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一團亂的衝突現場-看見孩子背後的陽光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我和孩子的爸經營一家蛋餅專賣店,我們每天都需要早起工作,孩子也跟著我們,我們在外面工作時,他們兩兄弟會在裡面玩。

清明連假的今天是很忙碌的,一早客人三三兩兩的來,雖沒有卡單,但排隊點餐的客人也不算少,這個時候的我們都必需集中精神去處理店內工作,兄弟兩狀況好時,在裡面自己玩,可以讓我在外面安心工作一陣子,偏偏今天兩個人吵架了...

我們在外面聽到原本小小爭執聲,慢慢轉變成弟弟大哭的聲音以及哥哥嘶吼的聲音,我眼角瞄到他們兩個在廚房門口,弟弟坐在地上,哥哥蹲著一直吼罵他。我穩住自己的情緒,確定小的沒有受傷,先處理客人優先,但爸爸按捺不住情緒,他非常生氣...,他關掉所有火源,衝進廚房對著孩子罵。
「出來!! 不要在裡面!」
「你幹嘛一直去用他!! 不要再去用他!」他指著哥哥。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梁喜拉-阿喜的創作與育兒 了解最新動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梁喜拉-阿喜的創作與育兒
9會員
17內容數
『教養』是一條辛苦又看不到報酬的路,因為『愛』得以堅持。 愛的力量很強大、也很脆弱。 2019年開始,我開啟了薩提爾模式學習之路,透過靜心、覺察、與自我對話,學習接納與安頓自己。 我將這份學習運用在養兒之路上,將這個與愛連結、維繫的過程,記錄在這裡。
2020/04/02
我想有二個孩子以上的家長,一定都會避免孩子間相互比較,特別是很多育兒專家都在回應手足間衝突時提暢過這個觀點,所以我們都盡量小心翼翼的去對待兩個同一廠牌出產的手足。 但即使刻意的不去比較,手足間的衝突無可避免,他們之間的比較似乎無形的就形成了。幾次衝突後的思考,發現這種無形之間的比較是一種人性...。
Thumbnail
2020/04/02
我想有二個孩子以上的家長,一定都會避免孩子間相互比較,特別是很多育兒專家都在回應手足間衝突時提暢過這個觀點,所以我們都盡量小心翼翼的去對待兩個同一廠牌出產的手足。 但即使刻意的不去比較,手足間的衝突無可避免,他們之間的比較似乎無形的就形成了。幾次衝突後的思考,發現這種無形之間的比較是一種人性...。
Thumbnail
2020/03/26
仁和典共學至今滿一年了,這一年與孩子相互學習與成長,最大的收獲是關於"兒童人權"與"玩中學"這兩件事,有時候我也會有焦慮,同年的孩子大多都己經上幼兒園,學習規範與基本知識,我們家的孩子每天就是在家堆積木、公園騎車撿草、吵架打架 ...。 但每次當我懷疑與焦慮時,孩子就會證明他不一樣的成長...。 
Thumbnail
2020/03/26
仁和典共學至今滿一年了,這一年與孩子相互學習與成長,最大的收獲是關於"兒童人權"與"玩中學"這兩件事,有時候我也會有焦慮,同年的孩子大多都己經上幼兒園,學習規範與基本知識,我們家的孩子每天就是在家堆積木、公園騎車撿草、吵架打架 ...。 但每次當我懷疑與焦慮時,孩子就會證明他不一樣的成長...。 
Thumbnail
2019/11/02
獎勵 我們家仁在2歲左右去上了三個月的奧福音樂課程,隨後又去試上了一些音樂課,每次上課老師們都會給孩子們蓋章集點,集滿換禮物等等獎勵,這是才藝班為了留住學生賺取荷包的方式之一,我想大家都心知肚明。平常也許我們在家也會用相同的獎懲方式來教育我們的孩子,然而這樣的方式真的是正確的嗎?
2019/11/02
獎勵 我們家仁在2歲左右去上了三個月的奧福音樂課程,隨後又去試上了一些音樂課,每次上課老師們都會給孩子們蓋章集點,集滿換禮物等等獎勵,這是才藝班為了留住學生賺取荷包的方式之一,我想大家都心知肚明。平常也許我們在家也會用相同的獎懲方式來教育我們的孩子,然而這樣的方式真的是正確的嗎?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修正孩子的打人行為方法不難,難的是,在每次事件的衝擊下,不管是接到老師打給我的電話,說他在學校又打人了。還是我在家中一次次看著弟弟被兇,錯愕且無辜的表情,我都要先記得回到自己安靜的中心、連結自己,不被我的自我懷疑打敗,相信用愛出發跟他溝通的教養方式,效果也許很慢,但這樣的關係品質才是我想要的。
Thumbnail
修正孩子的打人行為方法不難,難的是,在每次事件的衝擊下,不管是接到老師打給我的電話,說他在學校又打人了。還是我在家中一次次看著弟弟被兇,錯愕且無辜的表情,我都要先記得回到自己安靜的中心、連結自己,不被我的自我懷疑打敗,相信用愛出發跟他溝通的教養方式,效果也許很慢,但這樣的關係品質才是我想要的。
Thumbnail
「老師~他們兄弟剛剛吵架,哥哥還打了他弟弟!」 才走進教室,孩子忙著跟我告狀。 這個混齡作文班,有三對兄弟檔,其中兩對感情不怎麼好。 哥哥常常都沒給弟弟好臉色,自選座位也都離得遠遠的。 我目光搜尋吵架的兄弟,哥哥一臉心虛地坐在位置上,弟弟則是抱著腳夾著一把大傘,坐在地上低頭不語。 我思考著該怎麼辦。
Thumbnail
「老師~他們兄弟剛剛吵架,哥哥還打了他弟弟!」 才走進教室,孩子忙著跟我告狀。 這個混齡作文班,有三對兄弟檔,其中兩對感情不怎麼好。 哥哥常常都沒給弟弟好臉色,自選座位也都離得遠遠的。 我目光搜尋吵架的兄弟,哥哥一臉心虛地坐在位置上,弟弟則是抱著腳夾著一把大傘,坐在地上低頭不語。 我思考著該怎麼辦。
Thumbnail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是在「教」孩子,但孩子聽起來往往是在「罵」,到底是「罵」還是「教」?關鍵在於當下的情緒。如果只是在宣洩自己的情緒,狂飆孩子或碎唸孩子一頓,孩子不但聽不進去,還可能會產生反抗心理。 如果這不是我想要的結果,那我還能做什麼?當這樣問自己後,自然就有不同的作法。
Thumbnail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是在「教」孩子,但孩子聽起來往往是在「罵」,到底是「罵」還是「教」?關鍵在於當下的情緒。如果只是在宣洩自己的情緒,狂飆孩子或碎唸孩子一頓,孩子不但聽不進去,還可能會產生反抗心理。 如果這不是我想要的結果,那我還能做什麼?當這樣問自己後,自然就有不同的作法。
Thumbnail
手足間戰火連連?!手足為什麼愛吵架?每一次處理孩子的紛爭都可以是一次學習的機會,手足共處,沒有捷徑與速成法
Thumbnail
手足間戰火連連?!手足為什麼愛吵架?每一次處理孩子的紛爭都可以是一次學習的機會,手足共處,沒有捷徑與速成法
Thumbnail
今天一大早又氣炸,這已經是每個工作日必備的工作項目第一項,好像沒有完成第一項,一天就不能開始。每天早上都要為了早上動作太慢跟吃飯愛吃不吃的問題發脾氣,弟弟也是每天早上都要被狠狠的痛罵跟威脅,但永不改善。 我真的不禁懷疑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但是時候讓他知道這世界不是只有圍著你在轉了!
Thumbnail
今天一大早又氣炸,這已經是每個工作日必備的工作項目第一項,好像沒有完成第一項,一天就不能開始。每天早上都要為了早上動作太慢跟吃飯愛吃不吃的問題發脾氣,弟弟也是每天早上都要被狠狠的痛罵跟威脅,但永不改善。 我真的不禁懷疑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但是時候讓他知道這世界不是只有圍著你在轉了!
Thumbnail
好久沒紀錄孩子的生活了...重點是,值得紀錄的部分,有些覺得還處理得不夠完善,有些覺得媽媽自己的課題比他們還多(哈) 今天的事件發生,在吃完飯後的無聊時間~這時手機時間已經結束,午後有點累又有點無聊,孩子暫時還找不到事情做,而我在我自己的工作桌整理文書作業,聽到孩子傳來的爭吵聲 ......
Thumbnail
好久沒紀錄孩子的生活了...重點是,值得紀錄的部分,有些覺得還處理得不夠完善,有些覺得媽媽自己的課題比他們還多(哈) 今天的事件發生,在吃完飯後的無聊時間~這時手機時間已經結束,午後有點累又有點無聊,孩子暫時還找不到事情做,而我在我自己的工作桌整理文書作業,聽到孩子傳來的爭吵聲 ......
Thumbnail
我想有二個孩子以上的家長,一定都會避免孩子間相互比較,特別是很多育兒專家都在回應手足間衝突時提暢過這個觀點,所以我們都盡量小心翼翼的去對待兩個同一廠牌出產的手足。 但即使刻意的不去比較,手足間的衝突無可避免,他們之間的比較似乎無形的就形成了。幾次衝突後的思考,發現這種無形之間的比較是一種人性...。
Thumbnail
我想有二個孩子以上的家長,一定都會避免孩子間相互比較,特別是很多育兒專家都在回應手足間衝突時提暢過這個觀點,所以我們都盡量小心翼翼的去對待兩個同一廠牌出產的手足。 但即使刻意的不去比較,手足間的衝突無可避免,他們之間的比較似乎無形的就形成了。幾次衝突後的思考,發現這種無形之間的比較是一種人性...。
Thumbnail
今年寒假,家政夫做了一個新嘗試,就是把乾兒子接過來住,讓孩子們體驗另類的團體生活,反正每餐本來就得切切洗洗開伙煮飯,也沒差多上一副碗筷,而且家政夫驚訝的發現,這四個男孩竟然會互相照顧、互相約束。 圖片摘自臉書「家政夫的悄悄話」。 好比拿〝滑手機打電動〞來說,在規定的時間三十分鐘還未到時,我會先詢問孩
Thumbnail
今年寒假,家政夫做了一個新嘗試,就是把乾兒子接過來住,讓孩子們體驗另類的團體生活,反正每餐本來就得切切洗洗開伙煮飯,也沒差多上一副碗筷,而且家政夫驚訝的發現,這四個男孩竟然會互相照顧、互相約束。 圖片摘自臉書「家政夫的悄悄話」。 好比拿〝滑手機打電動〞來說,在規定的時間三十分鐘還未到時,我會先詢問孩
Thumbnail
會議中,朋友來電,只好待會聯絡。會議結束後,我回撥了電話,了解他面對的狀況。原來是身為活動主辦人的他,在跟其他家長討論事情時,一旁的小孩玩著玩著,其中一個最年幼的孩子突然大哭起來。  朋友簡單了解情況後,安撫了在哭的孩子。事情看似過去,但事件主角的家長卻感到受傷。進一步了解事情始末,大概是孩子們說好
Thumbnail
會議中,朋友來電,只好待會聯絡。會議結束後,我回撥了電話,了解他面對的狀況。原來是身為活動主辦人的他,在跟其他家長討論事情時,一旁的小孩玩著玩著,其中一個最年幼的孩子突然大哭起來。  朋友簡單了解情況後,安撫了在哭的孩子。事情看似過去,但事件主角的家長卻感到受傷。進一步了解事情始末,大概是孩子們說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