,在道路的盡頭轉彎上山,映入眼簾的就是整片的樹林與山坡,兩旁的樹木順著蜿蜒的山路屹立著,無論出門或回家的路上,總有一段路被大自然包圍著,時不時還會有雲霧繚繞在樹林之間的夢幻感,隨著季節的變換,樹木的身體
Thumbnail
你想過爬山時你有幾個自我嗎? 身為弱咖,在山裡有一個我得先專注行走。要記得穩住呼吸、拉扯股四頭肌撐起全身與大背包、控制腳掌小肌肉在觸地時尋找平衡。有一個我想要感受:樹冠上有鳥正不斷變換位置、右下方隱約可聞清脆流水、綠葉切割過的陽光在眼前路徑上搖動雷諾瓦的光影。雙眼為了偵測動物身影不斷變換焦距...
Thumbnail
你想過爬山時你有幾個自我嗎? 身為弱咖,在山裡有一個我得先專注行走。要記得穩住呼吸、拉扯股四頭肌撐起全身與大背包、控制腳掌小肌肉在觸地時尋找平衡。有一個我想要感受:樹冠上有鳥正不斷變換位置、右下方隱約可聞清脆流水、綠葉切割過的陽光在眼前路徑上搖動雷諾瓦的光影。雙眼為了偵測動物身影不斷變換焦距...
Thumbnail
第二次讀完,發覺仍然無法替這本書說什麼。你必須去翻開才能聽到他,必須走進才能讀懂關於山的一切。
Thumbnail
第二次讀完,發覺仍然無法替這本書說什麼。你必須去翻開才能聽到他,必須走進才能讀懂關於山的一切。
Thumbnail
在山上走久了就會知道,心裡的空間被打開,就會有更多的物事住進來,有時自己不小心走進自己內心裡面,整個人就會變成一座山。
Thumbnail
在山上走久了就會知道,心裡的空間被打開,就會有更多的物事住進來,有時自己不小心走進自己內心裡面,整個人就會變成一座山。
Thumbnail
#小獸吃書 「我漸漸可以理解,一個人對工作的看法與生活的不安全感其來有自,無所謂對錯。我們無須立即改變(通常也沒有辦法)當前所堅持的信念,但無妨停下來看看自己。我們可以花點時間仔細盤點現在需要什麼,而不是未來還能擁有什麼。」
Thumbnail
#小獸吃書 「我漸漸可以理解,一個人對工作的看法與生活的不安全感其來有自,無所謂對錯。我們無須立即改變(通常也沒有辦法)當前所堅持的信念,但無妨停下來看看自己。我們可以花點時間仔細盤點現在需要什麼,而不是未來還能擁有什麼。」
Thumbnail
1998年出生的劉宸君,與旅伴在2017年前往尼泊爾進行山區健行,卻遇上罕見的三月大雪,最後不幸喪生。《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正是作者的友人協助蒐集、整理她生前所著的遊記、詩、書信與雜文後出版的作品。透過這些文字,她不再是新聞事件中刻畫單薄的受難者,而是熱愛人生、具有豐富情感與生命厚度的作家。
Thumbnail
1998年出生的劉宸君,與旅伴在2017年前往尼泊爾進行山區健行,卻遇上罕見的三月大雪,最後不幸喪生。《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正是作者的友人協助蒐集、整理她生前所著的遊記、詩、書信與雜文後出版的作品。透過這些文字,她不再是新聞事件中刻畫單薄的受難者,而是熱愛人生、具有豐富情感與生命厚度的作家。
Thumbnail
一樁雪崩意外,兩個倖存者,卻出現彼此對立的言論。在形同開放式密閉空間的海拔6千公尺高山區,登山隊的罹難,究竟是單純的意外?還是精密謀畫過的謀殺?歷經劫難後的生還者,又背負著怎麼樣的命運?
Thumbnail
一樁雪崩意外,兩個倖存者,卻出現彼此對立的言論。在形同開放式密閉空間的海拔6千公尺高山區,登山隊的罹難,究竟是單純的意外?還是精密謀畫過的謀殺?歷經劫難後的生還者,又背負著怎麼樣的命運?
Thumbnail
前天才剛寫完卡爾維諾,巧的是接續著我讀的書,其中作者也引了兩次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可見作者也喜歡卡爾維諾。這本書名叫《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作者劉宸君,這是她的處女作,也是最後一本,因為她已於 2017 年四月在尼泊爾漫天惡雪的山上過世,年僅 19 歲。
Thumbnail
前天才剛寫完卡爾維諾,巧的是接續著我讀的書,其中作者也引了兩次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可見作者也喜歡卡爾維諾。這本書名叫《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作者劉宸君,這是她的處女作,也是最後一本,因為她已於 2017 年四月在尼泊爾漫天惡雪的山上過世,年僅 19 歲。
Thumbnail
劉宸君,是一個躺在記憶中、一則則新聞報導中,模糊又清晰的姓名。假如,我在翻開《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之前,我沒有去搜尋這個作者,或許,我會抱著截然不同的情緒,爬一座山,閱讀一個人面對生命有著如此堅定的純粹。然而,在翻開書之前,「山難」這一詞跳進我的腦海,根深蒂固的長出根,抓住我的想像與思考。
Thumbnail
劉宸君,是一個躺在記憶中、一則則新聞報導中,模糊又清晰的姓名。假如,我在翻開《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之前,我沒有去搜尋這個作者,或許,我會抱著截然不同的情緒,爬一座山,閱讀一個人面對生命有著如此堅定的純粹。然而,在翻開書之前,「山難」這一詞跳進我的腦海,根深蒂固的長出根,抓住我的想像與思考。
Thumbnail
這是一本因死亡而誕生的作品。如果不是因為作者劉宸君的「死」,這本書不會出現,或至少不會長成現在這個樣子。
Thumbnail
這是一本因死亡而誕生的作品。如果不是因為作者劉宸君的「死」,這本書不會出現,或至少不會長成現在這個樣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