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極度恐懼沒有標準答案的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這段文字是2012年我住在紐約的一些感觸,當時還在讀大學,看似前途一片光明,但其實對未來卻有很多困惑的地方,於是在當時留了段簡短的話給自己,7年後,這段文字看起來依舊生動。
我站在紐約的華爾街
以下是當時的文字:
在紐約已待了一個月,曼哈頓島可以說是一個世界的縮影,可以認識了來自世界不同國家的學生,當然也有許多culture shock,在幾次的上課和交談之後,讓我深深的體會到學習態度或是人生規畫的不同。
大體而言,亞洲國家跟西方國家大相逕庭,而亞洲國家內又有許多不同的觀點,當然沒有所謂的好或是不好,只有所謂的適合或不適合,畢竟各國的國情不盡相同,差異的點也值得我們去深入探討。
我觀察到了一點,相較於別國學生,台灣學生最大的缺點就是"期待別人給你正確答案",換句話說就是沒有自己找答案的能力,從小我們就被固定的答案教育著,到了大學有了所謂的申論題,但常常跟教科書或教授持相左意見總是拿不到高分,把課本看得滾瓜爛熟的同學拿了最高分。
我就接著想到,我們也期待人生也有正確答案,從小爸媽告訴我們要考好高中和好大學,可以的話就念個研究所接著找份好工作,剩下的人生似乎也有了正確答案,我們也大多都接受了這答案,畢竟這聽起來真的不差,但這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
到了大四我開始煩惱人生,畢竟過去的人生,我們的父母和社會給了我們太多解答,到了真正要自己做選擇的時候,反而開始逃避了,漸漸你會發現身邊有一些人整天在問同學未來的計畫,因為他們沒有計畫,他們需要一個範本來當解答,他們沒有想過自己要什麼,就算想了也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那,我到底想要什麼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0會員
22內容數
嘿你好!你不會在這裡看到推薦股票、推薦基金的文章,作為現代的年輕人,我們希望能夠總結系統性的理財觀念,然後透過你和我的生活去實驗,讓我們朝著財務自由前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石城實驗室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個全台灣首支 5G ETF引起了金融圈子的熱烈討論,我們來聊聊關於這支ETF的一切,以及你怎麼判斷到底該不該買。
在2017年初,我還記得那一年春天踏入這家公司,當時這家公司還叫做今日頭條,而不是現在的字節跳動(Bytedance),估值還只是10億美金,而不是現在全球最大的獨角獸。但這家位於北京的字節跳動公司,讓我改變了很多做內容的看法。
光頭葛格在11月13日永遠離開我們了,想用這篇文章紀念葛格帶給我的一些想法,謝謝你給這個社會帶來了笑聲和勇氣。
阿花白白淨淨的,來自一個很遠的國家,曾經我以為她賣著燒仙草是因為她喜歡這股台灣味,但我卻沒有想過這碗燒仙草背後有多少努力。謝謝妳,阿花。
這個全台灣首支 5G ETF引起了金融圈子的熱烈討論,我們來聊聊關於這支ETF的一切,以及你怎麼判斷到底該不該買。
在2017年初,我還記得那一年春天踏入這家公司,當時這家公司還叫做今日頭條,而不是現在的字節跳動(Bytedance),估值還只是10億美金,而不是現在全球最大的獨角獸。但這家位於北京的字節跳動公司,讓我改變了很多做內容的看法。
光頭葛格在11月13日永遠離開我們了,想用這篇文章紀念葛格帶給我的一些想法,謝謝你給這個社會帶來了笑聲和勇氣。
阿花白白淨淨的,來自一個很遠的國家,曾經我以為她賣著燒仙草是因為她喜歡這股台灣味,但我卻沒有想過這碗燒仙草背後有多少努力。謝謝妳,阿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東亞的標準答案教育體系中成長所帶來的困難與挑戰,並分享了作者在美國和法國的留學經歷。文章強調,在現實生活中,成功不再依賴於尋找所謂的「正確答案」,而是必須學會在不確定性中做出決策,並勇於嘗試。這樣的心態不僅能提升個人的職涯發展,也能促進人際關係的靈活轉變,讓我們更能適應多變的世界。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後來慢慢長大才更加感概生活環境對於一個人的影響。 還記得在國中音樂班時有群好友,在短暫的下課和午休期間,吱吱喳喳討論著未來想去哪裡、去哪個國家讀書。在台中清水那個小地方懵懵懂懂,對於世界多大毫無頭緒,更不曉得口中的那種未來要什麼時後才會成真,或者,是否會成真。
Thumbnail
「如果當時你沒能做到,別擔心,別灰心,再怎麼樣宇宙都會領你回航,在你沒意識到的時候,竟然已經走了這麼遠」 2016年夏天的時候,我18歲高中畢業,我記得當時跟高中一個很要好的朋友,計劃去美國的洛杉磯跟紐約玩一個月,從沒出過國的我,不太敢相信媽媽竟然答應讓我出去冒險一場,不過憑著一股年輕的傻勁,
不後悔讀文學 一直以來都是對未來感到迷茫的人。 高中升大學時,在法律系與中文系之間一直猶豫不決,後來因為地域的關係,選擇了中文系。但手機裡的查詢紀錄出現許多「雙主修」相關的東西,查規則、查限制、查往後……。一個極其不確定的往後。 讀了中文系兩年,我不後悔也不排斥,雖然對於中國傳統文獻概論或文字
Thumbnail
這兩年在倫敦的生活跟當時在讀研究所的生活比起充實太多了,但現實總是偏難看(?) 5年前在讀研究所的時候,上課、排練、寫劇便是自由,已經是夢寐以求的生活了(到底誰想上班工作?),更別說座標是在曾經離我很遠的英格蘭。
Thumbnail
「人生課題」 人生中,我們總是面臨無數的選擇,每個選擇都會帶來不同的結果。回頭看看,今天的我們就是過去選擇的結果。有些人因為不滿意原來的工作,選擇到國外念書,成為了“海歸”。這個決定需要提早進行,只有早早準備,才能在學成歸國後在事業上有所成就,慢慢升遷。 說到爸媽,他們的身體也逐漸老去。以前能夠
Thumbnail
大學畢業前夕,我有個夢想就是在家鄉工作,為祖國貢獻。可惜的是,我的家並不需要我大學修讀的專業。所以我決定大學考完試後,先好好休息,和剛失戀的影去遊台灣!
Thumbnail
關於「LBB 嚕嗶啵」…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帶著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想將我們眼中的一切與眾分享。 邀請大家與我們一同貼近世界,用各自的方式體會每一個相似與相反。
Thumbnail
人生許多迷惘都是不斷實踐才得出方向的,在23歲以前我是台灣教育制度下的好學生,但不是知道自己要什麼、喜歡什麼的人,我也是走一步算一步,23歲才「克服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工作」的迷惘。本文可以讓你得到什麼 : 1.面對迷惘的正確心態 2.我自己突破迷惘的具體歷程 我也在大學很迷惘過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東亞的標準答案教育體系中成長所帶來的困難與挑戰,並分享了作者在美國和法國的留學經歷。文章強調,在現實生活中,成功不再依賴於尋找所謂的「正確答案」,而是必須學會在不確定性中做出決策,並勇於嘗試。這樣的心態不僅能提升個人的職涯發展,也能促進人際關係的靈活轉變,讓我們更能適應多變的世界。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後來慢慢長大才更加感概生活環境對於一個人的影響。 還記得在國中音樂班時有群好友,在短暫的下課和午休期間,吱吱喳喳討論著未來想去哪裡、去哪個國家讀書。在台中清水那個小地方懵懵懂懂,對於世界多大毫無頭緒,更不曉得口中的那種未來要什麼時後才會成真,或者,是否會成真。
Thumbnail
「如果當時你沒能做到,別擔心,別灰心,再怎麼樣宇宙都會領你回航,在你沒意識到的時候,竟然已經走了這麼遠」 2016年夏天的時候,我18歲高中畢業,我記得當時跟高中一個很要好的朋友,計劃去美國的洛杉磯跟紐約玩一個月,從沒出過國的我,不太敢相信媽媽竟然答應讓我出去冒險一場,不過憑著一股年輕的傻勁,
不後悔讀文學 一直以來都是對未來感到迷茫的人。 高中升大學時,在法律系與中文系之間一直猶豫不決,後來因為地域的關係,選擇了中文系。但手機裡的查詢紀錄出現許多「雙主修」相關的東西,查規則、查限制、查往後……。一個極其不確定的往後。 讀了中文系兩年,我不後悔也不排斥,雖然對於中國傳統文獻概論或文字
Thumbnail
這兩年在倫敦的生活跟當時在讀研究所的生活比起充實太多了,但現實總是偏難看(?) 5年前在讀研究所的時候,上課、排練、寫劇便是自由,已經是夢寐以求的生活了(到底誰想上班工作?),更別說座標是在曾經離我很遠的英格蘭。
Thumbnail
「人生課題」 人生中,我們總是面臨無數的選擇,每個選擇都會帶來不同的結果。回頭看看,今天的我們就是過去選擇的結果。有些人因為不滿意原來的工作,選擇到國外念書,成為了“海歸”。這個決定需要提早進行,只有早早準備,才能在學成歸國後在事業上有所成就,慢慢升遷。 說到爸媽,他們的身體也逐漸老去。以前能夠
Thumbnail
大學畢業前夕,我有個夢想就是在家鄉工作,為祖國貢獻。可惜的是,我的家並不需要我大學修讀的專業。所以我決定大學考完試後,先好好休息,和剛失戀的影去遊台灣!
Thumbnail
關於「LBB 嚕嗶啵」…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帶著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想將我們眼中的一切與眾分享。 邀請大家與我們一同貼近世界,用各自的方式體會每一個相似與相反。
Thumbnail
人生許多迷惘都是不斷實踐才得出方向的,在23歲以前我是台灣教育制度下的好學生,但不是知道自己要什麼、喜歡什麼的人,我也是走一步算一步,23歲才「克服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工作」的迷惘。本文可以讓你得到什麼 : 1.面對迷惘的正確心態 2.我自己突破迷惘的具體歷程 我也在大學很迷惘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