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7.2 自殺潮與新聞處理法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這數月之間,有許多年輕人因不堪壓力而選擇自殺,大眾對此感到萬分沉重與傷痛。這樣的社會氣氛之下,自殺事件或已造成連鎖效應,甚至成為模仿行為。有鑑於現今資訊科技已發達至每個人都可以是「傳媒人」,不當處理自殺消息和新聞影響很大。以下將附上世界衛生組織(WHO)所定制有關處理自殺新聞時的「六不六要」準則。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蜂鳥出版的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蜂鳥出版的沙龍
15會員
36內容數
香港大學心理學系哲學博士Dr. Lo團隊,以專業的學術知識與切身的例子,將社運的發展、支持與反對者的特質、政治冷感對比積極參與的取態、政府回應與警察執法等,多方面解構社會深層次矛盾是怎樣造成的。讓大眾了解自己如何被大腦引導行為,以不同的立場、形式投身社運,從而跳出固有框框,宏觀思考香港未來的出路。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華人社會很忌諱談到「死」這個字,但正視死亡對生活有正向影響。文章探討死亡觀念,提出理性看待死亡的建議。
Thumbnail
華人社會很忌諱談到「死」這個字,但正視死亡對生活有正向影響。文章探討死亡觀念,提出理性看待死亡的建議。
Thumbnail
很多時候,我們透過媒體獲得有關自殺者的新聞,而自殺的決定經常令人難以理解。但若我們能夠放下偏見,嘗試理解自殺者的處境與選擇,或許能為社會大眾帶來更深的包容。
Thumbnail
很多時候,我們透過媒體獲得有關自殺者的新聞,而自殺的決定經常令人難以理解。但若我們能夠放下偏見,嘗試理解自殺者的處境與選擇,或許能為社會大眾帶來更深的包容。
Thumbnail
一條生命的逝去,往往隱藏著許多人的悲痛。無論是自殺者的家人、伴侶、朋友、同學、師長、同事等,凡是因自殺事件而遭遇痛苦的人,我們皆稱之為自殺者遺族。在摯愛離開以後,自殺者遺族面對的不僅是悼念的哀傷,更多的是不為人知的複雜情緒。   在眾多死亡原因之中,自殺是讓遺族非常難以面對的一項。我們無兇手
Thumbnail
一條生命的逝去,往往隱藏著許多人的悲痛。無論是自殺者的家人、伴侶、朋友、同學、師長、同事等,凡是因自殺事件而遭遇痛苦的人,我們皆稱之為自殺者遺族。在摯愛離開以後,自殺者遺族面對的不僅是悼念的哀傷,更多的是不為人知的複雜情緒。   在眾多死亡原因之中,自殺是讓遺族非常難以面對的一項。我們無兇手
Thumbnail
禮儀公司部落格中觀看數最高的反而是談論自殺的文章,這可真是始料未及。細數世界上發生的大小案件,自殺的種類真是五花八門。本文再次收錄了幾種自殺手法,不論您是走在人生的風口浪尖上,又或是身邊親友正墜入深淵之中,都能拉您一把。若能接住一個個失重的靈魂,那更是一大善事。
Thumbnail
禮儀公司部落格中觀看數最高的反而是談論自殺的文章,這可真是始料未及。細數世界上發生的大小案件,自殺的種類真是五花八門。本文再次收錄了幾種自殺手法,不論您是走在人生的風口浪尖上,又或是身邊親友正墜入深淵之中,都能拉您一把。若能接住一個個失重的靈魂,那更是一大善事。
Thumbnail
《客製化自殺》中的終點線宗旨: 1. 只要不受強制、不傷及無辜,任何人都有權活下去—也有權決定自己如何死亡。 2. 我們絕對尊重求助者結束生命的自主選擇,不會試圖勸阻。 3. 若當事人做出這個選擇,志工依據教育訓練提供的情緒工具行事。我們聆聽卻不介入。
Thumbnail
《客製化自殺》中的終點線宗旨: 1. 只要不受強制、不傷及無辜,任何人都有權活下去—也有權決定自己如何死亡。 2. 我們絕對尊重求助者結束生命的自主選擇,不會試圖勸阻。 3. 若當事人做出這個選擇,志工依據教育訓練提供的情緒工具行事。我們聆聽卻不介入。
Thumbnail
這幾年應邀講<助人者的自我照顧與替代性創傷>的演講,對「替代性創傷」議題有研究,也熟悉此議題。剛好最近社會新聞,不外乎都跟自殺、殺人等重大事件有關,身為諮商心理師的我想略盡棉薄之力,希望透過本文讓大家了解自己看完新聞後的一些身心反應,很可能就是「替代性創傷」的反應,並協助大家做一些自我照顧的動作~
Thumbnail
這幾年應邀講<助人者的自我照顧與替代性創傷>的演講,對「替代性創傷」議題有研究,也熟悉此議題。剛好最近社會新聞,不外乎都跟自殺、殺人等重大事件有關,身為諮商心理師的我想略盡棉薄之力,希望透過本文讓大家了解自己看完新聞後的一些身心反應,很可能就是「替代性創傷」的反應,並協助大家做一些自我照顧的動作~
Thumbnail
當我們周邊有自殺者遺族時, 他們的困境是什麼? 我們應該怎麼樣協助他們呢?
Thumbnail
當我們周邊有自殺者遺族時, 他們的困境是什麼? 我們應該怎麼樣協助他們呢?
Thumbnail
我們認識完自殺者遺族會有的悲傷反應之後, 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怎麼樣可能的療癒方式吧!
Thumbnail
我們認識完自殺者遺族會有的悲傷反應之後, 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怎麼樣可能的療癒方式吧!
Thumbnail
這數月之間,有許多年輕人因不堪壓力而選擇自殺,大眾對此感到萬分沉重與傷痛。這樣的社會氣氛之下,自殺事件或已造成連鎖效應,甚至成為模仿行為。有鑑於現今資訊科技已發達至每個人都可以是「傳媒人」,不當處理自殺消息和新聞影響很大。以下將附上世界衛生組織(WHO)所定制有關處理自殺新聞時的「六不六要」準則。
Thumbnail
這數月之間,有許多年輕人因不堪壓力而選擇自殺,大眾對此感到萬分沉重與傷痛。這樣的社會氣氛之下,自殺事件或已造成連鎖效應,甚至成為模仿行為。有鑑於現今資訊科技已發達至每個人都可以是「傳媒人」,不當處理自殺消息和新聞影響很大。以下將附上世界衛生組織(WHO)所定制有關處理自殺新聞時的「六不六要」準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