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生命最後一哩路的決定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當最後一哩路的主人

當最後一哩路的主人

當長壽已經隨醫療的進步不再是最主要的目標時,善終的議題開始在生命後期重複浮現中,身為生命主體的我們是否擁有最後一哩路的決定權!

面對目前晚婚、晚生育以及少子化的七、八年級生現況,當這群七、八年級生逐漸邁入需要照顧的八旬老人階段,可以預見的是一群沒有子女的長輩、單一家庭一對老人和一個事業工作正在巔峰衝刺的子輩又或者單一家庭兩對老人和一對雙薪事業家庭夾在孫輩和長輩之間兩頭燒的子輩,這代表的是日漸急迫的長照人力和機構安置需求,我們需要更有建設性和遠見的銀髮照顧政策,所謂建設性是指從健康老化開始,有計畫開辦老人運動健身社團課程,補助65歲以上老人參加;規劃長遠性的長照人力培育計畫,比照學前教育模式開辦社區型護理照顧機構,讓老人有機會在原來生活的社區或者子輩生活所在的社區內以半機構半在宅的方式老化。

回顧過去一年我們剛送走91歲的父親,我們負擔不起國內看護照顧費用,申請外勞照顧人力從需要開始到確定來台花費近半年時間,外勞確定可以入境來台時父親已經離開人世3天了,在父親臥床的8個月中我們將父親安置在醫院附屬的護理之家,即便爸爸會想念我們,我們因為自己的家庭和工作始終無法隨侍在旁,爸爸因為失去行動能力情緒起伏躁動時,機構看護員會以管束性的束帶或網球手套加附在父親身上,我們可以理解但是也伴隨著憂心,即便我們擔心爸爸會越來越退化但是我們也真的沒有力氣再為爸爸多做甚麼,因為我們還需要照顧一樣上了年紀的母親,我們自己其實也進入心理壓力的高峰期。

我們看著父親從躁動、漸漸退步、不再言語,且在機構內住友間交互感染進出醫院,到最後爸爸清醒時間越來越少,陪伴成為一種心痛和壓力,醫療的支持成為爸爸心靈無形的禁錮,對爸爸而言,所謂的一方天地僅僅剩下一張床的空間。身為子女的我們有不捨、也有懊惱,不捨爸爸抽痰的痛苦、不捨爸爸連下床都成為渴求,懊惱簽下手術、簽下氣切同意書的決定。

我們很清楚生命不能回頭,只能往前走,我們一直安慰自己真的做到在每個決定前再三思考,但是在每個自己獨處的時刻眼睛還是常常忍不住留下成串的淚珠。

回顧過去這一年,在這個病人家屬的角色裡,更深切的感到孤獨和無力,也許這也是一塊心理照顧可以耕耘的領域,人生最後一哩路上不只是病人本身,家屬的心理照顧也是很需要的,少子化手足的欠缺以及社會因缺少家族支持產生的疏離無助都加深了這個需求,也許未來國內的心輔人員可以嘗試投入,會有機會協助許多家庭好好陪伴家人真的完成善終的期望。

我開始思考,希望作為生命主體的我們自己,能夠在自己還健康的時候為自己做好決定,預立醫囑,當我失去生活自理的能力以及身心的自在時,苟活於人世對我已經不存在任何意義。我希望為自己維持住最後的尊嚴,我也希望自己不要成為孩子的負擔即使他願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青雲的沙龍
25會員
83內容數
青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1
在教養過程中,對孩子下指令前請三思,請下有效可執行的指令。 在教養過程中,父母常會希望子女配合,希望子女就範,認為對子女好,而對子女提出要求表達期待,或者進行懲戒希望子女謹記。請記得我們的目的是幫助孩子做正確的行為或選擇,而不是傷害孩子,所以請父母在下指令前務必三思。 舉「懲罰」的例子來說,「不
2025/04/01
在教養過程中,對孩子下指令前請三思,請下有效可執行的指令。 在教養過程中,父母常會希望子女配合,希望子女就範,認為對子女好,而對子女提出要求表達期待,或者進行懲戒希望子女謹記。請記得我們的目的是幫助孩子做正確的行為或選擇,而不是傷害孩子,所以請父母在下指令前務必三思。 舉「懲罰」的例子來說,「不
2025/03/04
影片摘要 1964年,日本只有3%的新娘在婚禮上穿婚紗,在「結婚就是要穿和服」的年代,就連職業女性也很少見,身為實業家與改革者的桂由美,開了日本第一家婚紗專賣店。然而從創業初始便困境不斷,開店十年都是虧損。但是由美堅信「一切都是為了新娘的笑容」,努力克服逆境,改變了日本婚禮常識並踏上了世界舞台!
2025/03/04
影片摘要 1964年,日本只有3%的新娘在婚禮上穿婚紗,在「結婚就是要穿和服」的年代,就連職業女性也很少見,身為實業家與改革者的桂由美,開了日本第一家婚紗專賣店。然而從創業初始便困境不斷,開店十年都是虧損。但是由美堅信「一切都是為了新娘的笑容」,努力克服逆境,改變了日本婚禮常識並踏上了世界舞台!
2025/03/04
影片簡介 以色列導演奧里特福克斯羅登(Orit Fouks Rotem)自編自導的作品《她和她們的電影課》為其首部劇情電影,由以色列影后黛娜伊雯(Dana Ivgy)、《愛,悄悄越界》蔻拉哈吉戴斯(Khawlah Hag-Debsy)、以色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喬安娜薩伊德(Joanna Said)等
2025/03/04
影片簡介 以色列導演奧里特福克斯羅登(Orit Fouks Rotem)自編自導的作品《她和她們的電影課》為其首部劇情電影,由以色列影后黛娜伊雯(Dana Ivgy)、《愛,悄悄越界》蔻拉哈吉戴斯(Khawlah Hag-Debsy)、以色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喬安娜薩伊德(Joanna Said)等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們要接受最後一里路不只是父母離開那一刻,還包括他們走了之後,我們自身也需要被安放的哀傷與悼念,以及相關的儀式、法律等問題。這些都需要我們一一完成。
Thumbnail
我們要接受最後一里路不只是父母離開那一刻,還包括他們走了之後,我們自身也需要被安放的哀傷與悼念,以及相關的儀式、法律等問題。這些都需要我們一一完成。
Thumbnail
生離死別果真是人生必然卻又禁忌萬分的話題,說的都是別人的經驗,但也明知有一天自己或成主角。漸漸不再年輕,也不太好意思使用青年之類的詞,知老死將至,但卻又不知從何準備起,甚至有點手足無措,而這些真實而平凡的反應,恐怕是多數讀者的寫照。 透過24位名人分享身邊至親死亡的經驗,甚至自己罹患疾病進而對死亡產
Thumbnail
生離死別果真是人生必然卻又禁忌萬分的話題,說的都是別人的經驗,但也明知有一天自己或成主角。漸漸不再年輕,也不太好意思使用青年之類的詞,知老死將至,但卻又不知從何準備起,甚至有點手足無措,而這些真實而平凡的反應,恐怕是多數讀者的寫照。 透過24位名人分享身邊至親死亡的經驗,甚至自己罹患疾病進而對死亡產
Thumbnail
昨天深夜,跟一個好朋友討論到了一個攸關死生遺憾的故事,我想每個人終生也必然會面臨到同樣的際遇或抉擇的兩難,只是大部分的人,對於這個命題,最後必然選擇靜默的態度,讓寶貴的生命,歸咎命運,就此完結。這個議題,我身有同感,在青年時代也曾經百思不得其解,試圖想解開這個生死學的人道議論,若最後犯眾怒,成了叛徒
Thumbnail
昨天深夜,跟一個好朋友討論到了一個攸關死生遺憾的故事,我想每個人終生也必然會面臨到同樣的際遇或抉擇的兩難,只是大部分的人,對於這個命題,最後必然選擇靜默的態度,讓寶貴的生命,歸咎命運,就此完結。這個議題,我身有同感,在青年時代也曾經百思不得其解,試圖想解開這個生死學的人道議論,若最後犯眾怒,成了叛徒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像淡如姐也有提到她的父親曾想要將現居的老屋賣掉,改去購買一坪幾十萬的新成屋,而且還只是公寓式的,原因可能是受到一位女性友人的鼓動。這樣的氛圍很像是老人家要把錢投入海裡面的樣子,做為子女的又很難去阻止。而淡如姐只跟她的父親講了一句話,說:全世界只有妳的女兒不要你的錢!這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像淡如姐也有提到她的父親曾想要將現居的老屋賣掉,改去購買一坪幾十萬的新成屋,而且還只是公寓式的,原因可能是受到一位女性友人的鼓動。這樣的氛圍很像是老人家要把錢投入海裡面的樣子,做為子女的又很難去阻止。而淡如姐只跟她的父親講了一句話,說:全世界只有妳的女兒不要你的錢!這
Thumbnail
她將房子留給了大兒子和長媳,自己搬到一個退休社區的獨棟建築中。設計過的社區設備完善,如果日後不良於行或者需要醫療支援,就可搬遷到社區中的老人照護建築,一切看起來都安排妥當,也都很合理,除了她自己心中過不去的坎⋯⋯
Thumbnail
她將房子留給了大兒子和長媳,自己搬到一個退休社區的獨棟建築中。設計過的社區設備完善,如果日後不良於行或者需要醫療支援,就可搬遷到社區中的老人照護建築,一切看起來都安排妥當,也都很合理,除了她自己心中過不去的坎⋯⋯
Thumbnail
除了死後的 #生前契約,買一席之地的寶塔,或是為了分配財產的預立遺囑,許多人不知道在遇到生命垂危需要被急救前,要簽署什麼書面文件,才能順從自己的心願及保障身體權,更少人能夠在身心狀態尚可、意識清楚下思考。 比比看大不同 預約未來對醫療照護決定的諮商 慎重預立簽署是落實生命教育 #愛自己不阿雜
Thumbnail
除了死後的 #生前契約,買一席之地的寶塔,或是為了分配財產的預立遺囑,許多人不知道在遇到生命垂危需要被急救前,要簽署什麼書面文件,才能順從自己的心願及保障身體權,更少人能夠在身心狀態尚可、意識清楚下思考。 比比看大不同 預約未來對醫療照護決定的諮商 慎重預立簽署是落實生命教育 #愛自己不阿雜
Thumbnail
讀書﹑工作﹑退休,這個經歷世紀不變的三步曲在今天高齡化﹑生活壓力具大和孤獨感沉重的社會正式完結了。我們正式進入長壽人生,退休不再是悠長假期。
Thumbnail
讀書﹑工作﹑退休,這個經歷世紀不變的三步曲在今天高齡化﹑生活壓力具大和孤獨感沉重的社會正式完結了。我們正式進入長壽人生,退休不再是悠長假期。
Thumbnail
爺爺殺婆婆事件 臺灣近日「老公殺老婆」的事件頻傳!他們共同點 :  「老人殺老人,婆婆都是長期臥床的病人。」 古人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那是多麼幸福的終成眷屬的「老化」現象。但是父母可以一起變老,健康失能程度各自不同了,現場是殘酷的,看到失能一個老人,對另一個較嚴重失能的老人照顧,這不是愛情
Thumbnail
爺爺殺婆婆事件 臺灣近日「老公殺老婆」的事件頻傳!他們共同點 :  「老人殺老人,婆婆都是長期臥床的病人。」 古人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那是多麼幸福的終成眷屬的「老化」現象。但是父母可以一起變老,健康失能程度各自不同了,現場是殘酷的,看到失能一個老人,對另一個較嚴重失能的老人照顧,這不是愛情
Thumbnail
從進入社會開始,逐漸發現依著自己的個性,似乎是無法對子嗣有足夠的興趣與熱情,這樣的話如果還帶來一個屬於自己的後代,對 她/他 會是幸運或公平嗎?所以很早就先斷了此念頭。同時也覺得「自己」一個人自由自在,感情上大多時間處於有伴侶的狀態,也就一直並不想走入婚姻狀態,畢竟身分證上多的一個名字,與真實相處情
Thumbnail
從進入社會開始,逐漸發現依著自己的個性,似乎是無法對子嗣有足夠的興趣與熱情,這樣的話如果還帶來一個屬於自己的後代,對 她/他 會是幸運或公平嗎?所以很早就先斷了此念頭。同時也覺得「自己」一個人自由自在,感情上大多時間處於有伴侶的狀態,也就一直並不想走入婚姻狀態,畢竟身分證上多的一個名字,與真實相處情
Thumbnail
當最後一哩路的主人         當長壽已經隨醫療的進步不再是最主要的目標時,善終的議題開始在生命後期重複浮現中,身為生命主體的我們是否擁有最後一哩路的決定權!         面對目前晚婚、晚生育以及少子化的七、八年級生現況,當這群七、八年級生逐漸邁入需要照顧的八旬老人階段,可以預見的是一群沒有
Thumbnail
當最後一哩路的主人         當長壽已經隨醫療的進步不再是最主要的目標時,善終的議題開始在生命後期重複浮現中,身為生命主體的我們是否擁有最後一哩路的決定權!         面對目前晚婚、晚生育以及少子化的七、八年級生現況,當這群七、八年級生逐漸邁入需要照顧的八旬老人階段,可以預見的是一群沒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