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小百科-哪種自殺最不痛(下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1993年七月一位名叫鶴見濟的作家,發行了自己的第一本書。他可能萬萬沒想到,這本書能夠紅遍全世界,甚至被全球列為禁書。而這本書也成為台灣在20世紀最後一本禁書。

這本書的名字叫完全自殺手冊,多麼淺顯易懂的名字,連書都不用打開就知道在講什麼。對於它成為禁書這件事也完全不須懷疑,作者在書中盤點了各種自殺的手法。從準備工作、設置、可能帶來的痛苦、屍體外觀到死亡時間全都詳細的介紹。這本書甚至成為部分法醫的教材。原先只想透過寫書勸導民眾不要自殺的初衷,漸漸被曲解,甚至成為學習模仿的對象。在出現幾樁受本書影響學習自殺的案例後,各國陸續將本書列為禁書。

這是自殺介紹的第二篇文章,同樣介紹自殺這件事,但我沒有手把手的教學自殺這件事,應該不會像鶴見濟先生一樣掀起軒然大波吧(笑)。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跳海

誠摯建議不要選擇跳海或溺斃,先不管屍體會不會被魚啃的亂七八糟。但是溺斃死亡幾乎沒有後悔空間,因為人跟魚不一樣,沒辦法用鰓呼吸。在水中大口吸氣時水就會灌進胃跟肺裡。這時胸腔和頭會超級無敵痛,這種劇烈疼痛是難以忍耐的,但掙扎也沒辦法改變。最後便會慢慢沉下去直到死透,別忘了這段掙扎和痛苦的過程中除了可能經歷人生跑馬燈外,還會有許多憤恨的情緒。這真的是自殺的人想要的嗎?

舉槍自戕

舉槍自戕死法有兩種,第一是飲彈,第二是打太陽穴。這種死法的實踐難度極高,畢竟台灣槍枝不合法。再者選擇這種自殺方式需要超級強大的心理素質,首先光是把槍塞進嘴裡抵著上顎就是件超可怕的事了,更何況還需要更大的勇氣去扣下扳機。如果是打太陽穴就更糟了,因為槍枝有後座力,試想手槍的重量、擊發的後座力。一旦打偏沒死成,救回來又要麻煩家人跟後悔莫及。

臥軌

講到臥軌就會讓我想到日本一個都市傳說「撿鮪魚」。所謂的撿鮪魚打工不是真的去海鮮市場或海邊撿鮪魚,而是去撿臥軌亡者的屍塊。只能說日本人的想像力超級豐富,居然能把鮪魚的碎肉和屍塊做連結。講成這樣有偶包的人也不會想嘗試臥軌了。至於臥軌會不會痛,死成的人沒法分享,但沒死成的,建議比照跳樓的模式,畢竟傷害方式都是高速撞擊,一個是撞地板一個是撞火車,鐵定是痛不欲生。

吞安眠藥

吞安眠藥是以前電視劇很常使用的手法,但是現在的安眠藥安全到你想拿來自殺也很難。更多的狀況是吞了一大堆,睡著了,等到醒來時才發現「咦怎麼沒死?」有些人可能一吞就上百顆,但是人體真的有反自殺機制。因為吞下過量的藥物後,人體會反射性嘔吐。另外別忘了藥物過量時需要用洗胃來治療,根據洗過胃的病人分享,那可是非常不舒服的。

通電

通電自殺真的超級罕見,罕見到使用這種手法自殺的100%會上新聞。2008年一名27歲的李姓男子以電線纏繞全身,再連接計時器並將插座插到插頭上。用通電的方式來自殺,李男床邊放著一台筆電,螢幕上留下他的遺書,其中第一句就寫道我身上有電。提醒家人在發現遺體後別任意觸碰以免觸電。通電死亡的速度快,但是電流穿過的剎那是很痛苦的。大家應該知道電椅吧,目前仍有少數國家將電椅用作執行死刑的方式。但曾有過不少案例是電擊後未死亡或是電到焦黑甚至眼珠掉下來,死狀相當悽慘。

我相信會讓人走上絕路的事,一定是相當痛苦且沉重的。或許我們沒有辦法抓住每一條離開的生命,但多給周遭的親友關懷,讓他們了解到自己並非孤軍奮戰。再者,如果你已經認為自己在谷底了,那為何不嘗試多活個幾天,或許你就能找到往上攀爬的階梯。

全年無休的自殺防治守護者-安心專線1925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終於回到以往的文章水準了回覆普普文創的留言:討論是因為不希望要離世的人因為誤解而走錯路,這不是因為文章而自殺,是文章改正錯誤觀念,讓自我了結者可以離開的好一些
金麟生命-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07
你的世界查無此人 其實我不希望任何人用自殺的方式離開世界,當然這種大愛的思維放在世界上是不適用的。但如果這類型的文章能讓大家踩個剎車,多幾秒去思考,甚至去想想世界上愛他們的人,或許就能阻止一場悲劇的發生。感謝您的留言,對於前陣子文章偏水我非常抱歉,但因為我現在僅是一名外包人員,我能做的回覆已經寫文有限,未來會盡量維持品質,但公司可能偶爾還是會發一些我初期的創作(水文),若扎眼還請見諒。By 在科技業當單細胞生物的前金麟小編:)
普普文創-avatar-img
2024/03/05
這種能不討論就不討論,因為有的人會學習其中的方法,萬一有的話,不樂見。
金麟生命-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3/07
普普文創 感謝您的回應,但是自殺這件事真的不能討論嗎?見獵心喜的媒體對著這樣的新聞大書特書時而有之,想想CoCo當初媒體花了多大的篇幅在報導,我相信方格子的影響力難以和台灣的電視媒體相抗衡。至於為何要花這篇幅討論自殺,我認為真的滿腦子想死的人擋也擋不住,但對於沒那麼想死的人,還有意願Google死法的人來說,這些人的死意並非如此堅決。若能在看完這篇文章意識到不論怎麼死都是十分痛苦的話,或許有助於打消他們尋死的念頭。曾有一份國外研究發現,死意堅決的人我們只有10到20秒的時間能阻止他們。所以真的要攔也是攔不住的,我希望的是看到這篇文章的人再猶豫一會兒,再想多一點點,在這多的幾分鐘思考時間中或許一場悲劇就能被阻止。以上是我寫本文的目的,感謝您提供的意見交流,讓我反思良多。by已經跑去科技業當三葉蟲的小編。
普普文創-avatar-img
2024/03/07
全年無休的自殺防治守護者-安心專線1925
黃晴-avatar-img
2024/08/31
感覺作者沒有要讓人好好自殺的樣子 每個都形容的那麼慘 還有我想問跳樓的話幾樓才能死透?
avatar-img
金麟生命的沙龍
47會員
134內容數
齁-是當你接到一屁股鳥事的時候會發出的嘆息。黑-是在看見人性陰暗時黑化的過程。給自己一個機會記錄下殯葬業的見聞,也讓大家了解這些英挺西裝背後藏著的故事。
金麟生命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你是否曾想過,一場告別,不一定非得在冷冽的墓園中進行? 若離別能與花香為伴,骨灰化作滋養大地的養分,在四季更迭中綻放,那會是怎樣一種溫柔的告別? 花葬,就是這樣一種讓逝者與自然融合,讓家屬參與其中,化哀傷為紀念的自然葬禮形式。這篇文章,我們將帶你走進花葬的世界,了解它的紀念方式、家庭參與
Thumbnail
2025/04/25
你是否曾想過,一場告別,不一定非得在冷冽的墓園中進行? 若離別能與花香為伴,骨灰化作滋養大地的養分,在四季更迭中綻放,那會是怎樣一種溫柔的告別? 花葬,就是這樣一種讓逝者與自然融合,讓家屬參與其中,化哀傷為紀念的自然葬禮形式。這篇文章,我們將帶你走進花葬的世界,了解它的紀念方式、家庭參與
Thumbnail
2025/04/24
在這個喧囂且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對死亡的想像,是否也能走得更遠、更溫柔? 「植葬」,這個結合環保理念與個性化紀念的喪葬方式,正悄悄在全球蔓延,如同春天發芽的種子,在各地人們的心中悄然生根。 🌍 全球趨勢:當永別,轉化為永生的綠意 在傳統墓園以外,一種更永續的選擇正快速被接受──
Thumbnail
2025/04/24
在這個喧囂且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對死亡的想像,是否也能走得更遠、更溫柔? 「植葬」,這個結合環保理念與個性化紀念的喪葬方式,正悄悄在全球蔓延,如同春天發芽的種子,在各地人們的心中悄然生根。 🌍 全球趨勢:當永別,轉化為永生的綠意 在傳統墓園以外,一種更永續的選擇正快速被接受──
Thumbnail
2025/04/17
人生的最後一段旅程,可以是沉重的,也可以是輕盈的。如同春日花田中的一縷微風,不帶遺憾,只留下淡淡的芬芳。 這就是「花葬」——一種正在全球悄然盛開的綠色儀式。 花葬,不僅是一種環保葬禮,更是一場對生命的美學回應。它不再只是終點,而是一場與自然重逢的儀式,一座讓記憶發芽、讓思念開花的花園。
Thumbnail
2025/04/17
人生的最後一段旅程,可以是沉重的,也可以是輕盈的。如同春日花田中的一縷微風,不帶遺憾,只留下淡淡的芬芳。 這就是「花葬」——一種正在全球悄然盛開的綠色儀式。 花葬,不僅是一種環保葬禮,更是一場對生命的美學回應。它不再只是終點,而是一場與自然重逢的儀式,一座讓記憶發芽、讓思念開花的花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一位曾患有重度憂鬱症,後被診斷患有躁鬱症、PTSD的患者,以及漸漸好轉與復發的過程,在經歷自殺未遂後,開始就診並接受身心科治療的過程,並提及了與諮商師的配對、不同醫生之間的轉換和其工作環境、生活壓力對其康復的影響。最後,文章還描述了患者重新診斷的病情和康復之路的挑戰。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一位曾患有重度憂鬱症,後被診斷患有躁鬱症、PTSD的患者,以及漸漸好轉與復發的過程,在經歷自殺未遂後,開始就診並接受身心科治療的過程,並提及了與諮商師的配對、不同醫生之間的轉換和其工作環境、生活壓力對其康復的影響。最後,文章還描述了患者重新診斷的病情和康復之路的挑戰。
Thumbnail
很多時候,我們透過媒體獲得有關自殺者的新聞,而自殺的決定經常令人難以理解。但若我們能夠放下偏見,嘗試理解自殺者的處境與選擇,或許能為社會大眾帶來更深的包容。
Thumbnail
很多時候,我們透過媒體獲得有關自殺者的新聞,而自殺的決定經常令人難以理解。但若我們能夠放下偏見,嘗試理解自殺者的處境與選擇,或許能為社會大眾帶來更深的包容。
Thumbnail
一條生命的逝去,往往隱藏著許多人的悲痛。無論是自殺者的家人、伴侶、朋友、同學、師長、同事等,凡是因自殺事件而遭遇痛苦的人,我們皆稱之為自殺者遺族。在摯愛離開以後,自殺者遺族面對的不僅是悼念的哀傷,更多的是不為人知的複雜情緒。   在眾多死亡原因之中,自殺是讓遺族非常難以面對的一項。我們無兇手
Thumbnail
一條生命的逝去,往往隱藏著許多人的悲痛。無論是自殺者的家人、伴侶、朋友、同學、師長、同事等,凡是因自殺事件而遭遇痛苦的人,我們皆稱之為自殺者遺族。在摯愛離開以後,自殺者遺族面對的不僅是悼念的哀傷,更多的是不為人知的複雜情緒。   在眾多死亡原因之中,自殺是讓遺族非常難以面對的一項。我們無兇手
Thumbnail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輔導者在面對自殺個案時的回應與感受,分析個案的情緒與心理狀態,探討如何建立信任的關係與情感連結。文章強調理解個案的痛苦、孤獨和過去經歷的重要性,並提出多種真誠的回應方式,以幫助個案走出心理陰霾,並尋找生活的意義。透過誠懇的交流,輔導者能夠更有效地支持自殺風險者,進而達成更好的輔導。
Thumbnail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輔導者在面對自殺個案時的回應與感受,分析個案的情緒與心理狀態,探討如何建立信任的關係與情感連結。文章強調理解個案的痛苦、孤獨和過去經歷的重要性,並提出多種真誠的回應方式,以幫助個案走出心理陰霾,並尋找生活的意義。透過誠懇的交流,輔導者能夠更有效地支持自殺風險者,進而達成更好的輔導。
Thumbnail
現在我才真正體會到,在一生中對別人所造成的傷害。在我失去生命,躺在擔架上時,我也重新體驗了生命中的每一個片段,包括我的情感、態度和動機
Thumbnail
現在我才真正體會到,在一生中對別人所造成的傷害。在我失去生命,躺在擔架上時,我也重新體驗了生命中的每一個片段,包括我的情感、態度和動機
Thumbnail
2023年的10月透過朋友的推薦和網路資訊,於是打開了這本我觀望已久的哲學心理書。初品此書當下的心境是對於人際、社會、自我感到無力和絕望,不再相信人與人之間有純粹的信任,也不再相信社會是單純的,更不再相信自己有勇氣和能力可以面對困境,但當我翻開第一個章節,簡單明瞭的一句話:生命中所遇到的困境都和人際
Thumbnail
2023年的10月透過朋友的推薦和網路資訊,於是打開了這本我觀望已久的哲學心理書。初品此書當下的心境是對於人際、社會、自我感到無力和絕望,不再相信人與人之間有純粹的信任,也不再相信社會是單純的,更不再相信自己有勇氣和能力可以面對困境,但當我翻開第一個章節,簡單明瞭的一句話:生命中所遇到的困境都和人際
Thumbnail
禮儀公司部落格中觀看數最高的反而是談論自殺的文章,這可真是始料未及。細數世界上發生的大小案件,自殺的種類真是五花八門。本文再次收錄了幾種自殺手法,不論您是走在人生的風口浪尖上,又或是身邊親友正墜入深淵之中,都能拉您一把。若能接住一個個失重的靈魂,那更是一大善事。
Thumbnail
禮儀公司部落格中觀看數最高的反而是談論自殺的文章,這可真是始料未及。細數世界上發生的大小案件,自殺的種類真是五花八門。本文再次收錄了幾種自殺手法,不論您是走在人生的風口浪尖上,又或是身邊親友正墜入深淵之中,都能拉您一把。若能接住一個個失重的靈魂,那更是一大善事。
Thumbnail
《客製化自殺》中的終點線宗旨: 1. 只要不受強制、不傷及無辜,任何人都有權活下去—也有權決定自己如何死亡。 2. 我們絕對尊重求助者結束生命的自主選擇,不會試圖勸阻。 3. 若當事人做出這個選擇,志工依據教育訓練提供的情緒工具行事。我們聆聽卻不介入。
Thumbnail
《客製化自殺》中的終點線宗旨: 1. 只要不受強制、不傷及無辜,任何人都有權活下去—也有權決定自己如何死亡。 2. 我們絕對尊重求助者結束生命的自主選擇,不會試圖勸阻。 3. 若當事人做出這個選擇,志工依據教育訓練提供的情緒工具行事。我們聆聽卻不介入。
Thumbnail
這是一篇寫給擔心身邊人傷害自己、疑惑為什麼有自傷行為,或處於矛盾痛苦中,正在自傷的你。
Thumbnail
這是一篇寫給擔心身邊人傷害自己、疑惑為什麼有自傷行為,或處於矛盾痛苦中,正在自傷的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