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紀錄片|找回我自己 Tell Me Who I Am|你的人生不是你的人生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你以為人生失而復得,卻發現一切都是虛假,你將如何面對?本紀錄片描述的就是如此離奇的真實事件,由 Netflix 發行。Alex 和 Marcus 是攣生兄弟,在 18 歲那年 Alex 騎機車發生車禍,由於頭部受到強烈撞擊,他醒來時發現自己唯一記得的事情是 Marcus 是誰。更準確地說,他幾乎失去了所有「陳述性記憶」,也就是過去所學習到的所有事實知識和經歷過的事件內容;至於「程序性記憶」像是說話、如何騎腳踏車則沒有遺忘(但他忘了腳踏車是什麼)。因此,依靠 Marcus 一點一滴的陳述,Alex 逐漸「拾回」他 18 歲以前的人生。由於 Marcus 是 Alex 唯一記得的人,所以 Marcus 說什麼,Alex 都全盤接受、從不懷疑;但隨著父母相繼過世,Alex 卻發現某些異樣,使他開始認為自己雙胞胎兄弟對他有所隱瞞。

我這邊不會寫出事件的真相,有興趣的人請自己點開影片來看。不過片中提到某些觀念還滿值得思考的。每個人對於「自己是誰」的認知,其實就是由過去所經歷的一切事物在腦海中的存檔──也就是「記憶」──所建構出來的,所以失去記憶就形同失去了理解「我是誰」的基礎,可以想像 Alex 經歷兩次「重建人生」的過程有多痛苦。另一方面,「記憶」這種存檔方式並不是百分之百保真,片中舉了一個淺顯的例子:我們總是會在婚禮時拍一堆照片,但不會拍喪禮的照片。也就是說,記憶其實是非常選擇性的,就跟 Marcus 對 Alex 真實人生的選擇性揭露很類似(當然有意和無意還是有差)。雖然揭露真相的過程對兩人都很難受,但至少他們不必再困於過去,可以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了。

raw-image

本片是很單純地呈現這個事件和揭曉秘密,但我覺得我們也可以把它投射到其他社會議題上。比方說,世界上許多國家(包含台灣)曾經歷過極權統治,但距離那段過去相當遙遠的後代人民在理解當時的歷史時,常常也是透過一些被選擇性揭露的資料,這種殘缺的國家認同就和 Alex 被兄弟刻意塑造的自我認同一樣虛假。又比方說,人們對於越陌生的議題,越容易仰賴單一權威人物的話語去認識,就跟 Alex 沒得選擇只能相信 Marcus 的話一樣。或許在片中所述的事件之外,對於「獨立思考」有另一種理解和體會,也算是看完本片的收穫吧。

延伸觀賞:Netflix 腦內解碼(The Mind, Explained)第一集〈記憶〉

歡迎追蹤粉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凱文的觀影筆記的沙龍
59會員
132內容數
這裡收錄我的影集觀後文,分為台劇、美劇、歐劇、紀錄影集等類別。
2021/08/30
這部同樣由 Netflix 發行的紀錄片,就是啟發《全歐最酷線上藥頭》的真人真事。
Thumbnail
2021/08/30
這部同樣由 Netflix 發行的紀錄片,就是啟發《全歐最酷線上藥頭》的真人真事。
Thumbnail
2021/04/22
演算法可以幫人類決定一些事情。隨著現代社會漸趨複雜,使用到演算法的例子只會越來越多。但我們可曾想過,演算法也會「歧視」?
Thumbnail
2021/04/22
演算法可以幫人類決定一些事情。隨著現代社會漸趨複雜,使用到演算法的例子只會越來越多。但我們可曾想過,演算法也會「歧視」?
Thumbnail
2021/04/20
我兩週前寫了《海洋陰謀》的觀後感,本來對它評價滿高的,但在陸續看到國內外一些專業人士的質疑和批評後,不得不大幅下修對它的觀感。我會在最後附上兩個資料給大家參考。
Thumbnail
2021/04/20
我兩週前寫了《海洋陰謀》的觀後感,本來對它評價滿高的,但在陸續看到國內外一些專業人士的質疑和批評後,不得不大幅下修對它的觀感。我會在最後附上兩個資料給大家參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如果悔恨遺憾可以改寫,如果美好回憶可以倒帶體驗,此刻正在經歷喜怒哀樂的你,難道不是記憶的玩物?
Thumbnail
如果悔恨遺憾可以改寫,如果美好回憶可以倒帶體驗,此刻正在經歷喜怒哀樂的你,難道不是記憶的玩物?
Thumbnail
你有沒有一種經驗是:自己騎著機車,突然就到家了,卻完全忘記自己是走過哪條路、轉過甚麼巷子而到家的?又或者是,你很容易忘記自己的機車停在哪裡,而每一次在機車海中找回自己那台的時候,卻依然無法回想起自己曾經把車停在這裡。 今天哈理斯之所以放下過去八篇的開篇問題「如果人是一台機車,你會是一台怎樣的機車?」
Thumbnail
你有沒有一種經驗是:自己騎著機車,突然就到家了,卻完全忘記自己是走過哪條路、轉過甚麼巷子而到家的?又或者是,你很容易忘記自己的機車停在哪裡,而每一次在機車海中找回自己那台的時候,卻依然無法回想起自己曾經把車停在這裡。 今天哈理斯之所以放下過去八篇的開篇問題「如果人是一台機車,你會是一台怎樣的機車?」
Thumbnail
在戲劇中,若出現男女主角失憶的橋段,我們通常會直覺覺得「好假喔!」而感到出戲。人哪裡會這麼容易失憶,在現實生活中,我一個都沒遇到過失憶的人。 然而,現在我不禁在想,失憶是不是一個人類集體潛意識的主題,彷彿我們隱隱約約對這個主題感到共鳴,而戲劇只是把這個感受表現出來而已?
Thumbnail
在戲劇中,若出現男女主角失憶的橋段,我們通常會直覺覺得「好假喔!」而感到出戲。人哪裡會這麼容易失憶,在現實生活中,我一個都沒遇到過失憶的人。 然而,現在我不禁在想,失憶是不是一個人類集體潛意識的主題,彷彿我們隱隱約約對這個主題感到共鳴,而戲劇只是把這個感受表現出來而已?
Thumbnail
當老生常談降落在你的人生。封閉記憶慢慢地解鎖。讓安然重新回來。
Thumbnail
當老生常談降落在你的人生。封閉記憶慢慢地解鎖。讓安然重新回來。
Thumbnail
當所有的事實,都只是我們願意相信的謊言。 這是我第一次看Nolan的電影。 除了讚嘆於拍攝手法、順序編排、氣氛製造外,我更傾向於分享這部電影傳達給我的核心觀念。 所有的事實,都只是我們願意相信的謊言。 這句話看似矛盾,甚至有些不可理喻,卻完美的解讀了這部電影的因果,甚至可套用至日常生活中。
Thumbnail
當所有的事實,都只是我們願意相信的謊言。 這是我第一次看Nolan的電影。 除了讚嘆於拍攝手法、順序編排、氣氛製造外,我更傾向於分享這部電影傳達給我的核心觀念。 所有的事實,都只是我們願意相信的謊言。 這句話看似矛盾,甚至有些不可理喻,卻完美的解讀了這部電影的因果,甚至可套用至日常生活中。
Thumbnail
人生在來到Quarter-life Crisis(青年危機,心理學直譯為「人生1/4危機」),往往是出社會一段時間後,面臨人生重大選擇與挑戰,而引發迷惘、不安全感與自我懷疑的關卡。在《麥特與麥斯》(Matthias and Maxime)這部電影當中,除了以愛情為主軸,同時也是一個「找自己」的歷程。
Thumbnail
人生在來到Quarter-life Crisis(青年危機,心理學直譯為「人生1/4危機」),往往是出社會一段時間後,面臨人生重大選擇與挑戰,而引發迷惘、不安全感與自我懷疑的關卡。在《麥特與麥斯》(Matthias and Maxime)這部電影當中,除了以愛情為主軸,同時也是一個「找自己」的歷程。
Thumbnail
《你忘記了,但身體還記得》 我曾諮詢過一位個案,起先他一樣陳述生命不同事件對他的影響,我一邊專心聽,一邊詢問幾個問題,就在他回答時忽然靈感乍現:「從小到大你曾在5-7月經歷過什麼重大轉折嗎?」我問。 他愣住了告訴我:「老師,我的父母離婚在六月。」
Thumbnail
《你忘記了,但身體還記得》 我曾諮詢過一位個案,起先他一樣陳述生命不同事件對他的影響,我一邊專心聽,一邊詢問幾個問題,就在他回答時忽然靈感乍現:「從小到大你曾在5-7月經歷過什麼重大轉折嗎?」我問。 他愣住了告訴我:「老師,我的父母離婚在六月。」
Thumbnail
記憶更像是一幅拼貼畫,將我們記得的、想要記得的、已經擁有的知識、渴望發生的事情組合成具有邏輯的畫面。
Thumbnail
記憶更像是一幅拼貼畫,將我們記得的、想要記得的、已經擁有的知識、渴望發生的事情組合成具有邏輯的畫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