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地方創生、產業六級化後,農村該繼續走向何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打開冷藏庫的大門,昏暗的巨型倉庫裡,映入眼簾的是堆滿整個倉庫直達二樓高天花板的白米,上一期的稻米剛收穫完,把倉庫堆得幾乎連移動的空間都沒有。

而在門口旁,一個大箱子裡面則堆了數十包真空包裝的白米。

「這一些,其實是被通路下架退回來的商品。」雨恩說。

這些稻米,從育苗、插秧、驅蟲、除草,經過四個月的時間照護,終於結穗收割,再經過脫穀、烘乾、篩米、碾米、包裝,運送,然後放到架上販售,而總有那麼一部份,在經過這一連串的旅程後,會再度回到他們身邊。

而這些被退貨的白米,甚至根本還沒過期。

「我們包裝上的保存期限是六個月,通路在保存期限剩下最後兩個月時就不能再賣了。但其實,就算真的到了保存期限,一般真空包裝下的白米根本不會有任何問題。」

「那你們要不要試著把保存期限拉長一點,這樣可以賣久一點吧?」我問。

「把保存期限拉長也不是不行,但我們的稻米是一年兩穫,如果你是消費者,你會想買這一期剛收割的,還是上一期沒賣出去的?」雨恩說。


近期產業六級化越來越盛行,我們都期待透過結合第一、第二、第三級產業來個地方創生,鼓勵農人用比較環境友善的方式耕作,然後試著提供更多樣的農村價值,創造一些新興的工作機會,讓日益老化的農村能夠吸引年輕人回流。

的確,產業六級化的新思維為長期以來不斷外流的農村注入了一股活血,許多農村發展出了自己的特色,越來越多遊客會去拜訪,體驗,回程時也購買當地的農產品當伴手禮。然而,在一邊為他們感到高興的同時,一邊卻也浮現了些許的擔心。


第一,漸漸禮物化的農產品

為了要幫原本廉價的初級農產品創造價值,我們開始以故事和設計來包裝產品,產品的包裝越來越小,越來越精緻,原本用來滿足生活所需的農產品漸漸一個一個被禮物化。

而在我眼中,這樣子的產品,也許友善土地、友善小農、也是健康無毒的產品,但卻往往伴隨著許多的包裝,對於離開產地之後的環境,可能就並不是那麼的友善了吧?

我們常常在談友善耕作,但我們最首要友善的是甚麼?也許每個人的答案都會有點不一樣。 有些人認為的友善耕作,指的是對身體友善。所以,友善耕作的作物應該要更營養、更健康。

有些人認為的友善耕作,指的是對小農友善。所以,友善耕作應該要盡可能減少產銷剝削,讓農人有應得的收入,保障他們的生活品質。

有些人認為的友善耕作,指的是對環境友善。所以,友善耕作應以環境為主,讓動物跟植物都能生長在健康乾淨的環境中,而收穫多不多,作物營養不營養反倒是其次。

曾經聽一位朋友說在中國一個有機農場打工換宿的故事,他說那是一個非常美麗的農場,裡面環境非常好,完全沒有用藥,生產出來的蔬果不但無毒而且還很漂亮。但最讓他遺憾的是,農場裡面的多數員工,根本吃不起他們自己種植出來的蔬果,每天中午都只能吃外面訂過來食材品質很差的便當。對我朋友來說,那就是一個對環境友善、對健康友善、但對農夫並不友善的農場。


第二,本地人漸漸無法負擔本地生產的產品

人們很努力的在為農產品創造價值,漸漸的,在地生產的產品品質變得越來越好,價格同時也越來越好,農產品的價值拉高對生產者來說當然是好事。但於此同時,會購買高品質農產品的消費者通常都是離產地最遠的都市消費者,而產地附近的居民卻很可能反而會嫌貴或者真的買不起,轉而購買外地或是進口相對廉價的產品,而如果買不到的話呢?

雖然在比較利益原則的思考下,這是必然的結果,但持續創造價值下去,很可能就是把高級農產品賣給外國的有錢人,然後自己再從國外進口便宜的農產品,這樣子的農村再造,真的是我們期待的嗎?


第三,現階段主要支持產業六級化的消費者並不是農產品的主要消費者

我覺得我身邊絕大部分的朋友們都絕對願意為了環境而花多一點錢,他們會受故事感動,同時也希望自己的消費能夠支持那些願意為此而付出的小農。我相信,我絕大部分的朋友在逛有機市集時都願意像小農購買一些蔬菜水果,到農村小旅行時,也很樂意買一些小巧可愛的伴手禮回家。

但是,偏偏這些很樂意支持小農的朋友們有很大一部份的比例是平常幾乎不會煮飯的外食族阿。常聽說他們在市集買了蔬菜回來,但卻沒有好好料理就被埋進到了冰箱,或是買了小包裝的紅藜或果醋,結果一直沒有機會用就慢慢地擺到最後還是拿去丟掉……我可以想像,有許多年輕人都願意購買友善環境的農產品,但是這些消費者平常吃下肚的食物,其實絕大部分都是外面的餐廳或是便當。



整體看來,我當然還是支持並且期待產業六級化能為農村帶來轉型,我也不會完全反對禮物化的小包裝農產品,但我覺得我們也應該開始思考,我們希望產業六級化帶農村走到甚麼樣的遠方?

我可能會更傾向把這一切當成一種教育,教育都市人們重新去認識土地、食物以及農村,我期待都市人們在拜訪六級化後的農村時,能夠更珍惜我們的環境,更關心自己所吃的東西,甚至漸漸提高自己買菜煮飯的比例。

對我來說,產業六級化的下一步,就是在社會大眾都普遍有了食農意識之後,青年返鄉已經不再是一件特別值得提起的事情,農村不再需要再透過大量行銷跟創意來告訴民眾自己的產品有多好的時候,我想農村就可以重新把重心放回土地跟生產了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宜萍 Ariel Chen的沙龍
47會員
40內容數
共生共好的花東山村合作經濟
2019/10/24
今年3月,花蓮縣萬榮鄉的西林部落,一群與山蘇產業為鄰的農民,與東華大學人文社科學院、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林務局代表,聚集在一起,以「社會企業」、「合作社」、「山村文化」、「友善耕種」等關鍵字進行討論,希望在西林部落發展「產業6級化」的社會經濟。 西林部落面臨到的問題,就如同台灣一般農村的問題
Thumbnail
2019/10/24
今年3月,花蓮縣萬榮鄉的西林部落,一群與山蘇產業為鄰的農民,與東華大學人文社科學院、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林務局代表,聚集在一起,以「社會企業」、「合作社」、「山村文化」、「友善耕種」等關鍵字進行討論,希望在西林部落發展「產業6級化」的社會經濟。 西林部落面臨到的問題,就如同台灣一般農村的問題
Thumbnail
2019/10/21
花東地區擁有台灣最後一片淨土的美譽,多元文化族群、乾淨的空氣和土地以及豐富的海洋資源,是花東地區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然而,花東雖坐擁豐富的自然資源及人文特色,卻也面臨著地方發展的困境
2019/10/21
花東地區擁有台灣最後一片淨土的美譽,多元文化族群、乾淨的空氣和土地以及豐富的海洋資源,是花東地區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然而,花東雖坐擁豐富的自然資源及人文特色,卻也面臨著地方發展的困境
2019/10/21
土地並不是只為了人類而存在,植物也不是只為人類而生長,人類並沒有資格獨佔土地,獨佔作物,獨佔整個大自然的收穫。在這樣子的觀點下,農人的真正意義並不在於生產作物,而在於營造一個健康的環境,讓作物可以開心生長,動物可以開心生活,人類同時也可以開心收穫的環境吧
Thumbnail
2019/10/21
土地並不是只為了人類而存在,植物也不是只為人類而生長,人類並沒有資格獨佔土地,獨佔作物,獨佔整個大自然的收穫。在這樣子的觀點下,農人的真正意義並不在於生產作物,而在於營造一個健康的環境,讓作物可以開心生長,動物可以開心生活,人類同時也可以開心收穫的環境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每日餐桌上的白飯,都是得來不易的,它們既是大自然的恩賜,也是農民辛勞的收成,更是父母勤奮工作後換得的。
Thumbnail
每日餐桌上的白飯,都是得來不易的,它們既是大自然的恩賜,也是農民辛勞的收成,更是父母勤奮工作後換得的。
Thumbnail
我很愛吃白米飯。 自認為好吃的白米,是入口有顆粒感,但軟帶香甜,多嚼幾口,有稻香氣,又有股綿密的口感,吞嚥下去,血糖緩慢的上升,哎呀!多巴胺來了,我對自己說,於是捧著碗筷,無法形容的飽足伴隨甜蜜感隨之襲來。 你多久沒享受了?緩慢的、仔細的品嚐一碗好吃的白米飯? 隨著長時間採取限醣飲食減肥風潮流
Thumbnail
我很愛吃白米飯。 自認為好吃的白米,是入口有顆粒感,但軟帶香甜,多嚼幾口,有稻香氣,又有股綿密的口感,吞嚥下去,血糖緩慢的上升,哎呀!多巴胺來了,我對自己說,於是捧著碗筷,無法形容的飽足伴隨甜蜜感隨之襲來。 你多久沒享受了?緩慢的、仔細的品嚐一碗好吃的白米飯? 隨著長時間採取限醣飲食減肥風潮流
Thumbnail
2015年底,我們一家六口從台北移居台東,開始一步步學習農作,用「流血、流淚、流汗」還不足以形容這七年多來的農耕生活,還要加上體力透支、身體損傷、經濟重擔等等艱難的挑戰。雖然農耕生活如此艱難,我們竟然甘之如飴、樂此不疲!這是因為與泥土為伍,與植物為伴,看著生機盎然的作物,看著美麗的花朵...
Thumbnail
2015年底,我們一家六口從台北移居台東,開始一步步學習農作,用「流血、流淚、流汗」還不足以形容這七年多來的農耕生活,還要加上體力透支、身體損傷、經濟重擔等等艱難的挑戰。雖然農耕生活如此艱難,我們竟然甘之如飴、樂此不疲!這是因為與泥土為伍,與植物為伴,看著生機盎然的作物,看著美麗的花朵...
Thumbnail
稻草人新家落成的早上就獲得一個難得的好天氣,原先看氣象都顯示高機率降雨,還擔心了一下。騎著車,載著朋友前往慢島路上時,當下的心情很不一樣。我們一起開心的指著遠方遠遠的高山,看著兩側黃澄澄的稻田,用力的大口呼吸,這樣的瞬間對我來說,彷彿是收集到了理想生活中的其中一塊拼圖。
Thumbnail
稻草人新家落成的早上就獲得一個難得的好天氣,原先看氣象都顯示高機率降雨,還擔心了一下。騎著車,載著朋友前往慢島路上時,當下的心情很不一樣。我們一起開心的指著遠方遠遠的高山,看著兩側黃澄澄的稻田,用力的大口呼吸,這樣的瞬間對我來說,彷彿是收集到了理想生活中的其中一塊拼圖。
Thumbnail
在影片播放之前,原本以為會看到法國普羅斯旺地區的葡萄園,充滿美酒、美食與陽光歡笑的農莊生活,或者侯麥電影裏,一群聰明睿智、舉止典雅的男男女女在優美的山坡果園一邊漫步一邊抬槓。 再加上大企業是由眾多投資者持股,只在乎企業賺不賺錢,只關心短期股價的漲跌,因此不太可能顧到社會正義,或地區性的永續發展。
Thumbnail
在影片播放之前,原本以為會看到法國普羅斯旺地區的葡萄園,充滿美酒、美食與陽光歡笑的農莊生活,或者侯麥電影裏,一群聰明睿智、舉止典雅的男男女女在優美的山坡果園一邊漫步一邊抬槓。 再加上大企業是由眾多投資者持股,只在乎企業賺不賺錢,只關心短期股價的漲跌,因此不太可能顧到社會正義,或地區性的永續發展。
Thumbnail
台灣的市場,不管是傳統市場或超市,往往擺滿新鮮的蔬菜水果,琳琅滿目,賣相誘人。猶記得以前住在台北市大安區時,經常到住家附近的兩個傳統市場買菜,買久了,跟菜販熟識了,就會固定找那幾攤買菜。我常光顧的那些菜攤,共同的特色是蔬菜都又大又漂亮,買起來心情很好。
Thumbnail
台灣的市場,不管是傳統市場或超市,往往擺滿新鮮的蔬菜水果,琳琅滿目,賣相誘人。猶記得以前住在台北市大安區時,經常到住家附近的兩個傳統市場買菜,買久了,跟菜販熟識了,就會固定找那幾攤買菜。我常光顧的那些菜攤,共同的特色是蔬菜都又大又漂亮,買起來心情很好。
Thumbnail
疫情嚴峻,在家上班上課,連帶三餐也得在家料理,雖說粉紅色的熊貓、黑綠色的屋伯,在各大街小巷川川梭梭,像流水麵線一樣,把各種吃食送到每家飢腸轆轆的人手上,但免不了,還是有自家煮飯人的出現。 這件事我想很久很久了,像我們這種自產自銷的小農,標榜的又是不用農藥、不用化學肥料的種植方式,於是免不了便會被賦予
Thumbnail
疫情嚴峻,在家上班上課,連帶三餐也得在家料理,雖說粉紅色的熊貓、黑綠色的屋伯,在各大街小巷川川梭梭,像流水麵線一樣,把各種吃食送到每家飢腸轆轆的人手上,但免不了,還是有自家煮飯人的出現。 這件事我想很久很久了,像我們這種自產自銷的小農,標榜的又是不用農藥、不用化學肥料的種植方式,於是免不了便會被賦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