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專欄】江忠軒:價值評比的量化與質化並不衝突

2019/12/1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價值投資又可依對公司瞭解的方向分成 [量化]跟[質化]2種, 以下為簡單說明:
[量化],就是你手中有1把尺,你很清楚你要找的條件(例如:5公分長的東西),然後你開始在地上找東西來量,長於5公分的就放進口袋。這樣的方式相對於[質化]是比較粗糙,但口袋的東西夠多的時候,發現寶物的機會就多了。
而[質化]就比[量化]細膩許多,除了[量化]的條件以外(5公分長),通常會加入許多主觀判斷在裡面(例如:軟軟的,毛毛的),有的條件還會要求跟別人比較(例如:比別人軟的,比別人還毛絨絨的),這些條件會導致你把放到口袋的東西,再一一拿出來比較。
「這個比較軟,留這個!」或是「這個毛毛的,比那個還舒服,留這個」這些主觀的條件會讓你口袋的東西數量減少,但,你可以更容易找到符合你需求的東西(也就是你要的寶啦!)。
  最貼切的例子就是求職了,大學新鮮人求職投履歷,一次來個150封,每個都104自動產生器做的,人資怎麼知道要選誰?
他怎麼可能從那些機器人訊息裡知道你行不行,待不待的下去?其實他不知道。
不過,他手上有課長開的條件:要國立大學,要相關科系,要30歲以下,身高180以上。人資就把條件輸入電腦,啪!符合條件的從100多位變成只剩下10位,這就是[量化]。之後再把這10位人材約來面試,聽聽談吐,試試邏輯,長得帥不帥或是個正妹(這是真的!),這樣人資就可以透過他的主觀意識,決定哪個人材可以有機會成為公司的人才,這種主觀的條件,就是[質化]。
回到投資的角度,[量化]是[質化]的必要條件,但[質化]不是[量化]的必要條件。
這中間的差異就在於你要求的報酬多寡。[量化]因為知道自己準確率低,所以通常會配合適度的分散來降低不準確的風險,總體報酬率也會因為分散而較[質化]來的低。而[質化]的準確率高,所以常常集中火力,只投資少少幾家公司(把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或許你會想問,那這樣幹嘛不學[質化]就好,省錢省力又高報酬。問題就在於[質化]的主觀條件很難決定,需要大量的經驗才知道分寸(這也是老闆付錢給人資面試而不自己來的原因之一)。
量質化分析其實在很多領域都被同時使用,比如買家電,買食物,或找對象。
以找對象為例,女生可以先設定量化標準,年收百萬、身高百八、體重適中、有房有車、父母親戚數量越少越好,然後篩選出通過的對象,再一個個面對面交談質化分析,專情體貼磁場合、懂她包容又貼心。因此量質化在決策中通常各有各的角色。
原文來源: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8K會員
726內容數
各位讀者好!我是小樂,我將在這裡分享這幾年累積的投資觀念與閱讀財經書刊的精華摘要,希望大家都能在股海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獲利航道!就讓我們開始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