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廚場房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開放不開放?半開放?內場與客人的距離總是比外場的遙遠,即便是開放式廚房也有條隱形的界線。廚房是一個完全的場域(espace),有自身的邏輯和生態,其中的角色有特別的行為模式、語言和強悍性格。界線(frontière)是每天都必須跨越的,但界線又顯現何處呢?跨越界線的前後又有什麼值得注意的改變呢?所謂上班便是一種跨越界線,進入不同場域的儀式。
對於客人而言,廚房是只能遠觀的地方。在台灣有很多連鎖餐廳或甜點店有玻璃櫥窗隱形式的將廚師和客人分別開來 (身為廚師有時會覺得自己像動物被觀看,不過客人所專注的是我們手中的工作,並非是我們自身)。像是玻璃內有另一個不同時空般,工作場域內注意的是自己的工作而不是外在關注,講明白一點,玻璃的一端是工時,另一端是非工時。
在法國,櫥窗式的廚房也有不少,但也有所謂的半開放式廚房,不顧名思義,並不開放客人進入。只是少了更多隔閡,客人甚至可以透過窗口半開的門口和廚師交談,減少內場和客人的距離,更方便和外場溝通,甚至內外場不分。開放式廚房,即便沒有牆、沒有出菜口,外場也會盡量不入內,客人在煮食的區域停下腳步,意識到自己正在某個場域的界線邊緣。而這界線可以說是因為專業性和技術性而產生,但更如上所說,表示目前自身的時間狀態不同而有差異。
對廚師來說,工時是常態 (我們的長工時赫赫有名,就算是法國,一天十四到十六小時都有可能),所謂的踏入界線並非是擋住外場和內場的那扇門,而是一連串的準備──更衣:換下便衣便鞋,穿上廚師服整理儀容;整束工具;洗手;與同事打招呼:你可能一整天都不會跟家人和同事打招呼,但在廚房需要從大廚開始到洗碗工,跟每個人一一打過照面,才會互相關照。最重要的是在準備的同時,心裡也要有所準備:事務繁多,需要組織,有些備料需要特別用心,或者是準備迎接人潮所帶來的同時出單等。我們跨過的界線除了是進入工時場域外,也是進入另一個狀態。
一些廚師朋友常笑:「我進了廚房就變了一個人。」「你們不認識穿上廚師服的我。」「平常我不這麼做,只有在廚房才這樣。」當然此處的平常是以對方的角度來戲說廚師的處境了。不多說動作變得多豪邁或步伐有多快,所說的狀態是時間進度與平常人不同,在一定的時間上分享食物、預備服務開始、環境清潔等。還有行為上變得有稜有角,類似指令下的動作,所有的團隊工作建立在溝通上。會使用專業詞彙、形容味道,和一些較為粗俗的字眼 (但會盡量避免使用排泄物這個字,所以禁忌也是有的)。而為了維持每個台的運作,溝通時也會適當地劃分領地和所有物,維護自己的工作區域,在特定範圍內處理備料出菜等,而所有工作檯都有它自己的特質,所以有時要強悍,防衛其他同事貪小便宜。有物易物、勞動獲取幫助也是常見的事。基本上,在餐廳或飯店裡,廚房就像自己的小村莊,每個部門是一個家,家中有家長,各自獨立也各自依靠,村中有村長管理各戶。當然,在這場域裡也可以像這個比喻般溫馨,也可以很嚴峻。可能一時笑哈哈,下一秒能安靜快速出菜。
場域內有自身的生態模式。
對外場而言,出菜台便是最大的區隔。而內場則專注於在時間內完成最大效率,感覺片段式的時空。
料理台自身成為了場域的界線,客人所經歷的時間是流動式的,即便是視線也絕少與料理台後的廚師交接。
也如同自然環境般,生態模式會照環境條件有所不同。界線,也就是肉眼看得見的廚房開放與否,也會影響村莊裡的互動模式。對客人而言,因為專業性而令他駐足的界線可以用視線或聲音介入,就一個廚師而言,就算自己也會成為其他餐廳的客人,也沒有辦法想像平常客人眼裡的我們,因為場域內的身分較難以觀察到值得探討的部分,身為廚師出了場域還是廚師,只是非常態性地在非工時內嘗試作為客人去觀察,去思考,為什麼每日進出界線的「預備儀式」可以讓人有行為模式 (甚至性格) 的改變?除了廚師的專業技術性之外,還有什麼構成其場域的排外性?撇開衛生,為何廚房在非專業人士眼中是一個不能隨意進入的場域 (甚至排外)?
如果專業廚房構成自身獨立的區域,那麼家中的灶腳,尤其台灣大部分家庭廚房都有門窗,是不是也有其場域性?
飲食感想,料理創作,廚房故事。 專業廚房有所謂的學問與專精,最最重要的卻是瘋狂。 食物帶來的衝擊,環境同事的衝擊,超長工時連續打擊。 歡迎來到我們的熱愛與瘋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廚藝學校畢業後開始斷斷續續工作,轉眼一晃八年。從純法式餐廳開始實習到作正職,又從法式轉換跑道到台式、中式、複合亞洲式,到現在的亞洲法餐混搭式(Fusion franco-asiatique),純粹的在自我認知中掙扎,只想找到符合自己背景及概念的料理。
從廚藝學校畢業後開始斷斷續續工作,轉眼一晃八年。從純法式餐廳開始實習到作正職,又從法式轉換跑道到台式、中式、複合亞洲式,到現在的亞洲法餐混搭式(Fusion franco-asiatique),純粹的在自我認知中掙扎,只想找到符合自己背景及概念的料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想像你走進一間米其林餐廳的廚房,主廚、炒鍋師、切菜員、甜點師傅各司其職,動線分明。若廚師亂了崗位,前菜、主菜、甜點可能全部「出錯」,這正是為什麼需要職務區隔。同樣地,在資訊安全管理中,CNS 27002:2023 5.3 強調的職務區隔,就是避免「一人獨大」帶來的風險。 企業內部若將敏感系統的存取
Thumbnail
好久沒有在這個空間發表了,一直思考要如何利用這個空間,喜歡烹飪加上外派的關係,分享一些海外因地制宜的做菜心得;四處走走逛逛分享所吃所見所聞;但其時有更多時間是在工作中或下班後的學習,似乎也可以在這空間中分享。 外派工作和在台灣工作在環境上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就是必須要自主規劃下班時間,在台灣,下班後
Thumbnail
本文探討共享廚房的概念,尤其適合租屋族與不常下廚的群體。共享廚房提供各種廚房設備與食材,讓使用者可以方便地煮食、學習烹飪技術或交友。而且此模式不僅有利於個人需求,還能成為商業宣傳的平臺。文中介紹了收費方式、預約流程、使用標準,並思考共享廚房的未來發展。這是一個結合創意與實用功能的理想選擇。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廚房一直都不是我的舞台,很久之前我便深刻體認,此生無法與鍋鏟爐灶共舞。 即便這麼多年修練之後,鍋鏟依然是鍋鏟,我依然是我。站在鍋爐前,我毫無修為可言。 對我來說,煮飯炒菜是一種化學變化,會發生無法控制的質變,這應該是我不喜歡進廚房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不能同"事"二鍋
Thumbnail
從一開始看日文求人票看得霧煞煞,到後來發現許多隱藏在漂亮敘述後的魔鬼,歸納出一套與担当面試時的必問大全,可說是這一年的的珍貴結晶哪~
Thumbnail
文章來源:設計家 隨著當代生活型態的轉變,廚房已不再是封閉的獨立小房間,而是向外延伸至與餐廳整合的開放空間,甚至有時取代了客廳成為居家的核心。王亭今設計師建議,在場域有限的情況下,餐廚空間應以開放式格局為主,將中島與餐桌功能整合,同時在檯面下加入收納空間,提高生活的實用性。接下來,透過 4 個中島
在各別的一個家庭之中,客廳和餐廳還有房間等,擔負著重要的功能,既是親朋相聚小坐品茗的區域地方,又是欣賞影音及兒童娛樂的區域。而在現在的很多戶型中,客餐廳往往連為一體,但它們卻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如何解決各種活動之間相互干擾的問題? 因此,我們透過些許的在具體的裝修過程中,客聽與餐廳就應該更加講究。既要
Thumbnail
在地球某個角落,有一個充滿溫暖、溫馨氛圍的「窩心室」,窩心室的格局包括「客廳」、「餐廳」、「臥室」、「和室」、「陽台」。當你「懷抱著夢想」、「正向」、「分享」,也能在自己的內心世界建立起融合自我獨特風格的窩心室。你的窩心室會是怎樣的佈置呢?一起在遊睦的窩心室中搜集佈置元素吧!
Thumbnail
每當我想要到一個非常安靜的地方用餐的時候,這間店總是第一個浮現在我的腦海裡。「巷弄」從店外看起來並不起眼,說直白一點,一般人看到這樣的裝潢大概率不會想要踏進去。
Thumbnail
從炸廚房到在澳洲擔任廚師工作有可能嗎? 有時我們擔心害怕得太多,反而讓自己畫地自限。 我了解大部分的人會在出發澳打前想事先找到工作,若能確定工作旅程會更安心。 但事實是能先談下來的工作通常不輕鬆(比方人間地獄的肉廠、收入不穩定的農場、需要先扣學徒費的按摩師傅) 以上工作沒有不好,但會需要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想像你走進一間米其林餐廳的廚房,主廚、炒鍋師、切菜員、甜點師傅各司其職,動線分明。若廚師亂了崗位,前菜、主菜、甜點可能全部「出錯」,這正是為什麼需要職務區隔。同樣地,在資訊安全管理中,CNS 27002:2023 5.3 強調的職務區隔,就是避免「一人獨大」帶來的風險。 企業內部若將敏感系統的存取
Thumbnail
好久沒有在這個空間發表了,一直思考要如何利用這個空間,喜歡烹飪加上外派的關係,分享一些海外因地制宜的做菜心得;四處走走逛逛分享所吃所見所聞;但其時有更多時間是在工作中或下班後的學習,似乎也可以在這空間中分享。 外派工作和在台灣工作在環境上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就是必須要自主規劃下班時間,在台灣,下班後
Thumbnail
本文探討共享廚房的概念,尤其適合租屋族與不常下廚的群體。共享廚房提供各種廚房設備與食材,讓使用者可以方便地煮食、學習烹飪技術或交友。而且此模式不僅有利於個人需求,還能成為商業宣傳的平臺。文中介紹了收費方式、預約流程、使用標準,並思考共享廚房的未來發展。這是一個結合創意與實用功能的理想選擇。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廚房一直都不是我的舞台,很久之前我便深刻體認,此生無法與鍋鏟爐灶共舞。 即便這麼多年修練之後,鍋鏟依然是鍋鏟,我依然是我。站在鍋爐前,我毫無修為可言。 對我來說,煮飯炒菜是一種化學變化,會發生無法控制的質變,這應該是我不喜歡進廚房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不能同"事"二鍋
Thumbnail
從一開始看日文求人票看得霧煞煞,到後來發現許多隱藏在漂亮敘述後的魔鬼,歸納出一套與担当面試時的必問大全,可說是這一年的的珍貴結晶哪~
Thumbnail
文章來源:設計家 隨著當代生活型態的轉變,廚房已不再是封閉的獨立小房間,而是向外延伸至與餐廳整合的開放空間,甚至有時取代了客廳成為居家的核心。王亭今設計師建議,在場域有限的情況下,餐廚空間應以開放式格局為主,將中島與餐桌功能整合,同時在檯面下加入收納空間,提高生活的實用性。接下來,透過 4 個中島
在各別的一個家庭之中,客廳和餐廳還有房間等,擔負著重要的功能,既是親朋相聚小坐品茗的區域地方,又是欣賞影音及兒童娛樂的區域。而在現在的很多戶型中,客餐廳往往連為一體,但它們卻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如何解決各種活動之間相互干擾的問題? 因此,我們透過些許的在具體的裝修過程中,客聽與餐廳就應該更加講究。既要
Thumbnail
在地球某個角落,有一個充滿溫暖、溫馨氛圍的「窩心室」,窩心室的格局包括「客廳」、「餐廳」、「臥室」、「和室」、「陽台」。當你「懷抱著夢想」、「正向」、「分享」,也能在自己的內心世界建立起融合自我獨特風格的窩心室。你的窩心室會是怎樣的佈置呢?一起在遊睦的窩心室中搜集佈置元素吧!
Thumbnail
每當我想要到一個非常安靜的地方用餐的時候,這間店總是第一個浮現在我的腦海裡。「巷弄」從店外看起來並不起眼,說直白一點,一般人看到這樣的裝潢大概率不會想要踏進去。
Thumbnail
從炸廚房到在澳洲擔任廚師工作有可能嗎? 有時我們擔心害怕得太多,反而讓自己畫地自限。 我了解大部分的人會在出發澳打前想事先找到工作,若能確定工作旅程會更安心。 但事實是能先談下來的工作通常不輕鬆(比方人間地獄的肉廠、收入不穩定的農場、需要先扣學徒費的按摩師傅) 以上工作沒有不好,但會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