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軟實力]準時下班的時間管理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最近看了日劇【OL不加班/我要準時下班】,發現女主角東山結衣的準時下班跟她的工作術【時間管理】有很大的關係。


raw-image

有的人是工作速度本身很快,來一份工作殺一份工作,但大多數的人的工作是具有連接性的,同時身上很多工作,每天有例行性事務、緊急事務、時效性事務等等。

女主角在指導/協助同事如何有效率的工作時提出了三個要點,個人認為非常實用,簡單的在下面分述:

一、整潔的桌面

結衣在指導同事吾妻時提到辦公處的整潔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也同時提到一個研究指出辦公者一年花了150個小時在尋找物品。


raw-image

有關喜歡的物品,例如盆栽、公仔等等,不要因為喜歡就都放上去,只會影響工作環境,倒不如只放少量美化自己的工作心情即可。

  • 之前在辦公室工作時,有的同事會帶自己的物品作為替換,例如滑鼠、鍵盤、收納物品等等,原本單位提供的物品建議要收好或者歸還給單位管理物品的人員。

二、當日的待辦事項(TO DO LIST)



raw-image

建議當日一早就花點時間列出當日的代辦事項,並依照【優先順序】排列,像女主角結衣是用N次貼寫下,貼在電腦螢幕的邊框,並且按照順序排序下來,一件一件的達成,達成後她會撕下來。

而她指導的同事吾妻則是用小白板,將小白板分成三塊,一塊是TODO、一塊是DOING,另一塊是DONE,同時他也是用N次貼作為事件的主體。

  • 這部分建議看個人使用習慣,例如有的人喜歡筆記本,那就用筆記本吧,日前很紅的子彈筆記術就是優先順序為主體的一種筆記方式。

三、事件的時間分配與管理


raw-image

建立了待辦事項後,時間分配與管理是完成工作的很重要的助力,優先順序的排列是第一步驟,而時間分配與管理則是第二步驟。

工作方面上手後大概都能預估需要的時間,在安排方面,建議要穿插可能的休息時間與突發狀況應對時間,我個人之前的工作常有合作單位突然來訪,然後一兩個小時就被扣住,有時會影響到後續的工作進度,之後在聯絡上都會再三的請單位承辦人約好時間後再過來。

另外,盡量是當日的待辦事項羅列,如果有跨時日的待辦事項,建議以更顯著的方式自我提醒,例如桌牌或者直立式的白板。

戲劇中女主角結衣自己有一個小鬧鐘作為提醒,如果想參考的話建議使用電子式的鬧鐘,不要用鐵式或鐘式的鬧鈴,以免驚擾到其他同事。

怕有版權的問題,所以本篇文章沒有放劇照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沛瑩(青雲姐姐)的沙龍
40會員
270內容數
講述有關職場的法令議題以及處理方式
2023/08/01
今年三到四月有做線上小教室,直接在線上小型解說,日前還在思考要怎麼呈現資料,先把彙整資料弄好,後面再看怎麼用文字說明。
Thumbnail
2023/08/01
今年三到四月有做線上小教室,直接在線上小型解說,日前還在思考要怎麼呈現資料,先把彙整資料弄好,後面再看怎麼用文字說明。
Thumbnail
2023/07/21
大約在2010年左右,那時小編跟同學們正要出社會,都會希望去大公司,也會期望能夠待個3-5年,主要是當時的流行是:累積年資跟經驗,期望後續升職或跳槽漲身價。 後來,到現在2023年,其實對『工作年資累積與否』的想法有了很大的變化,問題出在兩個地方:年資跟實力成正比嗎?管理職到底值不值得?
2023/07/21
大約在2010年左右,那時小編跟同學們正要出社會,都會希望去大公司,也會期望能夠待個3-5年,主要是當時的流行是:累積年資跟經驗,期望後續升職或跳槽漲身價。 後來,到現在2023年,其實對『工作年資累積與否』的想法有了很大的變化,問題出在兩個地方:年資跟實力成正比嗎?管理職到底值不值得?
2023/07/03
相信在職場上工作的大家或多或少有聽過「被離職」的案例,而這樣的案例事主年紀範圍從剛進職場到逼近離職的都有。
Thumbnail
2023/07/03
相信在職場上工作的大家或多或少有聽過「被離職」的案例,而這樣的案例事主年紀範圍從剛進職場到逼近離職的都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受眾:無法有效分配時間的人 ⁣⁣⁣⁣ ⁣⁣⁣難易度:🌟
Thumbnail
受眾:無法有效分配時間的人 ⁣⁣⁣⁣ ⁣⁣⁣難易度:🌟
Thumbnail
1.切實做好重要的事,再以務必完成此項任務的心態為前提。 2.手頭工作越多時,或是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從何做起時,應該採取微觀管理法,先冷靜下來,深呼吸,把工作拆解,排定優先順序,縝密規劃工作進度表。 3.時時提醒自己,要以最短距離達到最大效率。 4.簡報資料只需要10分鐘準備就可以了 (1) 決定每張
Thumbnail
1.切實做好重要的事,再以務必完成此項任務的心態為前提。 2.手頭工作越多時,或是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從何做起時,應該採取微觀管理法,先冷靜下來,深呼吸,把工作拆解,排定優先順序,縝密規劃工作進度表。 3.時時提醒自己,要以最短距離達到最大效率。 4.簡報資料只需要10分鐘準備就可以了 (1) 決定每張
Thumbnail
好的待辦清單,能讓你掌控自己的工作時間,清楚知道需要先做什麼事,也能大幅減輕你的壓力,消除你因為專案落後而產生的沮喪感與內疚感。
Thumbnail
好的待辦清單,能讓你掌控自己的工作時間,清楚知道需要先做什麼事,也能大幅減輕你的壓力,消除你因為專案落後而產生的沮喪感與內疚感。
Thumbnail
📷 閱讀筆記【24小時全為己用】第三章 繼續03 6種可提升行動力,高效運用時間的方法: 1. 利用科學原理,瞬間提升行動力 大腦特性在玩遊戲時,會想要追求破關,把事務性工作,用計時器、當作在玩限時挑戰遊戲,大腦會充滿幹勁。 設定計時器時,要記得兩個準則: 2. 寫出「好想實現」的待辦清單
Thumbnail
📷 閱讀筆記【24小時全為己用】第三章 繼續03 6種可提升行動力,高效運用時間的方法: 1. 利用科學原理,瞬間提升行動力 大腦特性在玩遊戲時,會想要追求破關,把事務性工作,用計時器、當作在玩限時挑戰遊戲,大腦會充滿幹勁。 設定計時器時,要記得兩個準則: 2. 寫出「好想實現」的待辦清單
Thumbnail
每次忙瘋的時候,反而就要訓練自己冷靜,先理出頭緒,再繼續工作,就能從團團轉的輪迴裡,把自己搶救出來。這篇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我的救生圈⋯⋯
Thumbnail
每次忙瘋的時候,反而就要訓練自己冷靜,先理出頭緒,再繼續工作,就能從團團轉的輪迴裡,把自己搶救出來。這篇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我的救生圈⋯⋯
Thumbnail
怎麼樣製作有動力的工作清單,以及收集甚麼樣的資料比較容易派上用場呢?
Thumbnail
怎麼樣製作有動力的工作清單,以及收集甚麼樣的資料比較容易派上用場呢?
Thumbnail
時間管理一直都是遠距工作者非常重要的課題之一,常聽到有些人會抱怨說在家工作太容易分心,導致工作效率變差,但其實在家工作這件事本身沒有對錯,只要你能善用工具就可以幫助自己在工作的時候提升效率
Thumbnail
時間管理一直都是遠距工作者非常重要的課題之一,常聽到有些人會抱怨說在家工作太容易分心,導致工作效率變差,但其實在家工作這件事本身沒有對錯,只要你能善用工具就可以幫助自己在工作的時候提升效率
Thumbnail
時間,是上帝賜給每個人最公平的禮物,每一個人都有24小時,有的人可以同時完成多件事,有的人卻一事無成!我們不可能有時間去做好每一件事,但卻永遠能有足夠的時間做好「最重要的那件事」。
Thumbnail
時間,是上帝賜給每個人最公平的禮物,每一個人都有24小時,有的人可以同時完成多件事,有的人卻一事無成!我們不可能有時間去做好每一件事,但卻永遠能有足夠的時間做好「最重要的那件事」。
Thumbnail
最近畫圖畫到腦袋空空就來看本書(喂) 其實是手要廢了就休息看些有的沒的(ゝ∀・) 這時這本書吸引著我這個絲毫沒有效率可言的人的目光Σ( ° △ °) 10分鐘完成每件工作:讓你優秀的不是努力,而是方法 我大概一看標題就知道是將大任務分解小任務的內容,不過有點好奇這種大公司中工作的人的「思路」就是。
Thumbnail
最近畫圖畫到腦袋空空就來看本書(喂) 其實是手要廢了就休息看些有的沒的(ゝ∀・) 這時這本書吸引著我這個絲毫沒有效率可言的人的目光Σ( ° △ °) 10分鐘完成每件工作:讓你優秀的不是努力,而是方法 我大概一看標題就知道是將大任務分解小任務的內容,不過有點好奇這種大公司中工作的人的「思路」就是。
Thumbnail
時間管理工作術 1.整潔的桌面 2.當日的待辦事項 3.事件的時間安排與管理
Thumbnail
時間管理工作術 1.整潔的桌面 2.當日的待辦事項 3.事件的時間安排與管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