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賣出「醜產品」的兩個關鍵/傅瑞德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當你的產品「被排山倒海嫌醜之後還能賣得動」時,就已經達到了這樣的境界。千萬別覺得你的顧客盲目,他們也不會真的盲目;而是因為你的功德已經積得圓滿,現在到了收割兌現的時候而已。

「現在3C廠商產品力強不強,已經不是看規格了,而是看被排山倒海嫌醜之後還能不能賣得動。」
這是筆者稍早貼出來的一段話;乍看有理,但當然失之簡略,所以再多做一些說明。
老實說,這句話是針對最近的iPhone 11(以及過去各世代被嫌醜的電子產品)而發;要論規格,華為最近剛發表Mate 30 Pro就是最好的對照組了。
不過,重點不在於這些(不僅限於上述兩款)產品孰優孰劣;這裡純粹談「產品力」這個話題、以及後面的「賣得動」這件事。

什麼是產品力?

隨意搜尋了一下,所謂「產品力」有諸多不同的說法;例如:
所謂的「產品力」是指企業開發滿足顧客需求的產品和服務的能力。

──如何避免價格紅海:「產品力」與「品牌議價力」的關連性
或是:
產品力,並不單單指商品本身而已,而是一個範圍更大的概念,包含以下內涵:
1. 商品規劃及生產流程控管等
2. 目標族群
3. 合適的通路銷售
4. 品牌價值

──品牌電商經驗談:產品力與品牌力才是勝出關鍵(節錄)
也可以是:
1. 產品力的第一重境界:產品表面的差異性
2. 產品力的第二重境界:產品真實的競爭力
3. 產品力的第三重境界:行銷力

──產品力的三重境界(節錄)
這些當然都有道理,不過至少就我寫下前面那段話而言,我心裡想的是:
以合理的價格,滿足顧客的幾類需求。
這些需求包括幾個層面:
  1. 解決「相對急迫問題」的能力(也就是行銷上常說的「solution」):例如連續抽取衛生紙比捲筒式方便;這一點通常會牽涉的是基本設計、效能、價格,也會影響產品的競爭力;至於這個面向的負面表列,則是「要有起碼的品質,不能一用就壞」等等。
  2. 滿足實用面的需求(「need」):我要打電話、我要拍夜景、我要開直播。
  3. 滿足心理層面的需求(「want」):我有了這種產品(不論品牌)讓我覺得有地位/品味、我就是喜歡某牌產品、買了某牌產品讓我有歸屬感。
以上這三項需求,應該已經大致涵蓋了對「產品力」的多數定義;而一般的中高價位大眾產品,無論品牌,也多半都能滿足前兩項需求,問題不大。
接下來要看的,則是各家廠商如何用獨自的手法,去滿足(甚至「先創造後滿足」)第三類的需求。
要做到這一點的流派很多,像是故事行銷、品牌形象、產品設計(甚至配色)、(相對不必要的)規格提升、環保訴求、團體認同、攻擊對手、人物代言等等手法;這些偏向行銷層面的部分,因為不是本文重點,所以就先不深入討論。
(你也可以嘗試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來深入研究這個題目,不過這邊應該還不需要。)

為什麼「產品力不是看規格」?

當然不是「完全不用看規格」,而是:
  1. 相對於其他的滿足點,規格相對次要。
  2. 這些規格有許多是用於滿足第三層(want)需求,而不是第二層(need)。
說到規格,我覺得有個前提要先說明一下:至少以我略懂的科技業和汽車業而言,雖然許多使用者會熱中於追求配備規格(例如X車有雷達智慧跟車系統、引擎有200馬力,Y車沒有跟車功能、只有180馬力),但廠商在設計時的思考方式並不一樣。
對於有規模的廠商而言,除非是完全自行研發的先進機密設計,否則基本上只要市面上有人用的功能,要引進都不是問題(例如雷達智慧跟車系統)。因為這些功能都是外界的第三方廠商研發、再向各大車廠兜售,所以它會不會出現在某車款上,原因只會出於:
  1. 車廠的取得成本、終端定價策略、以及產品線規劃(例如即使取得成本不高,但市價100萬以下的車就是不裝,以便作出區隔);
  2. 取得的時間早晚,以及因為早或晚、產量多寡而決定的取得價格(早買早享受、晚買晚後悔);
  3. 整合進未來產品的技術可行性高低、以及可能衍生的潛在考量。
也就是說,車廠絕對有能力讓你在30萬等級的車上也有智慧跟車、雷達定速、盲點偵測、10個氣囊,而且可能還有利潤;只是出於產品設計和商業考量,不一定願意這麼佛心。
然而一旦車廠決定(例如)在30萬等級的車上加配某項功能,在行銷上一定會有配套措施;例如列為選配或高階車款專屬,或是至少也要打著「本車廠基於愛護地球、珍惜顧客、注重安全、為城市交通盡一份心力」的形象牌來賺一點分數。
總而言之,這類決策多半不會單純來自cost down、技術上做不到、買不到、研發不出來、主事者不懂市場需求等等理由(雖然也都還是有可能),而是在商業考量下、在那個瞬間所做出來的理性判斷。
只是從結果論來看,這些判斷當然也有可能是錯的,也是可以評論的地方。

「認同」才是關鍵

以我的理解,電子產品市場(包括手機之類)也是如此,只是不同廠商的研發能力、獨家技術多寡、財力、採購能力、以及產品設計概念有所不同;有些廠商滿滿的專利(或是買來、授權來的專利)、也有些全靠公版設計也照樣可以賣。
回到前面談的「產品力」三個基本點,小結論還是一樣:
  1. 大多數品牌廠商都可以滿足前兩點需要,基本功能大致上都可以視為「一樣好」;
  2. 多數時候廠商之間論規格只是「要不要做」的商業考量。
所以在第三點的「want」上,對於品牌的認同度、對於Android或iOS系統的認同度、個人使用習慣的偏好、再加上對「額外功能」(例如Mate 30 Pro的「每秒攝影7,680格」速度、iPhone 11的三鏡頭廣角或「夜幕綠」)的需要/想要,才是決定最後購買的關鍵。

反過來看「無條件認同」

有時候,我們會對某些產品或品牌「無條件認同」(這不是最理智的心態,但確實存在):A牌的汽車都很安全、球鞋就是B牌舒服、C牌手機只是看要買什麼款式和價位而已。
這樣的心態往往會被批評為「盲目」、「跟風」、「品牌崇拜」。但真的是這樣嗎?你會真的「盲目」到只要是某牌就認同嗎?
其實多數時候並不盡然,這種「無條件認同」往往來自許多個人經驗、可信賴的親友、市場評論,再加上廣告行銷「洗腦」和一點點個人的不科學偏好(他們的設計就是對我胃口」、「我就是喜歡X色的logo」),長期累積下來的「結果」,而不是導致你選擇的「原因」。
你可以問自己一個問題:「假設我對某品牌有這樣的認同,當我需要買產品時,我無條件選擇這個品牌的產品比較安全、還是到市面上閉著眼睛買一個比較安全?」
我想大多數人會選擇前者;而即使你對任何品牌都沒有這樣的偏好,除非你是某領域的專家(例如球鞋),否則到市場上閉著眼睛買一個,也並不見得是更安全的選擇。
換言之,我們看到的「無條件認同」其實是很多條件和前提累積的結果;只是我們在需要決定的瞬間,往往會根據這個認同做出直覺的決定。

「很醜的手機」

當你說「某個產品很醜」的時候,通常有幾種可能:
  1. 它真的是世界公認的醜、或是產品線一直醜到被認為「這家公司設計能力有問題」的程度(有可能,但以目前的商業環境來說,品牌產品要做到這一點還不太容易);
  2. 基本上其實還可以,只是某個地方很醜(或大家說那個地方很醜);
  3. 其實也沒那麼醜,只是跟著大家講一下,可以顯示自己對它的內(關)行(注);
  4. 根本不認同或不想買,只是找個理由合理化自己的選擇。
這些都沒有對或不對,認同或不認同某個產品或品牌都是個人自由,甚至連「合理化」其實都是沒有必要的。
但有趣的是,「不認同卻關注」的消費者,其實已經落入了廠商的圈套;講得更明白一點,這種「不認同」就是「某種認同」,也讓你自動進入了未來廠商訊息的接收者或傳遞者名單。對廠商來說,這樣就夠了。
另一方面,如果你屬於「認同而只是覺得醜」的消費者,就可能會不自覺的反覆思考「啊是真的有那麼醜嗎?」,而通常的自己得出的答案會是「也還好嘛」、「是有一點啦但其實不要緊」、或是「習慣就好了」。
當然,覺得「醜到不行我無法」的消費者還是會有,但以前面「不至於世界公認醜」的前提下(我認為今天的任何廠商都不會做出這樣的產品,除非是大家都在摸索的全新類別),這些人士並不會成為決定性的多數。
簡單的說,只要你剛好想買、認同這個品牌、而且三個層次(至少兩個半)的需求都可以藉由它獲得滿足,多半還是會摸摸鼻子買了。

「口嫌體正直」

這句話的意思是「嘴巴說不要,但身體很誠實(的去買了)」;用傳統的話說,有點接近「嫌貨才是買貨人」;或者再換個口語表達,就是「想買的人才會殺價」。
任何商品或服務都會有這樣的消費者,而爭取這些人最後仍然下單購買,是行銷上的重要課題(在「不嫌就會自動買」的人身上,可以不用花那麼多力氣);方式或許是靠價格、靠優惠、靠贈品等各種傳統業務上「臨門一腳」的手法。
但回過頭來說,最高境界還是以產品力(基本條件)和認同感(進階條件)的累積(「累積」兩個字是關鍵),打造出多數潛在顧客的「(有前提的)無條件認同」,降低顧客在購買決策瞬間的障礙(例如「好像有點醜」)。
所以講結論:當你的產品「被排山倒海嫌醜之後還能賣得動」時,就已經達到了這樣的境界。千萬別覺得你的顧客盲目,他們也不會真的盲目;而是因為你的功德已經積得圓滿,現在到了收割兌現的時候而已。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4K會員
2.0K內容數
為您送上頂尖作者的最新管理與科技產業思維。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臉辨識是目前指標性的機器學習應用;它讓電腦網路能做很多過去做不到的事情,但也引發了許多關於隱私的爭議。甚至因為治理觀念的不同,這些技術讓世界各國發展出不同的用途和規範,逐漸形成了兩個不同的陣營。
在創業與產品開發的過程中,我們必須知道如何運用MVP與PMF的概念,持續假設、驗證、修正,直到找到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在找到需求之後,還得跨越各種日漸提高的困難鴻溝,找到厲害的團隊、做出好的產品,才能在穩中求勝。
人工智慧所造就的機器人技術領域,最大成果是從原先的自動化邁向了真正的自主學習。本文將嘗試揭開人工智慧應用的神秘面紗,協助讀者瞭解AI機器人將如何影響我們的未來,並釐清我們常常聽到,但卻著墨不多、甚至根本尚未全然理解的主題。
某位朋友問:「為什麼『內容行銷』說的人多,但做得好的案例不多?」從我自己的實際經驗來看,不全然是「好案例」不多,而是會講的人多、但會做的人不是那麼多、而願意落實執行的業主更少。
這個世界就像遊樂園,每個人都可以來玩一次、也都有三個階段要走過。在這裡能做些什麼,每個階段都不一樣;然而對每個人來說,「第三人生」都是完成人生使命的時候。如果錯過這個階段,人生就真的只能徒留遺憾了。
從Disney和SONY談判破局、小蜘蛛人Tom Holland無家可歸,到D23大會上公布的8部漫威英雄原創影集、再來是Apple TV+上週公佈上線日期和訂閱方案價格,這半年來「串流影音大戰」已經真實發生在我們周遭。然而這塊餅大家人人想分,卻不是什麼人都經營得了。
人臉辨識是目前指標性的機器學習應用;它讓電腦網路能做很多過去做不到的事情,但也引發了許多關於隱私的爭議。甚至因為治理觀念的不同,這些技術讓世界各國發展出不同的用途和規範,逐漸形成了兩個不同的陣營。
在創業與產品開發的過程中,我們必須知道如何運用MVP與PMF的概念,持續假設、驗證、修正,直到找到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在找到需求之後,還得跨越各種日漸提高的困難鴻溝,找到厲害的團隊、做出好的產品,才能在穩中求勝。
人工智慧所造就的機器人技術領域,最大成果是從原先的自動化邁向了真正的自主學習。本文將嘗試揭開人工智慧應用的神秘面紗,協助讀者瞭解AI機器人將如何影響我們的未來,並釐清我們常常聽到,但卻著墨不多、甚至根本尚未全然理解的主題。
某位朋友問:「為什麼『內容行銷』說的人多,但做得好的案例不多?」從我自己的實際經驗來看,不全然是「好案例」不多,而是會講的人多、但會做的人不是那麼多、而願意落實執行的業主更少。
這個世界就像遊樂園,每個人都可以來玩一次、也都有三個階段要走過。在這裡能做些什麼,每個階段都不一樣;然而對每個人來說,「第三人生」都是完成人生使命的時候。如果錯過這個階段,人生就真的只能徒留遺憾了。
從Disney和SONY談判破局、小蜘蛛人Tom Holland無家可歸,到D23大會上公布的8部漫威英雄原創影集、再來是Apple TV+上週公佈上線日期和訂閱方案價格,這半年來「串流影音大戰」已經真實發生在我們周遭。然而這塊餅大家人人想分,卻不是什麼人都經營得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攝影師:Tom Leishman,連結:Pexels 投資看風向,當基金、股票、ETF一窩蜂鼓吹永續價值,理專一次又一次推銷ESG產品,是否也感受到世界脈動的壓迫感?這股永續風潮主要是人們對於自然生態、氣候變遷下的反思,從聯合國、城市、企業到大學校園都慢慢拉出規矩,一同面對環境永續的挑戰。政府標案當
Thumbnail
在聊天會或開放式關係社群當中,確實常會碰到一方想要開放、另一方不想要開放的伴侶,對不想開放的一方來說,有可能感覺到強烈的不安、被背叛,以及難以接受的感覺。
Thumbnail
從古至今,人類都是以群居為主,互相合作才得以生存, 他們需要合作一起打獵,一起對抗野外的動物, 需要一起烹煮食物,需要一起蓋一間房子, 而現在的我們,雖然不需要再打獵維生, 分分秒秒都處在能不能生存的恐懼裡,   但現在的我們仍然以群居為主, 我們和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從家中感受到被保護以及被愛,
Thumbnail
一般來說,英文的履歷多半只有一頁,而中文介於1–2頁之間,再多就是考古學了,千萬不要把祖宗十八代跟你的人生日記全都寫上去,這絕對是無效的。 一份好的履歷多半具備三大特質:版面易讀、用詞精準、頭尾呼應,履歷完成後可以透過這三大準則檢驗自己的履歷是否合格。
Thumbnail
「看大家常在玩手機遊戲,是免費還是需付費的?」上課時好奇問著。 「都有喔!但我想老師你應該不會想知道我們花多少錢在手機遊戲上,呵!」同學七嘴八舌地回答中,有人冒出了這一句話...... 「真的還假的?說來聽聽。」我好奇地繼續追問下去。
Thumbnail
「現在3C廠商產品力強不強,已經不是看規格了,而是看被排山倒海嫌醜之後還能不能賣得動。」這是我稍早貼出來的一段話;乍看有理,但當然失之簡略,所以再多做一些說明。
Thumbnail
Zarco說:「我沒辦法說明為什麼我喜歡騎得很滑順,我就是這樣騎。對我而言,這樣比較安全,因為我不喜歡賽車動來動去。不是我想這樣騎,而是我就是這樣騎,這樣騎感覺比較好。我用我的風格讓賽車轉向。我試著簡潔有力的走線,這樣有助於我的賽車往對的方向走。」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攝影師:Tom Leishman,連結:Pexels 投資看風向,當基金、股票、ETF一窩蜂鼓吹永續價值,理專一次又一次推銷ESG產品,是否也感受到世界脈動的壓迫感?這股永續風潮主要是人們對於自然生態、氣候變遷下的反思,從聯合國、城市、企業到大學校園都慢慢拉出規矩,一同面對環境永續的挑戰。政府標案當
Thumbnail
在聊天會或開放式關係社群當中,確實常會碰到一方想要開放、另一方不想要開放的伴侶,對不想開放的一方來說,有可能感覺到強烈的不安、被背叛,以及難以接受的感覺。
Thumbnail
從古至今,人類都是以群居為主,互相合作才得以生存, 他們需要合作一起打獵,一起對抗野外的動物, 需要一起烹煮食物,需要一起蓋一間房子, 而現在的我們,雖然不需要再打獵維生, 分分秒秒都處在能不能生存的恐懼裡,   但現在的我們仍然以群居為主, 我們和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從家中感受到被保護以及被愛,
Thumbnail
一般來說,英文的履歷多半只有一頁,而中文介於1–2頁之間,再多就是考古學了,千萬不要把祖宗十八代跟你的人生日記全都寫上去,這絕對是無效的。 一份好的履歷多半具備三大特質:版面易讀、用詞精準、頭尾呼應,履歷完成後可以透過這三大準則檢驗自己的履歷是否合格。
Thumbnail
「看大家常在玩手機遊戲,是免費還是需付費的?」上課時好奇問著。 「都有喔!但我想老師你應該不會想知道我們花多少錢在手機遊戲上,呵!」同學七嘴八舌地回答中,有人冒出了這一句話...... 「真的還假的?說來聽聽。」我好奇地繼續追問下去。
Thumbnail
「現在3C廠商產品力強不強,已經不是看規格了,而是看被排山倒海嫌醜之後還能不能賣得動。」這是我稍早貼出來的一段話;乍看有理,但當然失之簡略,所以再多做一些說明。
Thumbnail
Zarco說:「我沒辦法說明為什麼我喜歡騎得很滑順,我就是這樣騎。對我而言,這樣比較安全,因為我不喜歡賽車動來動去。不是我想這樣騎,而是我就是這樣騎,這樣騎感覺比較好。我用我的風格讓賽車轉向。我試著簡潔有力的走線,這樣有助於我的賽車往對的方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