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灣獨立與否」來看戰略上的主導權意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這篇要用台灣獨立與否,來稍微探討一下所為的戰略主動權。雖然相關的問題都是老掉牙的,而且在一些專業的論壇被討論爛的,但顯然不是每一個讀者都知道,故而在此大略提一下概念。其實只是要解釋一下,這個世界運作是很複雜的,不是套一個理論就會全通。
開題就先講誇張一點好了,假如陳水扁2004年當選後,因為沒有連任壓力,就立即宣布「台灣獨立」,結果會是怎樣?
結果很簡單,什麼具體的事件都不會發生。世界各國媒體大幅報導,中國大怒宣稱要進攻台灣,美國則不承認台灣獨力的宣言,並堅持台灣問題要和平解決,且全世界除了邦交國外,沒有國家會承認台灣獨立這件事。
讀者會問,中國不是說台獨即攻台嗎,為什麼不會打?很簡單,因為打不贏。但又不能什麼都沒做,所以會有超大規模的演習,對台灣沿海丟更多飛彈,然後天天上電視狂罵。
美國也知道不可能真的放台灣被打,甚至是被中國佔領,所以在外交上會對台施壓,同時重申支持和平解決,但該出發的艦隊都會準備好。而台灣呢?會有幾百萬的民眾在這種壓力下瘋狂,政客會利用局勢威脅陳水扁來爭取利益,最後陳水扁在眾叛親離下宣布啥事都沒發生過。至於他自己會不會下台,那就是另一回事。(註:也當然有可能,是大家罵完後就當作一切都沒發生,各自找台階下說已經獲得外交上的勝利,所以怎樣那樣故現在就繼續裝死下去。)
讀者可能會很困惑,為什麼狀況會朝這方面走,而不是真的東亞發生戰爭,第三次大戰爆發⋯⋯等更可怕的結果?說穿了,好好的日子不過,有錢可以賺不賺,要去打仗是發神經病嗎?叫人去死都很簡單,但真的自己在火線上,那狀況可是完全不一樣。
客觀來說,就是世界各國的國力差就是那樣,美國不可能因為台灣點火,就惱怒到拱手讓出西太平洋的地盤給中國,中國也不可能因為台灣放把火,就打算把自己數十年的經濟成果賭上,還可能跟美日打一場沒勝算的戰事。
除非是政治狂人,例如北韓金正日或是前利比亞的格達費等,基本上沒有政治家,會閒閒沒事把自己放到無法控制的權力鬥爭中。陳水扁也不可能為了理念,就把自己的權力放到東亞上去賭世界各國反應。政治家不是笨蛋,都會冷靜計算自己可控制的範圍,正常人不會喜歡風險過大的賭注。(註:看政治時多點人性,不要老以為政治家都是聖人,了解一下政治家的親人住在哪,家族的生義在哪,通常是了解一個利益集團的好方法。)
那麼,怎樣的狀況才真的會動搖局勢?俗話說,打蛇打七寸,要命中要害,而不是只醉心在什麼宏大的計畫上。簡單講一句話:「公投」。
假設,2007年,台灣來一場公投,題目為「台灣是否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省?」讀者可以猜猜看結果。
首先,台灣民眾,除了極少數,沒有人會承認台灣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省,這投票結果出來,在沒有其他外力威脅下,會超過90%以上說「不屬於」。 (註:就算中國武力威脅,至少會有一大半人說No,這時候國民黨要反對,這個題目連反對都沒辦法說。)
再者,這個投票的題目,一定會被中國解讀為「台獨公投」,就算題目意思根本不是那樣。但這題目,美國政府很難說這是「台獨公投」,因為這只是針對中國宣稱的「台灣屬於中國一省」的具體反抗,要說是主觀上想要獨立,美國政府難以說服美國民眾。
結果出來,絕大部分的台灣民眾都認為,台灣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省,那麼中國真的要對台動武嗎?這下台階變成是中國自己要找。再說,美國向來主張民主與人民自決,今天台灣民眾很清楚的說No,美國政府要找什麼理由,去說這個公投是「不合法」的?
退一步想,萬一中國真的因為各種因素必須要動武,美國在這種狀況下,也很難說這是台灣自找,美國不幫忙。美國也是有政黨政治,執政黨會受到反對黨的壓力,必須做出最低限度的行動。如果是放著台灣被幾千顆飛彈打爛,然後國際媒體刊登一堆平民死傷的影片,美國執政黨會受到多大的壓力?如果是接近大選年,毫不作為或是放任台灣平民死傷慘重,隔年也甭選了。
但真的介入,美國不會跟中國稍微碰一下就算了,有機會將解放海空軍消滅,美國軍方不會手軟,至少會打趴到地上。一但真的變成這種狀況,中國無力對台發動任何進一步的武裝攻勢,台灣就跟真的獨立沒有兩樣了,這東亞情勢全盤轉變,中國因為戰況失利,國內到底會怎樣,天曉得。(註:機會來了要掌握,這些政客將軍不是蠢人。)
這邊還沒討論,各國在中國的投資跟利益,在這情況下到底該怎麼處理。中國要懲罰性的沒收嗎?這戰敗後會賠到死,什麼都不做的放外國人離開,國內怎麼交代?
當然,以上的狀況並不會發生,別忘了我們到最後變成「防禦性公投」,這說穿了道理很簡單。美國政府不笨,不會把東亞戰略主導權,交給其他國家去處理。
這道理就跟你玩Civ4一樣,你會希望一切都是在「可控制」下的,在開戰與和平之間,主導權要在我們自己手上道理相同。
好了,為什麼講了一堆推測跟幻想,沒講到什麼主導權?答案很清楚,強國不會願意讓台灣在東亞上,有太多的自由主導權,尤其是各國利益在此交錯縱橫,任何的變動都會造成重大損失下。
當然,每一個國家都會想要改變這個局勢,讓自己擁有較多的主控權。所以,檯面上的動作沒多少,就代表檯面下的可多了。
維基解密最近這一堆有的沒的爆料,相信可以給讀者一個新的角度,來了解我們這一派在看國際關係,是怎樣看待八卦的。(註:影子永遠都存在。)
當然啦,讀者如果要堅稱,一切都要看到公開官方的資料才算,私人消息跟八卦都不足採信。那也沒關係,這世界真的很需要,更多像您這樣正直善良的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4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1年在網路上最夯的白恐話題,無非是李惠仁與馮賢賢策畫的紀錄片《那一槍》,這個紀錄的主軸在於「讓歷史的拼圖不再缺角」,全面還原1970年,刺蔣案的歷史面目,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一聊那一槍吧!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首先給今年(2021年)畢業的全台灣高中畢業生(國中畢業生)的致詞:「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你們即將出滿18歲(15歲)了,成年了,長大了,你們是深受上天垂愛的
Thumbnail
Covid-19的疫情猶如戰爭,用「火藥帝國」這部東西方軍事史經典的觀點來分析,可以得到更發人深省的結論
Thumbnail
因為疫情的關係,想必大家都是要出門配戴口罩、不能出國旅行、很多活動也都被迫取消吧。筆者也和大家一樣,正經歷著各種疫情帶來的困擾。不過,這場疫情不只是為許多事物按下暫停鍵那麼單純而已,它更是一個警示,提醒人們重新思索環境的永續發展。 自從疫情開始延燒後,有不少自然環境開始"復甦" 的跡象。根據BBC的
Thumbnail
所謂的「國家分裂」不易與傳統的「分離獨立」區隔,近代只有兩德能作為代表案例。而由於中華民國或台灣人民並不如此主張,這種地位也無法套用在台海關係上。台灣地位的提升,仍有賴台灣住民對於自身地位的明確表述。
Thumbnail
文字/社企樂園活動策展&主持人 陳宜萍 近年來,我們越來越重視「食品安全」這個話題,多次的食安事件,從2011年的塑化劑風波,2013年的毒澱粉,到2014年的餿水油事件……等,都讓我們對自己的健康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1年在網路上最夯的白恐話題,無非是李惠仁與馮賢賢策畫的紀錄片《那一槍》,這個紀錄的主軸在於「讓歷史的拼圖不再缺角」,全面還原1970年,刺蔣案的歷史面目,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一聊那一槍吧!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首先給今年(2021年)畢業的全台灣高中畢業生(國中畢業生)的致詞:「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你們即將出滿18歲(15歲)了,成年了,長大了,你們是深受上天垂愛的
Thumbnail
Covid-19的疫情猶如戰爭,用「火藥帝國」這部東西方軍事史經典的觀點來分析,可以得到更發人深省的結論
Thumbnail
因為疫情的關係,想必大家都是要出門配戴口罩、不能出國旅行、很多活動也都被迫取消吧。筆者也和大家一樣,正經歷著各種疫情帶來的困擾。不過,這場疫情不只是為許多事物按下暫停鍵那麼單純而已,它更是一個警示,提醒人們重新思索環境的永續發展。 自從疫情開始延燒後,有不少自然環境開始"復甦" 的跡象。根據BBC的
Thumbnail
所謂的「國家分裂」不易與傳統的「分離獨立」區隔,近代只有兩德能作為代表案例。而由於中華民國或台灣人民並不如此主張,這種地位也無法套用在台海關係上。台灣地位的提升,仍有賴台灣住民對於自身地位的明確表述。
Thumbnail
文字/社企樂園活動策展&主持人 陳宜萍 近年來,我們越來越重視「食品安全」這個話題,多次的食安事件,從2011年的塑化劑風波,2013年的毒澱粉,到2014年的餿水油事件……等,都讓我們對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