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惘的正確心態與跳脫步驟 - 一個23歲商學生的反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人生許多迷惘都是不斷實踐才得出方向的,在23歲以前我是台灣教育制度下的好學生,但不是知道自己要什麼、喜歡什麼的人,我也是走一步算一步,23歲才「克服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工作」的迷惘。


本文可以讓你得到什麼 :

  1. 面對迷惘的正確心態
  2. 我自己突破迷惘的具體歷程


我也在大學很迷惘過,今天想聊我從唸了一個不喜歡的統計系,必修都拿60分,跨到商管,找到自己志向的正確心態。

相信大家都對下面的這張圖不陌生。

台灣教育制度對比國外

台灣教育制度對比國外


「興趣是用培養,而不是尋找的」

遇到對未來迷惘的時候,可以用 Bottom up (由細節往上)思考方法,像樂高一樣,從每件小事,如喜歡的課、覺得景仰的學長姐、好玩的作業、實習,用想要在這個領域成長的心態拼湊出自己的目標,最後從不斷成長的樂趣中找到人生志向。


我的例子

迷惘期

18歲時是標準的台灣好學生,對自己的職涯沒想法,當時只覺得自己的數學好像很厲害,學測成績又剛好到,就閉著演選了成大統計。實際進來念才發現自己很不在行,大學的數學跟高中的數學完全是兩回事,三角函數微積分、天阿這是什麼,SIN、COS 原來還可以微分,到底是什麼鬼。當時成績當然很慘,必修都60,對未來迷茫,讀了不喜歡的科系,不喜歡數學又沒有專長。

探索期

但不服輸的我仍然是繼續探索,秉持著既然課業不行,我也要玩個徹底,讓大學部留遺憾。也因緣際會下,從辦活動發現自己喜歡商管,每天想行銷想到半夜4點,爆肝也很開心,也有天份,很幸運的第一個社團幹部舉辦的活動就收穫20000多人參加,大二一口氣做了3個社團活動幹部。

加速期

大三大四要選擇未來時,我跑去念商學院,政大MBA,認識到很多厲害的人,一樣秉持著試不死就死命試的心態,在一個大家都是菁英的環境,也會驅策你不斷進步,當時在碩一必修繁重的情況下,我就投了一個資料分析實習,還因為太忙跟當時的女友分手,從資料分析中回過頭來發現自己還是喜歡跟人互動,我不想要未來的職涯都是對著電腦、對著報表,寫著沒有情感的 code,於是接著挑戰兩個 PM 實習,包括在大型銀行與中小型財經資料庫公司,確認「喔這就是我的興趣,我以後一輩子都想當 PM,當主管的狗」,確認志向也在碩士這兩年加速累積實力。

確立期

從經歷中,我發現與人相處,完成專案的過程能讓我快樂,同時也不太被AI取代,因此選擇PM當志向。考量自身成就感的同時也考慮未來風險。



可以看到我每一次都選擇都是向心之所屬的,依靠當下最好的選擇,不斷的建構自己的故事,從來沒有一個模型在我大一就告訴我,我未來要幹嘛要做什麼。



給迷茫的你一些建議

  1. 勇敢嘗試:不要害怕嘗試新事物。就算那些事情最終不是你的熱情所在,至少你會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這本身就是一種重要的自我發現。
  2. 找尋小興趣:你的興趣可能不會一下子顯現出來,但留意生活中那些讓你稍感興奮的小事。它們可能是指引你前進方向的小火花。
  3. 建立人際網絡:與不同背景的人交流可以開闊視野,他們的經歷與觀點可能會啟發你對自己未來的思考。
  4. 不斷學習和自我提升:即使你還不確定未來方向,持續學習新技能和知識可以增加你的選擇範圍,讓你更有能力抓住機會。
  5. 給自己時間:找到自己的路徑需要時間,不要因為急於得出答案而對自己過於苛刻。有時候,給自己一點空間和時間,答案自然會浮現。


結語

迷茫是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是終點,而是通往更明確自我認知的旅程。就像我的故事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和路徑,每一段嘗試都會在未來的某個節點給你回饋。所以,當你感到迷惘時,不要沮喪,相信這只是你人生旅程中的一個階段。探索、嘗試、學習,最終你會找到屬於你的道路。加油!


喜歡我的內容也歡迎追蹤,每週兩篇文章,提升你的知識力,幫你趕上 AI 革新

【相關文章】

給大學生的忠告,大學四年我最後悔的事

履歷最常犯的4個錯誤

金融MA在職中 年輕人的出社會避風港 - 我的個人網站上線囉 ! 未來將在新網站更新內容 https://jasoninschool.guid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隨著 AI 漸漸變成趨勢,許多人甚至稱作工業革命4.0,到底有哪些 AI工具 可以顯著提升我們的生產力以及工作效率呢? 以下四個 AI工具,幫助你不管是學習還是工作效率比別人高出三倍。 1.Chatgpt 不管是英文翻譯、寫email、準備面試,我現在幾乎都用Chatgpt。實習時正職
嗨大家好,我是 Jason,以下是你可以從我學到的經驗,幫你過個充實大學: 1. 沒有早點對世界產生好奇心 2. 沒有抓住國外交換的機會 3. 沒有花更多時間社交、networking。許多機會都是與學長姐互動得來 4. 花太多時間在學習課程知識,應該早點在世界闖蕩
隨著 AI 漸漸變成趨勢,許多人甚至稱作工業革命4.0,到底有哪些 AI工具 可以顯著提升我們的生產力以及工作效率呢? 以下四個 AI工具,幫助你不管是學習還是工作效率比別人高出三倍。 1.Chatgpt 不管是英文翻譯、寫email、準備面試,我現在幾乎都用Chatgpt。實習時正職
嗨大家好,我是 Jason,以下是你可以從我學到的經驗,幫你過個充實大學: 1. 沒有早點對世界產生好奇心 2. 沒有抓住國外交換的機會 3. 沒有花更多時間社交、networking。許多機會都是與學長姐互動得來 4. 花太多時間在學習課程知識,應該早點在世界闖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當我們面臨迷茫和自我懷疑時,不妨放慢腳步,學著順應自己的情緒和狀態,動態調整自己的人生之路。
Thumbnail
暨上篇文章與大家簡單介紹資訊種子的培訓內容後,這篇文章將與大家分享我自己在是如何加入資訊種子的,以及在這一年中的所見所聞與心得。不管是對資訊種子有興趣,或是仍在猶豫要不要加入資訊種子的人,千萬不要錯過了!
Thumbnail
不論你是對未來的職涯、學業感到迷惘無助,或是雖然有了明確方向但還是想要獲得更多、看得更遠,我相信點進這篇文章的你,就是資訊種子的有緣人。我將分享自身經驗,告訴你為何資訊種子是大學生一定要好好把握的大好機會,以及我是如何加入資訊種子、在裡頭學習成長、到現在發芽茁壯。
Thumbnail
隨著AI教父黃仁勳於前日(6月8日)離臺,今年2024臺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終於落幕,電腦展期間各重量級公司主管一連串的演講,無不昭示AI新世代的來到。本文討論AI世代的優勢,以及家長們應如何因應教育。
Thumbnail
2024 初,我完成了台大心理所碩士班的學業,從畢業後轉正的投資公司離職,開始了所謂的 GAP Quarter - 給自己三個月的時間,脫去學歷、公司與職業的標籤,以「我」的樣子生活。這篇文章是我透過一年的探索與三個月時間的反思和沉澱所獲得的成長,其中也包含了我與五位我十分敬佩的人交流後得到的結論。
Thumbnail
3 年前,我剛大學畢業並幸運考上研究所,其實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知道因為大學四年過得跌跌撞撞、混一天是一天,自己必須在研究所做點什麼而投遞一堆實習履歷及團隊、社團招募,但幾乎都沒得到回應,直到開學前,我正覺得是自己什麼都不會而失落時,這個學生專案團隊聯絡上我,讓我在後來兩年取得極大的個人成長與探索
Thumbnail
閱讀《別做熱愛的事,要做真實的自己》的契機其實是因為我現在的室友兼摯友 Jo。那時她先買了這本書,看了前面幾章後跟我說:「 欸我看的時候一直想到妳,妳也去讀讀看,我覺得妳會喜歡。」
Thumbnail
當腦中充滿太多資訊,又無法具體想像未來的樣子時,焦慮與迷茫便不期而至。在尋找自我之前,先要學會思考,找到自己的方向。
Thumbnail
嗨!我是信如✨ 《半熟大人的交換日記》是一個給迷惘青年們的交換日記平台。 我會在這裡分享我自己在社會服務/社會創新領域的行動經驗,也歡迎大家來一起分享:https://vocus.cc/salon/65e48279fd89780001f5effe 越做採訪真的越會感受到自己的微小,但同時
Thumbnail
在30歲過後,我感覺自己突然停了下來,不知道該往哪去,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 想起一直以來努力的自己,認真唸書,進入前三志願的高中、唸了所謂頂大商院,順利進入外商、升遷,結婚、買了房子,我一直向上仰望,向前走,來到了30歲初頭,卻突然看不清晰前方的路,不知目標與方向...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當我們面臨迷茫和自我懷疑時,不妨放慢腳步,學著順應自己的情緒和狀態,動態調整自己的人生之路。
Thumbnail
暨上篇文章與大家簡單介紹資訊種子的培訓內容後,這篇文章將與大家分享我自己在是如何加入資訊種子的,以及在這一年中的所見所聞與心得。不管是對資訊種子有興趣,或是仍在猶豫要不要加入資訊種子的人,千萬不要錯過了!
Thumbnail
不論你是對未來的職涯、學業感到迷惘無助,或是雖然有了明確方向但還是想要獲得更多、看得更遠,我相信點進這篇文章的你,就是資訊種子的有緣人。我將分享自身經驗,告訴你為何資訊種子是大學生一定要好好把握的大好機會,以及我是如何加入資訊種子、在裡頭學習成長、到現在發芽茁壯。
Thumbnail
隨著AI教父黃仁勳於前日(6月8日)離臺,今年2024臺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終於落幕,電腦展期間各重量級公司主管一連串的演講,無不昭示AI新世代的來到。本文討論AI世代的優勢,以及家長們應如何因應教育。
Thumbnail
2024 初,我完成了台大心理所碩士班的學業,從畢業後轉正的投資公司離職,開始了所謂的 GAP Quarter - 給自己三個月的時間,脫去學歷、公司與職業的標籤,以「我」的樣子生活。這篇文章是我透過一年的探索與三個月時間的反思和沉澱所獲得的成長,其中也包含了我與五位我十分敬佩的人交流後得到的結論。
Thumbnail
3 年前,我剛大學畢業並幸運考上研究所,其實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只知道因為大學四年過得跌跌撞撞、混一天是一天,自己必須在研究所做點什麼而投遞一堆實習履歷及團隊、社團招募,但幾乎都沒得到回應,直到開學前,我正覺得是自己什麼都不會而失落時,這個學生專案團隊聯絡上我,讓我在後來兩年取得極大的個人成長與探索
Thumbnail
閱讀《別做熱愛的事,要做真實的自己》的契機其實是因為我現在的室友兼摯友 Jo。那時她先買了這本書,看了前面幾章後跟我說:「 欸我看的時候一直想到妳,妳也去讀讀看,我覺得妳會喜歡。」
Thumbnail
當腦中充滿太多資訊,又無法具體想像未來的樣子時,焦慮與迷茫便不期而至。在尋找自我之前,先要學會思考,找到自己的方向。
Thumbnail
嗨!我是信如✨ 《半熟大人的交換日記》是一個給迷惘青年們的交換日記平台。 我會在這裡分享我自己在社會服務/社會創新領域的行動經驗,也歡迎大家來一起分享:https://vocus.cc/salon/65e48279fd89780001f5effe 越做採訪真的越會感受到自己的微小,但同時
Thumbnail
在30歲過後,我感覺自己突然停了下來,不知道該往哪去,如何成為更好的自己? 想起一直以來努力的自己,認真唸書,進入前三志願的高中、唸了所謂頂大商院,順利進入外商、升遷,結婚、買了房子,我一直向上仰望,向前走,來到了30歲初頭,卻突然看不清晰前方的路,不知目標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