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手得一,分享賺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知識流動是很重要的堅持,為了衡平此一目標,堅持一日免費分享

●三個臭皮匠,真的能勝過一個諸葛亮嗎?

我出版的書籍有國家考試類,也有成立一些群組,假日也有開一些免費課程,一方面感謝讀者的支持,一方面則是驗證自己書中資料的有效性,並且在教學中找到一些更好的素材,未來可以放進自己圖解民法圖解刑法等系列中。
可是我每次能服務的考生有限,場地也頂多容納十位,為了能嘉惠更多的讀者,我都會建議考生可以參考我的方法,私底下再找志同道合的夥伴成立讀書會。Line群組中我都鼓勵考生找自己相同考科的夥伴,私下再組成一個群組。

●讀書會,浪費自己的時間嗎?

還記得當年在念研究所的時候,同學情誼深厚,每天窩在研究室一起討論學業,晚上還組成讀書會,每週輪流由一位成員上台報告一個主題,蒐集資料分享給同學,最後在針對內容進行討論攻防。
效果感覺非常好,當時的讀書會每個人都考上理想的目標。
  1. 結合力量分享資料:法律相關科系的考試要蒐集的資料非常多,法學期刊的重點摘要、新的實務見解、最新考題解析,還有一個就是怪怪教授的獨門暗器。
  2. 上台報告可以重組知識結構,台下夥伴的提問與討論可以產生刺激,找出不合邏輯與漏洞,多一些眼睛看到自己看不到的盲點。

●這些沒出力的讀書會毒瘤!

讀書會中難免出現不願分享的朋友,如同潛水客一樣不發出一丁點聲音,就像是針掉在地上都可以聽得到聲音的寂靜,手中捧著大筆資料的夥伴,一份一份資料分給現場的成員,看著不花一點心力就可以拿到資料的夥伴,難免不是滋味。
憑什麼沒出力,就可以獲得我的心血結晶?
愈想愈氣,咬著牙一揮袖,一些樂於分享的高手也逐漸不管這些只會伸手牌、裝死白目不知感恩的傢伙;最後,讀書會變成一起念書,沒了資料分享,沒了舉手投足的討論,甚至於解散收場,又回到一個人到圖書館念書的原點。
伸手族,確實可以獲得,但這種知識的獲得,像在考場外拿到補習班的快速解題傳單,錯誤百出,沒有消化吸收,最後在大腦中堆疊出一大團亂七八糟的資料,頂多是得一。
分享,卻是可以賺三。
怎麼說呢?
  1. 分享之前,我必須先整理資料,不再是雜亂無章,這是第一個收穫。
  2. 整理好準備在相約讀書會時間分享時,口述的0.5秒前,大腦會一邊檢測自己準備講述內容的邏輯性。
  3. 如果還有讀書會成員的回饋與提問,更可以發現自己的還沒填補的知識漏洞,而且可以訓練從大腦知識庫中提取資料的速度,有利於考場上快速作答的能力。
換言之,所謂賺三,就是資料整理大腦檢測邏輯回饋填補漏洞+提升資料提取速度等三個效益。
avatar-img
1.6K會員
807內容數
這個出版專題的內容能讓大家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看看我是如何克服心魔,或者是無法克服心魔的窘態,正如同災難投資法那本書,並不是一本歌功頌德自己的投資法有多厲害,而是誠實地面對自己如何從不斷的犯錯中,找出問題的關鍵,並逐漸改善自己個性的缺失,也讓自己投資報酬率愈來愈好的過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ackie Chi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知識流動,一日分享 剛剛直播談武漢疫情,結果手機沒電,直播就中斷了,在此致歉,所以把一些疫情的數據寫上來。 大陸地區 資料來自於WHO,分成兩個部分:大陸地區、非大陸地區 首先,來看大陸地區的確診人數、確診增加人數......
價格買在高點該怎麼辦? 今天聽到朋友說套到卜蜂(1215)。 主要是2016年~2017年,股價快速上揚。 現金流量表是觀察切入點 所以先用屠龍寶刀平台掃一下,整體來說還OK,其中現金流有顏色,就看一下:......
知識流動,一日分享 按讚是經營人際關係的一環 臉書貼了一個文,結果不到5個人按讚,很多人搞不太清楚怎麼那麼少讚?
災難才有低點 災難投資法是我這幾年來獲利的主要因素之一。 武漢疫情襲來,恐慌與貪婪指數只剩下10。 各國股市紛紛修正10~20%。 亂世之中要將準備已久的資金拿出來,準備好好的以低價買進優質的標的。......
大陸境內數據確診數業已緩和(數據暫且不論是否靠譜),比較麻煩的一點,冠狀病毒向多國擴散,包括韓國,日本、義大利,以及中東產油國在內的大型經濟體蔓延,更有多名高層官員染病,使得投資人對於石油需求產生擔憂。 美國原油週五跌破每桶44美元,接近2018年12月以來的最低價格。......
一日分享,知識流動 四種類型 陸陸續續在方格子寫了大約五篇有關於庫藏股的文章文章一覽表>,我個人將庫藏股分成四種類型: 標準型是A、B,也就是因為跌而實施庫藏股,A、B的差別在於,A類型在股價下跌後,即使實施庫藏股還是沒有救,B類型則是短期實施的幾天有救。 ......
知識流動,一日分享 剛剛直播談武漢疫情,結果手機沒電,直播就中斷了,在此致歉,所以把一些疫情的數據寫上來。 大陸地區 資料來自於WHO,分成兩個部分:大陸地區、非大陸地區 首先,來看大陸地區的確診人數、確診增加人數......
價格買在高點該怎麼辦? 今天聽到朋友說套到卜蜂(1215)。 主要是2016年~2017年,股價快速上揚。 現金流量表是觀察切入點 所以先用屠龍寶刀平台掃一下,整體來說還OK,其中現金流有顏色,就看一下:......
知識流動,一日分享 按讚是經營人際關係的一環 臉書貼了一個文,結果不到5個人按讚,很多人搞不太清楚怎麼那麼少讚?
災難才有低點 災難投資法是我這幾年來獲利的主要因素之一。 武漢疫情襲來,恐慌與貪婪指數只剩下10。 各國股市紛紛修正10~20%。 亂世之中要將準備已久的資金拿出來,準備好好的以低價買進優質的標的。......
大陸境內數據確診數業已緩和(數據暫且不論是否靠譜),比較麻煩的一點,冠狀病毒向多國擴散,包括韓國,日本、義大利,以及中東產油國在內的大型經濟體蔓延,更有多名高層官員染病,使得投資人對於石油需求產生擔憂。 美國原油週五跌破每桶44美元,接近2018年12月以來的最低價格。......
一日分享,知識流動 四種類型 陸陸續續在方格子寫了大約五篇有關於庫藏股的文章文章一覽表>,我個人將庫藏股分成四種類型: 標準型是A、B,也就是因為跌而實施庫藏股,A、B的差別在於,A類型在股價下跌後,即使實施庫藏股還是沒有救,B類型則是短期實施的幾天有救。 ......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當某個資訊塊的內容引起我的共鳴時,我會開一個新筆記,將我的感受與個人經驗結合,自由書寫至300字左右。我稱這類短文為良品3,這些短文既有對學到內容的詮釋,也有個人經驗的分享。加上標題後,這些短文非常適合作為每日更新社群媒體的材料。
Thumbnail
這個文章分享了 VL愛分享讀書會中的重點,包括天使投資、思維轉換、成為父母的觀念等。有關共贏的局面、更好地與他人相處等建議和觀點。它還提到了接下來的VL愛分享線上讀書會內容。
Thumbnail
VL愛分享讀書會:  分享書目(讓別人贏:在人生多重角色中 55個修煉與覺察的智慧) ,於2024/6/27 已完成 ! 這裡分享讀書會中的重點給大家,因為篇幅的關係內容分為上下兩篇:  
Thumbnail
很開心有許多人閱讀本文章,而且有私下留言,這跟教育有什麼關聯性。身為一位吊書袋的我,閱讀量龐大,在大學時期成為當年度借書最多的人,讀完一千本書籍,成為校內的VIP,擁有自己的閱讀室,擁有閱讀室的人都是研究生與博士生才有資格申請的地方。 我以政治學與經濟學還有社會學的三重角度得出的結論就是博客來
Thumbnail
感謝參與三場共讀會。6/27要分享的書籍是《讓別人贏 - 在人生多重角色中,55個修煉與覺察的智慧》。這本書強調成就他人就是成就自己,並倡導真心利他。作者也強調以教練的方式帶領團隊,成為孩子的教練。 將由資深企業教練Vivian Lee分享實務經驗。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來談談,讀書到底有啥屁用 Hello guys ,我是NeKo嗚喵,歡迎回來我的說書時間,嗚喵! 社會上有一條叫做食物鏈的東西,決定了我們存活的能力和生存條件,而站在食物鏈上的哪一邊又取決於掌握了多少資源而定。不一定是錢,有時候是權力、技術、美貌、名聲,甚至是強大的社會關係。像是伊莉莎白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Thumbnail
常常有人說讀書有啥用? 你看檯面上的老闆哪幾個是高學歷最後才能賺大錢的,如果你有這樣的疑問,可以來看看中國知名付費專欄《羅輯思維》人氣作家,萬維鋼怎麼跟你說的,他說買彩券中頭獎的人,最終還是會敗光財富,這是因為認知不到位。 所以想成為高手一定要讀書,讀書是才能增加你的認知,
Thumbnail
有一陣子,我解讀接得很兇,除了想為分析師的百張解讀作業、迅速累積基礎;坦白說,內心還時常湧現出一股,「我想要為有需要的人做更多」的救世情懷,以及我不願承認、但被我埋藏得很深的競爭心理:「我要證明,自己有能力提供最好的服務」。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知識複利的概念,如何把所學變現,並在當前AI快速發展的時代中,重新思考學歷與知識的價值。作者分享了讀書的意義和知識的累積對職場生涯的影響,並介紹了《知識複利:將內容變現,打造專家型個人品牌的策略》一書,揭示瞭如何利用知識創造更多的價值,進而實現財務回報。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當某個資訊塊的內容引起我的共鳴時,我會開一個新筆記,將我的感受與個人經驗結合,自由書寫至300字左右。我稱這類短文為良品3,這些短文既有對學到內容的詮釋,也有個人經驗的分享。加上標題後,這些短文非常適合作為每日更新社群媒體的材料。
Thumbnail
這個文章分享了 VL愛分享讀書會中的重點,包括天使投資、思維轉換、成為父母的觀念等。有關共贏的局面、更好地與他人相處等建議和觀點。它還提到了接下來的VL愛分享線上讀書會內容。
Thumbnail
VL愛分享讀書會:  分享書目(讓別人贏:在人生多重角色中 55個修煉與覺察的智慧) ,於2024/6/27 已完成 ! 這裡分享讀書會中的重點給大家,因為篇幅的關係內容分為上下兩篇:  
Thumbnail
很開心有許多人閱讀本文章,而且有私下留言,這跟教育有什麼關聯性。身為一位吊書袋的我,閱讀量龐大,在大學時期成為當年度借書最多的人,讀完一千本書籍,成為校內的VIP,擁有自己的閱讀室,擁有閱讀室的人都是研究生與博士生才有資格申請的地方。 我以政治學與經濟學還有社會學的三重角度得出的結論就是博客來
Thumbnail
感謝參與三場共讀會。6/27要分享的書籍是《讓別人贏 - 在人生多重角色中,55個修煉與覺察的智慧》。這本書強調成就他人就是成就自己,並倡導真心利他。作者也強調以教練的方式帶領團隊,成為孩子的教練。 將由資深企業教練Vivian Lee分享實務經驗。
Thumbnail
今天我們要來談談,讀書到底有啥屁用 Hello guys ,我是NeKo嗚喵,歡迎回來我的說書時間,嗚喵! 社會上有一條叫做食物鏈的東西,決定了我們存活的能力和生存條件,而站在食物鏈上的哪一邊又取決於掌握了多少資源而定。不一定是錢,有時候是權力、技術、美貌、名聲,甚至是強大的社會關係。像是伊莉莎白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Thumbnail
常常有人說讀書有啥用? 你看檯面上的老闆哪幾個是高學歷最後才能賺大錢的,如果你有這樣的疑問,可以來看看中國知名付費專欄《羅輯思維》人氣作家,萬維鋼怎麼跟你說的,他說買彩券中頭獎的人,最終還是會敗光財富,這是因為認知不到位。 所以想成為高手一定要讀書,讀書是才能增加你的認知,
Thumbnail
有一陣子,我解讀接得很兇,除了想為分析師的百張解讀作業、迅速累積基礎;坦白說,內心還時常湧現出一股,「我想要為有需要的人做更多」的救世情懷,以及我不願承認、但被我埋藏得很深的競爭心理:「我要證明,自己有能力提供最好的服務」。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知識複利的概念,如何把所學變現,並在當前AI快速發展的時代中,重新思考學歷與知識的價值。作者分享了讀書的意義和知識的累積對職場生涯的影響,並介紹了《知識複利:將內容變現,打造專家型個人品牌的策略》一書,揭示瞭如何利用知識創造更多的價值,進而實現財務回報。