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崎潤一郎《春琴抄》書評:在「看」之外,一場超越視覺的書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谷崎潤一郎來說,現代的世界是一個過於明亮的世界。人們使用刺眼的燈光來取代在黑暗中燃燒的燭光;使用亮眼的磁磚建造原本木製的廁所;使用鐵、金屬來製作刀叉、碗盤……。這些現代化的發明與引進,雖說是為了衛生、便利。然而他卻認為完全破壞了以前生活的美感與清幽,因為這些發明抹除了陰暗的價值。但陰翳的景觀,其實是非常具有美感,他可以襯托金箔的亮麗,也可以遮擋陽光,來讓室內的光線變得柔和,或就像木屋的色調一樣,讓人放鬆。而在以前還沒有燈光照明的時代,燭火下,用暗色的陶瓷盛裝食物,不但可以襯托食物的鮮豔,更能刺激食慾,促發深沈幽微的意境。

美並不存在於物體,而在物體與物體間的陰翳與明暗之間。就如同夜明珠如置於暗處,則光彩耀人;但如曝於白日,則頓失寶石魅力……日本和室的美完全依仗陰翳的濃淡,我們隨處可見若有若無的陽光附在昏黃的壁面上,艱辛地苟延殘喘,那纖細的光線令人趣味盎然。

和《春琴抄》這本小說同年(1933)發表的《陰翳禮讚》,是谷崎對日本現代化的剖析。兩者的內容雖然不同,可實際上我們可以把它們看成緊密相連的書寫實驗。在這裡,谷崎提到現代化儘管讓人們的生活變得便利,卻潛藏著可怕的危害,那就是造成人們感官的麻痺,以及和生活的疏離。因為在以前,生活物品的生產並不是像現代化的工業一樣,是以大量生產、專業分工以及成本低廉的為考量,而是完全手工,以質量來取勝的手工業。舉例來說,日本以前其實有非常多樣的手工紙,例如奉書紙、唐紙、白唐紙等等,他們的紙質、紋路設計皆十分細緻,具有不同的觸感、美貌,完全不是現在的影印紙、圖畫紙可以比擬的。但標準化的生產,讓我們完全忘記以前人們生活的樣貌,甚至製造以前人們生活很單調、很落後的刻板印象。

谷崎指出,在以前,物品的設計不是單純為了用途,也包含人們對生活體驗的指導(透過使用它的方式)。但在開始推行現代化之際,則是相反,物體變成只是一種工具,而不是同時讓人感受的東西。人們變得只在乎這東西是否好用、是否便宜、是否「現代」。

現代的發明都只要求最低限度的能量和參與。有時,只是手或眼的簡單調控,一點都不需要技藝熟練……光電感應元件只要我人出現就夠了,它們取代了壓力、敲打、撞擊、身體的平衡、力氣的量或分配。換言之,過去掌握物品需要使用全身,現在則代以(手、腳)接觸,視覺、觸覺、偶而是聽覺的操作……(物與人的)關係不再是人的真實體驗,他變成自我消解。

這段話出自西方哲學家尚.布西亞在《物體系》中寫到的話語,不但精準,也和谷崎潤一郎的想法十分呼應,因為就如谷崎所說的:「我們迎合了機械,卻反而扭曲了我們的藝術本身。」我們迎合了現代物質生活的方便,卻忘記怎麼體會生活;擁有了巨大的知識,卻對世界漸漸失去感覺。

從這樣的背景,去看待《春琴抄》這篇小說是有意思的。這裡面講的是一對男女的故事,分別是春琴和佐助。春琴是一個外貌出眾的女子。是一個藥材商的次女。從小就能歌載舞,才華出眾,不過在九歲的時候失去視力。從此專心練習琴藝,成為一個技術高超的琴藝者。佐助則是在春琴家實習的學徒。因為春琴失明的關係,前往上課的路途中,家裡的人都會派佐助攙扶春琴,陪伴她往返。那時他們兩個都還正值青春年華。

你或許會以為這樣的開頭很浪漫,彷彿《春琴抄》是一個青梅竹馬的愛情故事。但兩人的愛情完全不是讀者一般想像的。甚至,我們可以說,谷崎潤一郎透過兩人想去探討的主題,其實根本不是愛情,而是視覺與盲目的辯證,以及人和藝術的關係。

佐助為什麼會喜歡春琴?仔細閱讀書中的內文,我們會得到一個不可思議的答案:佐助之所以喜歡春琴,正是因為他喜歡春琴的盲目。

春琴緊閉的眼皮比姐妹們睜開的眼睛更明亮美麗,甚至令人感到這張臉就該是這樣才對,這才是本來的樣子……

為什麼緊閉的眼皮會比睜開的眼睛更明亮美麗?又為什麼佐助會認為這才是本來的樣子?

谷崎注意到眼盲,雖然是一種感官的缺失,可是一個眼盲的人並不因此就是缺失的,反而正是因為無法看清這個世界,眼盲的人必須用盡他全身的感官努力認識、體會,並想像這個世界。透過這種努力與想像,眼盲的人解放了原本會被視覺壓抑的官能,並在被一般人壓抑的官能中發現了人們難以達至的藝術,換言之,藝術本來就應該誕生於對經驗限制、缺陷的超越。

與其說佐助是被春琴的外貌打動,不如說他是被春琴一心向藝的凝神、氣質所感召。因為在這種感召中,正是一種能夠徹底沈浸和專注在官能的感受中所產生的心神合一,讓他決定一輩子追隨春琴。開始偷偷練習琴藝,每晚把自己關在密不透風、悶熱難受的壁櫥裡自學琴藝……

在沒有燈火中的黑暗中摸索著彈奏,佐助絲毫沒有覺得不方便,盲眼的人一貫置身在這樣的黑暗中,想到小姐也是在這黑暗中彈奏三弦琴,如今自己也身在同樣黑暗的世界令他無比快樂……後來即便他獲准公然彈奏,他還是聲稱要與小姐一樣,拿著樂器時習慣閉眼,雖然視力健全卻想與盲眼的春琴經歷同樣的苦難,盡量體驗盲人不便的境遇。

在黑暗中彈琴,對一般人來講大概是一件極為恐怖的事吧?但盲人每天都和這樣的黑暗相處,並在這片黑暗中想像光明的世界。對谷崎來說,這正是藝術誕生的地方。盲,並不是感官的缺失,而是感官的新生與創造。同樣地,黑暗,並不代表虛無,而是充滿可能、想像。

對佐助而言,明眼人是可悲的,因為過於依賴視覺,他們反而無法自主地想像,無法專注體會生活中大量豐富的刺激。當然更無法理解在黑暗中探索、碰觸彼此的動人之處。

兩人間的愛情,並沒有讓他們照著家人的期望成為夫婦,而是終生維持著師徒的禮節。儘管同居,也有了幾個孩子(但都讓人領養)。他們從不承認彼此的關係,甚至否認彼此相愛。日常生活上,更沒有親言暱語的問候、關心。春琴如果想要佐助拿水給她喝,只會說自己口渴,暗示佐助該做什麼,甚至百般刁難。在學琴的教導上十分嚴厲,充滿了各種謾罵與懲罰。但佐助不但沒有怨言,甚至甘之如飴,加倍細心地學習如何理解和照顧春琴。

這樣的關係是正常的嗎?為什麼佐助對春琴的追求不以家庭的方式建立?為什麼表達要用暗示的方式?

春琴暴躁的溝通方式,或許顯示的是一種期待自己被理解但沒有成功的失落,因為盲人的世界十分孤獨,而佐助察覺到了這份孤單,所以在被責罵後,會更加倍想要親近春琴,甚至希望兩人最後都能活在同樣一個黑暗但羈絆緊密的世界。

對谷崎來說,如果藝術、美的境界就像盲人的感官,是超脫世界一般感受的,那麼為了達到對美的領悟與感受,人首先就必須擺脫世界最主要掌控他感受世界的方式,也就是——視覺(明亮的世界)。這個視覺不只包括視力,也包括社會的制度和語言。因為制度其實就是世俗的眼睛。在這裏,所有的情感,甚至包含情感被感受的方式,都被制度明確化。同樣地,直接表達想法的語言,也是一種直接觀看的「視覺」,他透過語言的意思讓人不用觀察人的心思和舉止。可對谷崎來說,正因為不直接表達,聲音、動作才可能成為真正的話語,並教導人如何體會他人與生活。

美、情感的追求、體會,只能以最盡心力的方式去探索,才能感受。這大概就是谷崎想在《春琴抄》中抒發的感慨,因為現代世界所強調的生活價值恰好相反,是效率、便利和明確,是一個過於明亮,甚至就是強調「視覺」的世界。或許這是一種進步,但谷崎提醒我們,在這種「進步」裡,只有變「盲」,我們才能重新回想和發現被我們犧牲的很多重要的感受能力。

(附註:未經詢問,本文不得轉載。)

FB粉專:https://pse.is/TCBRA

IG帳號:https://www.instagram.com/bungousteins/

《春琴抄》,截自博客來。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1.1K會員
122內容數
「我只知道掌握不住自己靈魂的人,才是真正的落伍者。」 — — 坂口安吾〈何去何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藍玉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秘密》,截自博客來。 谷崎潤一郎的《秘密》,是2020年新雨出版社新譯出版的短篇小說集。不知是不是因為推理文學的熱潮,所以近年來很多作家的書只要和犯罪有關,在宣傳上就容易和「推理」這一詞產生連結。讓筆者在觀覽封面時意外了一下,想不到谷崎竟然也有寫「推理小說」,而興奮地拿來翻閱。
《我是貓》,截自博客來。 《我是貓》或許是夏目漱石在現今最廣為人知的作品吧?同時,也是當初使他一舉成名的大作。然而,或許最諷刺的是,我認為《我是貓》同時也會是夏目漱石的作品中被誤解最深的。或者至少,他是最容易被誤會的作品。 想寫這篇文章的契機有兩個,第一個源自前一年,某天在書店裡看到某一家的出版社把
我們總把過往當成一面鏡子,並試圖在其中投射未來的目光,找尋屬於自己的真實。但人們往往會遇到寺山修司提到的困境:「從前存在的自己;現在存在的自己;未來存在的自己;真正的自己,在哪裡?」
《秘密》,截自博客來。 谷崎潤一郎的《秘密》,是2020年新雨出版社新譯出版的短篇小說集。不知是不是因為推理文學的熱潮,所以近年來很多作家的書只要和犯罪有關,在宣傳上就容易和「推理」這一詞產生連結。讓筆者在觀覽封面時意外了一下,想不到谷崎竟然也有寫「推理小說」,而興奮地拿來翻閱。
《我是貓》,截自博客來。 《我是貓》或許是夏目漱石在現今最廣為人知的作品吧?同時,也是當初使他一舉成名的大作。然而,或許最諷刺的是,我認為《我是貓》同時也會是夏目漱石的作品中被誤解最深的。或者至少,他是最容易被誤會的作品。 想寫這篇文章的契機有兩個,第一個源自前一年,某天在書店裡看到某一家的出版社把
我們總把過往當成一面鏡子,並試圖在其中投射未來的目光,找尋屬於自己的真實。但人們往往會遇到寺山修司提到的困境:「從前存在的自己;現在存在的自己;未來存在的自己;真正的自己,在哪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本書的主角白鳥先生,從小就看不見,也就不可能把視覺藝術翻譯成殘存的觀看記憶。但他完全違反明眼人想當然爾以為靠觸覺來認識作品。就書內的描述,他是以視覺以外的所有感官吸收資訊,而且最重要的是「讀空氣」--從場所氛圍與解說者的理性感性反應,來建立自己與作品的聯結
Thumbnail
「和看不見的人一起,才看得見的事物是什麼?」 和全盲藝術鑑賞者白鳥健二一同走訪日本美術館,以對話鑑賞,並以藝術連結人與人、人與社群的旅程 ※2022 Yahoo!News 本屋大賞 非虛構書大獎!
Thumbnail
在那個不經意的年代,口琴不僅是一件樂器,更是窮人心中的鋼琴,是夢想和希望的載體。我們的故事,從一部深入人心的日劇《阿信》開始,其中女主角在絕境中透過一首愛爾蘭民謠“夏日最後的玫瑰”找到了重生的勇氣。那是口琴的魔力,能在最黑暗的時刻照亮前行的路。
Thumbnail
提到日本,如果會聯想到"陰翳"、"侘寂"這樣的字眼,我不會說這算是理解日本文化的全部,但對於日本美學的認知,我想在概念上算是稍微有觸及到核心。今天不是要來談千利休與茶道,而是想聊聊一部電影,"鍵",改編自谷崎潤一郎晚年的作品。 "鍵"這本小說,前後在日本及西方(我不確定是義大利、英國、還是美國,只
Thumbnail
《聽見向陽之聲》(ひだまりが聴こえる)是文乃ゆき在BL雜誌《Canna》上所連載的漫畫,於2014年出版第一本單行本,2017年改編為同名電影上映。續作「幸福論」、「Limit」及最新部曲「春夏秋冬」的首集皆已由尖端出版。
許多年前,我讀過谷崎潤一郎的《陰翳礼讃》(1933-1934)一文,但是因閱讀速度太快(囫圇吞棗),對這部名作幾乎沒留下什麼印象。前日,可能是谷崎兄顯靈吧,強行讓我接受他的暗示,他希望我再重讀幾遍,評點一下他在建構和復興日式空間美學的努力。說得也是。故人特地從遠方來囑託,正直的人豈能不從?所以,我就
Thumbnail
「我問他:為什麼您會認為人在黑暗中生活久了,就會嚮往陽光?」
Thumbnail
本來以為自己可能對於聽覺障礙人士的戀愛故事沒有辦法有任何共鳴,但是很有趣的是,逸臣跟雪不僅帶領我們了解了安靜的聽覺障礙世界,也感受到了真愛可以為對方做很多的付出,這絕對不是開玩笑! ゆびさきと恋々 終於動畫化啦!老實說原本是不報任何期待的,沒想到第一集的畫風很可以~而且雪的髮色是粉紅色的(重點誤
Thumbnail
文創音樂會 去藝廊參加文創音樂會,現場一位盲人歌唱家讓人非常感動。他一直在鼓勵大家,即使看不到,也要正向思考。這樣的人實在很難得。反觀我們,有大多時候是用眼睛看,然後立即做出反應,沒有思考事情的原委,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困擾或傷害?其實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所以,人總要正向思考,即使面對困難,或者很明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本書的主角白鳥先生,從小就看不見,也就不可能把視覺藝術翻譯成殘存的觀看記憶。但他完全違反明眼人想當然爾以為靠觸覺來認識作品。就書內的描述,他是以視覺以外的所有感官吸收資訊,而且最重要的是「讀空氣」--從場所氛圍與解說者的理性感性反應,來建立自己與作品的聯結
Thumbnail
「和看不見的人一起,才看得見的事物是什麼?」 和全盲藝術鑑賞者白鳥健二一同走訪日本美術館,以對話鑑賞,並以藝術連結人與人、人與社群的旅程 ※2022 Yahoo!News 本屋大賞 非虛構書大獎!
Thumbnail
在那個不經意的年代,口琴不僅是一件樂器,更是窮人心中的鋼琴,是夢想和希望的載體。我們的故事,從一部深入人心的日劇《阿信》開始,其中女主角在絕境中透過一首愛爾蘭民謠“夏日最後的玫瑰”找到了重生的勇氣。那是口琴的魔力,能在最黑暗的時刻照亮前行的路。
Thumbnail
提到日本,如果會聯想到"陰翳"、"侘寂"這樣的字眼,我不會說這算是理解日本文化的全部,但對於日本美學的認知,我想在概念上算是稍微有觸及到核心。今天不是要來談千利休與茶道,而是想聊聊一部電影,"鍵",改編自谷崎潤一郎晚年的作品。 "鍵"這本小說,前後在日本及西方(我不確定是義大利、英國、還是美國,只
Thumbnail
《聽見向陽之聲》(ひだまりが聴こえる)是文乃ゆき在BL雜誌《Canna》上所連載的漫畫,於2014年出版第一本單行本,2017年改編為同名電影上映。續作「幸福論」、「Limit」及最新部曲「春夏秋冬」的首集皆已由尖端出版。
許多年前,我讀過谷崎潤一郎的《陰翳礼讃》(1933-1934)一文,但是因閱讀速度太快(囫圇吞棗),對這部名作幾乎沒留下什麼印象。前日,可能是谷崎兄顯靈吧,強行讓我接受他的暗示,他希望我再重讀幾遍,評點一下他在建構和復興日式空間美學的努力。說得也是。故人特地從遠方來囑託,正直的人豈能不從?所以,我就
Thumbnail
「我問他:為什麼您會認為人在黑暗中生活久了,就會嚮往陽光?」
Thumbnail
本來以為自己可能對於聽覺障礙人士的戀愛故事沒有辦法有任何共鳴,但是很有趣的是,逸臣跟雪不僅帶領我們了解了安靜的聽覺障礙世界,也感受到了真愛可以為對方做很多的付出,這絕對不是開玩笑! ゆびさきと恋々 終於動畫化啦!老實說原本是不報任何期待的,沒想到第一集的畫風很可以~而且雪的髮色是粉紅色的(重點誤
Thumbnail
文創音樂會 去藝廊參加文創音樂會,現場一位盲人歌唱家讓人非常感動。他一直在鼓勵大家,即使看不到,也要正向思考。這樣的人實在很難得。反觀我們,有大多時候是用眼睛看,然後立即做出反應,沒有思考事情的原委,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困擾或傷害?其實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所以,人總要正向思考,即使面對困難,或者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