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學滿一年的今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仁和典共學至今滿一年了,這一年與孩子相互學習與成長,最大的收獲是關於"兒童人權"與"玩中學"這兩件事,有時候我也會有焦慮,同年的孩子大多都己經上幼兒園,學習規範與基本知識,我們家的孩子每天就是在家堆積木、公園騎車撿草、吵架打架 ...。 但每次當我懷疑與焦慮時,孩子就會證明他不一樣的成長...。

raw-image

今天共學日,仁發現了一條小水溝,水溝一旁放置了許多竹桿,仁看到竹桿就馬上跟我說,媽麻這個可以拿來蓋房子ㄟ....跟「臭臭部落」一樣。
於是他開始搬竹桿,一根一根的架在水溝上,典看到哥哥這樣他也跟著搬,我和爸爸就在一旁看著,當時的我是有點訝異的,我認為孩子在一個自然的環境下從事他的藝術活動,而這個活動是他自己發起的,那個動力與生命力是很難在大人身上看到的。


raw-image

我們的人生一路走來,壓力一點一點的背起來,背著背著就累了...如果可以,我只想喘口氣、只想好好放空休息,好像很久沒有像孩子一樣觀察這個世界,放慢自己的步調,和孩子一樣體驗自然的美好,尋找更多的可能。
事後,我問仁蓋的是什麼? 他說為了避免有小朋友掉到水溝,所以他做了個"蓋子",這樣大家可以走在上面,不會掉下去......。
這個答案又讓我再次訝異,在仁3~4歲的這個階段,我認為他在同理心上需要多多的觀察與練習,同時因為接觸了薩提爾,所以在觀照情緒的這方面也成為我們生活上練習的目標,仁今天向我展示了他的成果,他細心的去觀察、思考、想像這條水溝可能會帶來的問題(對人的不便與危險),然後去解決這個問題,我非常的感動...,這是一直以來都在教他的。 我並沒有真的"教"他,而是去表現給他看,當然自己內心也是真實的表達,自然而然的,孩子也學習到了。
例如,家裡有成員有情緒上的問題,像是生氣、悲傷,我們可以怎麼關照他的情緒? 仁也才4歲,我本來以為這樣的學習與練習是為了他成人之後的性格與行為,但事實證明,小孩根本做得到!! .

共學至止,孩子身上有不同的資源,也許不是學術那一套,但相信他吸收到了另一種不一樣的世界觀。

#臭臭部落是一本繪本裡面的孩子都自己蓋房子

#謝謝凡子送的書仁很愛這本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梁喜拉-阿喜的創作與育兒
9會員
17內容數
『教養』是一條辛苦又看不到報酬的路,因為『愛』得以堅持。 愛的力量很強大、也很脆弱。 2019年開始,我開啟了薩提爾模式學習之路,透過靜心、覺察、與自我對話,學習接納與安頓自己。 我將這份學習運用在養兒之路上,將這個與愛連結、維繫的過程,記錄在這裡。
2020/04/07
我和孩子的爸經營一家蛋餅專賣店,我們每天都需要早起工作,孩子也跟著我們,我們在外面工作時,他們兩兄弟會在裡面玩。 清明連假的今天是很忙碌的,一早客人三三兩兩的來,雖沒有卡單,但排隊點餐的客人也不算少,這個時候的我們都必需集中精神去處理店內工作,兄弟兩狀況好時,在裡面自己玩,可以讓我在外面安心工作一陣
2020/04/07
我和孩子的爸經營一家蛋餅專賣店,我們每天都需要早起工作,孩子也跟著我們,我們在外面工作時,他們兩兄弟會在裡面玩。 清明連假的今天是很忙碌的,一早客人三三兩兩的來,雖沒有卡單,但排隊點餐的客人也不算少,這個時候的我們都必需集中精神去處理店內工作,兄弟兩狀況好時,在裡面自己玩,可以讓我在外面安心工作一陣
2020/04/02
我想有二個孩子以上的家長,一定都會避免孩子間相互比較,特別是很多育兒專家都在回應手足間衝突時提暢過這個觀點,所以我們都盡量小心翼翼的去對待兩個同一廠牌出產的手足。 但即使刻意的不去比較,手足間的衝突無可避免,他們之間的比較似乎無形的就形成了。幾次衝突後的思考,發現這種無形之間的比較是一種人性...。
Thumbnail
2020/04/02
我想有二個孩子以上的家長,一定都會避免孩子間相互比較,特別是很多育兒專家都在回應手足間衝突時提暢過這個觀點,所以我們都盡量小心翼翼的去對待兩個同一廠牌出產的手足。 但即使刻意的不去比較,手足間的衝突無可避免,他們之間的比較似乎無形的就形成了。幾次衝突後的思考,發現這種無形之間的比較是一種人性...。
Thumbnail
2019/11/02
獎勵 我們家仁在2歲左右去上了三個月的奧福音樂課程,隨後又去試上了一些音樂課,每次上課老師們都會給孩子們蓋章集點,集滿換禮物等等獎勵,這是才藝班為了留住學生賺取荷包的方式之一,我想大家都心知肚明。平常也許我們在家也會用相同的獎懲方式來教育我們的孩子,然而這樣的方式真的是正確的嗎?
2019/11/02
獎勵 我們家仁在2歲左右去上了三個月的奧福音樂課程,隨後又去試上了一些音樂課,每次上課老師們都會給孩子們蓋章集點,集滿換禮物等等獎勵,這是才藝班為了留住學生賺取荷包的方式之一,我想大家都心知肚明。平常也許我們在家也會用相同的獎懲方式來教育我們的孩子,然而這樣的方式真的是正確的嗎?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因為新冠第二次確診的關係,遲了大家一週出發,出發前期待也緊張。 先前在每一次的討論前,都要不斷探詢自己對於編輯、書寫的思考,要不斷的詢問自己做此事的意義、對我是重要的、我真的可以嗎?我能夠嗎?後來發現更多更多的是信心上的來來回回,架構怎麼拉、社群力怎麼呈現、每一次都是自己與自己的追逐戰。
Thumbnail
因為新冠第二次確診的關係,遲了大家一週出發,出發前期待也緊張。 先前在每一次的討論前,都要不斷探詢自己對於編輯、書寫的思考,要不斷的詢問自己做此事的意義、對我是重要的、我真的可以嗎?我能夠嗎?後來發現更多更多的是信心上的來來回回,架構怎麼拉、社群力怎麼呈現、每一次都是自己與自己的追逐戰。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成長」是別人給不起的東西,只有我們自己才懂。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件事,大人們總是想要教導孩子們做什麼樣的事情,但是,卻很少人換位思考,在我們身邊的孩子或是晚輩,他們身上也許有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正所謂「萬物皆為我師,學習換位思考,跳脫框架」,以下是我的親身經歷,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成長」是別人給不起的東西,只有我們自己才懂。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件事,大人們總是想要教導孩子們做什麼樣的事情,但是,卻很少人換位思考,在我們身邊的孩子或是晚輩,他們身上也許有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正所謂「萬物皆為我師,學習換位思考,跳脫框架」,以下是我的親身經歷,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孩子們參與這麼多元的體驗課程,從做中學、親手創造,在過程中獲得經驗和滋養內在心魂的力量!建構他們強壯的心靈去面對未來~
Thumbnail
孩子們參與這麼多元的體驗課程,從做中學、親手創造,在過程中獲得經驗和滋養內在心魂的力量!建構他們強壯的心靈去面對未來~
Thumbnail
從【大同國•小花園】一直到共好基地,過程中的種種不便與艱辛,卻也磨練出我越來越堅強的韌性,培養我懂得變通及整合資源的能力,也越來越懂得感恩與珍惜陪伴和支持我的人們~
Thumbnail
從【大同國•小花園】一直到共好基地,過程中的種種不便與艱辛,卻也磨練出我越來越堅強的韌性,培養我懂得變通及整合資源的能力,也越來越懂得感恩與珍惜陪伴和支持我的人們~
Thumbnail
有時候場地並不能完成符合需求,就需要發揮永續Maker精神,動腦和動手因地制宜完成任務,挑戰自己得到的成就感更大喔!😉
Thumbnail
有時候場地並不能完成符合需求,就需要發揮永續Maker精神,動腦和動手因地制宜完成任務,挑戰自己得到的成就感更大喔!😉
Thumbnail
陪著孩子重回大自然的懷抱 陪著孩子重回大自然的懷抱,是很重要的課程;儘管科技再進步,人類賴以為生的食物,總還是要經過泥土養分的培育、泥土香氣的醞釀,煮食後吃到肚子裡,才會覺得甘甜美味! 現代人的居住環境,被比喻為都市叢林 觸摸泥土的生意盎然 體驗農作的辛苦 享受收成的樂趣 童言童語
Thumbnail
陪著孩子重回大自然的懷抱 陪著孩子重回大自然的懷抱,是很重要的課程;儘管科技再進步,人類賴以為生的食物,總還是要經過泥土養分的培育、泥土香氣的醞釀,煮食後吃到肚子裡,才會覺得甘甜美味! 現代人的居住環境,被比喻為都市叢林 觸摸泥土的生意盎然 體驗農作的辛苦 享受收成的樂趣 童言童語
Thumbnail
❥連假後的共學班 ❥作業時間的分配 ❥共學班的點心時間 ❥模仿古人製作簡易竹蜻蜓 ❥海莉老師小結
Thumbnail
❥連假後的共學班 ❥作業時間的分配 ❥共學班的點心時間 ❥模仿古人製作簡易竹蜻蜓 ❥海莉老師小結
Thumbnail
看見許多孩子在回學校後的日記裡,把踩進泥土中的心情仔細的描摹出來,我相信這個有泥巴的觸感、有泥土和汗水氣味,還有奮力在田裡行走身體感的午後,將會留在這些孩子的身體與記憶裡,帶到很久很久以後的。
Thumbnail
看見許多孩子在回學校後的日記裡,把踩進泥土中的心情仔細的描摹出來,我相信這個有泥巴的觸感、有泥土和汗水氣味,還有奮力在田裡行走身體感的午後,將會留在這些孩子的身體與記憶裡,帶到很久很久以後的。
Thumbnail
經過了第一週的奔波,那種剛開始會有的緊張、不安、期待、稍稍害怕⋯⋯等心情,也跟著淡去,很有趣,我想,這就是之所以「第一次」通常會讓人難以忘懷的原因吧? 回顧第一週,從孩子口中聽到的多是遊樂,聽老師講歷史故事,跟著同學去玩水、撿木頭、鋸木頭、畫畫⋯⋯,不知道為什麼⋯⋯
Thumbnail
經過了第一週的奔波,那種剛開始會有的緊張、不安、期待、稍稍害怕⋯⋯等心情,也跟著淡去,很有趣,我想,這就是之所以「第一次」通常會讓人難以忘懷的原因吧? 回顧第一週,從孩子口中聽到的多是遊樂,聽老師講歷史故事,跟著同學去玩水、撿木頭、鋸木頭、畫畫⋯⋯,不知道為什麼⋯⋯
Thumbnail
仁和典共學至今滿一年了,這一年與孩子相互學習與成長,最大的收獲是關於"兒童人權"與"玩中學"這兩件事,有時候我也會有焦慮,同年的孩子大多都己經上幼兒園,學習規範與基本知識,我們家的孩子每天就是在家堆積木、公園騎車撿草、吵架打架 ...。 但每次當我懷疑與焦慮時,孩子就會證明他不一樣的成長...。 
Thumbnail
仁和典共學至今滿一年了,這一年與孩子相互學習與成長,最大的收獲是關於"兒童人權"與"玩中學"這兩件事,有時候我也會有焦慮,同年的孩子大多都己經上幼兒園,學習規範與基本知識,我們家的孩子每天就是在家堆積木、公園騎車撿草、吵架打架 ...。 但每次當我懷疑與焦慮時,孩子就會證明他不一樣的成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