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內地大學生撤離及有關數字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中文大學學生與警方發生「激戰」後,內地大學生撤離的新聞陸續出現(1)。當中水警輪接載學生離開的報導(2)最「離奇」,奇在三端:

  1. 報導中提及「……警察向學生問有否大陸身份證,一定要有大陸身份證才可登船……」,若報導屬實,似乎持有「大陸身份證」的同學擁有某些特權,可以獲得特別照顧。所謂中港矛盾,往往就是如此被創造出來,警方何苦要參與其中?
  2. 新聞報導內容令人感到環境劍拔弩張,內地大學生不撤離就會身處險境,那麼,難道持不同政見的學生或其家長就沒有「身處險境」嗎?警方有否考慮接載「異見同學」撤離?
  3. 報導中亦提及「……逾100名中大內地生,經由羅湖及落馬洲口岸返回內地……」,還有「……科技大學學生會研究生學會微訊公眾號亦有通告稱,每15分鐘有一班接駁巴士安排學生到九龍圓方商場免費乘搭過境巴士……」逾100名,比重是多是小?有多少內地大學生需要接駁巴士和水警輪接載離開?

也許,可以先看一看官方公報的數字,了解香港有多少來自內地的大學生。

raw-image

敎資會數字

若果要查核非本地大學生的數目,可以到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的互動網頁(3),查詢有關統計數字。例如查詢「按原居地劃分的學生人數」,會找到八所大學有多少學生、非本地學生占多少、來自國內的大學生有多少等等。

2019/20年度的數字未上載,但參考2018/19年度的數字,知道2018/19年度有超過一萬二千名來自國內的大學生在八所大學就讀,除非2019/20年度的新生數字大幅下降,並加上就讀大學二年級或以上的學生大量退學,否則2019/20年度的數字不會相差太多。況且12000人這個數字只涵蓋敎資會資助課程,加上其他就讀非敎資會資助課程的非本地大學生,國內大學生的數字應該更多。

若果超過12000名大學生,平均每所院校有1500位同學要進行「大撤離」,在一向肩摩接踵的香港,也許不會造成甚麼轟動場景。上述新聞亦有提及並非所有國內學生都選擇離開,故此「鄧寇克大撤退」這個畫面未必會在八所大學出現。

內地學生是橋樑嗎?

近日筆者收到不少顯而易見的假消息,部份相信轉載自國內微信等途徑。國內的資訊戰已展開多時,利用高漲的愛國情緒抹黑香港,無論日後對香港進行鎮壓,甚至鼓勵國內居民效法義和團,到港執行「收復」香港的崇高任務,變得愈來愈容易方便。

有見及此,就讀香港八所大學超過12000位內地生,會否成為中港兩地的橋樑,多一點向國內反映有關香港的狀況與事實?也許可以平衡一下抹黑香港的假消息。未來(若果還有)的文宣戰線,會否是對內地生進行「反洗腦」?

筆者當然不會如此天真樂觀。有些香港土生土長的先生女士,浸淫英式制度多年,一樣會嚮往黨國君臨,一起主動抹黑香港。我們只能克盡已任,不主動挑釁、惡待內地人,免招人口實。萬一日後關鍵時刻,有留港內地生為我們發一言說一理,只是意外收穫而已。

雖然,歷史間中由意外促成。


註:

(1) 《內地生:微博官媒影響 家人急召撤離 警稱接中大內地生求助 派水警輪接走》 (明報新聞網 14/11/2019) https://news.mingpao.com/pns/要聞/article/20191114/s00001/1573670550853/內地生-微博官媒影響-家人急召撤離-警稱接中大內地生求助-派水警輪接走

(2) 《修例風波:校園不靖 水警接中大內地生離開》 (東網 13/11/2019) 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191113/bkn-20191113115450684-1113_00822_001.html

(3) 大學敎育資助委員會(敎資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關間聞的沙龍
29會員
134內容數
關間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2025/04/23
2025/04/17
既然是新嘗試,不宜太早下判斷,理應疑中留情。
Thumbnail
2025/04/17
既然是新嘗試,不宜太早下判斷,理應疑中留情。
Thumbnail
2025/03/07
把粵語藏「庫」於民,首先是民間不缺各種粵語素材,雅俗並存、流行精緻俱備。這些舊典藏既營造氛圍,亦陸續啟發更多人懂得運用粵語發聲。
Thumbnail
2025/03/07
把粵語藏「庫」於民,首先是民間不缺各種粵語素材,雅俗並存、流行精緻俱備。這些舊典藏既營造氛圍,亦陸續啟發更多人懂得運用粵語發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今年2022年大學學測個人申請的缺額突破1萬,創下歷年新高,大考中心公開了大學分科測驗報名人數,總招生名額至少3.5萬的狀況下,報考人數卻只有2.9萬,這也是史上第一次招生名額比考生人數還多。
Thumbnail
今年2022年大學學測個人申請的缺額突破1萬,創下歷年新高,大考中心公開了大學分科測驗報名人數,總招生名額至少3.5萬的狀況下,報考人數卻只有2.9萬,這也是史上第一次招生名額比考生人數還多。
Thumbnail
疫情對於日常生活的影響微乎其微的情況下,商場總是人來人往,許多餐廳的內用座位也總是大排長龍。繁華的城市景象,或許正是許多人心中對於香港的印象,仍在持續的維持著。但在表象之下,國家機器正在以「維護國家安全」為包裝,大舉的限縮香港的大學校園原有的學生自治。
Thumbnail
疫情對於日常生活的影響微乎其微的情況下,商場總是人來人往,許多餐廳的內用座位也總是大排長龍。繁華的城市景象,或許正是許多人心中對於香港的印象,仍在持續的維持著。但在表象之下,國家機器正在以「維護國家安全」為包裝,大舉的限縮香港的大學校園原有的學生自治。
Thumbnail
    2012/10/13於荃灣海濱花園海寧閣   大陸解放軍駐香港的海陸空官兵每年都會進行一次「高校參觀活動」,據說這樣的活動已進行了五次。駐軍代表先後造訪過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大學和浸會大學等五所高校。這些解放軍代表與高校師生進行各式各樣的聯誼活動,也有一些香港高校學
Thumbnail
    2012/10/13於荃灣海濱花園海寧閣   大陸解放軍駐香港的海陸空官兵每年都會進行一次「高校參觀活動」,據說這樣的活動已進行了五次。駐軍代表先後造訪過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大學和浸會大學等五所高校。這些解放軍代表與高校師生進行各式各樣的聯誼活動,也有一些香港高校學
Thumbnail
1966年起,1976年止的文化大革命,1989年6月4日天安門事件,以至2019年11月入侵香港諸間大學,一代又一代的知識分子遭受殺害,全部出自同一中共魔手。
Thumbnail
1966年起,1976年止的文化大革命,1989年6月4日天安門事件,以至2019年11月入侵香港諸間大學,一代又一代的知識分子遭受殺害,全部出自同一中共魔手。
Thumbnail
註冊率可以「操作」,例如教育部的「寄存名額」政策會造成學校寄存的名額越多,招生人數就越少,註冊率便會拉高。但問題是沒有學校抓得準該寄存多少名額,結果就變成大家都在「賭」!
Thumbnail
註冊率可以「操作」,例如教育部的「寄存名額」政策會造成學校寄存的名額越多,招生人數就越少,註冊率便會拉高。但問題是沒有學校抓得準該寄存多少名額,結果就變成大家都在「賭」!
Thumbnail
「從增加生源角度看,學生來源國若高等教育品質低,但經濟情況佳繳得起學費,那我們去開拓東南亞高教市場才有意義。站在國家整體利益角度來看,國家資源應有效運用,國內高教獎補助已經不足,不應該再把資源分去補助這些不見得友善待我的國家。」
Thumbnail
「從增加生源角度看,學生來源國若高等教育品質低,但經濟情況佳繳得起學費,那我們去開拓東南亞高教市場才有意義。站在國家整體利益角度來看,國家資源應有效運用,國內高教獎補助已經不足,不應該再把資源分去補助這些不見得友善待我的國家。」
Thumbnail
進入11月20日,香港學生持續多日的香港理工大學保衛戰接近尾聲,在資源和裝備與警方極不對等的情況,警方最終攻入並占據校園,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但是,香港學生這場悲壯慘烈的理工大學保衛戰,必將載入史冊,其結果和意義重大。
Thumbnail
進入11月20日,香港學生持續多日的香港理工大學保衛戰接近尾聲,在資源和裝備與警方極不對等的情況,警方最終攻入並占據校園,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但是,香港學生這場悲壯慘烈的理工大學保衛戰,必將載入史冊,其結果和意義重大。
Thumbnail
香港校園衝突 本週一是「和平紀念日(Remembrance Day)」,是為紀念一戰結束訂定的節日,然而這週的世界並不和平,也不平靜。亞洲方面,香港「反送中」抗爭持續延燒,戰火已燒進各大學校園內部,已有大學宣佈課程及學期「即刻停止」。而在北美洲,美國又有一起校園槍擊案發生。
Thumbnail
香港校園衝突 本週一是「和平紀念日(Remembrance Day)」,是為紀念一戰結束訂定的節日,然而這週的世界並不和平,也不平靜。亞洲方面,香港「反送中」抗爭持續延燒,戰火已燒進各大學校園內部,已有大學宣佈課程及學期「即刻停止」。而在北美洲,美國又有一起校園槍擊案發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