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與簡評:《歷史劇場 - 痛苦執政八年》

閱讀時間約 17 分鐘



本書「歷史劇場 - 痛苦執政八年」為前立法委員林濁水的作品,照封面所寫,似乎就是在寫一齣齣的歷史「痛苦劇」,不過內文跟封面的煽情相比,可觀之處實在不少,所以筆者破例替國內政治人物類似「回憶錄」的書籍作導讀。

內容簡述

博客來的介紹已經有了,所以筆者不打算照抄,要寫一些比較不一樣的地方以供讀者參考。
首先,筆者必須提醒讀者幾點,其一是這本書看起來是在講過去八年,實際上很像是林濁水自己的從政回憶錄,所以很多的「先知先覺」等言論,請自行參酌,筆者認為有一些他的自誇還不算過份,例如他曾經在蘋果日報撰寫的破解老蕭的財經神話那邊,比照他前後的言行,可能說的是真的,其他有關他個人與陳水扁或是其他天王的互動,這沒有人證物證,我們僅能純參考。其二是林濁水寫這本書的時候並沒有打算寫成學術鉅作,所以很多政治學概念他提到了卻沒深入解析,這要請讀者注意,避免被一堆看起來很客觀的分析方法拐了。
筆者並非說林濁水故意亂寫,事實上這本書筆者給的評價還不低,主要在其分析的對象與他的解析方法,其實很值得我們去參考。本書的寫法有一種很弔詭的「辯解」感,雖然這是一般的回憶錄寫法,但筆者還是要唸一下。前五章分別為:
  • 第一章 冠蓋京華
  • 第二章 從執行長、游擊隊到吟遊詩人
  • 第三章 千山我獨行
  • 第四章 卡珊卓 : 台美關係
  • 第五章 反分裂法
用白話文來講,就是他自述自己從政的歷史,用一種正敘倒敘交錯的寫法,讓人一下回到二十年前的歷史,一下又回到前幾年的現實,時而古老時而親切,讓人產生一種感覺,那就是真的有一個台灣的卡珊卓,千山獨行無人能理解,於是特洛伊(民進黨政權)就被攻下了。問題不在其中內文的真實,而是這種說法很像是為自己過去的歷史辯解,突顯出似乎他是一個具有理想主義的性格(跟陳水扁等純為『權力」不同),也具備現實主義的敏銳眼光(跟林義雄等過度天真的「人格者」不同),更具備有長遠的戰略眼光(這裡批評現在國民黨政府荒腔走板的表現),真是完人也。筆者看為這四章後的感覺是,「還真是辛苦與難為他了」。不過睡一覺起來就發現很多問題。
這裡又可以分成前後兩段,第一章跟第二章,是講述一個基本概念,那就是陳水扁一路走來,只有戰術沒有戰略,所以在台北市長、立法委員的位子上可以充分發揮,但是一旦坐到總統大位,其格局完全被限制住,根本沒有長遠眼光的規劃。從這邊他要導出的是立委減半的鬧劇,還有立委薪資降低等等的現實問題,他談的是一些很基本且很單純的問題,但畢竟國人對立委觀點不好,一旦人格者林義雄跳出來要懲罰立委,立委減半似乎就無可逆轉。他的根據很簡單,立委席次多寡要根據人口作決斷,兩千萬人的台灣國會委員只有百餘位根本有問題,更不提又要兼顧區域公平原則,所以金門馬祖這些人口幾千上萬的地方,一樣選出一個立委,根本無法跟台北市這種數萬票當選的民意基礎比較,更糟的是現實考量上,這些人口少的區域根本就不可能投票給民進黨,所以等於立委選舉一開始就讓出十席給國民黨了。簡單說,立委減半不符合人口比例公平原則,但這在當時林義雄為了核四問題的堅持,再加上陳水扁只有戰術眼光,一旦看到輿論轉向,馬上就變動立場。
後半段是由這個事件引出台美關係,主要的焦點就在布希怎樣從對台灣最好的一個態度轉變成最差的態度,林濁水在此把原因歸咎到陳水扁的冒進上,當然此點的說法很有爭議性,但至少在外交圈上筆者所聽聞的,確實華府政治圈對陳水扁這種出口轉內銷的政治作法很不以為然,只不過台灣民眾沒在管華盛頓怎麼想的,一般外交圈又多以泛藍為主,沒給過國內好臉色。但實際上華府政治圈不僅是賭爛陳水扁,也一樣賭爛連戰他們,畢竟老美才沒興趣管你台灣內部怎樣。總之,後兩章他充分解釋了國民黨亂搞的原因,並不是純粹的價值觀錯亂,而是根源自失去政權後,看到內政至外交都被民進黨搶盡鋒頭所致,更不提陳水扁上台初期,美國對台灣的態度友好到史上最高,這不光是民進黨的勝利更是台灣民眾的勝利。問題來了國民黨怎麼作?他們逆向操作,台灣最重要的兩個外交關係,一個是美國,另一個自然是中國,國民黨失去美國的空間,以往所謂台獨會激怒美國等的說法破功後,就改成中國會生氣,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不光是把台灣經濟講的很糟,還順便把國軍戰力貶低,當然國民黨沒有笨到直接說,他們間接說中國的經濟火熱,中國的軍力太強,所以相較之下台灣很糟。連戰更趁機利用反分裂法的機會,去塑造他和平使者的形象。林濁水的批評很簡單,那就是「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胡錦濤上台後採取非常務實的作法,從反分裂法原來的名稱叫做統一法就知道,這根本就是一群蛋頭學者加上鷹派推動的,加上美國的反對,中國領導階層根本就是冷處理。
但在台灣卻歇斯底里害怕中國真的要打過來,陳水扁利用機會宣傳獲得很大的戰果,但連戰卻趁機去中國製造他的和平使者光環,其實中國根本就不會打、更不想打,陳水扁要是能用戰略眼光去處理,國民黨根本就玩不出個鳥,但很可惜的是陳水扁的戰術突擊成功卻反倒失去更高的戰略指導高度。這裡要引出的一個很大概念,在後面幾章可以看到,林濁水要表示一個基本的概念,那就是沒有經歷過民運的時代的這一群民眾,尤其是年輕婦女,對於安定是極端敏感的。
書中的第二段是
  • 第六章 歷史劇場
  • 第七章 地獄變
  • 第八章 紅色的復仇
  • 第九章 李登輝的浪漫與現實
  • 第十章 本土藍的悲哀
  • 第十一章 金童記
  • 第十二章 出埃及記
簡單說,這是從民進黨執政八年以來的各種大事紀來敘述,這也是本書中最精彩的地方,充分體現林濁水本身的學養真的是不賴,其分析方法看起來沒有什麼偉大的理論,但都是基於現實的分析,而個人特質的分析也被其用極簡單的方式敘述過去,但是卻如同畫龍點睛般的點出這個被解析人的關鍵。
在第六與第七章中,林濁水解析了包括朱高正、陳水扁、許信良乃至李登輝等人的性格,筆者對其評析大感驚豔的理由,不純是其分析的尖銳,還包括個人的經驗在。首先就是朱高正,他從朱高正的民主戰艦到現在去中國教書,林濁水指出朱高正實在是一個社會主義中心思想濃厚的人,根本就沒有真的黨派色彩。陳水扁則是完全沒有中心思想,權力在哪就往哪去,思想缺乏造成其有戰術無戰略的眼光。許信良則是理想色彩濃厚,卻仍有很現實的眼光(只是常常壓錯寶)。李登輝則是從他日本人的時代開始講述起,並進一步分析出李登輝行事風格上的矛盾之處。筆者家庭跟許信良這位前縣長有很深的過節在(筆者沒經歷,這純粹是先父轉述的),先父跟許信良之間過節還蠻多的,但先父是那種不收錢辦事的類型(所以筆者現在窮個半死),所以在當年那個時代與縣長許信良的衝突還真不少,不過先父對許信良倒不是批評的一無是處,至少在許信良的思想上,先父當年的批評,二十年後的今天又在林濁水的書中看到,真的是非常讓人訝異其中的同質性。Ps:筆者的父親當年在縣府可是會拍縣長桌子,這種個性真要罵許信良是台獨混球,絕對不會罵的少,但他卻從來沒說過許信良是混球,這倒很值得思考。
攝影:Dowdot~commonswiki,CC BY-SA 3.0
在之後幾章,是筆者最感到佩服的,林濁水提到了紅衫軍的本質,根本上就不是什麼深藍群眾的發起,真的是一群以往缺席的人們。以往的社運,大學生不缺席、知識份子不缺席,下層勞工也不缺席,但是身為台灣相當多比例的「少婦」卻缺席了。理由很簡單,他們成長在90年代,經濟發展快速,該抗議的萬年國代等等問題都差不多沒在他們的求學生涯中留下印象,畢業後結婚差不多就是陳水扁當選的時候,這些少婦忙於家庭與事業,根本就對所謂的國家大事一點興趣都沒有,他們的興趣大概就是閒來無事作點小投資。正如同沒有經歷風霜的草不會茁壯一樣,在溫室環境長大的這些年輕少婦,最害怕的就是動盪不安,陳水扁偏偏這八年根本就不給他們機會。核四停工直到一邊一國,每一年陳水扁都要讓他們在股市中套牢個兩次才甘願,反分裂法又造成了戰爭的恐懼,雖然就筆者這類人來說,反分裂法豈止是笑話,根本就是徹頭徹尾的鬧劇,足以列入政治學教科書中的「莞爾集」裡。但很糟糕的是,這些年輕少婦,不管是林濁水的描述還是筆者個人的觀察,確實是對安定最敏感的一群人,但又是最欠缺分析、判斷與冷靜思考能力的一群人,原因很簡單,他們從不關心,唯一可瞭解到政局的偏偏是電視媒體,他們想要的安定感,好像阿扁沒事就要讓中國打過來,沒事就要讓股市套牢幾個月才好。
紅衫軍主體是誰?就是這些年輕的少婦,大概是30-40歲的已婚婦女,如果是夠年輕的大學生,亦或是經歷過動盪的80年代的中年婦女,或許根本就對施明德沒興趣,但這群一直缺席的群體,終於受不了社會亂象,在施明德登高一呼下就群聚而出。林濁水為何判斷這群人很「淺」?說穿了就是沒有目標,當年學運說的是廢除萬年國代,廢除刑法一百零一條,但今天的目的就是「倒扁」。廢除刑法一零一條,之後的目標是要司法公平、伸張人權等一堆理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倒扁之後呢?這些人一個未來都提不出來,反正阿扁下台再說。這也是提供馬英九上台的一個最大的契機,因為馬英九看起來最溫和,最對這些少婦的胃口,至於說什麼馬英九是靠露奶,這有點太污辱台灣女性了,馬英九提供的是一種穩定的感覺,倒不是說他多有能力或是多帥。
重點在哪?重點在「感覺」,這揭露了台灣開始了不以政績為投票考量的時代。
第九章、第十章講的是李登輝跟本土藍軍的理想與現實,林濁水採取的是一種正反合的論證,來突顯出這群本土藍軍為什麼靠向中國這麼急切。林濁水他沒有明講的,應該是他認為這些人沒有太多的思想基礎,一個沒有思想基礎的人,很容易受到大師、名嘴以及奇怪理論的引導,所以當陳水扁跟李登輝炮製蕭萬長財經神話,這些人就一股腦的靠過去。實際上筆者在工作場合也有這種感覺,不少本土台獨到極點的老闆,提到蕭萬長還真的是認為他是財經大師,講的都很對。
在接著金童記,林濁水寫了馬英九跟宋楚瑜的相同與不同之處,這一段寫來非常精彩,因為每一個比較的事件都是我們所知的。例如立委選舉,宋楚瑜跳下去選,是為了他自己還是親民黨一干需要支持的立委,好讓這些人未來可以在回國民黨的時候有本錢?林濁水說宋楚瑜真的是情義相挺到底,就算當時親民黨聲勢大減,還是替這些當年幫他的弟兄一個忙。相反的馬英九在特別費中對余文的態度,簡直就是冷血無情,換句話說林濁水認為他們都具有兩種矛盾的性格,宋楚瑜是手段凌厲,但還具有草莽的情義個性,馬英九是個性溫和有禮,但若牽涉到可能影響到他個人道德瑕疵的東西,一律掃除不留情面。金童記這章,筆者真的是建議讀者,若真的買不下去,也請站在書店把這一章節看看完。
最後的三章
  • 第十三章 帝國廢墟
  • 第十四章 遺產
  • 第十五章 再生
是在說林濁水對他台獨幾十年的回顧,以及對台灣未來的期許與希望,筆者不打算批評太多,因為他說的多半都沒錯。筆者的認知是,林濁水委員的確不是戰術型的政客,但也不是戰略級的,以軍隊打仗來說,大概就是可以命他出征當大元帥總領一切,但要他得勝回師後當個議長或是院長........再說吧。

個人小評

筆者是推薦各位一定要看一看,扣除這本書算回憶錄的部分,其實林濁水的很多分析角度與方法真的是不錯,很值得當作一個基本的「政客學」入門(不是政治學喔)。
但筆者必須要說,林濁水委員仍然有一些基本的問題,例如林濁水委員批評現在馬英九搞「終戰指導」簡直是胡來,這話是一點不假,至少表面上如此。大體上無論是大國還是小國,不可能沒有停損點的設立,就算中國打過來台灣,也是要有一個停損點的設立,這點不能說有錯,錯是錯在馬英九把這終戰指導的玩意放出來讓大眾看到,那就是簡直白癡。以芬蘭為例,芬蘭在冷戰時期的終戰指導很簡單,一旦蘇俄揮軍芬蘭,最後的階段就是芬蘭全國總玉碎......這開什麼玩笑,一個國家的終戰指導就是自殺把對方拖下深淵?但也就是這麼剽悍的性格,蘇俄的鐵幕拉不到芬蘭境內,一水之隔的三小國就沒那麼幸運了。
筆者不是說終戰指導正確,而是說這終戰指導的概念正確的很,除非你是那種認為國家至上比民眾生命重要,不然一旦真的面臨大慘劇,真的要把台灣整個丟到火海裡?留下生命就有希望,猶太人流亡兩千年,歷經歧視與百萬大屠殺,終於在應許之地建立他們的國家,台灣就算明天亡了,只要有台灣意識的人存在,總是有復國的一絲希望,這總比你全體死光來的好。問題是在馬英九的終戰指導實在是太................呃.....................
但反過來說,筆者很確信林濁水委員,他的中心思想有一個大問題,那就是他的「台灣人」概念「太過」優先了,以致於會認為這種指導原則錯誤的離譜,至少在這邊他的判斷是錯誤的,終戰指導沒有錯,問題在於你不能大剌剌宣布,這玩意是要鎖在總統辦公室的保險箱裡面,不是讓國安會的一群笨蛋來亂講的。為何筆者說林濁水有問題,筆者反問讀者,我們究竟是先身為一個「人」才是「台灣人」,還是先是一個「台灣人」才是一個「人」?中國之所以讓筆者如此反感,就在於他們抹殺每一個「人」的存在價值,使其變成一個名為國家的使用道具,以致於「中國人」這個符號,在筆者眼中顯得可笑許多。林濁水委員顯然沒有意識到,他本人在這方面仍然有「台灣人」絕對優先的思維在,他當然不會覺得這種想法錯誤,絕大多數的台灣人也是,但我們是一個台灣「人」還是一個「台灣人」?
這是筆者第一個要質疑的地方,因為這會讓林濁水委員全書的中心意旨,似乎在那一剎那間顯得有點可笑。
另一個問題是,林濁水委員雖然分析了非常多的案例,但似乎沒想到他分析問題的解答,也許答案就是問題本身。以筆者曾說過的PEMC四角錐概念來說,當台灣的經濟發展提升,一定會讓隱性的文化傾向浮現出來,更突顯出軍事傾向的不合理之處,並可從中得到政治上的詭異點,台灣的公民社會之所以建立得這麼困難,難道不正好是經濟發展的後遺症?當經濟發展過於迅速,以致於台灣人本身的性格缺陷都顯露出來。舉一例就是「逃難者」個性,不管是從中國來台的「過客」還是在台灣多年的「本土」,似乎都對深耕基層沒興趣,於是在一整個經濟發展快速的80-90年代,我們有了一整代根本就「no idea」的人,除了賺錢外什麼都不知道,但這是否其實是台灣經濟型態淺碟化造成的文化淺碟?筆者認為正好相反。
以往的說法都說台灣文化是什麼台灣牛,一步一腳印的勤儉與努力,但實際上從快速發展的世代可以看到,這些在這飛躍年代成長的世代,真的具備我們現代所說的公民社會基本技能?他們的求學過程充滿了大中國的莫名其妙,年紀又沒有老到經歷過白色恐怖,根本就不知道也無從學習「思想」層面的東西,這狀況難道不正是「淺碟文化」的特徵?可以繼承的過去只存在對岸的大中國,需要拓展的未來在他們的記憶中根本就不存在腳底下,要不是趕上了林濁水所說的「李國鼎」模式,只會搞代工的發展年代,這個世代說不定會失落的更嚴重更沒有可以發展的地方。以筆者的模型去解釋,就是因為經濟發展的快速,使得原本隱藏的隱性文化特質被顯露出來,才讓我們赫然發現原來過去數十年的公民社會的基本素養如此差勁!
這是不是國民黨的錯?當然,這種作法向來是專制國家的習性,讓民眾停止思考。這是不是台灣人的天性?很有可能,數百年的台灣歷史證明了動盪與大時代的戲劇性,也相反的表示出台灣人根本上欠缺大陸國家那種以土為本的思維,以土地為本的大中國思維遇到了貿易為主的海島台灣文化,在過去的幾十年間,幾乎可以被證明是非正正相加,而是正負相抵!海島文化的優良特質被殖民者的大陸政權徹底抹殺,但又沒有帶來大陸文化的優質特點。
筆者認為,林濁水委員提到的公民社會問題,其解答正好就是問題本身,我們實在需要徹底的檢視本身的文化特質,光是學政客一昧稱讚,簡直就是自取滅亡的表現。很有幸的是,民進黨執政的八年,從2000年開始算,最大的功勞就是舊有體制的破壞,讓新人有了新機會,在兩黨競爭的狀況下,民眾逐漸學到了公民社會應有的公民責任。林濁水在書中提到很多實例,包括越來越多的公民運動、社區改造逐漸發酵,包括投票率的低落(這是指在光譜兩邊的極端對決下),正好證明一般民眾越來越不喜歡非理性的鬥爭,但時間是否站在我們這邊?這需要好好的思考。
以林濁水提到的馬英九政府亂象來講,林濁水提到了非常重要的特點,那就是舊政權的全面復辟與開始改變的軍公教體系的衝突,簡單說現在馬政府的荒腔走板,正好就是因為這八年來改造過的體制,根本上就與這票舊政權的老頭八字不合,更不提舊政權之所以成功,很大一部分是世界經濟的進步。這簡單說就是台灣接收歐美日技術的的代工模式,才創造出極亮麗的台灣奇蹟,但從中國不到十年就全面學去台灣這套,就可知道國民黨所說的那一套根本就是騙人的。
結論,筆者對這本書的評價是,建議五個人買一本回去後輪流看,或者是花兩星期站在書店慢慢啃完。如果要拿來當作政治教科書,這本書講解的太淺化,要當作個人回憶錄則太沈重。至於讀者要對林濁水有何評價,筆者不予干涉,純以這本書來看,筆者綜合評價會給到三點五顆星星(要是扣掉先知般的自述,可以多加一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7.4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印尼/峇里島旅行必讀:30天落地簽證的常見誤區與解答你是否曾經好奇過印尼的30天落地簽證可以第30天才離開嗎?這是一個許多計畫前往印尼/峇里島旅遊的人常問的問題。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探討印尼30天落地簽證的各方面資訊,解答你的疑問,並提供一些實用的旅遊建議。
Thumbnail
avatar
峇里島攻略小編
2024-05-21
【職場讀書人選書】這塊島嶼上的每個角落 都有人默默地堅持著自己的夢想—《守住角落的人》 滿喜歡「守住角落的人」這個書名,書中的角色們,除了主流社會可能比較聽過的導演蔡明亮之外,大概都只是短暫佔據媒體版面幾天的「爆紅」素人;但不論聚光燈是否照到他們,這些「角落生物」們,依舊在他們各自的領域踽踽獨行。
Thumbnail
avatar
職場讀書人
2024-03-16
蝦那閱讀|戰爭會夢見戰爭嗎?電影導演荷索談「人之存在與意義」—《半夢半醒的世界》Werner Herzog《半夢半醒的世界 》以真實歷史事件為基石,半虛構半紀錄一位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軍人小野田寬郎的戰爭,他的戰爭在1945年9月2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後並未結束,而是持續了29年。
Thumbnail
avatar
一隻蝦
2024-02-23
AI朗讀:謝謝老師的啟蒙與一路的指導、讓我有效地打開了一扇日本與世界之窗。N1滿分+交流協會獎學金生+東京大學+日文組特 本片原文:謝謝老師的啟蒙與一路的指導、讓我有效地打開了一扇日本與世界之窗。N1滿分+交流協會獎學金生+東京大學+日文組特 https://vocus.cc/article/655574adfd8978000105da0c
Thumbnail
avatar
吳氏日文
2023-11-16
【悅讀|歷史】蔣竹山《島嶼浮世繪》近年來台灣的出版界出了很多這種大眾史學取向的書,希望歷史走出象牙塔,落置到平民大眾的生活之中。而這本《島嶼浮世繪》就是由作者整理出的,關於這片土地上,近一百年前的臺灣人的生活。
Thumbnail
avatar
夏帆✿NATSUHO
2023-08-22
法國教育側寫Ⅱ(二十二):如何培養輔導孩子自立與獨立的精神?(上)培養輔導孩子自立與獨立的精神,也等於是讓孩子在脫離了父母的養育和保護之後,自己能夠獨自生存、自力更生的能力,而且是從個人的行為一直延伸到思想和觀念…
Thumbnail
avatar
法國宅媽
2022-08-26
【分享】繪本引導~閱讀理解與表達前些日子帶著台北班的學生討論一本帶著淡淡哀傷的繪本 雖然要升四年級的他們愈來愈需要練習閱讀長文 不過,我們平常就交錯著各種說明文字與新聞 繪本裡依然可以訓練推理與討論,特別是有些繪本的文字量也不少。 畢竟在喘息的暑假中,放低練習的頻率,偶爾推進討論強度,也是一件交錯訓練大腦肌肉的方式 #閱讀理解
Thumbnail
avatar
Jin-yu
2022-07-30
讓我們觀看,島嶼的生成— 讀羅智成《個人之島》羅智成詩集《個人之島》由三十六首無命題詩句開篇,如無名星系運行混沌與宇宙,在看似無目的的詩行之中,有一種秩序正在生成。我們都是板塊大陸的碎屑,在詩句囈語之際,悄悄形成個人之島。文字之間的引力,不僅使詩篇運行,也吸引所有流離失所的我們。
Thumbnail
avatar
蔡牧希
2022-04-09
D2C新創品牌個案導讀- Casper與 Purple的品牌養成之路大不同每個D2C新創品牌的養成之路都不同,但有模式可循。藉由寢具產業的兩個新創品牌- Purple以及 Casper的個案分析,輔以數據觀察,來檢視「營銷力」、「產品力」及「品牌力」在品牌養成之路的階段角色。
Thumbnail
avatar
CY's 品牌引銷5.4.3
2021-08-07
無論是怎麼樣的家庭,他們的愛與我們一樣:家安老師導讀《小黑啤:來剪紙》在教學現場談到「刻板印象」卻很難舉例的時候,我會請同學閉上雙眼,講出他們第一個想到的事物。請你閉上雙眼,當我提示「家庭」,你眼前的風景會是什麼樣子呢?
Thumbnail
avatar
家安老師
2021-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