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青少年孩子聊天有趣味—導讀《你可以跟孩子聊些什麼》

怡怡
發佈於青少年成長處方箋 個房間
2022/11/14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你平常都跟孩子聊什麼呢?你有沒有被青春期孩子嗆聲:「爸(媽),跟你聊天很無聊耶!」?有沒有覺得孩子小時候明明都會黏著你,要跟你講東講西、說小秘密,怎麼一進入青春期,就明顯感到差異,你有沒有覺得很難跟孩子溝通、孩子越來越不愛跟你聊天,那到底是你很難聊?還是孩子不想跟你聊?請想想每天你最常跟孩子講些什麼?而孩子一點都不想聽的話題是哪些呢?
如果我們能夠跟青少年多聊天、少說教,我們不僅能延長親子關係的「保鮮賞味期」,更能從了解他們的想法、彼此交流,進而減少親子代溝,亦可培養孩子的思辨力與素養力。那到底要聊什麼話題呢?
要與孩子聊什麼?
《你可以跟孩子聊些什麼》作者番紅花從日常思辨、生態探索、焦點新聞及人際等四面向介紹了二十五個親子聊天話題,帶領讀者不只可以拓展生活的視角,培養孩子對生態、尊重宇宙萬物,溫柔對待我們所處的環境,並可啟發孩子對於社會觀察的不同角度,從親子對話中讓青春期孩子學習「換位思考」及發展同理心、多面向的欣賞與省思我們生活中正在發生的事件。
日常生活衍生的話題很親切且實用
本書不管是作者自序或是其他文章,我們看到作者番紅花對於「母親」及「母職」這身分的省思,她自問:經過了二十年的母職歷練,我們是否就成為一個厲害、有自信的媽媽呢?我們可被視之為「媽媽界的資深者」嗎?番紅花分享:「『母親』這工作沒有所謂的資深不資深,至少我經常覺得自己是在重重夾縫擠壓中,一邊犯錯一邊思索調整作法的『新手媽媽』。」若我們在孩子的每個成長階段都是「新手媽媽」,那我們不該陷在愧疚、懊悔過去,我們可以像孩子學走步般不怕跌倒,但記得別氣餒,可以借用周遭資源,繼續練習踏穩步伐;也應該誠實檢視我們與孩子是否有「對話障礙」,我們需透過不斷終身學習、靈活調整面對孩子的態度,提升自己與孩子的溝通技巧,好趕上孩子的變化。
此外,作者番紅花她從原生家庭的經驗到思索親子聊天的版圖有沒有可能刪除權威如「還不趕快去寫功課」的指令呢? 有沒有可能父母主動聊一些「學校老師沒有空深入往下談的事」呢? 在日常生活主題篇章之一,番紅花以「漁市場的文學課」結合漁港踏查、廚房實際動手烹煮、共食分享及文學與科普書房,介紹國內外經典作品《老人與海》及張東君《爸爸是海洋魚類生態學家》,讓讀者可以帶領孩子「漁」意象和海洋精神的深度閱讀。
很親切實用的內容召喚親子別宅在家,生活中與我們密不可分的漁市場、菜市場,都可以成為親子對話的最佳題材之一。
生態探索人與環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在本書<除了自拍,「攝影」是孩子的另一雙眼睛>一文中,番紅花分享了她帶孩子認識當代優秀攝影家,也是獲得第十一屆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傑出貢獻獎」、人稱「柯師傅」的攝影師柯金源;他的著作《我們的島:臺灣三十年環境變遷全紀錄》及他的長片,如《前進:回望台灣環境運動三十年》、《獼猴列傳》、《福爾摩沙對福爾摩沙》等,從影片、從攝影作品中,都讓我們看到臺灣有多美,以及臺灣如何在毀壞,而毀壞中,攝影家柯金源仍抱持喚醒大眾的希望;他的攝影作品更讓孩子深深感受到攝影的內涵;攝影可以拍世界的很多面向,如剛強、野性、奮鬥、掙扎、愛與淚……。
「拍自己很好……但『攝影』可以不只是這些。多多關注當代優秀攝影家的作品,可以幫助我們跨出社群媒體的『同溫層』、『過濾泡泡』,甜美的照片人人愛看,但只看世界甜美的那一面,是危險的……」作者番紅花對女兒如是說。攝影是一門藝術。就算是用手機拍攝,透過鏡頭可以觀察周遭一切環境、記錄生活點點滴滴,手機可以不只使用「通訊」和「遊戲」功能,手機更可以是孩子眼睛和靈魂對這世界凝視的延伸。
作者透過對話與行動實踐,表達了家長陪伴孩子時,不要只有帶孩子吃吃喝喝、給予甜美如汁的那部分,因為除了物質價值之外,這世界還有其他價值值得我們重視,另環境、社會與經濟永續發展不僅環環相扣,環境永續發展的價值更是當今顯學,包括我們的地球正在面臨什麼樣的困境、我們正面臨哪些重要環境反撲的威脅、為何會氣候異常,氣候異常成隱憂、人為活動威脅珊瑚生態,海上垃圾越來越多有什麼嚴重後果、資源耗竭等等議題,都可以成為跟孩子分享、交流的話題。
焦點新聞 輕鬆開啟親子的討論
我們每天看著新聞,這些新聞都可以是親子聊天的素材,像這兩年大家最關切的公共衛生議題---「新冠肺炎疫情」衍生出的觀光服務業困境、臺灣科技產品供不應求到貨運塞港,為什麼會如此,口罩、快篩之亂是怎麼回事、疫苗打不打、醫療體系及政府政策怎麼回應疫情、國際社會怎麼處理疫情、民眾的反映變化…...你跟孩子接收到的新聞資訊、訊息來源不同,卻都是親子可以聊的話題呢!
《你可以跟孩子聊些什麼》書中,在社會觀察的省思篇章中<與孩子走入「樂生」,理解生命的光明與暗面>一文,分享如何以「樂生療養院」的新聞展開跟孩子的對話;從「樂生事件」我們可以跟孩子討論醫療史變遷、臺灣公共衛生發展史,有哪些重大事件可參考、日常生活中有那些跟公共衛生政策有相關呢?樂生療養院的起源及樂生療養院裡的痲瘋病人為何被隔離、這些病人如何被汙名化了呢?住在療養院一輩子的人他們的人生又是如何、他們對於人生的期待是什麼?樂生療養院現址是歷史建築,它是臺灣公共衛生史上亟須被保存、維護並珍視的文化遺產,那為什麼會被拆除呢?樂生青年他們爭取什麼?
從樂生療養院、樂生痲瘋病史這話題,我們還可陪孩子一同觀看日本卡通動畫《魔法公主》,導演宮崎駿就曾提到他每次走進東京的多摩全生園(又稱山的監獄),追憶曾有數千名被迫隔絕的痲瘋病人在山的監獄度過餘生,他因而創作出「魔法公主中出現貌似痲瘋病患者的人們……影片中年少的主角阿席達卡的命運,蘊含著身患痲瘋病卻頑強生存的象徵意義。」
人們曾因為誤解而歧視痲瘋病者,生命的被迫黑暗是否因此而熄滅如灰燼?作者以「樂生事件」一文為例,為我們演譯如何跟孩子深入討論此新聞議題。
何時親子共讀變成孩子與我們疏離?
番紅花也幫我們列出了可再延伸的話題,讓我們可以進一步找尋資料,跟孩子聊聊,包括為什麼在自助餐廳挾菜時不要講話?為什麼在電梯裡咳嗽會引起側目?為什麼感冒要戴口罩?為什麼校園要幫小朋友施打疫苗?紫爆空汙為什麼是公共衛生議題?路上的汽機車排放廢氣,為什麼需要被檢舉或被開罰單?你支持那些公共衛生政策呢?我也列出幾個國內外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如SARS、H1N1新型流感疫情、西非伊波拉疫情、三聚氰胺、塑化劑之食品安全爭議、日本福島輻射汙染食品進口爭議等,這些主題都可以是餐桌上聊天配菜的話題,父母可以先做些功課,但也記得聽聽青少年孩子的觀點。
《你可以跟孩子聊些什麼》本書中收集了如廢墟少年、校園霸凌、當孩子看見鋼管女郎、或孩子好友是新住民子女,你怎麼跟孩子聊前述的話題呢?檳榔西施為什麼要穿得這麼少?這些檳榔西施或去買檳榔的運將司機們背後又有什麼人生故事?孩子的情感教育你怎麼帶領、你和孩子看到「女性主義者」想法是什麼,該什麼反映、性別平等教育的內涵為何(有沒有發現公共場所多了不少性平友善廁所或多功能廁所,可以觀察跟一般廁所有什麼差別呢?);還有我們穿的漂亮衣服,上面竟然流著動物的淚?又或我們可以跟孩子來認識家中不請自來的壁虎、蜘蛛、蚊子、白蟻、蟑螂,這些昆蟲有什麼可以聊的呢? 也可從蜜蜂、貓狗、其他大自然生物,或可從地球上最憂鬱的北極熊跟孩子聊起生態、動物園的存在價值,並進一步討論圈養野生動物的倫理爭議、人道飼養環境、人與動物關係、動物保育及保存生物多樣性等延伸話題。
在書中就提到我們陌生的阿根廷紫色北極熊、日本的綠色北極熊後來變半邊毛北極熊及臺灣九0年代的黑色北極熊,這些北極熊最後死亡的命運,起因都是人類圈養野生動物的結果。此外,社會上對待人或動物的不人道事件,不會因為我們選擇不關注,這些事件就不存在、或可以自動消失,但這些事件為何存在、如何存在,而這一代的青少年或社會又如何看待這些事件、回到歷史,我們還是會跟先人做同樣的選擇嗎,這些議題都值得親子一同去深入認識及討論。
我們不妨以內心的真誠,不給孩子標準的答案而改以開放性的談話,聆聽孩子對於這些議題的想法;我們可以不知道答案,但以身作則保持好奇心,跟孩子去查資料、討論,奠定孩子「終身學習」的習慣。
以聊天帶起孩子「雜食」的興趣、公民素養及獨立思考的思辨力,怎麼做?
當這本《你可以跟孩子聊些什麼》書名勾起你的興趣,我相信你一定是想跟孩子建立融洽關係的父母,那麼,請記得面對青春期孩子,我們必須為自己打氣--青春期是階段性的生命過渡期,不管你怎麼辛酸、煩惱,面對孩子丟教養的難題,我們父母都可以用「朋友」關係,以多元主題的對話,帶起孩子對於各種常識、知識的的興趣,用聊天陪伴他們青春期的摸索與跌跌撞撞,兼顧拓展跨域的知識及常識。
我建議每天利用晚餐、晚上休息吃水果,或睡前跟孩子聊天的20分鐘時間,當彼此心情比較放鬆之刻,跟孩子開啟對話,讓孩子自由抒發看法及感想!孩子若有自己想法,應該給予鼓勵,而不是批評或貶抑他們的想法不對、或不周妥;孩子得要探索才知自己適合什麼,經歷挫折也就會更成熟、激發學習的內在動機。
當與孩子對話時,與你看法不同、甚至跟你唱反調、挑戰你的論述,或許你會覺得他們變不乖了,但相對而言,「不乖」是否意味著,他們已經開始不依賴「你的思考」為思考,他們已在發展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或許你還會發現他們的思考範圍比我們的視野更廣闊,思考層次也有你我意想不到之處。青少年時期的孩子,迫不及待想衝出父母的保護,跨出獨立的一大步,父母保持開放心態是孩子願意打開心門的很重要關鍵!
以後的世界,競爭力來自於思辨力、創造力、跨域整合力,以及靠自己摸索出的實力。當你持續開啟並保持親子對話,建議家長做好心理準備,孩子因吸收許多不同於我們年代的訊息,加以獨立思考能力,所以他們敢挑戰權威、「不乖」、愛跟你辯論……,你我就以開放心態,面對孩子給予母職或父職的挑戰!
《你可以跟孩子聊些什麼》/麥田出版/番紅花
本文已發表於「桃園牙醫」季刊(111年10月份)網址https://www.tyda.com.tw/tyda/get_attachment?aid=f62332ad7ffc8fce01841c637dee01ce
60會員
290內容數
有根羽毛喜歡到處旅行,記錄生活、想像、教育、教養....不管是光或陰影都值得擁有翅膀,跟著這羽毛一起去旅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