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雜談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除夕居然有空檔,來寫點東西,關於有人問到全球化這些年的變化,筆者覺得可以講一些差異,大概就是20多年前大學修全球化課程的時候,主流在講的幾個方向,以及支持與反對派走到今天的差異。
筆者大學時修過的全球化課程大概是兩類,一個是「全球化下的政府治理」,另一個是「全球化下的國際關係」。前者主要指的是面對全球化,各國政府內部的應對與處理,跨國企業如何侵蝕國家主權,預測的方向大體是不同大小的國家,將會受到超大型企業的影響,藉此產生對於新的國際關係的樣貌。後者比較偏重強國將如何利用跨國企業,對外輸出秩序與文化,最終將會對國際秩序產生怎樣的衝擊,以及可能的未來,
前者比較偏左派的敘事,後者較偏重右派的現實主義,但整體來說沒有強烈的情緒指控,以當時的現況去敘述,然後預測可能的幾種方向跟未來。但不管哪一種,都有幾個基本原則跟基調,讀者可以記得「若原則不對則預測全部不對」的大方向。
簡單來說,當時認知到的狀態是,全球權力重組將會從二極體系,過渡到單極或是多極體系。切入的方向是兩種,一種是超級強權依然對企業有強大的掌控力,可以透過本國企業對外輸出各種秩序跟文化,建立一個新的羅馬式強權,簡稱美利堅和平。另一種說法,指的是跨國企業的權力將會凌駕政府之上,操縱政府進行跨國經濟與金融侵略,最終侵蝕國家權力,國際關係會變成國家與大型跨國企業並存的多重體系。
當然,這兩種說法各是哪一派的可想而知。筆者也不擬對這兩種學說批判,僅是要說明一些變化跟根據。
大體上,這兩種說法的立基點,都有兩個大原則,那就是全球化要建築在和平上,沒有一個全球性的秩序,或是共同遵守的規範,則全球化的基礎不復存在。另一個則是經濟繁榮與政治改革息息相關,全球化將會促成新的階級出現,打造全新的中產階級樣貌,從而改變各國的政治形態,全球的民主向度會增加。
換言之,任何一個現在跟你大談數十年來全球化云云的人,沒有把這兩個大原則提出或是當作背景,那他很可能根本不知道這些年的變化,或只是想要灌輸他個人的想法。全球化的本質,是一種共同遵守的秩序與政治民主化的進程,脫離這兩個前提的全球化,實在不能稱之全球化。
因為沒有這種共識,全球化就只是一種單純的貿易流通跟全球貿易協定,將各國切割成毫不相關的個體,各唱各的調只是大家做生意,賺錢就好其他的都別管。如果你發現這種論述在台灣怎麼很常見,不用特別意外,因為電視上主要的左派文化買辦,以及大中國文化買辦,通通把中間去脈絡,告訴你「信了XX就發大財」,以爭取聽眾。
為何當年全球化的課本會提這種概念?有兩件事情各位讀者要先記得,90年代的世界,蘇聯才剛崩潰沒幾年,天安門事件也沒多久,中國還沒正式加入全球市場。當時的主流意見,是美國將會成為單極強權,美利堅和平將會持續多年,全球海域的安定仰賴美國海軍,貿易成本降到極低,貨品的流通阻礙很小。另一方面,憂心者則是覺得,跨國企業將會利用強大的實力,迫使美國的部會跟國會,制定單方面有利企業的法條,甚至學大航海時代的歐洲帝國,強迫打開其他中小國的市場,造成小國經濟崩潰,進一步依靠美國與其附庸國。
所以,主流對全球化的想法,圍繞在全球化與在地化的爭執,全球化泛指優質產品跟文化進入較封閉與落後的國家,在地化指的是本國為之競爭,進步與留存下的本國文化。然後強大的在地文化,也可以透過全球化對外輸出,形成全球的文化流動。絕對不僅僅止於經濟流動,或是軍事壓迫之類。
好了,主題來了,當年的兩大主軸,主張全球化利大於弊,以現實主義為主張,認為單一秩序和平將會帶來巨大的繁榮,以及認為全球化弊大於利,以跨國企業的興起為主張,遇到了何種困境跟問題?
其一,主張自由市場開放的經濟學家,進入俄羅斯跟南美進行震盪療法,無視許多在地政治專家提的意見,造成當地民窮財盡,舊有的產業遭到破壞,新的反而建立不起來。人類與文化學者提出很多階級差異的不同,不能貿然將自由市場逕行推廣到國內,只會被家族治理為主的國家,被地方利益啃食殆盡。
事實證明,社會學者在這方面的預測較為正確。
其二,跨國企業始終擺脫不掉本國政治的制約,表面上很富有強大的跨國企業,其實不若我們看來那麼強健。歐美許多在地的保守企業與地主,財力也很雄厚,而且專注在技術發展上,關鍵地位無法被取代,跨國流通的關鍵零組件跟技術還是控制在這些家族跟國家身上。這一點,許多經濟學家跟政治學者都提過,以東印度公司為例,說明在怎樣強大的企業,也很容易傾倒。
實際狀況表明,直到今天跨國企業還是被政府掐得死死的,企業必須依靠政府保護。
這兩種問題在過去20年不間斷的出現在我們看到的各種重大議題上,911後的全球反恐、中國的經濟崛起、新的泛亞太聯盟等等,當年的預測幾乎都不成立,但最最有趣的在於,比對這些20年前主張的人,與現在的差異,饒富趣味。
首先,舉出全球化利大於弊,支持全球化的一開始是保守派,認為貨物流通與貿易,可以促成各國的經濟利益,更可以促使國家民主化。然後這派人發現,基於全球經濟圈與民主化的主張,遇到利益之前很多都被丟掉,例如中國就是最佳的例子。
原本的想法,是全球產業鏈的轉移,美國可以留住技術與研發,轉型到更高技術層次,然後透過日本、台灣等先前輸出技術的國家,進入中國帶動其發展,建立有層次的產業結構。然後,透過這種經濟發展,促使中國民主化,達成偉大的目標。
但實際上,美國企業雖然把技術留在本地,不代表台灣跟韓國一樣很乖,更不代表中國會乖乖聽話。技術的盜竊跟複製太過氾濫,然後檯面下的利益輸送太多,矽谷的電子新貴沒有保守派的想法,華爾街年輕金融家只看到金融利益,完全沒有去想基於民主開放的長遠想法。換言之,美國二戰後建立的數十年產業關係,遇到中國就崩壞,而這些新貴一點都沒想到哪邊不對。
結果是,現在要把全球化拉回民主化跟單一秩序架構的保守派,突然之間都變成川粉,不然就是逢中必反的老頭。
其次,認為弊大於利的左派,一直認為跨國企業會超越國家變成怪物,主導美國等先進國家侵略其他國家。二十年過去,這種狀況並未發現,各國輸入經濟秩序的同時,也強烈的抗拒文化侵略,這種想法反而跟70年代以降,被麥卡錫主義逼入大學的白左一拍即合,所謂的「政治正確」透過全球化後的都市串聯,散步在全球更大城市的中產階級上。
也就是說,實際上在做文化侵略,把自己政治正確、多元正確等思想傳播到世界各地的,是這些大學白左教出去的徒弟徒孫。這些人到了現在,反而覺得全球化是好事,因為可以透過全球化串連到全世界,尤其是中產階級建立的都市文化。然後再透過都市與鄉村的本土對抗,強迫各國接受這種從都市傳遞來的政治正確價值。
結果,不但沒促成各國的民主化,更沒讓各國的階級覺醒,只讓各國的內部政治鬥爭更加激烈,所謂的文化買辦、政治代理人反而越來越多。透過自詡為有良心的企業家,把跨國企業透過這些代理人,進入中小國的市場,侵蝕原本的產業基礎。
簡單來說,這20年實在是一個很妙的過程,堅定認為全球化理想是民主與自由的勝利,現在反過來要降低全球化的速度。因為他們發現,未蒙其利先受其害,照理說應該是同心圓依序往外擴張的利益圈,竟然變成了文化上的政治正確序列,進而傷害到了本國基層勞工。
而原本徹底反對的左派,尤其是白左們,則發現了一種新的傳播途徑,可以把自己的思想散布出去,進而促成政治改變。可以獲得的利益遠遠大過早先預想的損害,就算本國人民受到損害,相對來說也是可有可無。
而且,在毛左的思想侵入到白左後,狀況更加嚴重,最具體的狀況就是。所有的人權跟民主指控,通通到不了中國身上,每一個應該基於互惠開放,或是秩序平等的經貿合作,遇到中國都可以轉彎。
簡單說,實際上是跨國企業,犧牲本國勞工權益,把產業轉移到中國去,透過中國國家力量去奴役勞工、犧牲環境,來賺取中間差價。表面上,則用中國民主化,人均收入上升、貨物成本降低大家都賺錢等蓋掉,而歐美的左派則把焦點聚焦在指控跨國企業身上,對於配合的中國隻字不提。檯面上左檯面下右,私下利益輸送不知多少,幾乎都被掩蓋掉,這實在是很糟糕的事情。
不然具體一點來講,到了今天東突維吾爾集中營都出現了,可曾看到主流白左輿論轉向過?是不是繼續罵川普?
如果把二十多年來的全球化論述轉變拿來一對,就會發現非常有趣,全部都是基於自己利益來看的,哪有什麼理想存在。台灣更慘的是,我們在這些全球化論述下只是理論輸入國,很多實務經驗跟外國都不同,貿然套用都會出事,但你看檯面上那些政治人物跟學者,有幾個人會認真跟你這樣講?
用套的誰不會,但實際運作造成的差異有誰在乎?別的不講,光講國內外勞就好,談到工作本勞不做要靠外勞,馬上就說你薪水高一點就有人做了,何必壓榨外勞?有沒發現上面幾種主觀用語,幾項情緒判斷,實際上你不找外勞會發生何事?
沒人在乎,這才是今天台灣最大的問題,大家只想把問題蓋掉,不去解決就沒有困境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4.1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這個時代我們既自由也痛苦,既幸福也焦慮。我們被鼓勵熱血地追求個人的夢想,但也承受著「完全自我負責」的沈重壓力。沒有人告訴我們或許這是「殘酷的樂觀主義」
Thumbnail
本篇介紹Larry McDonald新書的前1/3內容,新書書名《如何聽動市場發出的訊號:在激烈重組的全球經濟中的風險、迷思和投資機會》。本篇介紹了為何作者認為當地緣政治變動後國際經濟也會受到重大影響 還有過去的全球化如何在帶給美國低物價之餘其他長期來看很可觀的負面作用如不良的就市政策擴大不平等
Thumbnail
Larry MacDonald 在金融風暴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在和各路高手操盤人、分析師和政界人物密集交換意見後,對正在歷經重整的後全球化世界經濟提出了他獨到的觀察,但今天的直播他先帶讀者回顧美國打贏冷戰的關鍵,全球化突飛猛進後在金融面慢慢浮現的弊病以及這些弊病如何影響到了美國的政治、經濟與社會
Thumbnail
台灣市場規模不夠的先天不足,加上網際網路有打破地理限制的特性,在我從事系統開發以來,出資人或是產品經理在發展數位產品時,常會希望系統能夠觸及全世界各地的使用者。衍生的就是系統需要能夠全球化、在地化的需求。然而這不僅僅是一個關於語言轉換的問題,而是一個涉及技術、法律以及市場策略等多維度的問題。
Thumbnail
  昨日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出席玉山科技論壇時表示,出口管制、對其他國家產品的禁令摧毀了全球化帶來的生產力和效率,或者至少降低了自由市場帶來的好處。日前(12/6)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出席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廠首部機台進廠典禮時亦表示,全球化幾乎已死,自由貿易幾乎已死。   全球化是否已死?必
Thumbnail
1. 經合組織(OECD )發佈關於已定義方法的第二個測試指南 2. 中鏈氯化石蠟(MCCP)的限制提案已提交 3. 歐盟委員會就改善化學品資料訪問的倡議進行磋商 4. EUON網站增迦納米新內容
Thumbnail
節目這邊聽 📎錄製時間: 2022.04 本集隆重邀請到人力資源處長Emily以及化身人體翻譯機的內湖江小姐,來聊聊關於全球化後的人力資源到底會如何轉變?產業外移與科技變化對工作環境影響到底大不大呢? ​【來賓小檔案】 ■人資部處長Emily:人力資源管理系,從事人力資源工作23年經驗。
Thumbnail
以權力為本位的經濟體,姑且稱之為「權本主義」,而不是「資本主義」,會將權力伸入經濟的各個領域,於是從行政審批與監管,到市場進入障礙,到國家補貼,到竊取智慧財產權,到強迫性技術轉讓,許多不公平貿易行為的背後,正是那不受制約的權力。下一輪全球化將會有選擇性,會把權本經濟體踢出去,只在民主自由體制內分工
Thumbnail
以權力為本位的經濟體,姑且稱之為「權本主義」,而不是「資本主義」,會將權力伸入經濟的各個領域,於是從行政審批與監管,到市場進入障礙,到國家補貼,到竊取智慧財產權,到強迫性技術轉讓,許多不公平貿易行為的背後,正是那不受制約的權力。下一輪全球化將會有選擇性,會把權本經濟體踢出去,只在民主自由體制內分工
Thumbnail
全球化與地球村 有許多朋友都分享說夢想是環遊世界。沒去哪裡與哪裡就終生遺憾!都說趁年輕出國多走走,多看看,可以擴展視野!有一陣子,我以自身的經驗,也是如是想, 不同的文化、人文風土刺激,的確是可以幫自己開許多的腦洞,接受更多不同! 前幾年,疫情開始後,接著不能出國趴趴走。有一位以前專帶歐洲團的年輕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這個時代我們既自由也痛苦,既幸福也焦慮。我們被鼓勵熱血地追求個人的夢想,但也承受著「完全自我負責」的沈重壓力。沒有人告訴我們或許這是「殘酷的樂觀主義」
Thumbnail
本篇介紹Larry McDonald新書的前1/3內容,新書書名《如何聽動市場發出的訊號:在激烈重組的全球經濟中的風險、迷思和投資機會》。本篇介紹了為何作者認為當地緣政治變動後國際經濟也會受到重大影響 還有過去的全球化如何在帶給美國低物價之餘其他長期來看很可觀的負面作用如不良的就市政策擴大不平等
Thumbnail
Larry MacDonald 在金融風暴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在和各路高手操盤人、分析師和政界人物密集交換意見後,對正在歷經重整的後全球化世界經濟提出了他獨到的觀察,但今天的直播他先帶讀者回顧美國打贏冷戰的關鍵,全球化突飛猛進後在金融面慢慢浮現的弊病以及這些弊病如何影響到了美國的政治、經濟與社會
Thumbnail
台灣市場規模不夠的先天不足,加上網際網路有打破地理限制的特性,在我從事系統開發以來,出資人或是產品經理在發展數位產品時,常會希望系統能夠觸及全世界各地的使用者。衍生的就是系統需要能夠全球化、在地化的需求。然而這不僅僅是一個關於語言轉換的問題,而是一個涉及技術、法律以及市場策略等多維度的問題。
Thumbnail
  昨日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出席玉山科技論壇時表示,出口管制、對其他國家產品的禁令摧毀了全球化帶來的生產力和效率,或者至少降低了自由市場帶來的好處。日前(12/6)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出席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廠首部機台進廠典禮時亦表示,全球化幾乎已死,自由貿易幾乎已死。   全球化是否已死?必
Thumbnail
1. 經合組織(OECD )發佈關於已定義方法的第二個測試指南 2. 中鏈氯化石蠟(MCCP)的限制提案已提交 3. 歐盟委員會就改善化學品資料訪問的倡議進行磋商 4. EUON網站增迦納米新內容
Thumbnail
節目這邊聽 📎錄製時間: 2022.04 本集隆重邀請到人力資源處長Emily以及化身人體翻譯機的內湖江小姐,來聊聊關於全球化後的人力資源到底會如何轉變?產業外移與科技變化對工作環境影響到底大不大呢? ​【來賓小檔案】 ■人資部處長Emily:人力資源管理系,從事人力資源工作23年經驗。
Thumbnail
以權力為本位的經濟體,姑且稱之為「權本主義」,而不是「資本主義」,會將權力伸入經濟的各個領域,於是從行政審批與監管,到市場進入障礙,到國家補貼,到竊取智慧財產權,到強迫性技術轉讓,許多不公平貿易行為的背後,正是那不受制約的權力。下一輪全球化將會有選擇性,會把權本經濟體踢出去,只在民主自由體制內分工
Thumbnail
以權力為本位的經濟體,姑且稱之為「權本主義」,而不是「資本主義」,會將權力伸入經濟的各個領域,於是從行政審批與監管,到市場進入障礙,到國家補貼,到竊取智慧財產權,到強迫性技術轉讓,許多不公平貿易行為的背後,正是那不受制約的權力。下一輪全球化將會有選擇性,會把權本經濟體踢出去,只在民主自由體制內分工
Thumbnail
全球化與地球村 有許多朋友都分享說夢想是環遊世界。沒去哪裡與哪裡就終生遺憾!都說趁年輕出國多走走,多看看,可以擴展視野!有一陣子,我以自身的經驗,也是如是想, 不同的文化、人文風土刺激,的確是可以幫自己開許多的腦洞,接受更多不同! 前幾年,疫情開始後,接著不能出國趴趴走。有一位以前專帶歐洲團的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