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國一日誌 30 他們打算讓孩子國中畢業,不再走升學的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13-5-17

過去有機會和朋友分享在家自學,我比較站在丟掉分數這個觀點,這陣子,我發現「時間」這個觀點,其實也很重要,我開始會勸家長想想,有甚麼是需要用時間來建立的能力,或者,你想要用時間來成就的,那些死板的知識都可以使用工具解決或變動的內容,都不必太緊張,也不必太在乎,但哪些是非在時間裡被建立的,才是我們需要去關注的。換個角度說,如果你的孩子在某些才能上有機會發展,卻被錯過了,誰會懊惱。如果做甚麼是在扼殺甚麼,就讓自己思考一下,到底要停止的是甚麼。

L說:要不要想想關於「內化」與「外化」能力的需求差異?例如語言能力,內化是要自己花時間習熟巧用的,外化就是巧用翻譯工具或外文秘書。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113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在家自學這樣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Ocarina的沙龍
17會員
202內容數
實體書出版了
Ocarin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11/18
2013-8-29我得來鼓勵他,乾脆自己設計一本,把靈修日誌、閱讀心得筆記、年月週日行事曆、未來日記、連用日記,通通整合在一本裡面
2019/11/18
2013-8-29我得來鼓勵他,乾脆自己設計一本,把靈修日誌、閱讀心得筆記、年月週日行事曆、未來日記、連用日記,通通整合在一本裡面
2019/11/18
2013-8-27「熱愛」雖然是一種學習的動力,但相較於創新,很可能某個程度變成阻礙和包袱。所以,媽媽我正在他回答的漩渦裡打轉,如何引導,讓樂高成為階梯,而非成為目的地。
2019/11/18
2013-8-27「熱愛」雖然是一種學習的動力,但相較於創新,很可能某個程度變成阻礙和包袱。所以,媽媽我正在他回答的漩渦裡打轉,如何引導,讓樂高成為階梯,而非成為目的地。
2019/11/18
2013-8-26 好的引導提到,解決等差數列問題,除了掌握相關公式之外,還要學會分析題目的條件。找出滿足條件的數列,然後求其和,有些題目則將相關數列隱藏在條件之中,當我們找到依些符合條件的數之後,就會發現問題的本質。
2019/11/18
2013-8-26 好的引導提到,解決等差數列問題,除了掌握相關公式之外,還要學會分析題目的條件。找出滿足條件的數列,然後求其和,有些題目則將相關數列隱藏在條件之中,當我們找到依些符合條件的數之後,就會發現問題的本質。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幾年前我曾經好奇自己,為什麼我想分享的內容,經常在談自我探索與成長? 我的工作應該是被歸類在教養/教學/管理頻道,多談一點教養上或教學上的作法或策略?似乎比較切題? 後來我發現,談論自我多一點,是這些教養或管理「策略」,只能算是教養或管理路上的外功。 - 當然外功還是很重要的。 -
Thumbnail
幾年前我曾經好奇自己,為什麼我想分享的內容,經常在談自我探索與成長? 我的工作應該是被歸類在教養/教學/管理頻道,多談一點教養上或教學上的作法或策略?似乎比較切題? 後來我發現,談論自我多一點,是這些教養或管理「策略」,只能算是教養或管理路上的外功。 - 當然外功還是很重要的。 -
Thumbnail
看似與志向無關的事務,但卻在路途中一一成為自身的優勢及特色
Thumbnail
看似與志向無關的事務,但卻在路途中一一成為自身的優勢及特色
Thumbnail
#曾說不想上學國一資優生墜樓亡 凌晨睡前滑到這則令人心痛的新聞... 一個月前,燁也說「媽媽我不想去上小學」 我感到害怕…燁發出的訊息,如此相似... - 燁:「媽媽我以後不想去上小學」 『噗!』我嘴裡的湯差點沒噴出來 1個月前,晚餐吃到一半,兒子丟了個振撼彈給我 可能是阿建老師的書看多了 我總是想
Thumbnail
#曾說不想上學國一資優生墜樓亡 凌晨睡前滑到這則令人心痛的新聞... 一個月前,燁也說「媽媽我不想去上小學」 我感到害怕…燁發出的訊息,如此相似... - 燁:「媽媽我以後不想去上小學」 『噗!』我嘴裡的湯差點沒噴出來 1個月前,晚餐吃到一半,兒子丟了個振撼彈給我 可能是阿建老師的書看多了 我總是想
Thumbnail
那年,客戶帶著青少年的兒子一起來台,看見父子間的親密互動,更看見身為一個父親如何帶領孩子成長與學習。這些套用職場上一樣受用,「不要聽一個人說什麼,而是看一個人做了什麼。」身教永遠比言教有效,要懂得學會如何自處,嘗試接觸不同的人事物,學著自己找出答案,懂得拒絕別人但不能沒有禮貌。
Thumbnail
那年,客戶帶著青少年的兒子一起來台,看見父子間的親密互動,更看見身為一個父親如何帶領孩子成長與學習。這些套用職場上一樣受用,「不要聽一個人說什麼,而是看一個人做了什麼。」身教永遠比言教有效,要懂得學會如何自處,嘗試接觸不同的人事物,學著自己找出答案,懂得拒絕別人但不能沒有禮貌。
Thumbnail
每個孩子原本都很喜歡回家,很喜歡自己的父親、母親,但為何隨著年紀增長,心卻離家越來越遙遠呢? 以下是此次深夜節目的文字稿,如果想直接收聽,歡迎點擊以上影片。》   聽眾朋友們晚安,這個周末意外聽見一段有趣的對話,是發生在太太和孩子身上,時間約莫傍晚,應該要準備開飯,但卻因為剛從外頭忙完回來,所以
Thumbnail
每個孩子原本都很喜歡回家,很喜歡自己的父親、母親,但為何隨著年紀增長,心卻離家越來越遙遠呢? 以下是此次深夜節目的文字稿,如果想直接收聽,歡迎點擊以上影片。》   聽眾朋友們晚安,這個周末意外聽見一段有趣的對話,是發生在太太和孩子身上,時間約莫傍晚,應該要準備開飯,但卻因為剛從外頭忙完回來,所以
Thumbnail
我家食堂 我跟先生都是被父母捧在手心長大,父母都把時間省給我們讓我們認真念書,長大找個好工作,所以沒有人應該很會做家事,或是煮料理。但在台南大男人意識形態下:家庭是一定要開伙的,不然就是不幸福的家庭和不負責任的媽媽(只有媽媽),我從一開始的不甘不願,慢慢也磨出樂趣。 我先生特別自豪他會做菜,假日慢慢
Thumbnail
我家食堂 我跟先生都是被父母捧在手心長大,父母都把時間省給我們讓我們認真念書,長大找個好工作,所以沒有人應該很會做家事,或是煮料理。但在台南大男人意識形態下:家庭是一定要開伙的,不然就是不幸福的家庭和不負責任的媽媽(只有媽媽),我從一開始的不甘不願,慢慢也磨出樂趣。 我先生特別自豪他會做菜,假日慢慢
Thumbnail
專業來自於紮實的自我鍛練。 為什麼專業很重要?它可以讓你在人生茫茫時還能有一口飯吃。 
Thumbnail
專業來自於紮實的自我鍛練。 為什麼專業很重要?它可以讓你在人生茫茫時還能有一口飯吃。 
Thumbnail
每個教育者,或者是家長都會知道,跟自己的小孩說話的時候,和別人的孩子就是不同;同樣的話從自己爸媽口中說出來的就是會先不想聽。這個狀態,我自己是到了過了25歲才真正的理解,也才真正的了解,困住自己的永遠不是敵人,而是無知的自己。同樣的話不同的角色說,究竟在我們自己的心理為什麼會產生不同的效應
Thumbnail
每個教育者,或者是家長都會知道,跟自己的小孩說話的時候,和別人的孩子就是不同;同樣的話從自己爸媽口中說出來的就是會先不想聽。這個狀態,我自己是到了過了25歲才真正的理解,也才真正的了解,困住自己的永遠不是敵人,而是無知的自己。同樣的話不同的角色說,究竟在我們自己的心理為什麼會產生不同的效應
Thumbnail
自學生跟學校上課的同學比較不同的是一直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所以接下來當然就是接著往前,而不會有「開始」探索人生的課題。這就像是本來就會自己點餐的客人,不會因為進入自助餐廳或中式餐廳或速食餐廳就不會點餐,倒是口袋需要有足夠的錢,才能夠買得起心目中最高級的美食。
Thumbnail
自學生跟學校上課的同學比較不同的是一直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所以接下來當然就是接著往前,而不會有「開始」探索人生的課題。這就像是本來就會自己點餐的客人,不會因為進入自助餐廳或中式餐廳或速食餐廳就不會點餐,倒是口袋需要有足夠的錢,才能夠買得起心目中最高級的美食。
Thumbnail
我非常鼓勵其他家長讓孩子學習烹飪,尤其是幼兒時期就開始當『二廚』幫忙。 很多家長不讓孩子進廚房的理由都是:危險! 用刀危險、用火也危險,果汁機、攪拌器都很危險,油鍋噴濺也危險。 因為有危險,所以才要教!
Thumbnail
我非常鼓勵其他家長讓孩子學習烹飪,尤其是幼兒時期就開始當『二廚』幫忙。 很多家長不讓孩子進廚房的理由都是:危險! 用刀危險、用火也危險,果汁機、攪拌器都很危險,油鍋噴濺也危險。 因為有危險,所以才要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