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泛統與統促的現狀與未來 part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其實在今天的中華民國體制下,你我都會是統促黨的潛在支持者。


進入尾聲,這篇不會太長,主要都在講國民政府來台灣後的狀況。

當蔣介石在中國被蘇俄擊敗後,帶著百萬軍民來到台灣,此時稱之為風雨飄搖也不為過。但隨著韓戰爆發,美軍重回台灣海峽,整個情勢才穩定下來。這邊請不要去提主權未定論等支線,跟統促的關係太小,別歪題。

此時的台灣,大概有兩個主要的狀況要先提。

  1. 經過228等清鄉屠殺,台籍菁英幾乎都消失了,還活著的不是遠離家園,就是隱藏自己的教育背景,躲起來當無知農工,以免被清掉。
  2. 來台的國民黨相關人員,有相當多的高知識分子,而這些人深受建構出的中華民族主義影響,對於台灣本身有很不切實際的看法,加上高層幾乎不會去走基層,形成的偏見極為嚴重。

這合在一起就是,初期的反攻大陸階段,全島都進入軍事動員體制,在這種狀況下,基礎教育系統崩潰,直接導致幾年後,國民黨終於想要開始經營台灣時,面臨到基層崩解的慘況。總之,國民黨需要把基礎教育打起來,也沒有原本的作業系統可以灌了,所以很乾脆的就把中華民族主義的系統灌下去。再說,讓這些剛脫離日本統治的民眾,直接進入軍公教等統治體制?太危險了。最後形成我們看到的小學義務教育,高層的知識份子還算填得滿也就罷了,基層充斥連書都教不好的老外省,到今天都還是笑柄,背後原因實在很單純,鞏固教育體制以利統治。

raw-image

我們先跳過這段到韓戰初期的混亂狀態,因為從現在來看,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蔣介石跟他兒子蔣經國,有計畫性的把台灣人換腦袋,比較像是為了軍事體制施行的恐怖政治。說白一點就是軍政府,一切為了軍事需要,不聽話就宰掉。

等到一切穩定,體制也慢慢上軌道,然後蔣也發現應該是反攻希望渺茫,只能好好建設台灣。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因為包含教科書跟教育現場,已經遺留太多的軍事化教育概念在裡面,直到今天還是這樣。

所以,為何產生出一大堆的統促思想?只是因為課本一直灌輸我們大中國的思想,我們就真的相信這一套?

當然不是,會走到今天的樣貌,主要有三個因素配合,內生性,外在誘因,還有階級因素。

內生性的因素,就是新生活運動的遺留,這套納粹青年團訓練的方式,強調的「整齊、清潔、簡單、樸素、迅速、確實」,光看表面是一個沒有問題的指標,為何實施就會出問題?道理很簡單,這六項要求全部是軍事訓練用,有哪一項是希望學生能夠培養思考能力,加強科學探究精神的?

而且在實務操作上,要成為一個可以做到這六項指標的好學生,學校的環境必定要求一致性的秩序,固定的秩序才有標準化考核的可能。這也利於教師打分數,區隔出乖巧跟會做亂的學生,更重要的是這種指標都是外加的,並不是訴諸學生內心對於秩序本質的認同。

說白話一點,就是你沒有任何質疑學校內秩序的權力,只有認同這一條路,當你認同了這種學校秩序跟習慣,自然會認為只有這種方法才是對的,最後就內化成自己相信的信仰,把教育軍事化當做一種常識。

外在誘因,是指提供某種因素,讓你願意接受軍事化教育。不用說,聯考制度、單一標準考試就是,只有透過這種考選制度,你才可以上大學,才能夠在這個制度內脫穎而出,成為菁英份子,日後生活沒煩惱。

如果教學內容是活潑有意義的,那麼考試標準化的問題還沒那麼大,但威權時代的教育內容需要為政治思想服務,尤其是人文社會方面,強迫灌輸你大中國意識形態。那麼,這就後患無窮了,因為你上了大學之後,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會再去碰觸這些人文思想的東西,人生最後一次碰到是在中學,而且還是簡化過的版本。

這配合新生活運動遺留的軍事化教育,讓聯考制度下的學生,只有兩種人可以突破重圍。一種是聰明絕頂的離群值,不鳥你隨便看也一百分,到這種程度的人,你會發現不少人後來都出國,然後都變成反國民黨份子,但總人數畢竟不多。另一種是耐力絕佳,明明課本枯燥乏味毫無趣味,但總是可以找到念下去的理由,把成績逼出來,這類人在聯考勝利者中佔了絕大多數,能夠爬出泥沼的多半是這種性格。

耐性好,其實難聽點說也是奴性強,包括筆者在內,當年走過來的都差不多,你總是要相信這一套對自己是好的,不然怎麼可能撐得過去。一旦撐過去,就很容易反過來認為只有這套成功才有價值,變成成功者偏誤。

更慘的是,因為你人生最後一次好好念人文社會的東西是在高中,又必須相信標準化答案,長大後除了這些錯誤的東西,一般人也不會去想要花時間修正跟重唸。再說,當年就讀的那麼痛苦,何苦現在再讀一次。

最後,就是幾十年來的階級因素,因為台灣一開始的統治階層,不分統治機構的上中下層,可說幾乎都是外省人佔據,後來經過聯姻跟聯考的洗禮,把台灣人跟像筆者這種第二代的洗上去。但,越是接近統治階層的頂端,你的思維必定要很接近,不然打不進去那個圈子,也就是說「不成為同一路人,就沒有前途」。

相反的典型就是李登輝,只有沒接觸過這套從小洗到大的洗禮,才會在國民黨內忍了幾十年出頭,突然倒打一把。其他在台灣島內接受洗禮,又有企圖心要往上鑽的,大多數都接受了這套思維,不然很難混進去。

說穿了就是小圈圈,你想要在一間學校或是一個機關裡面,很快的得到上級賞識,等著往上爬,當然要成為同一圈子的人,白色恐怖的年代就不用說了,就算是現在,你在一間機關跟一群深藍主任混,天天說台灣要獨立,你覺得他們會依照表現優異程度讓你送你去受訓升官,完全不會搞你?

例外不能說沒有,但整體來說就是這樣。這種發源自新生活運動的軍事化教育,透過在台灣的義務教育,加上民族主義需要,影響了幾代人。一旦你接受了這套思維跟說法,也就會往後複製,認為下一個世代也要是這樣。這造成整個政府機關的換血速度實在有夠慢,到了今天雖然在基層已經幾乎換到快沒差了,但在高層內有此類想法者仍不在少數。

所以,這跟統促有甚麼關係?

關係可大了,這不只是大中國意識的問題,而是你會接受某種達到新生活運動要求特質的人,是一個很棒很好超讚的人。即使這個人的能力平庸,紀錄上的表現平凡。但反過來說,只要一個人沒達到這些標準,就算他成就非凡,你也會覺得此人哪邊不對勁。

若我們把具有中國民族主義思想的人,以及具有達到「整齊、清潔、簡單、樸素、迅速、確實」的人,會發現交集非常大,而且隨著年紀越大,趨近於完全交集。

這類人,共同特點,會相信有一套固有的秩序,而這套秩序當然圍繞在中華民國體制下。我們當前的體制,不就是從由中華民族民族主義份子去建構出的嗎?

讓我們把這幾年的年改政策拿來對比,會很輕易的解構出支持跟反對者的特質,其實真正有很大交集的,就是上述這些人。因為就他們的世界中,自己已經達到了這些正直正確的目標,你們怎麼可以把我這個正直的人害死呢?他們不會覺得自己是錯的,更因為自己的階級利益建築在中華民族主義上,所以就算自己不相信,也得要拼命的說服自己是一個中華民族主義者。不然為何這些人一旦有錢,全部都移民去加拿大,而不是對岸血濃於水的祖國?

會認為年改改就改,其實也跟年紀這些的關連不大,只是正好年紀越輕,受到這種文化荼毒的比例就越低,越會從比較客觀的角度去檢視所謂的財政問題,不會輕易的被中華民族主義拐去。這也是為何要用階級去檢視台灣當前統獨問題,而不是年紀或是家庭背景。年紀跟家庭背景是有相關,但那個只是因為過去的因素,使得交集度很高而已,真正決定性因素是,你是否把自己當成了那個相信中華民族主義是存在的階級一員。

上述年改的例子,只是要說明,統促的來源其實是跟中華民族主義掛在一起的階級利益。例如那些退將,為何跑去中國臉不紅氣不喘?因為對他們來說真正的信仰是中華民族的利益,既然台灣沒有了,那就去中國找,很奇怪嗎?對於白狼跟新黨那些人來說,台灣沒有了就找中國來,非常合理啊。

階級利益不是只有錢而已,還有更多的文化資本在裡面,只有當台灣相信中華民族的存在,他們才會覺得自己有根,現在已經把中華民族拿掉了,對他們來說當然是完全不能忍受。

這也是為何軍人的大中國意識最難洗清,因為新生活運動本就是軍事化教育,跟軍隊的狀態完全符合,交集更大自然難清理。而且要他們清也不見得願意,因為客觀來說,「整齊、清潔、簡單、樸素、迅速、確實」就以軍人氣質來說還蠻不錯,也算相當合理。

問題是出在,這六大特質的前提是建築在哪一項思想上?這六個特質沒有一個是意識形態,只是一種優秀軍人的氣質。但如果把這種氣質強加在每一個學生身上,配合政治需求與統治階級的利益,結果就是培養出數以百萬計,相信只有這一套做事風格才是正確的「菁英」。

不然看看網路那些大學生,有多少人看待政治問題,是真的抓問題來分析?幾乎都是先射箭再畫靶,先找到了那個符合心中崇敬的對象,在找理由說服別人,更說服自己,那個人都是對的。

泛統派其實很多,看看身邊那些自認非狂熱政治份子,有多少人提到中國就覺得前景大好,就算不認為台灣應該被統一,也覺得不能切割中國?這種思想還留著,哪一天就會找到理由,說服自己接受中國的統治也沒那麼不好。

講這麼多,怎麼改變這種狀況?

自古以來,去掉寄生殖民型的民族主義,把本土的國族意識建立起來,只有兩種方法,沒有其他。

對內,教育的本土化,把寄生的民族主義拿掉,沒有接受強制力的下一代,就不會吃這套。同時也要慢慢的把教育系統的人員、制度一個個拿掉,換上不會灌輸寄生型民族主義的人。

實際作法大致上又可分兩種,一種是直接把舊有的考試制度拆掉重組,必修改選修,必考改選考,而且課本內容開放,讓大學自己選擇。另一種則是把教育人員的晉升制度修掉,讓支持敵對國家的人晉升困難,不能以專業能力做藉口。前者表面困難其實相對容易,後者是說的簡單實際上超難辦到。

對外,則是需要外敵入侵,再也沒有比敵人侵略更能夠團結一致的刺激,戰爭是不可能分段的,以台灣的狀況來說,只要中國對台灣進行任何一場小型衝突,中度的區域戰爭,甚至只是打掉幾架飛機,都足以催化這個過程。

尤其是對軍人來說,就算原本接受中華民族主義,經過中國侵略的外在刺激,會非常容易的把寄生的型態轉變為自主性的。說白一點,要催生台灣的民族意識,只要一點小小衝突,就可以把台灣軍方內部,對於中華民族主義不夠深的全部轉成台灣民族主義者。剩下那些轉不過來的,也得看看現實利益,通常打打算盤就會裝死到退伍。

解構加上建構不難,想通就會知道,為何躁進的做法行不通,又為何低調迂迴不見得是壞事。因為舊有的階級利益太大,除非中國現在已經倒了、分裂了、崩潰了,不然只要心懷中華民族的民族主義,懷抱的成分越大,就越會找到理由去擁抱中國。

但反過來說,當中國自己都無法提供這個虛假的理想鄉,要拋棄也很簡單。更不要提有外敵刺激的狀況,翻轉的速度會更快。照道理來說,一個國家有太多對敵國有幻想、嚮往的國民不是好事,但就以兩岸來說,因為中國根本不具備全方面一次性攻下台灣的能力,這反而成為一種優勢。

優勢就是,對於想要通敵者,風險實在太高。而對於搖擺不定者,政府的力量會超過其游移的心情,而在任何兩岸的衝突與戰爭爆發時,中國攻擊能力的不足會極快的降低這些人對於中華民族主義的依靠心。

雖然很殘酷,但透過這種方式,反倒可以把內部積極的中華民族主義份子清理掉,不管是心理上還是物理性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5.3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王立第二戰研所的其他內容
2024/03/19
就戰略架構而言,軍事上的議題最終都得要大規模施行,政府不做民間做,民間做不來的政府做。 國軍為何執著在灘岸決勝,而不想引導民眾討論城鎮戰?道理說穿了真的沒很複雜,更沒什麼大中國意識或是大陸軍還是啥統派投降論,單純就是「我不想上班只想躺平」的一般公務員心理。
Thumbnail
2024/03/19
就戰略架構而言,軍事上的議題最終都得要大規模施行,政府不做民間做,民間做不來的政府做。 國軍為何執著在灘岸決勝,而不想引導民眾討論城鎮戰?道理說穿了真的沒很複雜,更沒什麼大中國意識或是大陸軍還是啥統派投降論,單純就是「我不想上班只想躺平」的一般公務員心理。
Thumbnail
2024/03/12
認識問題為何非常重要,建立軍事常識的功能應該當作第一優先,上周已經講過了,如果處在一種搞不清狀況的環境中,會誤判也是很合理。如果台灣人全部都能了解,登陸戰非常困難,小股部隊上岸又怎樣,只要國軍組織還在,或是民眾的民防能力夠強,上岸幾百上千名解放軍.....
Thumbnail
2024/03/12
認識問題為何非常重要,建立軍事常識的功能應該當作第一優先,上周已經講過了,如果處在一種搞不清狀況的環境中,會誤判也是很合理。如果台灣人全部都能了解,登陸戰非常困難,小股部隊上岸又怎樣,只要國軍組織還在,或是民眾的民防能力夠強,上岸幾百上千名解放軍.....
Thumbnail
2024/02/28
如果我們從歐洲的戰略角度來看,很多都是混雜在一起,軍事手段往往是一把尖刀,決定插在哪裡,能對敵人造成多大威攝力,才能從這評估其他經濟跟社會問題。說穿了理由沒什麼,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要把軍事抽離變成獨立項目,難度比較低。
Thumbnail
2024/02/28
如果我們從歐洲的戰略角度來看,很多都是混雜在一起,軍事手段往往是一把尖刀,決定插在哪裡,能對敵人造成多大威攝力,才能從這評估其他經濟跟社會問題。說穿了理由沒什麼,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要把軍事抽離變成獨立項目,難度比較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當代台灣民族意識的興起肇因於任何中國政權企圖以專斷的方式宰制台灣本土的反彈,不論是中國國民黨或中國共產黨,透過獨裁統治的手段侵害台灣人之權力的過程中也只得自身被台灣人「敵對化」,進而在意識形態方面產生的「中國」與「台灣」兩個互不相容的鬥爭路徑。
Thumbnail
當代台灣民族意識的興起肇因於任何中國政權企圖以專斷的方式宰制台灣本土的反彈,不論是中國國民黨或中國共產黨,透過獨裁統治的手段侵害台灣人之權力的過程中也只得自身被台灣人「敵對化」,進而在意識形態方面產生的「中國」與「台灣」兩個互不相容的鬥爭路徑。
Thumbnail
新中國的文化統戰,和舊中國半個世紀以上的黨國教育,灌輸給台灣人最毒的三概念分別是:中華文化、華人和閩南語。近來台派最喜歡的『神主牌』,是基於理性與法制的認知,是無法處理台灣人內建許久的中華文化情感。而這樣非理性的情感,也曾造成二二八台灣菁英和社會對中國的誤判。希望這代可以好好處理台灣文化認同的議題。
Thumbnail
新中國的文化統戰,和舊中國半個世紀以上的黨國教育,灌輸給台灣人最毒的三概念分別是:中華文化、華人和閩南語。近來台派最喜歡的『神主牌』,是基於理性與法制的認知,是無法處理台灣人內建許久的中華文化情感。而這樣非理性的情感,也曾造成二二八台灣菁英和社會對中國的誤判。希望這代可以好好處理台灣文化認同的議題。
Thumbnail
就筆者個人來說,接受到的兩岸統一論,基於一種很遙遠的民主想像,必須建立在兩岸的制度趨同,都走在民主自由的道路上,才能夠成立。但不是每個家庭都會這樣說,筆者印象中,有些眷村叔伯就不是這樣講,他們對統一的講法,有的人偏向民族性,管他政府長怎樣,時機到了就可以統。還有人覺得,誰統誰都一樣,只要有統就好。
Thumbnail
就筆者個人來說,接受到的兩岸統一論,基於一種很遙遠的民主想像,必須建立在兩岸的制度趨同,都走在民主自由的道路上,才能夠成立。但不是每個家庭都會這樣說,筆者印象中,有些眷村叔伯就不是這樣講,他們對統一的講法,有的人偏向民族性,管他政府長怎樣,時機到了就可以統。還有人覺得,誰統誰都一樣,只要有統就好。
Thumbnail
沒有留學美國的海外黑名單,就不會有寫出紫色大稻埕的謝里法、也不會有偷渡回台灣的李應元跟許信良、這些人除了是移民開墾的台灣社會後代、也曾是接收西方民主思想的人。
Thumbnail
沒有留學美國的海外黑名單,就不會有寫出紫色大稻埕的謝里法、也不會有偷渡回台灣的李應元跟許信良、這些人除了是移民開墾的台灣社會後代、也曾是接收西方民主思想的人。
Thumbnail
台灣人走向獨立自主的理念緣起自二十世紀下半一系列政治風暴的結果,然而當這些結果隨著民主化、全球化與多元化陸續到來之後,它所能達到的政治效果還剩多少?還有多少政治動力足以完善這樣的理念?抑或者,在理念與現實之間比例關係如何?這些都是當代愛國者們在面臨新的時代變遷時需要自問的問題
Thumbnail
台灣人走向獨立自主的理念緣起自二十世紀下半一系列政治風暴的結果,然而當這些結果隨著民主化、全球化與多元化陸續到來之後,它所能達到的政治效果還剩多少?還有多少政治動力足以完善這樣的理念?抑或者,在理念與現實之間比例關係如何?這些都是當代愛國者們在面臨新的時代變遷時需要自問的問題
Thumbnail
處於美中台三角關係核心的中華民國台灣,可能要面對台灣海峽長期的起伏波濤與洶湧暗潮。我們要把不沉的航空母艦開向何方,才能挺立於世界?
Thumbnail
處於美中台三角關係核心的中華民國台灣,可能要面對台灣海峽長期的起伏波濤與洶湧暗潮。我們要把不沉的航空母艦開向何方,才能挺立於世界?
Thumbnail
8月2日至27日,美國動員英日澳等盟友,舉行「大規模演習-2021」,堪稱冷戰後最大規模海上演習;中國也自8月17日起,於台灣西南、東南周邊海空舉行演習。對此驚濤駭浪,台灣似乎開始了不顧現實的自我壯膽,不僅頻頻渲染可能花費2,000億新台幣研製飛彈的傳聞,更出現稱中國為「鄰國」的變型版「兩國論」。
Thumbnail
8月2日至27日,美國動員英日澳等盟友,舉行「大規模演習-2021」,堪稱冷戰後最大規模海上演習;中國也自8月17日起,於台灣西南、東南周邊海空舉行演習。對此驚濤駭浪,台灣似乎開始了不顧現實的自我壯膽,不僅頻頻渲染可能花費2,000億新台幣研製飛彈的傳聞,更出現稱中國為「鄰國」的變型版「兩國論」。
Thumbnail
嘴砲抗中、實則不設防,蔡英文一步步的讓台灣人對中共侵蝕麻木無感。先不要管總統是誰,遙想一下未來的某一天:《台灣始終沒有跟中國簽和平協議。人民習慣了看到五星旗不時出現在大街小巷。幾次提案要管制都被政府打了回票。朝野立委也都認同,這是基於言論自由。台灣人雖然覺得怪但也找不出理由反駁...
Thumbnail
嘴砲抗中、實則不設防,蔡英文一步步的讓台灣人對中共侵蝕麻木無感。先不要管總統是誰,遙想一下未來的某一天:《台灣始終沒有跟中國簽和平協議。人民習慣了看到五星旗不時出現在大街小巷。幾次提案要管制都被政府打了回票。朝野立委也都認同,這是基於言論自由。台灣人雖然覺得怪但也找不出理由反駁...
Thumbnail
局勢這樣下去,是要逼台灣當個起火點,大概算一種投名狀吧,而且能否撐到美國選完還不知道。所以先來當隻烏鴉,把該說的話先說一說,免得台灣人有一堆幻想。這篇是屬於悲觀性質的論述,先講清楚比較好,做最壞打算、最好準備,不能只有前半沒有後半。
Thumbnail
局勢這樣下去,是要逼台灣當個起火點,大概算一種投名狀吧,而且能否撐到美國選完還不知道。所以先來當隻烏鴉,把該說的話先說一說,免得台灣人有一堆幻想。這篇是屬於悲觀性質的論述,先講清楚比較好,做最壞打算、最好準備,不能只有前半沒有後半。
Thumbnail
本書的作者即係《被出賣的台灣》的George Kerr,而因為第一版本據知有翻譯上的些許偏誤,故而遲未閱讀,反先就本書先予閱畢。本書是完成於1985年的小書,因篇幅小雖內容不能盡善盡美,但我認為這反而是個優點,因為這將會是個入門了解台灣歷史的優選,尤其這是在解嚴前夕的外國人的手中完成的,這更加
Thumbnail
本書的作者即係《被出賣的台灣》的George Kerr,而因為第一版本據知有翻譯上的些許偏誤,故而遲未閱讀,反先就本書先予閱畢。本書是完成於1985年的小書,因篇幅小雖內容不能盡善盡美,但我認為這反而是個優點,因為這將會是個入門了解台灣歷史的優選,尤其這是在解嚴前夕的外國人的手中完成的,這更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