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搶救大學》為大衛克普(David L. Kirp)對美國大學教育的狀況,以活潑生動的描述表現給讀者看,雖說下筆妙趣橫生,但實際狀況卻是慘烈無比。如同中文版封面,「都是行銷惹的禍?」可以作點簡單的說明,這是反應美國大學的籌款問題,所以到最後不得不作點改變的結果,這個結果是有的大學從此財源滾滾,有的一樣窮到賣校產,有的獲取名聲有的連校譽都賠進去,這些的問題都很值得國人參考與借鏡。(雖然筆者還是不懂,天下每次都要找楊照跟南方朔來當推薦人,這是怎樣。)
筆者對這本書的評價是,「一本現況描述的書」,所以讀者並不要希望書中會告訴你什麼解決方案,美國到今天為止還在為了這些問題奮戰中,教育界若以為可以找到一本聖經來解決問題,那就太天真了。但作為導讀者,筆者還是給一點自己的想法,那就是這本書在闡述的事情是,「大學的理念與現實的環境能否取得妥協?」,筆者的認知是,這是一種價值觀的取捨。
本書分成四部分,茲將大標題摘於下:
- 第一部份:高等教育大觀園
- 第二部份:管理入門
- 第三部份:虛擬世界
- 第四部分:向錢看齊
每一部份都舉了三到四個例子,作者的寫法很單純,每一個例子都舉了兩間學校,這兩間學校在座的事情若不是很像,就是完全不同的對比,很明顯的作者不打算告訴讀者一個既定的觀念,認為哪一種有用,他只是想把現況描述給讀者看,讓讀者自行去思考其成因與解決之道。
這四個部分從大標題就可以看出其主旨,不過筆者還是略微敘述一下內文。
第一部份主要在提的是書的入門,以芝加哥大學為開始,說明了很有趣的對比與現實,傳統上芝加哥大學自恃甚高,以學術的殿堂自豪,但現實是每一個校長都想盡辦法去找錢,只不過這種金錢至上的話不敢拿到台面上說。作者以芝大作為一開始的比較,用意很清楚的就是要表現出追求學術價值以及現實環境嚴苛的問題,問題怎麼解決的?一個新校長,作風截然不同,但終於有效解決財務危機,不過也被傳統芝大人逼的去職。
接下來述說的是迪金遜學院,一所教授治校的學院,其結果就是行事決策緩慢,跟不上時代而且必需要兼顧各所利益,簡單講就是僵化難以動搖,但新來的校長改變了一切,但也沒有毀滅這所老牌學校的靈魂,具體的作法就是有校的宣傳,有效益的獎學金制度,訂立目標簡潔明快,更重要的是校長的執行力夠強,不會把時間浪費在無益的辯論上。這會不會影響到學院的價值?可能會,但至少新校長以其無比的熱忱改變了學院的狀況,學生素質上升讓教授更有熱忱,學院聲望提升也讓校友更願意捐錢,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感受到來迪金遜學院是有價值的。
再來提到紐約大學,一所老牌但快要倒店的學校,經由轉型成功重新回到頂尖大學的行列中,但其成功卻引含許多隱憂。其成功特點是什麼?很簡單,強力挖角明星教授,這形成一個循環,頂尖的教授吸引頂尖的學生,頂尖的學生讓更多頂尖的教授有意願來紐大,更多的頂尖教授意味著有更多優秀的同儕可以互相激盪。但問題出在哪?這些明星教授幾乎不授課,授課任務都丟給那些兼任講師,雖然這些助教教學也是一流,但被當成次等公民看待可不是愉快的事情。再者,一個明星教授的精華歲月可能在二十年前,現在只是剩餘價值,這種著重股票短期操作而不注重長期績優股選擇的作法,可以再撐個幾年?
第二部分則是管理問題,一言以蔽之這是在問要怎樣的管理比較好?紐約法學院另闢蹊徑,不追尋排行榜,反倒鼓勵教授與學生對話,教授與教授對話,有好點子就作,這讓那群法律人不僅面對現實,更能夠彼此溝通消弭歧見。這證明了一個管理人才,能夠從不同角度切入,找出解決方案,進步也許緩慢,但總比停滯好。而南加大跟密西根大學一樣引進商業管理,不過卻產生不同的結果,要以其他角度來說,那就是南加大是自由經濟體系,完全不理會各系所的作法,結果是強者愈強,亂象叢生,搞到必須校方集權處理。密西根則是社會主義,對各個單位強行抽取稅收,用來濟助弱小系所,畢竟大學總不能只有那幾所有名的系所吧?而維吉尼亞大學是公立學校,有名歸有名卻有很多限制,企管所就乾脆的自立門戶,除了維大招牌還有每年上繳的「稅收」,其他幾乎自立自強,但這種商業模式的銅臭味雖然很成功,但卻漸漸侵害到大學的學術基礎。簡單的說,你替一家大公司設計的課程,不能拿去授課,因為這是公司資產,不能亂傳播。但現實的是,還真的賺到不少錢,跟一河之隔維大校本部,在硬體上的差別還真大。
第三部分則是在提網路發展的問題,第一篇就是再說美國南方的古典學院,這年頭哪有人對念希臘研究系有興趣?這當然反應在學生、收入還有教授反應上,如果是哈佛耶魯,可以用聲望來吸引學生,這些南方的窮鄉僻壤,就別提了。很有趣的是,這些最古典的學院,利用網際網路作院際整合,換句話說就是利用網路把整個南方的古典學院作資源分享。這個構想還蠻成功的,但問題就是學院自己去整合,等於挑戰了傳統「大學」的定位,更重要的是你沒辦法提供一張漂亮的證書,例如哈佛大學畢業證書,就算你教學品質一流,成效又多好值得懷疑,但好歹是第一步,總比坐以待斃好。接著就提到哥倫比亞大學與麻省理工,傳統上哥大自由奔放,麻省則是保守傳統,面對網路的威力,卻產升了截然不同的成果。哥大把網路當成營利事業經營,亦如網路泡沫一樣,這個哥大網路營利事業也差點毀掉哥大的校譽,一所長春藤名校居然用這種方式賺錢?麻省理工則是搞出了課程免費分享,只要你家有網路都可以來下載世界最頂尖教授的上課講義。結果替麻省贏得了絕佳的聲望,不僅學生就學意願大增,連捐款也源源不絕,畢竟一所學校把諾貝爾大師的教材免費給人下載,這提供了打破社會藩籬的機會,讓窮苦人家得以獲得頂尖學識,這種學校當然值得讚揚。這兩所學校的作法,很諷刺的對比,也有很諷刺的成效,證明了一個新技術的產生,眼光還不能看太短。而英國公開大學遠征美國,卻徹底的敗給地域主義,以及漫長無盡期的認證等待,畢竟對學生來說,有沒有獎學金、畢業證書有沒有用,這些比你的學校聲譽可來的重要,再說大學還是提供了一個功能,一個社群功能,你也許會想上網找資料,但不見得希望只用網路見到教授的臉。
第四部分就是銅臭味十足的部分,柏克萊大學跟產業界簽約合作,被罵成豬頭,認為出賣大學靈魂,但現實的問題是,企業界需要最新的技術以及最新的構想,而大學需要這種待過企業界的人才來振奮人心,更重要的是這代表財源滾滾。這問題出在哪?出在大學傳統上是知識的殿堂,但對於一些教授來說,作的研究一百年都不會被用到,也是會有挫折感的,發明更省電的燈泡這種東西豈不是可以更快改善人類生活?對於企業界來說,成立數億元的研發部門也許很不錯,但現實一點的是,就是跟一所大學不一樣,重點在於,研發部門為了研發而研發,這種把手段當成目的的作法,向來沒多少成功的例子。而矽谷提供的認證課程,更是離經叛道,畢竟人都想要一張證書來混飯吃,麥當勞漢堡大學的證書可以讓你成為成功的店長,那這樣又何必在乎這個證書夠不夠學術?在大家都有錢的時代,這種認證課程很受歡迎,但網路一泡沫,學校又回頭去宣傳學術價值的重要性了。這說明了一點,學問是永遠的,證照只是一時的,學校重視的價值也許在商場上不受重視,但這也許就是商業界最欠缺的東西。迪威大學就活生生的跟職業訓練學校沒兩樣,營利大學的目的就是要訓練學生在職場上有競爭力,至於學術價值?那交給哈佛跟芝大去作吧,迪威要的是提供雇主優質的從業人員,當然這代表著有大量為了就業而來的學生,這又代表著鈔票源源不絕而來。但迪威成功的地方是在於,不光是重視職業課程,還要求學生要學人文通識課程,畢竟雇主不希望請到不會思考的笨蛋。
結論是什麼?是大學淪喪還是回歸市場價值?這可以用前些年世新大學的問題來說,新聞媒體主管直接把話說白一點,他認為現在教出來的學生不能用,結果引發國內傳播學系的強力反撲,結果還不是回到那老一套,現在媒體要迎合大眾口味,什麼媒體的專業跟自持?別鬧了,賺錢比較實際,但這些傳播學院的教授則強力批判這些老同事、以前的學生,認為新聞價值是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一旦媒體自己都墮落了,那第四權又將何去何從?
大學面臨到的問題也是相同的,標榜學術價值但卻不敵市場現實,名校證書很不錯,但是名校也是要花錢的,總不能要教授勒緊褲帶過日子吧(雖然筆者鄰居真的認為教授應該領跟勞工一樣的錢),這到頭來都是價值觀的取捨問題,因為學生去念一間大學,想要追求卓越是一回事,能夠在職場有競爭力又是一回事,這些目標是不是完全抵觸?筆者認為,台灣大學面臨的困境,很大一部份在於文化價值的觀念上,近年來教改經慢慢改變了這種趨勢,但家長跟社會的反應卻通常是口是心非,嘴巴喊著追求卓越是大學責任,私底下都想盡辦法要把兒子女兒送到最高學府,好在職場上的起跑比別人快。
這問題在於家長上嗎?筆者認為,這其實是東方傳統觀念的問題,傳統上東方以科舉取士,考取功名也就意味高人一等與財源滾滾,但現代大學教育卻好像都教出一堆「無用」的大學生,家長也不在乎,反正證書比較重要,學到什麼是其次。這結果是什麼?就是不少混畢業的人,在職場撐個幾年後,開始擺出專業人士的架子來,其實肚子沒多少墨水,但這完全符合社會對於成功人士的定義,看你的口袋跟地位身份,而不是你的腦袋跟程度能力,口是心非嗎?這不過充分反應社會價值觀,大學要為此做出反應,以目前來看的下場都很慘。研究型大學不敢說自己的學生沒有職場能力,營利型大學嘴巴也高喊追求研究專業,但其實骨子裡幹的事情都一樣,研究型大學的研究生就是沒多少產業適應力,多半都要出去跌跌撞撞一陣子才找到自己定位,職業訓練大學擺明就只有訓練工人的能力,但卻硬要他們學習大學的學術價值,不上不下教出去一群自以為自己有學術專業但卻連基本技術都不懂的學生。
結果是,我們的社會還在口是心非,不肯認真面對這個現實。未來很樂觀嗎?筆者一點都不這麼認為,這種認為唸書就是賺大錢的心態,已經根植在DNA裡面,要改變可不是一兩代可以成功的。看看美國的例子就知道,一所大學的價值跟聲望,是用鈔票決定的嗎?這到頭來還是跟價值觀有關連,國人有太多的幻想,絕對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